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廚爸  第851章 熱心女孩們,面條的講究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硬核廚爸 | 旁墨   作者:旁墨  書名:硬核廚爸  更新時間:2021-08-27
 
“你好呀,我們想要問你幾個問題,可不可以呀?”

“對對,我們就是問你幾個簡單的問題的。”

“我們就是想問你,對馮爸爸的餐廳有什么樣的看法。”

蘇記外排隊的人,很快會被三個軟糯的聲音進行詢問,然后大多數循著聲音看過去。

便會看到馮若若、楊小溪和陳瑤霏三個小女孩,今天沒有在發點心,而是在幫忙進行著一些采訪。

通常三個小女孩都會先出面,幫李菲兒問一問排隊的人愿不愿意接受采訪。

如果對方點頭答應,三個小女孩會馬上揮手喊李菲兒他們過去。

在一開始的時候,由于三個小女孩的過于熱心,一度給李菲兒他們招呼了好多排隊的人,導致李菲兒一時之間根本都采訪不過來,只能是又挨個跟別人道歉。

接著,陳瑤霏的爺爺奶奶也是出來,把三個小女孩給拉住。

李秀春笑著說:“你們三個小家伙也太熱心了,你們這樣一個一個去問人家愿不愿意接受采訪,一下子問了這么多人,溪溪媽媽哪里能夠采訪的過來嘛?”

陳壽林說:“你們要等一下再去問,等溪溪媽媽采訪完一個人,你們再去幫忙問下一個人,知不知道啊?”

聽完陳壽林和李秀春的話,三個小女孩也是點點頭表示明白。

陳壽林和李秀春也是跟被小女孩問的一些人道歉。

“不好意思啊,小孩子有些調皮,不知道情況,大家不要生氣啊,大家請繼續排隊,很快可以進去吃飯的。”

而那些排隊的路人,大多數都是一笑置之,完全沒有生氣的意思。

何況,這么三個可愛的小女孩詢問,哪里會有什么生氣的點呢?

“沒關系的,孩子嘛。”

“哈哈哈,其實我還挺喜歡被小女孩們問的。”

“對啊,我們反正排隊也沒事做,跟小女孩一起聊聊天也挺好。”

“我覺得啊,馮大廚家的三個女兒,真的是特別可愛。”

“我也覺得呢。”

在大家紛紛稱贊的時候,讓馮若若、楊小溪和陳瑤霏也是被夸的有點不好意思了。

不過因為是在蘇記門前,又是在古街她們熟悉的地方,所以三個小女孩縱然是不好意思,倒也不會躲藏起來。

在扭捏了一下過后,三個小女孩手牽手向排隊的人道謝。

“謝謝大家呀。”

“謝謝呢。”

“謝謝。”

被三個小女孩道謝,排隊的人也都是笑呵呵回應:“不客氣。”

然后,馮若若、楊小溪和陳瑤霏沒什么事情,又悄悄地溜到了李菲兒的身邊去,到那邊看李菲兒進行街頭采訪。

“您有沒有看過網絡上關于馮大廚和他兩家餐廳的詆毀啊?”

“哦,那個我看到了,我覺得那些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嘛,那些詆毀的人,肯定都沒有來過我們淮城,更沒有吃過馮大廚的菜,光是中午的面條吃過的,也不會說出那些話。”

“那么如果讓您說,讓馮大廚作為我們蘇省中華菜菜單的烹飪代表,您覺得馮大廚合適嗎?”

“那當然合適啊,馮大廚的手藝沒的說。”

旁邊的人雖然沒有被采訪,但是聽李菲兒的話,也是忍不住插上了幾句話。

“我在蘇省很多地方吃過的,尤其是最具代表的一些菜,比如‘松鼠鱖魚’,又比如‘響油鱔糊’,這些都是我們蘇省很具有代表性的菜,可以說很多餐館都有,但我覺得都沒有蘇記正宗。”

有一個人插話,其他人自然也是繃不住了,跟著都開始說起來。

大家七嘴八舌說,讓李菲兒這邊也是有點亂了。

而且大家一起說,也導致聲音有一些吵雜。

這個時候,楊小溪突然說:“大家不要吵架呢,要一個一個說的,不然我媽媽都沒有辦法采訪你們啦。”

楊小溪的話,一下子把大家都給說得安靜下來。

陳瑤霏也站出來說:“大家不要吵架呢,你們這樣都不能讓李阿姨好好采訪啦,你們要一個一個的說。”

最后馮若若說:“對呀,不能一起說呀,要一個人一個人說呀。”

三個小女孩一起進行了指正,也是把大家給說得愣了一下,隨后眾人也都是忍不住笑了起來。

李菲兒笑著說:“不好意思啊,小孩子們不是有意要兇大家的。”

而排隊的人則都笑呵呵說沒關系。

“沒事沒事,這三個小孩子說得對,我們剛剛確實像是在吵架了,還是要一個一個說。”

“對啊,我們剛才一起說,也是都沒有說得清楚。”

“反正我覺得,馮大廚作為中華菜菜單上,我們蘇省的烹飪人,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沒錯,馮大廚進行推廣,肯定會讓更多人真正了解那些菜。”

李菲兒說:“好的,謝謝大家啊。”

接下來,李菲兒又隨機采訪了一些人,問了一下大家對馮一帆最近在網絡上別各種詆毀的看法。

從采訪的人來看,大家普遍都認為網絡上那些詆毀根本是無中生有。

很多的詆毀,可以說就是有意在污蔑馮一帆的。

李菲兒他們也是從采訪中感覺到,大家都是很支持馮一帆,也是非常支持蘇記和若餐廳。

隨著時間推移,差不多也到了晌午時分了。

蘇若曦從里面走出來,招呼李菲兒他們一起進去吃飯。

原本李菲兒想要拒絕,畢竟電視臺這么多人,在蘇記吃午飯,實在是有點太不好意思麻煩馮一帆他們。

不過呢,因為楊小溪在,小女孩伸手便拉住了媽媽的手不放。

見到女兒要拉著自己進門,李菲兒又跟同行的人商量了一番,最終大家也只好事進蘇記去吃。

而讓李菲兒他們意外的是,為了接待他們,蘇記還專門讓他們上二樓去。

當然,莊道忠和蘇錦榮也都在二樓。

而之所以安排在二樓上的包間,也是為了讓李菲兒他們可以拍到蘇記最具特色的面。

得知可以拍到面,省臺的攝影師還是非常的期待。

在樓上的等待沒多久,首先上來的便是最傳統的雞汁伊府面。

看似非常平平無奇的一碗面條。

在鏡頭下,莊道忠和蘇錦榮開始述說起這碗面。

“這碗面看似普通,可實際上這一碗面從和面開始便與眾不同,而且這一碗面,可以說是如今方便面的祖師爺了。”

接下來便是關于這雞汁伊府面和方便面的一些淵源解說。

李菲兒倒不是第一次聽,可是省臺來的人還真都是第一次聽,一個個都是聽得驚訝不已。

“原來,原來這邊是方便面的原型嗎?”

“還真的好厲害啊,這一碗面,居然背后有這么一段歷史。”

“果然,我們的美食有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在。”

蘇錦榮隨后說了雞汁伊府面的制作過程。

“和面的時候除了要用雞蛋和面之外,還需要加入頭道雞湯,這樣才能夠保證面條具有雞湯的鮮味,而這個配比,可以說是我們蘇記的秘密,所以不能夠告訴你們。”

莊道忠笑著說:“哈哈哈,或許你們會覺得有些夸張,所以你們需要嘗一嘗,來吧,嘗嘗這一碗,面比湯鮮的雞汁伊府面。”

接著,大家也都是開始品嘗起來。

真的吃到嘴里后,當開始咀嚼看似平平無奇面條時,很快便感覺到不一樣的味道。

面條經過了油炸過后,確實有著很像是方便面的感覺。

但是咀嚼品嘗的時候,會覺得面條是有味道的,仔細去品嘗后,會感覺勁道的面條,真的是會比湯還要鮮美。

那種鮮很獨特,咀嚼過程中,甚至會覺得不是在吃面條。

第一次來蘇記的人,之前也只是聽說,蘇記的面條是一絕。

今天真的吃到了,才算是真正明白,這蘇記的面條果然是一絕。

幾個人吃的完全停不下來了。

轉眼之間,省臺的一行人“吸溜吸溜”,把自己的一碗面吃掉,吃完了過后還有那么一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看到大家吃完面條,馮若若問:“叔叔阿姨,你們覺得好吃嗎?”

攝影師首先開口說:“好吃,真的很好吃。”

楊小溪說:“當然好吃啦,因為這些是馮爸爸做的呢。”

陳瑤霏說:“對,馮爸爸做的都好吃。”

三個小女孩的話,讓李菲兒有些無奈說:“你們三個好好吃飯,你們這樣一直自賣自夸的,不是讓人家叔叔阿姨,沒辦法很客觀的評價你們馮爸爸的手藝啦?”

楊小溪奇怪問:“媽媽,為什么要客觀呢?客觀是什么?”

李菲兒無奈又給小女孩們解釋了一下。

結果解釋過后,楊小溪理直氣壯說:“那馮爸爸做的就是好吃嘛,很客觀啦。”

馮若若和陳瑤霏也一起喊著:“對對,很客觀。”

李菲兒也是徹底無奈,真是被三個小女孩弄得哭笑不得。

最后,省臺過來的人也都樂呵呵笑起來。

“菲兒姐,你不用說那么多,其實三個小寶貝說的沒錯,馮大廚的手藝真是沒的說。”

“對,這一碗看似很樸實無華的面條,但是吃起來就真的不一樣。”

“唉,感覺我以前連一碗面條都沒有好好的吃明白啊。”

“對啊,一碗面條都有這么多的講究。”

這個時候,莊道忠說:“實際上啊,我們自己的菜品,都是非常有講究,光是這面條,你們可能并不知道,我們國內有著很多很多種不一樣的面條。”

蘇錦榮說:“不錯,最常見的掛面,然后家常的手搟面,而這其中北方的手搟面和南方的又會有所不同。”

兩位老爺子也是再次開講起來,講述了各種不同種類的面條。

真的也是讓包括李菲兒在內的眾人聽得是大開眼界。

甚至兩位老爺子還提到了一種,中間呈現出空心的掛面。

莊道忠說:“如果你們見識過那種空心的掛面,你們就會明白,通心粉在它的面前,那簡直就是不值一提的。”

蘇錦榮也說:“確實,空心掛面真的是很不一樣。”

接著兩位老爺子也是說了一下空心掛面。

空心掛面非常的耐煮,并且煮了之后爽滑有嚼勁,再加上掛面中間是空心,很容易把各種味道吸入其中,因此吃起來真的是風味獨特。

而在兩位老爺子說之前,在場的眾人可以說都沒有吃過,甚至沒有聽說過,國內竟然有和通心粉一樣空心的掛面存在。

莊道忠笑著說:“哈哈哈,你們沒有聽說過也不奇怪,因為那種掛面在市面上確實不常見,真的要吃的話,還是要去那個面條的出產地,才能吃到最正宗的。”

正聊著天,馮一帆親自送上來了另一批的面條來。

看著又上來的一些面條,尤其是各種搭配的澆頭,省臺的一行人趕緊進行拍攝。

馮一帆看了看岳父和師叔公,笑了笑說:“爸,您和師叔公在說空心掛面啊?是在說那個張家山的吧?對了,還有山陽那邊的空心掛面,也是一絕呢。”

聽到馮一帆說,莊道忠立刻問:“哦?一帆你也知道啊?你居然還知道山陽的空心掛面。”

馮一帆點頭:“知道,其實我之前在國內參加一些比賽的時候,曾經都接觸過這些,只是都沒有能夠實地去看一看,品嘗一下人家的那份手藝呢。”

莊道忠笑著說:“哈哈哈,那如果有機會,你一定要去嘗一嘗。”

馮一帆點頭:“那是自然的,有機會要去嘗嘗的。”

馮若若聽爸爸說到這里,馬上舉起小手說:“爸爸,你要帶若若一起去呀。”

馮一帆微笑回應女兒:“好,到時候爸爸一定帶上若若。”

楊小溪和陳瑤霏自然是一起說:“馮爸爸,我們也要一起去。”

馮一帆又笑著說:“行,都帶上,把你們都帶著。”

蘇錦榮此時看到省臺的幾個人,都在看著澆頭和面條分開的幾份,似乎是有一些好奇。

他笑著解釋說:“你們一定奇怪吧?為什么這些面條的澆頭要單獨放在一邊呢?

實際上呢,這個叫做過橋,而之所以這樣呢,主要是因為過去來吃面的人呢,很多習慣于吃面之前喝點小酒,因為手頭緊呢,往往不好再另外點菜,于是便把這面條的澆頭單獨出來,先用來喝酒。”

聽著蘇錦榮的解釋,讓大家仿佛能看到一副普通人生活景象。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