電影黑科技  第395章 宇宙工業五年發展計劃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 電影黑科技 | 第十個小號角   作者:第十個小號角  書名:電影黑科技  更新時間:2021-01-25
 
外國倒不是沒想過撕破臉,不過如果他們貿然指控藏羚羊號是攻擊性武器,恐怕他們國內都有不少人不同意。

因為這是世界上第一艘電推飛船,按那些民眾的說法,這是人類未來的太空希望。

而且藏羚羊在這些天里的表現也對得起這個稱號。

這些天里,飛船內搭載的全部都是科學儀器,而且每一次升空做的所有試驗都會對外公開名稱和試驗結果,有時候甚至還會公布一些太空試驗時拍攝的船艙視頻,可以看到船艙十分整齊,沒有任何不明裝置,態度看起來十分開放誠懇。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再來說這艘飛船可以改造成攻擊性武器,所以不讓升空的話,看起來就有些因噎廢食了。

只會讓人覺得他們是得了紅眼病,見不得其他人好。

不過對于藏羚羊的頻繁升空,對面還是做出了回應。

他們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一口氣打了五發火箭,并且全部成功。

按照對面的官方說法,這五發火箭里面都是商用衛星和試驗衛星。

只不過按照王倩的推斷,這里面的衛星應該都是他們匆忙補上的國防衛星和偵察導航衛星。

一個月五發火箭,也就是說不到一周就要發射一次,這個頻率對于火箭發射來說是很密集的。

而且這還只是官方記錄,對面還委派了國內好幾家新的商業航天公司發射衛星。

這些航天公司在這一個月里也進行了四次發射,同樣是全部成功。

也就是說,對面這一個月內全國一共進行了九次火箭發射,全部成功。

從時間線上來看,隔個兩三天就有一枚火箭沖天而起。

在軌道上的藏羚羊有幾次甚至都拍攝到了對面正在升空的火箭。

這一個月里對面的航天底蘊可以說展現得淋漓盡致,甚至有點可怕,畢竟是太空競賽的老玩家。

這種恐怖的實力讓國內不少人都為之驚訝,甚至都可以討論起國內現在走的電推道路是不是完全正確,是不是要回到大推力火箭上來,畢竟藏羚羊雖然上下太空方便,但是可執行的任務太局限了。

在這一個月里,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出,如果不是藏羚羊號的話,國內短期內根本跟不上這個競賽的節奏。

當然,這種逆天操作背后是有代價的。

那就是錢。

這九次發射直接燒掉了對面五十億美刀,可以說火箭發射架下面用來給火箭墊腳的東西就是美刀。

如果不是為了快速補上太空中的空缺,對面也不會只為了一場競賽就搞出這樣的大動作。

畢竟他們一個月打了九發火箭,看上去很唬人,但是仔細一分析就會發現這九次任務可以說一個突破點都沒有。

完全就是把火箭買回來,載荷裝上去,然后打到太空上。

在火箭技術上跟以前的發射沒有任何突破,發射到太空的衛星至少從對外發布的公告上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大的意義……

這嚇唬一下外行人還行,覺得很厲害,但是真正內行的都不會太過看重。

國內外的航天機構和專家們都是這樣認為,畢竟火箭再多,也只是太空小短腿,走不了多遠,藏羚羊這種電推飛船才是真正的太空自行車。

而國內也不緊不慢,在一個月的無人試驗之后,等到了另外兩架全新的藏羚羊號,這兩艘飛船被命名為二號和三號,之前那架老飛船則順理成章成為了一號。

然后發射中心順便就用這兩架全新的飛船做了第一次電推飛船的載人飛行測試。

第一個乘坐藏羚羊號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正是執行過兩次太空任務的魯學名。

第一次飛行的時候,魯學名穿著宇航服全副武裝,升空全過程基本都靠自動飛行系統,他只負責輸入一些簡單的指令。

在旁邊,藏羚羊一號還在以同樣的速度護航,防止意外發生。

為了這次載人任務,它的內部進行了改裝,在尾艙門跟主船艙之間加裝了一道艙門,這樣尾艙門打開的時候只要內艙門還處于關閉狀態,主船艙就不會失壓。

所幸,整個載人試驗的過程都無驚無險,完成得十分順利。

在這次試驗之后,另外兩名航天員也在魯學名的帶領下相繼坐著藏羚羊號進入太空熟悉基本情況,而且在這些飛行試驗中,航天員也從一開始穿著宇航服時刻準備應對意外,轉變到只穿常服。

這也是藏羚羊一開始的設計指標,在船艙內除非在太空中開門,不然都不需要穿著宇航服。

直到三人都已經完全適應了乘坐藏羚羊上下太空之后,第二批次的太空試驗才再次展開。

這一批次的太空試驗以宇宙工業為主題。

試驗內容包含醫藥到金屬加工乃至于合金光纖等特殊材料,幾乎能夠在太空中生產的東西都被拉上去溜了一圈。

而且考慮到這個試驗計劃沒必要隱瞞,所以國內也正式對外公布了一個計劃——《宇宙工業五年發展計劃》

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在未來五年內要建立起一個小型的專門制造高附加值產品的太空工廠,投入使用并產出第一批優質產品,然后使用藏羚羊等電推飛船把工廠內的產品運回地面。

不過要建立什么工廠還沒有決定,因為這方面需要收集社會的意見。

畢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工廠,產品是要面向社會大眾的,具有天然的商業導向。

萬一悶頭瞎造,到時候產品運回地上賣不出去,或者效果跟地面差不多甚至比不過地面生產的產品,導致第一間太空工廠虧損,到時可就不太好看了。

而且什么產品真正適合在太空上生產,也需要國內的工業界說了才算,后面的太空工藝環節也需要相關業界的人士積極參與,生產才有可能順利。

這個發展計劃一經發布,馬上就讓人想到了對面的太空指令。

所有人都意識到,在對面率先發起競賽之后,國內算是第一次正面回應了競賽,甚至還設定了一個對自己相對有利的戰場。

對面太空運載噸位大,載人航天能力強,那咱就不跟他們比這個……

天才一秒:m.173kxs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