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大唐  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妃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啟明大唐 | 蘿卜也是藥   作者:蘿卜也是藥  書名:啟明大唐  更新時間:2020-11-03
 
楊磚帶領一群人來到臨近馬場的稻田區域對著眾人道:“諸位老鄉,大家都是老實良善的窮苦百姓,趕上天災也是誰也不愿見到的事情。公主心善,愿為各位在這里提供開荒,修渠,修建池塘的活計。但公主最不喜偷奸耍滑之人,所以你們每五十人分成一組,自選隊長到這里領取工具,修好一畝田給一畝田的錢,修好一段水渠給一段水渠的錢。只要楊某驗收合格現場給錢。現在婦女兒童們應該正在撿柴燒火做飯,你們的了錢財可到他們那里去購買吃食。”

“什么?干活還不管飯,那我們不干了。”

人群中立即有人不愿意了,開始嚷嚷的煽動眾人情緒。還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

“就是就是。不干了不干了。”

楊磚微笑著看著眾人道:“既然諸位都不樂意,還請自行回去,公主府不養白食之人。”

眾人一聽這就要趕人了立即又嚷嚷起來。

突然一個稍顯孔武的人大吼一聲道:“這活老子接了,愿意跟老子干的到我身后。”

這一嗓子瞬間讓眾人安靜下來了,頓時有幾個人迅速來到這壯漢身后。其他人見狀也趕緊自己聚集隊伍。

壯漢這邊聚集了不少人,壯漢數了三四遍還是沒有數明白到底是多少人,干脆直接來到楊磚面前道:“管事,俺數不過來,你幫俺數數。”

楊磚也微笑著點頭幫忙,數了一通多了十一個人。壯漢也不客氣,將后排的幾個弱小的人都踢除了隊伍。

楊磚點點頭道:“你們五十人為第一隊,這位武二便是你們的隊正,每開一塊荒田五十文,一段水渠五十文,一個大池塘百文,隊正額外加三文錢獎勵。但是,這里不準備喝生水,不準隨處大小便,不準亂跑亂逛,不準惹是生非,違者趕出公主府,同時還要扣除隊正的獎勵以獎勵給舉報者。而若有偷盜,奸淫,亂入公主府者,殺!”

武二看了看山坡上手持弓箭的禁軍,對著身后的人喊道:“不愿意跟著老子干的立馬滾蛋,一畝田地老子一人就干了,愿意干的就別他娘的給老子惹事,否者休怪老子不客氣。”

說著,便越過楊磚去旁邊的馬車上拿工具。伍二隨手拿起一把鐵鍬,敲了敲,又往地下一插,頓時入土三寸。看了看幾兩馬車的工具顯然有好有壞,轉頭對隊里的人喊道:“都特娘的快點,一會好家伙事都被挑沒了。”

分隊進行的很快,最后剩下十幾個人也單獨成隊自己干。

馬周這邊相對而言更好管理一些,他直接把村正劉趙氏和自己的幾個小秘帶來了,在幾人的幫助下迅速整理好分工,撿柴的撿柴,燒水的燒水,做飯的做飯,每天管飽外另給一文錢,只是柴火大多不干,所以引火比較麻煩。當然,衛生條例什么的也必須嚴格執行,否則立即趕出公主府。

公主府地界外的這邊的兩百多人見王千等人不搭理自己,在這里也沒有什么活計,也就走了。他們走了自是能把這里不發錢糧的消息帶回去。至于這消息會怎么變味,那只有真正的吃飽撐著的沒事的閑人才會去評論,餓著肚子不找吃的,哪里會在乎這些。

白啟也不在乎,等留下的這三千人都紅光滿面的回去后,一切事情自有定論。

李世民“內褲”里有了資本,腰桿子也硬實了些,災民安置問題解決的還算滿意,但隨之而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陛下,您預測的蝗災出現了。”

李世民的書房內,房玄齡對正在批閱奏折的李世民道。

李世民手里的筆停下來,皺眉道:“不應該如此之早,災情如何?”

房玄齡道:“蝗災規模確實不大,影響范圍很小。”

“嗯,現在的糧價怎么樣了?”

“關中糧價確是所有緩和,但想要堅持到來年開春還需要更多的糧食。”

李世民聞言又繼續批閱奏折,慢慢的道:“時間上來的急,繼續從南方調集糧食便是。”

“陛下,臨川公主府還握有好幾家糧商的不少糧食,他們囤積在糧商的倉庫里不賣,不如我們……先購買一些?”

“不用,先從別處調集糧食。”

李世民明白房玄齡的意思,解釋道,“那些糧食他只付了定金,壓根就沒想著買,屯在糧商手里占倉庫,就是等著糧商忍不住偷賣了,主動違約賠償一筆。而且,那些糧食也不算多,留著當應急吧。”

“喏。”

忙了一下午,批閱完奏折的李世民來到長孫皇后這里。

長孫皇后埋怨道:“陛下可不能總是來妾身這里,宮中妃嬪眾多,也要多去親近才是。”

李世民大手一揮,毫不在意的道:“整個后宮加起來也抵不上觀音婢你重要。”

長孫皇后掩嘴一笑,道:“陛下何時學會哄我開心了。”

“難道朕以前一直是個死板的人?”李世民故作生氣的道。

“我可沒這么說。”

“你我風風雨雨這么多年中,身邊陪著的都是你,在你身邊,我總是心安些。”

“好了好了,今天去楊妃那里。”

“哪個楊妃?”

長孫噗嗤笑了起來。后宮確實有好幾個楊妃,玄武門時候納了弟妻楊氏為妃嬪;登基后將隋煬帝女兒,李恪的母親封為妃,這個妃是四夫人之一,可不是妃嬪。

長孫笑了笑道:“去楊德妃哪里吧。”

李世民笑笑,起身走了。

李世民到了楊德妃這里,楊妃已經端莊嫻雅的像一個乖巧的小媳婦似的在等候了。一聽李世民來了,連忙起身迎門參拜:“賤妾楊氏見過陛下。”

“免了吧。”

李世民坐定后,問道,“朕聽說愛妃前幾日染有風寒,沒來得及探望,近來可有所好轉?”

楊妃掛著和煦微笑回道:“不敢勞煩陛下掛念,妾吃了副藥就好了。”

李世民看著楊妃道:“你我夫妻之間為何有如此疏遠之感?你也不像與朕剛認識的時候那樣活潑可愛,還帶著點刁蠻任性的樣子了。”

楊妃其實也是有苦難言啊。武德二年,長孫皇后生了李承乾,李淵親自賜名,有擔當乾坤之意,而楊妃同年出生的李世民三兒子,李世民取名為李恪,要恪守什么那還用說?一個繼承大統,母親當皇后,一個就要恪守規矩,楊妃心能不痛嗎?作為前朝公主,楊妃也明白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所以還是不提什么李世民表姐妹,也不提什么前朝公主,只求平平安安的做一個端莊賢惠的母親為好。

楊妃微笑著回應道:“都是幾個孩子的母親了,有孩子當面,自會沉穩許多。”

李世民點頭,“善。”

楊妃有些憂郁的笑笑。

“陛下,恪兒年歲也不小了,妾身想重新給他找一個好些的先生。”

“哦?恪兒和孔穎達他們學的好好的,為何又要重新找先生?”

“陛下文治武功,以后天下承平,陛下的幾個皇子也都聰穎……妾身……想讓恪兒做一個富家翁就好,不想讓他以后進入朝堂。”

楊妃還是柔情的將這話說了出來,這話太過沉重,可以直接決定自己兒子一生。

李世民有些不悅道:“朕子嗣雖多,但朕看好的就那么幾個,恪兒也是朕重點培養將來堪以重任為國效力的,你是他親生母親,怎么能如此短視。”

楊妃的笑容凝固了,看著李世民平靜了一下,輕聲道:“妾身作為恪兒生母,怎么會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妾身做這個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還請陛下看在你我夫妻一場,答應妾身吧。”

“胡鬧!”李世民大聲斥責道。

“陛下,您給恪兒取名時不也希望他恪守本分么,而恪兒的身份太過敏感,太過聰穎也對大唐未來不利啊。”

李世民瞪著眼睛很是不悅,怎么想都是楊妃再提醒自己玄武門的事。

楊妃見狀忙跪在李世民身前,滿懷希望的看著李世民,“若陛下恩準,妾身親自帶恪兒去臨川公主府拜師,懇請陛下成全。”

李世民眉頭一皺,認真的瞪著楊妃問道:“你怎么會想讓恪兒去臨川公主府拜師?又要拜誰為師?”

楊妃微微咬了咬嘴唇,面色平靜的道:“京城盛傳,公主府每年收益上百萬貫,此次天災,臨川公主府一次捐獻十萬石糧食,而且還為不少災民提供生計,實為樂善好施、矜貧救厄的良善貴族。還有傳聞,再過幾年,臨川公主的財富將為京城第一。妾身也是看公主府與皇家也是親戚,所以想讓恪兒去臨川公主府學習,將來回到封地若能造福一方,也不枉……身為皇子的本分。”

“你想讓恪兒拜誰為師。”李世民緊盯著楊妃又問道。

李世民帝王氣勢一發,楊妃眼睛頓時有些閃爍,唯唯喏喏的道:“妾……妾身對公主府也不甚了解,但聽聞公主府也有書院,妾……妾身只是希望先在書院學習著,再過些年就藩后,公主府看在皇家和身為公主府學生的面子上,怎么也會幫襯著些吧。”

李世民看著楊妃,沉吟了好半晌后,終于下了決定:“嗯,那讓恪兒去拜駙馬為師吧。”

楊妃面色一驚,連忙道:“陛下不可啊,妾身聽聞秀穎的駙馬生活有些不檢點,經常在京城大庭廣眾之下和娼妓摟摟抱抱招搖過市,妾身還請陛下另選個先生。”

李世民聽后卻是一愣,隨后卻是哈哈的大笑起來,而看到楊妃依舊懵懂的眼神,忍不住拍著大腿又是一陣大笑。

“此事你去問恪兒吧,他若愿意便去。”

楊妃不為清楚李世民為何心情變得大好,但見李世民已經答應下來便不在多問,趁著李世民高興忙為其寬衣解帶伺候李世民歇息。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