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供應商  第186章. 絨癌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醫療器械供應商 | 碧心軒客   作者:碧心軒客  書名:醫療器械供應商  更新時間:2020-08-17
 
醫療設備自然不是說研發就研發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對于蔡東豐而言,技術上沒有難度,難的是工作量太大,需要很多人幫他。

招人也要時間,特別是已經到了年底,很多人都不愿意在這個時候跳槽。

蔡東豐并不著急,事情得一件一件的做。

此后的半個月,他一直就待在附院里,跟蹤生物可吸收支架的使用情況。

已經做了五例臨床試驗,效果都非常不錯,病人們的恢復情況良好,與使用金屬支架差不多。

而且,這款可吸收支架考慮到了生物兼容性,無需服用抗免疫的藥物,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病人的負擔。

世界上不可能有盡善盡美的東西,這款生物支架也是如此。

等過了一兩年,生物支架被人體吸收之后,血管沒有了外力支撐,會重新變得狹窄一些,估計只能保持最初80的通流量。

如果血管堵塞非常厲害的話,可能無法使用這款支架。

當然,絕大多數情況下,這款生物支架還是很適用的。不用擔心免疫問題,也不用擔心日后要取支架,加上低廉的價格,應該非常有競爭力。

因為待在住院部的時間太長,蔡東豐已經跟這里的醫生和護士都混熟了。

這一天,蔡東豐拿到臨床試驗的各種參數后,在住院部隨意的溜達,卻發現自己不經意間來到了另外一頭。

這一層的病房中,一半是介入科的,一半是腫瘤科的。

在醫院待久了,蔡東豐明白不同科室,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如果說,兒科給人的感覺是焦躁和自責,婦產科給人的感覺是期待和驚喜,那腫瘤科給人的感覺便是痛苦與絕望。

這種痛苦,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痛苦,也有心理上的。

經常,無論是患者還是家屬,都要面臨錢和人之間的選擇。

道德與人性的悲劇經常在此上演。

因此,蔡東豐一直避免走到這里,盡量待在介入科所在的范圍內。

介入科其實還好,病人們的病情大多是慢性的,手術都不需要全麻的,病人們大多不怎么痛苦,家屬們也稍微輕松一些。

但腫瘤科,情況卻大不相同。

“慢點!注意力道!”就在這時,一群大夫扶著一位病患從輪椅上下來,要轉移到病床去。

“幾號床?”醫生問道。

“六號。”護士說道。

附院住院部有一個規律,那就是床號越小,離護士站和醫生辦公區域的距離就越近。

一旦遇到危險情況,醫生和護士能夠更快的沖進病房。

不僅如此,一號床和二號床是單人病房,三號至八號床則是雙人病房。

通常,這些床位都是空著的,畢竟床位費更貴。

而一旦患有腫瘤,也就是俗稱的癌癥,消耗的醫療費都不菲,很少有病人會將錢浪費在床位費上。

現在,護士將床位安排在六號,要么是病患比較危險,要么是家里有錢。

蔡東豐好奇的看了一眼。

病人是一位女人,穿著一件厚厚的紅色毛線衣和灰色棉襖。

她非常瘦弱,即便被厚厚的衣服包裹,依舊讓蔡東豐感覺到很瘦。不過,皮膚比較細膩,臉色有著不正常的白,沒有一絲血色。

在她的旁邊,則是一位約三十歲的男人,滿臉風霜,中等個子,同樣也很消瘦,穿著一件薄外套,頭發蓬松凌亂。

這幅樣子不太像是有錢人。

蔡東豐嘆了一口氣,腫瘤科可是銷金巨獸,有多少錢都能吞得下。沒有錢、還住在雙人病房,那意味著這位女人已經很危險了。

“等檢查結果出來了,病人就得上化療,而且她太廋了,需要加強營養,你們每天給她多喝些牛奶,就當水喝。化療可是很消耗人的,一定要吃好。”醫生耐心的說道。

蔡東豐很少見到說話如此親和的醫生,好奇的看了一眼他胸口的名字。

“咦?蔡總,今天怎么來我們科室了?”這位親和的醫生見到蔡東豐,好奇的問道。

蔡東豐笑道:“隨意走走。”他已經看清楚了,這醫生名叫“王和”,倒是很符合他的氣質。

“那真是難得,你很少過來的。”王和說道。

旁邊的護士低聲插嘴道:“誰愿意來腫瘤科呀!”

這倒是,腫瘤科的氣氛,那真是比手術室還要凝重,別說聽不到一點歡聲笑語,夜半的時候還經常有人痛苦哀嚎,別說有多凄厲、滲人了。

蔡東豐在與王和說話的時候,還在觀察那一對男女。

看得出來,這兩人是夫妻,感情還是很好的。

即便醫生沒看他們,那男人也是一副卑微的樣子,只有看女人的時候,眼神中露出一絲溫柔。

而女人,雖然看起來很虛弱,但和男人說話的時候,嘴角依舊帶著微笑,露出潔白的牙齒。

有病人在,王和并沒有與蔡東豐多聊,下了一些醫囑之后便離開了。

蔡東豐見天色差不多了,也回到了家中。

過了兩天,蔡東豐來到醫院,又溜達到了腫瘤科。他不由有些好奇,那個消瘦的女人,到底得了什么病。

于是乎,他來到護士站,問道:“六床的診斷結果出來了嗎?”

護士知道蔡東豐的身份,低聲說道:“絨癌。”

絨癌?蔡東豐有些茫然。

他雖然做醫療器械,也讀過一些醫書,但并不清楚所有的疾病。

護士說道:“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癥,很容易發生轉移,六床已經到四期了,唉。”

一般將癌癥以數字分成一期到五期,第一期指的是能分離出癌細胞,第五期代表癌細胞已經擴散到測量方法的極限。到了第四期,那說明癌癥已經擴散得厲害了。

蔡東豐不知道的是,絨癌只劃分到四期。

“能治嗎?”蔡東豐問道。

護士搖頭道:“早起的話倒容易些,都到第四期了,只能聽天由命。”

事實上,住到腫瘤科的病人,大部分都是聽天由命,生活質量得不到保證。

到了癌癥晚期,醫生們也沒有了太多的手段,很多時候只是給予止痛治療,讓病人們過得舒服一些罷了。

請:wap.biqi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