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天子  第一百七十九章 臣以為,此人罪該萬死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皇明天子 | 吾誰與歸   作者:吾誰與歸  書名:皇明天子  更新時間:2020-10-28
 
督糧參政,在大明就是省一級官員布政司布政使下的參政,設有左右參政兩名,類似于孫傳庭和張方平的從屬關系,屬于從三品官員。

在崇禎元年之時,洪承疇連蓄奴都是違制的官員,在正旦賀歲的時候,給萬歲賀歲的資格都沒有的京外官員。

而洪承疇的上書,其實因為山西巡撫楊鶴被盧象升代替,而盧象升還在路上,楊鶴屬于典型的大明官吏的代表,在已經確認自己要回京之后,對于地方事務,都開始漠不關心。

上下級之間政令不協調,才會有這本奏疏進了京。

其實洪承疇這本奏疏,若是楊鶴未來再次得了勢,并且知道了這本奏疏的存在,是要去尋洪承疇的麻煩,這違背了官場的潛規則,有很大的越級上報的嫌疑。

我不管,但是你不能報上去,否則就是沖撞上官,這是要磕頭的!

這就是現在大明官場的一條潛移默化的規則。

洪承疇之所以敢冒著大不韙上書,朱由檢自然要把保護做出來。

但凡是沒有經過朱批的奏疏,都不會在文淵閣和司禮監留下備份。

即使楊鶴未來再得了勢,除非皇帝告訴楊鶴洪承疇參了他一本,否則楊鶴是萬萬不可能知曉的。

每天文淵閣的奏疏高達上千本,誰會留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度量參政的奏疏呢?

但正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督糧參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風雨飄搖的大明朝的支柱之一。

陜西、山西、河南、湖廣的民亂,洪承疇都是孫傳庭、盧象升、祖寬這批平定民亂將領的背后支柱。

若非是洪承疇,大明末年的知名農民起義軍領袖,絕對不止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寥寥數人,絕對是百花齊放的模樣。

洪承疇對內剿匪的策略,是改變過去大明的剿匪總綱。

在洪承疇主持剿匪大計之前,大明的剿匪以“邊剿邊撫”為主,名為安撫,實為誘降,在農民軍投降之后,對民亂之人,展開屠掠,極大的加速了大明朝廷和農民軍的矛盾沖突的強度。

而農民軍在反復被屠掠之后,開始了詐降,在兵力不濟的情況下就投降,然后稍微養精蓄銳一下,捎走一批糧草,找個山頭,又是好漢。

這種越剿越旺的起義,終于被京城知曉,楊鶴的三邊總督被撤職入獄。

而洪承疇從不顯眼的督糧參政,兩年三級,直接升為三邊總督之后,洪承疇開始了他的“以剿堅撫,先剿后撫”的方略,開始以安撫地方為主,這一舉措行之有效,也是崇禎九年之時,闖王高迎祥被活捉送往京師,崇禎十二年,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十八騎的主要原因。

而在高迎祥被押解至京城時,三邊總督洪承疇力諫上書,說殺了高迎祥不如隨便安排一個官職,安撫天下起義軍,大明的朝廷和百姓不應該是如此模樣。

在這本奏疏中,洪承疇犯了忌諱,他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將洪武年間和永樂年間做了對比,高迎祥被斬首之后,洪承疇哀嘆大明藥丸。

而崇禎九年,年輕的大明天子崇禎皇帝認為殺掉了高迎祥,大明天下國事安泰,就開始著手跟建奴決戰的松錦之戰之事。

以為可以崇禎大明的崇禎皇帝,萬萬沒想到,倒下了一個高迎祥,卻又來了兩個他解決不掉的李自成和張獻忠。

洪承疇被任命為薊遼總督,主持了松錦之戰。

而在洪承疇全力備戰之際,大明朝廷的言官們,以洪承疇統轄太廣、難以兼顧,建議讓陜西總督盧象升總領河北,河南、山陜、川湖軍務,管理關外明軍,而洪承疇專管關內兵。

這一個提議遭到了盧象升和洪承疇兩人的堅決反對。

盧象升認為,自己應該專門應對國內民亂,在盧象升和洪承疇看來,崇禎九年的大明,并沒有撲滅農民起義軍的怒火,反而在平靜的水面之下,醞釀著更大的風暴。

而朝中言官以為,高迎祥已經伏誅,大明的民亂已經平定,盧象升和洪承疇的申辯為詭辯,由挾兵持重之嫌疑。

這一句挾兵持重,可是說到了崇禎皇帝的心坎里,對于越來越強大的洪承疇和盧象升,崇禎皇帝內心的猜忌之心,也越來越重,洪承疇和盧象升再次申辯無果,服從了調令。

而此時的皇太極再次入關,破昌平等十六城,朱由檢調盧象升從陜西勤王,中原兵力銳減,張獻忠、李自成成績復起,再配合未能剿滅的羅汝才,大明民亂再次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蔓延開來。

大明在剿匪和安撫之間左右橫跳,在平復民亂安內和與建奴決戰攘外之間反復橫跳,這種左右橫跳的行為,也讓洪承疇和盧象升疲于奔命,一會我要打建奴,一會我又要打起義軍,來回奔波,戰略不但的轉換。

洪承疇在崇禎十五年,被秦軍圍困在圍不過十余里的松山城半年之久,城中糧草殆盡之時,松山參將夏承德叩請約降,松山城破,洪承疇被俘,總兵曹變蛟力戰不敵戰死沙場。

曹變蛟和曹文昭,是從洪承疇還在微末之時,就一直跟隨在洪承疇身邊的兩名悍將,曹文昭死在了剿匪的路上,被逼自殺。而曹變蛟死在了松山城下。

錦州守將祖大壽,率眾出內城,率眾投降。

當時的錦州城的外城墻都已經被轟的稀碎,只剩下了內城城墻,同樣被圍困了數月之久的錦州城倒在了援軍趕到之前。

隨著錦州城的倒下,塔山、杏山關隘,也相繼失守,大明的關寧錦防線告破。

在松錦之戰中,洪承疇領兵,始終在上書,黃臺吉發大兵長期圍困錦州,應該采用徐徐逼近錦州城,步步為營,且戰且守,切勿浪戰,決戰。

兵部尚書陳新甲督促洪承疇出兵,崇禎皇帝下了持重之下,速戰速決的詔命。

洪承疇反復上諫無果,最終只能聽從朝廷軍令,以速戰為方針,草率的進兵,被圍困在了松山城內,動彈不得,陷入了戰略的被動之中。

這次大戰,大明一敗涂地,安內無兵,攘外無將,再無崇禎之契機。

崇禎皇帝并不通兵事,但是他總是喜歡指揮,比如崇禎十五年,孫傳庭領兵至潼關,崇禎皇帝三番五次下詔令其出兵剿匪。

可是孫傳庭手里滿打滿算就五千老弱病殘,到了潼關,要人沒人要糧沒糧,要剿匪,也要等孫傳庭整理當地軍屯,征召善戰軍卒,關外是近百萬的起義軍,孫傳庭拿什么平叛?

可是皇帝的命令一直下,孫傳庭出關平叛,最終戰死沙場。

崇禎皇帝聞訊,認為孫傳庭詐死潛逃,既不贈予謚號,也不贈予恩蔭,在西安被攻破之后,孫家夫人張氏率領二女三妾,投井自殺,只剩下一個幼孫孫世寧被一老翁收養。

孫傳庭未有謚號和贈官,也未有恩蔭,直到乾隆四十一年,喜歡蓋章和收集古玩的乾隆皇帝,終于尋到了大順軍的軍備志,才確認了孫傳庭是戰死沙場,并且尋到了墓地和舊物之后,乾隆皇帝為孫傳庭追謚忠靖,并且贈了兵部尚書官職。

孫傳庭為大明盡忠到了最后,卻沒有換來身后名,反而是清廷為他進行了追謚,不得不說,乾隆皇帝玩暗諷的把戲,真的是爐火純青,這是對崇禎皇帝最好的諷刺。

崇禎皇帝不通兵事,還屢屢下令,讓大明軍如何如何,不了解詳細情況,坐于廟堂,而控師萬里之外,這些明末的將領們,想打勝仗,實在是太難了。

其實也不能只怪崇禎皇帝,言官們天天耳邊叨叨,尾大不掉,效李成梁之法、關寧軍前例等等,說的多了,皇帝心里能不犯嘀咕?

而且還有一個與東林黨十分親近的曹化淳,旁敲側擊,潛移默化之下,大明年輕的天子,很容易就被操控了。

但是現在,朱由檢身邊,跟著的是持重的王承恩,不該說的話,一句不說,不該問的話,一句不問,該說的話,卻是從來都不含糊,哪怕是讓皇帝有些略微難堪,王承恩也從來沒避諱。

以至于王承恩客氣說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都引得朱由檢哈哈大笑。

王承恩不當講的話多了去,朱由檢卻從不在意。

朱由檢為何對王承恩屢次犯禁,直言勸諫從未介懷?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

這一點上,洪承疇在被俘之后,寫下了“君恩入山、臣節如山”之后,在黃臺吉禮賢下士的表演和孝莊文皇后出面勸說的情況下,最終選擇了投靠清廷。

如果僅僅是畏死投清,之后如同大多數投清之人一樣做一個透明人,甚至和水太涼、頭皮癢的錢謙益一樣,暗中資助反清復明,大家談起洪承疇,也都會搖頭說一句,時也命也,降臣而已。

降臣多了去了,多一個洪承疇嗎?

雖然洪承疇是大明投降建奴的最高品秩的官員。

而后在清軍一片石大敗李自成后,洪承疇卻主動請纓攻伐北京,畫策定略,以密云和薊州入京,勸降北京城的抵抗舊僚,大肆招攬投清“志士”。

清軍南下之后,又主動請纓,南下勸降,做了招撫江南大學士,而這個過程中,洪承疇的母親痛罵洪承疇委身侍賊,自盡以斷絕母子關系。

范文程的母親直到死都沒見范文程,洪承疇的母親直接痛罵自盡,無顏與世。

而后清廷在攻打西南方向時,李定國的抵抗極頑強,清廷賠了倆王爺進入之后,覺得不能打了,要不就這樣畫疆而治?

這一提議,遭到了洪承疇的激烈反對,以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勸說多爾袞,多爾袞氣的直罵:老子不懂嗎?可是老子打不下來呀,老子倆兄弟都折進去了,再打下去,你是想把朕也給賠進去嗎?

你行你上呀!

洪承疇親自領兵平定了西南方向李定國,又上書言兵部密咨大兵宜速進緬甸,以靖根株,今臣相機布置,平西王吳三桂,追到了緬甸把南明政權消滅。

隨后長沙兵事再起,年逾花甲的洪承疇再次出征,平定長沙叛亂。

這就是洪承疇的一生,同樣是生死抉擇之時,不同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的心性。

崇禎皇帝對王承恩其實不咋地,原來的時間線里,最得崇禎皇帝眼緣的是曹化淳。

崇禎皇帝對洪承疇好嗎?

在松錦之戰兵敗之后,崇禎皇帝痛哭流涕不已,以為洪承疇也戰死在了松山城,輟朝三日,親筆手書雄文,要以國禮葬之!

本來應該是曹化淳、王承恩這樣大珰朗誦的悼文,崇禎皇帝親手持書。

當崇禎皇帝念到:卿雖死矣,死而不朽,死事重于泰山,豪氣化為長虹!享俎豆于百世,傳今名于萬年!魂其歸來,尚饗!之時,洪承疇降清的消息傳來,崇禎皇帝直接厥在了衣冠冢之前。

國禮葬之進行到了一半,卻傳來了洪承疇降清的消息,這一次崇禎皇帝輟朝,長達七日之久,時人都言萬歲發鬢雙白,若老十歲余。

洪承疇為了韃清竭力盡能,立下開清第一功,用盡了力氣來證明自己是個能臣之后,清廷編寫《欽定國史貳臣表傳》時,卻毫不猶豫的將洪承疇打入了《貳臣傳》之內。

將岳飛等人抬進了武廟里,和關羽一起做了武圣。

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大節至虧,是為貳臣,洪承疇就是貳臣,這是乾隆皇帝欽定的名字,當時很多人反對將洪承疇編為貳臣,但是韃清雖然受惠于他,但是依舊不齒其行徑。

王之仁在被俘之后,見到了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大罵:昔先帝設三壇祭汝,殆祭狗乎!

洪承疇惱羞成怒,下令斬首王之仁。

但是這句痛罵,卻是流傳甚廣,每每說起洪承疇,這句殆祭狗乎,就是明朝舊臣和清廷諸臣的真實想法。

大明有沒有能臣?

洪承疇顯然很能,但是洪承疇投清之后做的事,又太過糟心了,投就投了,畢竟大勢所趨,建奴勢大又被俘虜,不要求你做個身在清營心在明的徐承疇,你也不能當個帶路先鋒呀!

“王伴伴,朕有一人拿捏不定,你幫朕思量下。”朱由檢忽然開口說道。

王承恩眉頭一皺,俯首聽著朱由檢絮叨。

朱由檢笑著編了個故事,將洪承疇的故事改名梗姓嫁接到了北宋末年的某個大員身上。

“萬歲爺這說的是秦檜嗎?可是秦檜也沒投降金國呀。萬歲爺還是說的杜充?可是杜充可沒有領兵之才能,但是萬歲爺口中之人,韓世忠和岳飛都有其才,可是他們投金國完顏家?臣只能說萬歲爺在講笑話咧。”

“岳飛不提,其忠義二字,無人可及也,韓世忠雖然是個潑皮,可是就是鬧到和宋高宗決裂之際,也只是隱居秦嶺,未曾投了金國咧,要是說讓韓世忠投金,那連小娃娃都不信。臣不知道萬歲爺說的誰。”王承恩聽完了故事,有些不解。

不過他很快的就反應過來,眉頭緊蹙的說道:“臣明白了。”

萬歲爺登基之后,時有天人授夢,想來這個軍功可比肩薊王韓世忠的人物,但是最終卻投了后金之人,不是北宋末年的人物,而在萬歲爺的袖子里。

王承恩俯首說道:“臣以為,此人,罪該萬死。”

天才一秒:m.biqugeg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