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公司要拓展新業務的時候,肯定需要各種人才,太空觀光行業就是新業務,而且是世界范圍內的新領域,就必須要好多其他的人才。
比如,公司正在招聘太空旅行體驗師。
這個職位需要跟著測試進度,上觀光船去體驗太空旅途,簡單理解就是上太空去睡上一覺、看看風景,體驗一下展廳,餐廳等,等回到地面以后,需要寫一份詳細的旅行體驗報告。
根據太空旅行體驗師的報告,觀光船內部就會做一些細節、服務、設備的改動,以便能讓乘客有更好的體。
顯然。
全世界范圍內暫時沒有太空旅行體驗師,但卻有郵輪行業的體驗師,太空旅行和游輪旅行有些相似,一個是在海上,一個是在太空上,那么就需要去郵輪行業搶人了。
類似職業的人是非常少的,每一個在行業中都赫赫有名,要聘請擔任太空旅行體驗師,肯定需要提供十分不菲的報酬。。
在和技術部人員開了個小會以后,趙奕就思考起太空體驗問題。
其實太空旅行最主要就是,需要長期處在重力缺失的環境下,短時間讓人感覺很奇妙,時間長了,就有些人受不了了。
趙奕不由的想到了一個研發問題制造重力。
好多科幻電影中,宇宙飛船上的人并不是漂浮的,而是在飛船上正常行走,就仿佛飛船下方有著引力,但現實中的飛船,包括空間戰,宇航員都是一直漂浮的,連正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比如,吃飯、喝水都是有難度的。
觀光船上的餐廳也是一樣,說是餐廳,其實就是提供擠壓食物的地方,味道可以做的不差,但和正常的食物肯定會有差距。
這主要就是因為,無重力的情況下,吃飯會是個大問題,正常的食物和飲水,會漂浮的到處都是,想要清理都非常的不容易。
那么能不能在飛船下方制造重力呢?
這是早就考慮過的問題。
地球上的引力,來源是地球本身受到空間擠壓,扭曲空間而形成的,帶質量的物質站在地面上,就會受到引力影響。
反重力技術隔絕的是引力波,而不是去創造無重力的環境。
所以制造重力和反重力技術沒有絲毫的關系,反倒和z波有一定的關系,因為z波的效果是擠壓空間,可以說是實現了讓物質變得更沉重。
但是,顯然z波無法用于制造重力,因為空間擠壓倍率的增加,是直接作用于物質本身的,而不是讓周圍的空間更扭曲。
后者才是增加重力的有效方法。
“那么怎么才能制造定向的空間扭曲呢?”這肯定是直接牽扯到空間控制的研究。
趙奕思考著,“還是需要,繼續對空間進行解析啊!”
“如果能解析空間其他特性,就會知道如何去控制空間,而不像是現在,僅僅能夠利用z波的特性,增大空間擠壓的倍率。”
“但是從哪個方向入手呢?”
趙奕一時間沒有頭緒,他干脆仔細分析了一下z波發射的原理,忽然發現有一個位置,是沒有進行深入研究的。
那就是空間對能量的吸收。
不管是反重力技術的研究,還是z波技術的研究,都牽扯到空間對于能量的吸收。
當空間對于能量短時間吸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能會形成反能量平常。
這是空間吸收能量速度達到極限的結果。
但是,在沒有達到極限時呢?
那些能量去了哪里?
之前的判斷是能量被空間吸收,使得空間不斷的擴張,才形成了他的宇宙論,但即便是空間吸收能量的擴張,那么擴張的過程呢?
是怎么完成的擴張?反應的過程具體是什么樣的?
這些都非常有研究價值。
趙奕趕緊做了詳細的記錄,他知道找到空間研究的重心了。
觀光船的第二次測試正式開始。
在發射前的兩個小時,趙奕和高層領導一起見到了宇航員,兩名宇航員都已經準備就位。
一個是上一次火星任務的盧小偉,另一個是新的宇航員鄭斌。
這就是老人帶新人了。
盧小偉是此次任務的隊長,可以說就是觀光船的‘船長’,鄭斌則是他的副手。
盧小偉和鄭斌一起敬禮示意。
高層領導過去勉勵了幾句,意思差不多就是,“你們都非常的優秀,加油,任務一定能夠成功”。
反正在趙奕看來,純粹就是一大堆廢話。
大概盧小偉和鄭斌不是這么看的,他們被高層領導勉勵了幾句,都感覺有些激動。
下一個輪到了趙奕。
趙奕直接說道,“不用擔心,上次自動控制系統,也帶著觀光車安全返回了,而且現在裝了安全防護,包括逃生船和特制的宇航服。”
“如果你們真的在太空遇到了危險,不用猶豫,直接跳船逃走,我們馬上會發射飛船去營救。”
這一大堆話說下來,頓時讓鄭斌一點都不緊張了。
盧小偉根本不緊張。
那么危險的火星任務都過來了,相比來說,上觀光船就是去旅游。
之后趙奕直接談到了獎金待遇問題,說盧小偉連續執行人物,返回以后可以連續休假。
鄭斌則是升職加薪,還能拿到上天的獎金。
等等。
一系列的薪資待遇說下來,就是鼓勵員工努力工作,也讓任務開始前的氣氛好了很多。
比如,盧小偉在期待假期。
鄭斌則在期待大筆的獎金,奕星近來大批量的簽宇航員,總計已經有五十幾個人,有的經歷過宇航員培訓,有的則完全沒有經歷過,進入奕星會接受培訓,經過兩、三年的時間,差不多就可以成為宇航員了。
現在宇航員培養周期正在快速降低,主要是因為反重力技術的發展,宇航員可以在地面上,就直接體驗太空失重的感覺。
這大大增加了宇航員培養的速度。
同時,宇航員的門檻正在變高,當宇航員培養變得簡單以后,就可能需要宇航員精通各種技能了。
比如一些最新科技領域相關的工程師、飛行員等,身體條件達到標準,就可以申請接受宇航員培訓。
總之,有一定的才能,肯定是優先到培訓的。
鄭斌并沒有什么特殊才能,他也是第一批簽約奕星的宇航員,知道以后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能爭取到上太空的機會不容易。
現在是最好的時間了,執行一次測試任務,還能夠拿到大筆的獎金,確實是非常吸引人的。
現在好多訓練的宇航員,都非常羨慕上火星執行任務的人,包括盧小偉、張麗萍等等,他們成為了登陸火星的英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拿到了大筆的獎金。
那么多獎金可不是容易賺到的。
現在有機會執行測試飛船的任務,還被許諾發放獎金,鄭斌也為此感到非常期待。
當然,完成任務才是最重要的。
等時間到了以后,盧小偉和鄭斌就一起登上了觀光船,最后反重力推進器發射,搭載著觀光船升入高空。
反重力推進器上也有三個人,因為只是送觀光船進入太空,推進器依靠的也是反重力技術,幾乎可以說沒什么危險可言。
相對于傳統的火箭推進器來說,反重力推進器要安全太多了,最主要因為使用的固體燃料很少,哪怕固體燃料高強度燃燒,也不會對帶壓縮材料圖層的船體造成影響。
等觀光船發射成功以后,趙奕并沒有待在指揮中心,而是找到技術部的人,說了一下運輸船的制造進度。
觀光船的第二次測試基本上是沒有什么風險的。
趙奕也用了因果律查看,確定沒什么風險以后,就沒有在繼續關注了,反倒是研發的問題需要討論一下。
運輸船比觀光船的研發、制造難度更高。
運輸船的船體設計上,和觀光船非常類似,但運輸船需要消耗的燃料,要比觀光船多很多。
這主要是因為運輸船的載重要大很多。
觀光船就像是郵輪,而運輸船則像是海上的貨運船,針對升入太空的技術來說,固體燃料的推進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載重非常高的情況下,推進器要制造的更大型一些。
另外,運輸船的技術要求標準更高,主要是因為運輸船,是需要向月球運送物資的,而不是專門給宇宙飛船搭配制造的。
奕星公司一直都在為實現月球基地計劃而努力。
從地球到月球的運送,為了減少相應的能耗,肯定不能使用太空穿梭技術,而是利用常規的引力拉拽,來讓飛船朝著月球行駛。
這個過程中還是需要用到推進器,來保證航行方向以及太空中的速度控制。
所以,運輸船有很大一部分空間,都需要用于裝載固體燃料,技術難度相比只在地球周邊飛行的觀光船要高上許多。
同時,運輸船的造價也非常高昂,第一艘運輸船制造的成本,最低也需要六十億人民幣。
這是奕星公司目前最大的項目,甚至短時間投入資金,超過了一直在制造的聚能衛星。
最近幾個月時間,奕星做的投入可不止聚能衛星、觀光船、運輸船,有關月球基地計劃,一直都在不斷的進行,正在研制相關的技術,尋找適合的材料、設備,并進行一些新型的研究。
比如,月球車,準確的說是,‘月球基地車’。
在觀光船正常升入太空后,高層領導也問起了趙奕,有關月球基地計劃的進度問題。
趙奕就談到了‘月球車’的設計,“我們和國內汽車廠商合作,設計出了一款月球車。”
“這種月球車,也可以說是月球基地車,能夠利用無限動力技術,在月球表面一直運行。”
“月球車的后半部分,可以展開變成房子、基地,里面有設備和生活物資,可供人員使用。”
趙奕簡單說了說。
高層領導疑惑問道,“這種月球車有什么作用呢?”
“我們計劃是在第一次登陸月球后,就把宇航員和月球車送到月球,任務目標是讓宇航員,在月球上尋找到一塊,適合建造月球基地的區域。”
“原來是這樣。”高層領導恍然大悟,旋即問道,“這會不會太超前了?”
“不會。”
趙奕道,“我們的計劃都是一步步執行的,第一次上月球,會使用正在制造的運輸船,運輸船會把月球車和宇航員送上月球。”
“按照計劃來說,宇航員會在月球上工作一個半月左右。”
“下一步就是利用運輸船,運送制造基地的設備,同時,以后有新的人員去月球。”
“其實在技術上已經沒有難度了,最主要還是執行人員和制造進度的問題,我們已經找到了一種廉價的材料,可以作為主體建造月球基地。”
“可以這么理解,就是把地面全部罩起來,地表再鋪上一層防輻射材料,空間完全封閉以后,就是個大的艙室,就可以提供安全的生存環境。”
“在基地外,首先需要建造太陽能接收裝置,來為月球基地,源源不斷的提供電能。”
“這樣就可以慢慢的把月球基地建造好。”
“但是人員上來說,我們還在討論中,能參加的人員很多,具體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以及工作如何分配,是需要仔細討論的。”
趙奕說的是在月球工作的人員,僅僅依靠幾個宇航員,是根本不實際的,到月球工作,肯定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他們需要裝配月球基地,好多部分要拼接起來,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也就需要不少的人手。
另外,一個人員理論上,就只能持續工作三個月,甚至是更短的時間,就要回到地球修正,并做詳細的健康檢測,除非有一天,能完全保證月球基地的工作,沒有任何的安全風險,否則人員就會是個大問題。
和高層領導說了說月球車、月球基地計劃后,趙奕也到房間里休息了一會兒,睡了一覺時間差不多,就收到消息說觀光船準備返回了。
趙奕去了指揮中心,全程關注返回過程。
一切都很正常。
觀光船比預計提前五分鐘降落地面。
五分鐘的差別很小,相對任務過程來說,都可以忽略不計。
第二次測試,取得了完美的成功。
這時候,企業、機構代表們,則都圍著奕星的人員,詢問起了觀光船的問題了。
他們關心的有兩點,一個是太空觀光的運營時間、船票售價,另一個則是,想知道觀光船是否會對外售賣。
前者只有那些對太空旅行有興趣的人,或者對相關信息有興趣的才會關心一下。
后者,所有人都關心。
如果能買到一艘觀光船,就可以進入到全新的太空旅行市場,任何新的市場領域,搶占先機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