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供應商  第177章. 裝老狐貍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醫療器械供應商 | 碧心軒客   作者:碧心軒客  書名:醫療器械供應商  更新時間:2020-08-13
 
蔡東豐的臉色不好看,設備都冒煙了,說明它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這樣的設備如果賣給醫院,萬一出了什么事情,后果不堪設想。

很快,機器被人拆開了,露出了里面的情況。

整體來看還算良好,外殼有部分區域已經變形。唯一嚴重的地方,就是在自放電電阻那里,已經呈焦黑色,就像被火燎過一般。

電阻已經破碎,在旁邊還能夠看到部分碎片。估計剛才那一聲巨響,就是電阻破裂、撞擊外殼后發出來的。

毛林良說道:“蔡總,我初步估計,應該是我們連續自放電,導致自放電電阻溫度升高,最終不堪重負損壞了。”

蔡東豐點點頭,說道:“這說明我們的設計還有缺陷。”

“算不上缺陷吧?醫院對設備都很愛惜的,沒人會像我們這樣,拿除顫儀不停的自放電玩。”毛林良說道。

“那可說不準,缺陷就是缺陷,如果就這樣放過了,就是埋了一顆炸彈,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爆炸。我們要做的,就是消除這些缺陷,不能放任一臺有問題的設備流到市場上去。”蔡東豐說道。

趙陽君點頭道:“蔡總說的有道理,大家應該都知道墨菲定律,只要這個故障有可能發生,那總有一天它會爆發的。”

“既然如此,那我們怎么做?”趙文光問道。

談起技術,毛林良就不懼了,他說道:“很簡單,我們可以給電阻加一個溫度傳感器,高過某個溫度了,就不允許再自放電。或者我們給電阻加一個風扇,一直對著吹,再怎么自放電,溫度也不會高。”

知道問題不可怕,有很多種方案可以解決,問題是怕不知道會出什么問題。

所以,第一臺樣機雖然以“爆了”收尾,但大家還是很高興,因為排除了一個隨時會爆的“雷”。

蔡東豐搖頭道:“這兩個方法都不好,都要增加成本。特別是第二個方案,居然要加風扇,顯得設計水平太低了。”

“那蔡總有什么好主意?”毛林良說道。

蔡東豐說道:“很簡單,設定連續自放電的次數,超過了三次,就要等幾分鐘才能自放電。并且,連續自放電的時候,在設備上做一個提醒就行了。”

一般情況下,醫生在救人的時候,除顫的次數不會超過兩次,超過了兩次,再除顫意義也不大。因此,給三次自放電的機會,就足以滿足正常需要的。否則的話,那就是有人故意玩除顫儀。

除顫儀能隨便玩嗎?不行。設備損壞倒不要緊,萬一給自己或旁邊的人打到了,搞不好會鬧出事故。

“不錯,這個方法好!”趙陽君贊道。

蔡東豐說的方法,可以直接在軟件上實現,不用多花一分錢。

有時候就是這樣,問題來了,我們不用去解決問題,而是從源頭上解決搞出問題的人就行。

電阻為什么會過熱?就是因為有人玩設備。現在,我只要讓人沒辦法不停的玩,就不會出現問題了。

毛林良恍然大悟,他陷入到技術性思維中去了,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解決掉問題。

除顫儀的核心軟件,就是蔡東豐寫的,他三下兩下便將這個限制寫到軟件里去了。

令人驚訝的是,爆掉的那臺除顫儀,再更換一個自放電電阻之后,竟然還能開機!

“哈哈,這說明我們產品的質量好啊!”趙文光說道。

將新軟件燒錄進去,再測試了幾下,果然三次自放電之后,就不允許再自放電了。不過,這個時候可以正常對病人除顫,在關鍵時候,不影響醫生救人。

樣機裝了十臺,立即分給不同方向的測試工程師,開始做相應的測試驗證。

這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驗證更加嚴苛,所有的功能都必須保證不會有問題。

忙碌了一個月,連蔡東豐都有些吃不消了,他決定給研發人員統一放三天帶薪假。

當然,除顫儀的進度不會耽擱,測試人員還會正常上班,盡快把功能驗證一番。

蔡東豐也輕松了下來,于是他再次打電話給思光的張清。

“張總,好久不見啊!”蔡東豐說道。

張清此時正坐在辦公室,心情還不錯。

思光的除顫儀,驗證工作基本上結束了,只要再驗證一版,就可以對外發布。據他估計,這個時間不超過半個月。

“好久不見。”張清笑道。

兩人的心情都很好,于是決定多聊一會兒。

五分鐘之后,蔡東豐說道:“張總,聽聞你們的除顫儀研究好幾年了,什么時候發布啊?”

張清聞言臉上掛了三根黑線,這打探敵情也太明目張膽了吧?

但隨即,他失聲叫道:“醫神也要做除顫儀?”他的心頓時懸了起來。

現在,哪家醫療器械公司敢小瞧醫神?無他,技術太牛了,價格還低。

如果不是因為發展時間短,銷售渠道還不夠廣、不夠深的話,早就打得其他公司屁滾尿流了。

即便如此,醫神的發展趨勢,誰也阻攔不了。

現在只期望它自己發展慢一些,產品推出的速度別那么快。

同為國內公司,思光的壓力更大,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要是又與醫神同臺打擂,思光不敢說能占據優勢。

蔡東豐說道:“還沒。”

張清聞言舒了一口氣,還好,還沒有做。但隨即他又把心提了起來。“還沒”不是說不做,而是有想法了。

“蔡總,醫神準備進入除顫儀市場了?”張清小心翼翼的問道。

蔡東豐打著哈哈說道:“只是有這個想法,不一定呢。對了,思光現在做得怎么樣了?有樣機了嗎?”

張清說道:“呵呵,我們距離投產也很遠。”

蔡東豐心中暗罵,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思光的除顫儀都快要發布了,還騙他說投產很遠。

如果張清聽到蔡東豐的心思,恐怕會叫冤:“現在只是研發出來樣機,產品注冊證沒拿到手,的確要很久才會投產。”

一臺設備從研發到投產,至少要好幾年的時間呢。

兩人年紀不算大,卻都在裝一副老狐貍的樣子。

請:wap.biqi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