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周開始  第 277章 軍戶

類別: 科幻 | 時空穿梭 | 從大周開始 | 混亂不堪   作者:混亂不堪  書名:從大周開始  更新時間:2020-11-30
 
三十萬的黑甲軍之中,原本的風林火山四營兵馬如今也劃分成了四軍,但依舊還是按著風林火山來區分。

其中五萬是火字軍的神機營,常備的武器便是強弓硬弩,甚至還有床弩這種殺傷力巨大的利器,可惜數量不多,只有一百多架。

還有五萬的林字軍的輕裝步兵,也是黑甲軍之中篩選條件最寬松的一營兵馬,軍中士卒的素質比起其余三營要差上不少。

如今黑甲軍劃分的職責之中,風火山三軍負責前線作戰,而林字軍則負責駐守城池,拱衛后方,鞏固戰果。

然后是五萬的山字軍,也是四軍兵馬之中最精銳,篩選條件最為苛刻的一軍,山字營最普通的將士身上穿的板甲也從原來的三十三斤增加到了四十二斤,其他的裝備倒是沒變。

不過原本隸屬于山字營的陌刀隊,隨著山字營改為山字軍之后,陌刀隊也升為了陌刀營,不過可惜的是,至今為止,郭淅庭也只把陌刀營的人數增加到了三千人。

不是郭淅庭不想招人,實在是光那一柄重達二十四斤的陌刀就沒多少人能夠用的如指臂使,更別說身上還的穿著和山字營一樣的重甲了,全身的負重加起來有六十六斤,能夠被選拔如陌刀營的,都是精銳之中的精銳,個個都是能夠以一當十的悍卒猛將。

最后就是風字軍了,合計有十五萬人,風字軍中又分為輕騎十二營,和重騎三營,一營便是一萬人馬。

原本衛允是不想組建重甲騎兵的,耗費大量的銀錢不說,還容易受到地形的限制,可山字營的機動性實在是太慢。

而且張千均和袁文紹這兩位昔日的黑甲軍統領,以及如今的黑甲軍統領郭淅庭,都多次的和衛允建議,組建一支黑甲軍自己的重騎兵,日后再面對西夏和遼國的鐵騎之時,才能夠占據主動。

衛允思慮再三,終究還是忍痛建起了這只三萬人馬的重甲騎兵個中的花費甚至幾乎和十二營的輕騎不相上下。

當初郭淅庭拿著衛允的條子去找丁健要錢的時候,丁健那個心痛啊二十五萬的新軍三千人馬的陌刀營,再加上原來的五萬人馬還有歸降的兩萬吐蕃騎兵,再加上汴京城那二萬四千人馬總共就是三十四萬七千人將近三十五萬人馬。

光是這些人的兵器裝備還有坐騎,就把這么多年運轉司積累下來的錢財消耗掉了將近三分之一,更別說日后這些人馬的軍餉、還有日常的嚼用都得運轉司來維持。

差點沒把丁健的白頭發都給愁出來。

錦衣衛運轉司的成立還在黑甲軍之前。

昔日衛允向元祐帝提出擴充北鎮撫司的提議,可元祐帝卻覺得若是北鎮撫司擴張的話個中的花費是在太大錦衣衛又不隸屬于六部,一開始組建的資金和場地花用的都是元祐帝的私房。

元祐帝的私房雖然不少,這么多年下來,內庫也算是積累了不少的財富,可錦衣衛就是個無底洞多少錢也不夠往里頭砸的,除非是動用國庫。

可元祐帝又不想把錦衣衛變成禁軍、京衛、還有各州府的府軍以及邊軍那樣的存在。

當時元祐帝就說了,好!要擴張也可以沒錢,你自己想辦法搞錢去!

衛允能有什么法子就對元祐帝說了既然要我搞錢那你做老板的總不能這也不準那也不準吧!我總得有點特權才好弄錢呀!

君臣二人扯皮了許久,衛允才從元祐帝手里頭討來了一點特權,也就是每年從鹽都轉運使那兒拿一些鹽引,不過元祐帝不會親自下旨,能不能拿到,全看衛允自己的本事。

之后才有了錦衣衛的運轉司,才有了如今的北鎮撫司和黑甲軍。

這么些年下來,運轉司在丁健的手里頭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只能靠售賣雪花精鹽來斂財的錦衣衛小衙門了。

現在的運轉司,除了雪花精鹽的生意之外,主要做的就是對外貿易,北邊的遼國,東北的高麗,西北的西夏,西邊的吐蕃,西南的大理,交趾,南面和東面沿海的位置還有專門的船隊出海。

而運轉司就是把大周盛產的茶葉、絲綢、陶瓷、肥皂、香皂還有上等的酒水運送到這些國家,從中賺取巨大的利潤。

然后再把高麗和遼國東北盛產的人參、鹿茸、還有哪些大型動物的皮毛、馬匹以及牛羊,西夏以及西域諸國生產的珍珠瑪瑙,翡翠琉璃等奢侈品以低價收購,帶回大周之后,再高價賣給那些世家大族們。

這一來一回,從中所獲取的利潤,簡直和搶錢沒什么兩樣。

而且隨著運轉司的生意越做越大,所帶來的利潤也就越來越多,已然成為運轉司之中除了雪花精鹽之外,最賺錢的買賣之一。

至于東海和南海的船隊,起初都是虧本,甚至好幾次都是無本而歸,而且還損兵折將的,但衛允卻堅持讓丁健繼續派人坐船南下,并且出重金聘請船員。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運轉司的船隊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真金白銀丟出去數十萬兩,才打通了南洋的航道。

其中花費最大的還不是雇傭人手,而是大船的制造,海船和內陸河流湖泊行走的船只可完全不同,好在朝廷在這方面還算是有經驗。

唐朝時候開始,東南沿海流域就有大船往返于倭國和沿海的城鎮,橫渡東海,為了制造更大更加安全的大船,衛允專門問元祐帝從船舶司處要來了好些個會建造海船的工匠,花了整整三年的功夫,對原先的海船進行了多番的整改,才制造出了比原先的海船大了整整一號,幫著運轉司完成了南洋之行的巨大海船。

如今出海的航路不但把以前折進去的那些本錢都掙了回來,而且也開始盈利了,等再過幾年,定然能夠成為運轉司里頭不下于邊境貿易的第二條掙錢的渠道。

如今運轉司一年的純利,幾乎能夠趕上大周一年稅收的一半了,大周的疆域合何其遼闊,南七北八共十五路,占據了這片土地上最富饒,物產也最豐盈的江南,每年光是稅收就有將近千萬兩白銀更別說還有鹽酒茶鐵這些受到朝廷管控的生意所帶來的利潤。

也正是因為運轉司的蓬勃發展,衛允才敢讓黑甲軍如此大肆擴張,若是光憑著雪花精鹽這一項收入的話,還真不一定養得起黑甲軍的三十多萬大軍。

除了運轉司提供相應的錢財和糧草之外,衛允還鼓勵黑甲軍的將士們把家也遷至慶州,這三十多萬大軍肯定不可能龜縮在慶州的黑甲軍大營,每日除了正常的訓練之外什么都不做。

通政使司下達了政令,那些個還沒有成家的將士們,便讓他們在邊境處安家,已經成了家的,便將家中的媳婦和兒女接過來。

同時呢,陜西全境改革軍戶制度。

軍戶一說,自南北朝時便有了,是由官府指定的人家出人參軍,軍戶們的社會地位低下,連士農工商四個等級之中最低的商人都不如,而且一入軍戶,便世世代代都是軍戶。

大周立國之后,太祖皇帝便廢除了軍戶制度,改從民間征兵,陣亡者皆有撫恤,傷重殘疾者,朝廷免除其徭役丁稅等多項稅收,只需繳納田地產出的賦稅即可。

而陜西重提的軍戶制度,卻與先朝之軍戶制度大為不同。

首先第一點,肯定軍戶的社會地位,從軍者光榮,衙門會給出相應的褒獎,若是遇上了災年、荒年,百姓們家中沒有吃食,朝廷的救濟糧食下來了之后,首先供應軍戶。

其次,凡為軍戶者,皆可免除徭役、丁稅等雜稅,只需向朝廷繳納田畝賦稅。

再者,軍戶向朝廷購買田地,價格要比市價低上三成,而且軍戶自朝廷手中購買的田地,第一年是不用交賦稅的。

當然了,軍戶想要向朝廷購買土地也是有條件的,首先就是成為軍戶的時間要超過五年,其次,軍戶們向朝廷購買田地也是有上限的,同樣是每人五畝的上限,每戶不能超過三十畝。

還有,軍戶家中凡是年過六旬者,每人每月可從衙門領取稻谷或者小麥三斤,是衙門專門補給這些老人們養老的糧食。

而且衙門還和社會教進行了合作,每一個由軍戶組成的村落之中,便會有社會教的使者坐鎮,免費的教授十五歲以下的孩子讀書識字。

大周立國已然有百余年,人們對于軍戶這個詞早已經陌生了,除了些許飽讀史書的文人指導之外,旁人哪里還知道南北朝時期軍戶們的地位是何等的遞件。

這一系列的政策讓老百姓們感受到了真正的實惠,黑甲軍之中的士卒們紛紛將自己得家遷至陜西,遷至慶州、延州、渭州以及剛剛納入大周版圖的六州之地附近。

這些地方大多是靠近邊境,地廣人稀,土地雖不如關中肥沃,更不如江南高產,但只要管理得當,耕種的勤快的話,每年的收獲可半點都不少。

鉛筆小說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