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敏說道:“老規矩唄,你贏了給十文,輸了你再陪我下一盤。”
“好嘞您啦!”
當頭炮!
跳馬!
頓時,周圍不少人就圍攏過來看。
張浩默默喝茶,默默觀察。
這時代的人和張浩那個時代的人,無論是精神面貌還是性格氣質,都有極大的不同,只有極少數精英還保持著精神的一面,絕大部分的人,眼中很是迷惘,那也是一種活在當下的感覺。卻和張浩的活在當下完全不同,那是一種得過且過的生活態度。
張浩吃了幾塊點心,喝了點茶水,起身就走,時間差不多可以去琉璃廠了,感受一下茶館氣氛,就是他的目的。
掌柜的急忙上前,要找零給張浩。
邊上機器人擺手道:“就存在這里,如果我家少爺來,那就繼續用;如果不來,掌柜的,你就賺了……”
掌柜送到大門,這人還真是有錢,說道:“客人貴姓?我好記賬。”
邊上機器人道:“你記住就行了,記不住也沒關系。”
張浩已經來到外面,一個機器人上前解開拴馬樁上的韁繩,三人翻身上馬,掌柜倒吸一口涼氣,這馬也太神俊了!他這輩子見過無數馬匹,可這種大馬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琉璃廠地界,寄放好馬匹,三人沿街走去。
無數地攤,這時代就算仿造的瓷器,都是清代仿,張浩發現,琉璃廠最多的不是瓷器,而是書籍——各種各樣的古籍,當真是擺滿了地上,有的用一塊油布攤在地上。
三人轉眼看去,各式地攤上就擺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繚亂。
字畫就隨便掛著,幾根麻繩上面就掛了很多的字畫很多都是不知名的畫匠作品,也有一些名人字畫但是真正的名家卻很少見那些真正歷代名家字畫,一般都是有字號的店比如榮寶齋、戴月軒、墨緣閣之類的店鋪。
大街上的地攤,那就考個人眼力了其中不乏精品。
張浩一邊掃描一邊觀察,他靈魂中擁有的智能程序極其強大,倒是發現不少還可以的古董,比如清代的一些畫作、書法還有一些硯臺也有不少年代只不過張浩只對精品有興趣,瓷器最少也要是官窯的,民窯的東西,他并不收藏。
一路走,一路看張浩興致勃勃,這和別人拿字畫來賣給他不同這有一種淘寶的感覺,的確很不一樣。
張浩所走過的小攤攤主們一個個眼巴巴的看著,要知道有錢人很少來這種地攤到這種地攤上來的人大都是文人,也就是所謂的讀書人,窮人都是來看熱鬧的,飯都吃不飽,誰會買這種東西。
而張浩這種打扮的人,一看就是富家公子有錢人,哪個攤主都想留下他。
販賣古董的人,都有一種觀念。
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張浩在一個攤子前停住腳步,這是一個賣鼻煙壺的小攤,一塊油布上,擺放著密密麻麻的鼻煙壺。這東西在現代很少見,因為現代人,沒有吸食鼻煙的習慣了。
鼻煙壺用材五花八門,有玉質、水晶、景泰藍、玻璃、瓷器、銅制、琥珀等等,各種各樣,制作得也相當精美,手中把玩的小物件,更是相當精美。
一個機器人上前,拿起一個水晶的鼻煙壺,問道:“什么價?”
攤主心中暗喜,說道:“二十個大洋,不二價。”
機器人隨手放回去,起身就打算走。
那小攤販頓時就急眼了,心里懊惱,連聲道:“客人別走,您開價,您開價!”
機器人回頭道:“一個大洋!”
攤主頓時泄了氣,說道:“我進貨都要五六個大洋了,一個大洋……您去買一個同樣的,我小攤上的鼻煙壺全送您!”
手下機器人和攤主討價還價,張浩來到另外一個攤子,這攤子上有幾個圓形籮筐,里面插著很多折扇,分別是白紙折扇,絹面折扇,還有就是有字畫的折扇。
這次張浩親自抽取了一把折扇,打開來看,畫的是牡丹花,看了一下落款,應該是一個不知名的畫家。
連看了幾把折扇,都不是名家的,他也沒有什么好失望的,這種地攤,好貨難得,倒是空白的折扇,制作得相當不錯,烏木骨架,看上去有種簡潔的美,做工也很不錯,問道:“這折扇怎么賣?”
攤主道:“十把折扇,算一個大洋吧。”
張浩笑道:“我也不還價,一個大洋,十二把折扇,成就成,不成就算了。”
“得嘞您啦!就按您的說。”
機器人上去挑選折扇,同時遞給他一塊大洋。
一路就這么挑挑選選,買的都是小東西,比如鼻煙壺,比如折扇、比如各種小玉雕,扳指,珠串,珊瑚珠串,把玩件居多。
另外,麻將牌買了幾副,都是象牙竹面的老式骨牌,非常的精美漂亮。
偶然看到一家賣文房四寶的店鋪,張浩好奇的走進去。
店里只有幾個顧客,有人在挑選宣紙,也有挑選毛筆的,年齡都比較大,明顯就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
掌柜的看到張浩進來,急忙迎上來,說道:“您來了,請!請!”
張浩點點頭,說道:“能介紹一下你家的墨?”
掌柜的是一個中年人,對于本朝的墨很清楚,聞言開始介紹起來。
這個時代,清代制墨名家有胡開文,曹素功,汪近圣,汪節庵。
“清代四大墨家,我家都有,尤其還有存了很久的老墨,只是,價格上比較貴。”
脫膠老墨易書畫,張浩以前就注意收藏,可惜在現代古墨難得,也收集了一些,每天練字畫畫,消耗得也差不多了。
張浩讓掌柜拿出各名家的墨,他專挑好墨,一口氣挑出幾百塊墨,這個時代的墨可不便宜,掌柜心里簡直樂開花了,大約挑選了五百六十多塊墨錠,張浩這才罷手,問道:“多少錢?”
掌柜噼啪打著算盤,一共兩百六十多大洋。
機器人拿出一疊日升昌的銀票,張浩說道:“日升昌的銀票,若是不行,你讓伙計跟著,去日升昌取大洋來。”清末,銀票在店鋪一般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