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奕的靈感來源被曝光了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規則系學霸 | 不吃小南瓜   作者:不吃小南瓜  書名:規則系學霸  更新時間:2021-07-28
 
‘智能控制系統’驗收組,里間的一個小辦公室。

劉賀敏正對著筆記愁眉苦臉。

他本來以為有了趙奕提前的講解,就會很快把‘智能控制系統’摸透,真正做研究的時候才發現,想得實在有些太簡單了。

筆記上大部分內容,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不是趙奕講的內容不對,而是講的大部分都是介紹了只能控制系統大體設計思路、流程,并說了一些他認為理解有困難的地方。

在聽趙奕講解的時候,劉賀敏覺得是很正常的,因為正常的講解都是如此,先是大體的做個介紹,隨后就細節化的說重點、難點的。

現在對著報告、代碼做研究的時候,他就發現問題還是很大,最主要是講解的不夠細致,以至于他對于各個算法包,詳細的計算、設計思路都是一片茫然,對于核心算法也只是知道作用,根本不明白具體的原理。

劉賀敏倒是沒有責怪趙奕的意思,只是覺得自己小看了‘智能控制系統’,怪不得航空集團都要找科學院軟件所援助,以報告和代碼的復雜性,短時間是根本理解不了的,有些晦澀的算法程序,只一個大致的思路就要理解好半天。

劉賀敏心里直呼準備不足,也知道是沒有辦法的。

在來到航空集團以前,趙奕不可能給他看源代碼,最多對著屏幕簡單說一下研發思路,講解一些重點的算法,就算是這樣都已經涉及到‘違規’,也就是因為‘智能控制系統’是趙奕設計的,再加上他是科學院信息學院士,參與過好多國家項目,并且即將到航空集團輔助‘智能控制系統’的驗收工作,才勉強算是說的過去。

趙奕能做的都做了。

但這些遠遠不足以讓劉賀敏快速理解報告和代碼,最有難度的是‘智能控制系統’核心算法,他唯一能做到的就只是‘找到核心算法包’,卻不算時間理解核心算法的內容。

其實劉賀敏不知道的是,趙奕比他想象中的要盡力的多。

趙奕是完全相信劉賀敏的,他知道劉賀敏不是欺騙自己,因為他能用《因果律》進行檢測,知道劉賀敏確實是要輔助航空集團做驗收工作,才盡努力去做講解。

但是趙奕給人講解有個問題是,他不知道具體什么地方難。

因為,思維方式不同。

在其他人看來,有些位置的算法晦澀難懂,但換做是趙奕則是非常輕松,一個《聯絡率》就能直接出過程,他根本不用費腦子,直接打出來就好了,因為牽扯的代碼太多,有些地方連他自己都記不太清楚,別更說給別人說難點了。

所以給劉賀敏做講解的時候,趙奕真的是盡心盡力,連續說了好幾個小時,但他說的有些地方,在劉賀敏看來很容易理解,結果劉賀敏就對‘智能控制系統’的難度,做出了有偏差的判斷。

現在劉賀敏只感覺很無奈,筆記上大部分都是無用的,好在還是有一些地方有用,比如對算法包整體的描述。

他對照著報告去理解,也詳細的知道了整體構架,以及每個算法包的具體作用。

這不是簡單的描述,而是非常深入的理解,他也稍稍感到輕松一些。

“先了解整體構架,然后細分,詳細的進行理解。”

“這個方法也可以。”

“但是核心算術……”劉賀敏打開了報告對照源代碼,仔細看都覺得很頭疼。

兩天后的上午,劉賀敏帶著疲憊從辦公室里走出來,他走到窗前看先窗外的風景,適當休息一下喝了杯茶水。

郭金華也正巧放下工作,他走過來問道,“劉院士,有進展嗎?”

“倒是有一點。”劉賀敏點頭說道。

“說說看?”

旁邊的人也支起了耳朵。

郭金華、鄧敏容帶隊的小組,和劉賀敏的軟件所團隊,都是一起工作的,他們有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理解‘智能控制系統’,到不需要每一行、每一列的去理解,去做詳細的驗證,只是驗收完全沒有必要那樣做,但每個算法包的功能都要運行檢測,核心算法也一定要了解。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核心算法,只要弄明白了核心算法,涉及到具體的代碼,其他只需要知道功能、大致瀏覽一下,一個個算法包則是運行調試,結果沒問題就可以了。

劉賀敏輕抿了口茶水,把郭金華帶到了辦公室,就開始詳細的講解起來。

很快,鄧敏容也來了。

郭金華和鄧敏容一起聽起了劉賀敏的講解,他講的是各個算法包具體的作用,哪些算法包構成了核心算法,以及核心算法具體是怎么運行的。

可以舉例簡單理解。

比如,智能控制系統是一頭大象,源代碼就是大象全部組成,細化到每一個細胞的結構、功能,再組成各個器官等等。

核心算法就是大象身體內部的各個系統,有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等。

驗收組不需要搞清楚細胞是怎么構成的,但必須要知道核心算法的具體原理,但因為算法難度太高,他們根據報告也只能知道,大象有四條腿、一個大鼻子、兩個忽閃忽閃的耳朵等等。

這些外在的報告中都有介紹,但牽扯到內在的系統,報告不可能全部詳細的寫出來,有些內容還是要靠個人理解。

現在劉賀敏就在闡述大象的內部系統構成,但他知道的也只限于‘哪一部分是消化系統’、‘哪一部分是神經系統’等等,具體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是怎么構成的,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盡管如此,劉賀敏的講解也讓郭金華、鄧敏容驚為天人,因為他們研究了很長時間,也只理解到那些算法包是核心算法,并沒有能劃分的這么細致,沒想到劉賀敏來了僅僅兩、三天,就已經搞懂了核心算法的大體工程。

“不愧是信息學院士啊!”

郭金華心里感嘆著,“僅僅兩、三天時間,比我們研究很久了解的還深入。”

鄧敏容也想著,“劉院士果真有水平,怪不得劉總親自到軟件所去請人。”

“按照這個速度來說,整體驗收也不了多長時間了。”

郭金華、鄧敏容對劉賀敏的能力水平,都可以說是心服口服,他們索性也完全放開了,開始問起劉賀敏一些算法包的設計、功能問題。

這些都是他們理解的時候碰到的問題。

正常拉說劉賀敏能理解到這個程度,肯定已經完全弄懂了其他算法包的問題,但事實和想象的不太一樣。

當他們問起的時候,劉賀敏總是推說,“我還沒有研究這個……”

“那個也沒研究……”

“不清楚。”

“能理解、能理解!”郭金華、鄧敏容沒問出個結果,心里也感到很奇怪,“劉院士都知道核心算法的功能,為什么會對一些普通的算法包不了解呢?甚至有些好像沒看過……”

“有點不太對吧?”

郭金華和鄧敏容對視一眼,出了辦公室談了幾句還是琢磨不透。

樓下,三層。

戰鷹1的常規設計驗收組,工作進展非常的順利。

常規設計驗收組的名義負責人是劉建昆,實際負責人則是楊聰、李建明以及孫夢飛,三個人都是國內最頂尖的飛機設計專家,他們加在一起可以說,就是國產戰機的半邊天,足以見得劉建昆以及航空集團,對戰鷹1設計報告的重視。

在一段時間對報告、詳細設計書的研究后,他們都對戰鷹1有了細致化的了解,剩下的就只是各部分計算、論證工作。

比如,襟翼。

襟翼的設計需要計算的是,襟翼在平展時能給戰斗機提供的向上動力參數,以及各狀態本身設計會造成的阻力。

其他部分也差不多,都是計算設計本身的具體參數,相對‘智能控制系統’的高難度算法,常規論證相對簡單的多,大部分都是計算內容,就算很難計算的部分,也可以詳細進行論證。

所以常規部分驗收工作,進展還是非常順利的。

這天是分配工作階段。

驗收組完成了對設計整體的論證,剩下的就是各部分設計詳細的論證和計算,就可以下放到各個小組進行了,每個小組都會負責一部分設計的論證、計算工作。

這是保密性的考慮。

只有驗收組的核心人員、領導層,才能見到全部的設計報告,普通參與驗收的人員,就只能見到負責的一小部分設計內容。

事實上,就算是核心人員、領導層,也不一定能拿到全部的報告。

常規部分驗收組就只能見到戰鷹1設計的部分,不能拿到‘智能控制系統’的報告,兩者是被直接分開的,全部都能見到的就只有領導層,詳細來說就只有劉建昆一個人,其他即便是副總經理、總設計師,只要和驗收無關的人,也不可能看到任何報告。

劉建昆全權負責驗收工作,會聽取飛機設計和智能控制系統兩個驗收組報告的結果,最終召開會議公布驗收結果。

但是驗收工作的過程,劉建昆就不參與了,主持詳細論證工作分配會議的,也是幾個頂級的飛機設計師。

楊聰是實際上的第一負責人,李建明和孫夢飛則是副手。

工作會議很快結束。

各個小組都拿到了負責部分的設計,就回到各自工作的地方分配任務了。

楊聰、李建明和孫夢飛還留在會議室里。

李建明的旁邊坐著雷勇,他們都是沈城飛機研究所的;孫夢飛的旁邊坐著鮑恩紅,他們則來自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

雷勇和鮑恩紅就是過來‘出差’,輔助回答一下驗收組的提問,和驗收組進行一些設計上的交接,他們也會全程旁觀驗收工作,以便遇到什么問題能夠第一時間溝通。

兩人是戰鷹1設計的實際參與者,楊聰、李建明和孫夢飛都沒有在意,就直接談起了戰鷹1

的設計問題。

李建明連聲感嘆,“在來之前,我總是想著戰鷹1設計問題肯定很大。趙院士很天才,誰都承認,但也太快了……”

“是啊,太快了!”孫夢飛也跟著感嘆,他看向了鮑恩紅,“我感覺你才剛過去。”

鮑恩紅誠懇的搖頭道,“趙院士確實……很難理解,大部分都是他獨自完成,我和雷勇都沒幫上什么。”

雷勇也認可的點頭。

李建明繼續道,“我看了全部,這是先進到連想象都沒有的設計。在看之前,想象不出來,我大腦里都沒有這些東西。”他說著嘆氣道,“真是,心服口服啊!我現在都想直接申請,停止j31設計研發項目。沒必要了。”

李建明的話說進了楊聰、孫夢飛的心里,驗收工作到現在進行了一半,別說是設計的對錯了,單單是他們看到的整體構架、各部分設計細節,就有種‘不敢想象’的感覺。

好多部分的設計內容,他們只感覺是‘想不出來’。

接下來幾人談起了設計靈感。

“在尾翼的部分,根本是第一次見到那樣的設計,找不到參考的東西。”李建明說道,“還有進風口,三進風口倒是能想象,可閉合的上進風口,我想到也不敢設計。”

“是啊。”

孫夢飛認可道,“折疊機翼,別開玩笑了?我剛看到這個設計,真是……腦子一片空白,機翼……折疊?科幻電影里有這樣的嗎?”

楊聰笑著搖搖頭。

他比兩人看到設計的時間都早,感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但還是無法想象,能做出這樣的設計,他有些想不明白。

主要是,靈感來源。

正常來說做飛機設計,都需要很多的參考資料,倒不是說‘模仿、抄襲’之類,而是沒有資料可參考,就很難直接去做設計,深入去思考的話,其實和人類的思維方式有關系。

人類的思考都是有基礎的,比如,知道雪地的樣子就可以想象南極。

但是,如果不知道呢?

古代生活在赤道線的人類,怎么能想象出南極是什么樣子呢?他們連雪的沒有見過!

知識、見識才是想象的基礎,有基礎才能進行擴展,而靈感也可以說,就是基礎的擴展、也肯定會是已有知識的重新排列、組合,就像是文字一樣,有‘靈’有‘感’兩個字,才能組合在一起叫做‘靈感’,缺少了其中一個字,就不會有詞語‘靈感’了。

所以他們不能理解,為什么趙奕能想到這些設計。

趙奕確實是拿到了一些設計資料,但他拿到的資料肯定沒有他們見過的多,可他的設計卻遠遠超出的資料范疇,有的部分甚至和已知資料完全無關,就比如折疊機翼,怎么想到的?

怎么論證的?

為什么會做出設計折疊機翼的決定?

等等。

這些是楊聰幾人完全不理解的,他們感嘆著討論好幾句,才想到還有其他人。

李建明開口問向雷勇,“雷勇,你知道趙院士的靈感來自哪里嗎?”他擔心雷勇不理解,還詳細的解釋道,“比如,折疊機翼的設計,是怎么想到的?看了哪些資料,或者……”

“我知道?”

“啊?”

“我知道。”雷勇肯定的點頭,還補充了一句,“鮑恩紅也知道。”

“是嗎?來自哪里?”

雷勇忽然走到一邊,拿起了自己的公文包,從里面抽出了一份文件,文件最上面的一頁是個玩具飛機模型照片,他把那一頁放在桌上,給李建明、楊聰等人看,隨后道,“就是這個啊!”

“對!”

鮑恩紅也點頭道,“趙院士最初的靈感,就是這個玩具飛機模型。”

楊聰、李建明以及孫夢飛互相看看,再仔細對照現在的設計,發現確實有一些地方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說趙奕的靈感,真的是來自一架玩具飛機模型?

這……

“或許應該買一些科幻電影的飛機模型、宇宙飛船模型之類的,擴展一下思維想象空間,就能做出更好、更高端的設計?”

三人忍不住琢磨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