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大唐  第一百三十七章 考教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啟明大唐 | 蘿卜也是藥   作者:蘿卜也是藥  書名:啟明大唐  更新時間:2021-04-10
 
李恪兩人剛進入皇城的消息就被國子監眾人知曉了,一眾大儒博士獰笑著浩浩蕩蕩的殺入皇宮,誓要好好考教考教兩位皇子,好好勸說兩個陷入迷途的羊羔,讓其懸崖勒馬、悔過自新。

而那些沒有資格教授皇子的博士、先生們也跟著去湊湊熱鬧露露臉,所以這隊伍聲勢也顯得略有浩蕩。

而眾人剛進東宮,卻看到李恪和李泰兩人在指揮眾人卸蔬菜,更看到李泰手上還拿著根綠油油黃瓜在啃。

李泰回頭一看,我去,這么多人,瞬間懵逼了,連忙將手里的黃瓜扔回到車上。

眾人沒等李泰和李恪上前施禮,卻行了個禮:“吾等見過衛王,見過漢王。”

李泰兩人也趕緊回禮,態度很是恭敬。

“學生李恪、李泰見過諸位先生。”

站在最前面的一人叫黃智,字云彰,是眾人中資格比較老的了。率先站出來很是生氣對著李泰質問道:“衛王,這才幾日不見,老夫竟都不敢相認了,當街吃東西這么粗鄙行為也會出現在以前那個溫文爾雅、知書達禮的衛王身上。真是不知公主府的先生都是怎么教授與你們的。”

李泰連忙躬身行禮道:“學生知錯了。只是學生回來高興之余有些忘乎所以了,還請諸位先生原諒則個。”

一個下馬威效果不錯,黃智冷著臉又道:“此事先不與你計較,一起去見陛下吧。”

說著,黃智不由分說的先行一步,而身后的眾人也簇擁的李泰和李恪跟隨其后。

李世民剛下朝,聽到眾位大儒博士帶著李泰和李恪來找自己,便猜到了怎么回事,遂,也熱情接見了眾人。

“諸位先生要考教那便開始吧,正好朕也想知道兩位皇子學的如何。”

“遵旨。”

大儒們行完禮后,抬眼相互看了看,還是資歷較老的黃智上前先對李世民執了一禮,而后面對李泰和李格問道:“不知兩位在公主府的書院都學的什么?”

李恪和李泰相視一眼,暗中使了個顏色,上前執禮道:“回先生,我和四弟在公主府學的語文、數學、會計、琴棋書畫等,比較擅長的還是數學,也就是算學。”

大儒們想互看了看,都微笑著點了點頭,雖然除了琴棋書畫之外其他學科都沒有聽過,但不妨礙他們就從李恪這最擅長也是普遍認為最難學的算學下手。

黃智點點頭道:“既然兩位自認為算學學的比較好,那我等倒是要好好考教考教你們。”

“還請先生出題。”李恪恭敬地回答道。

黃智點點頭,想了想道:“今有(人)共買物,(每)人出八(錢),盈(余)三錢;人出七(錢),不足四(錢),問人數、物價各幾何。”

這題一出,身后立即有人道:“云彰兄,兩位皇子不過八九歲而已,這“贏不足”的問題是不過了些過了。”

黃智點點頭道:“克臺兄言之有理,是老夫心急了些,那就換……”

話音還沒說完,閉著的眼睛李泰突然睜開,給出了答案:“七人,物價53(錢)。”

而李恪的炭筆也剛剛停下,對黃智點點頭道:“是的先生,答案是:共七人,物價五十三錢。”

這下輪到黃智的驚訝了,這題可是《九章算術》的贏不足問題,也算比較難的問題了,沒想到兩位皇子呼吸間就答出來了,而且李泰直接用心算就算出來了。

李世民也有些驚訝,這問題讓自己答,沒個半天是夠嗆能答出來,沒想到兩兒子這么快就答出來了。

“黃博士,兩位皇子的答案可有出入?”李世民問道。

黃智向李世民一拱手禮儀,回道:“回陛下,兩位皇子給出的答案,正確無誤。”

李世民哈哈一笑:“嗯,僥幸罷了,定是他們見過這個題目,黃博士且再出一題。”

“喏。”

黃智想想也是,略微沉吟又問道,“今有田廣百五十步,從(音縱)百六十步。問為田幾何?”

李泰愣了愣,眨了眨眼睛,脫口問道:“沒了嗎?”

黃智也是一愣:“什么沒了?”

“不是應該還得有一畝產多少糧食,一旦糧食又多少錢,最后問這田能出多少錢的糧食嗎?難道只是150乘以160等于平方步,等于一百畝這么簡單?”

黃智懵逼了,這尼瑪簡單嗎?就算用算籌你也得算一會的好吧!隨即抱拳認真的問道:“敢問衛王是如何算出來的?”

“怎么算?就是廣步150X從步160就應該等于啊。”

李泰也有些懵逼的,這感覺就好像在問11為什么等于2似的。

而黃智想問的是為什么會這么快就算出來,用的什么方法口訣。

李恪明白黃智的意思,但是也沒有開口告訴。

在古代很重視師承問題的,這乘法口訣既是公主府的秘傳,公主府沒說可以外傳的時候是不能傳的。而且即使李恪教了,大儒們也會先征求公主府的同意,不然就是被視為偷師,也算是不告而取的一種。

黃智想了想,又問:“二位皇子,不知公主府所授都是何種題目?”

李泰道:“二元一次方程式啊,就是剛剛那贏不足的問題,還可作為雞兔同籠問題。前幾日剛學了三元一次方程式。”

眾人聽得自是一臉懵逼。

李恪嘴角掛著笑道:“四弟,你還是出個題目以舉例吧。”

李泰會意,嘴角也掛上笑意,“那我就說個簡單的吧。如果甲乙丙三根水管同時在一個空水池里灌水,一個時辰可以灌滿;如果用甲乙兩管,一個時辰又三分之一個時辰可以灌滿;如果用乙丙兩管,一個時辰又四分之一個時辰可以灌滿,那么用乙管單獨灌水的話,灌滿一池水,需要幾個時辰”

眾人相互看了看,頓時更懵逼了。

李世民雖然聽懂他們說的是什么,但還是微笑看著眾人,自己聽不懂不重要,只要自己手下有人能懂好,當然,這手下也包括自己的兒子。

大儒中立即走出幾個人,拿起桌上的毛筆找了張紙將問題記下,然后幾個人就圍在一圈研究這問題。可越研究眾人臉上的汗越多,這可是在李世民面前,若是將眾人難倒了,那丟人就丟到姥姥家去里。

李泰兩人見暫時沒自己什么事了,便湊在一起小聲說話。

“三哥,咱們還是找母后借點錢趕緊回去吧,我總感覺此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啊。”

李恪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我們剛進宮這一群博士大儒就出現了,而且我們屁股都沒坐下就拉我們在父親面前考教,顯然是早有預謀的要針對我們,我們還是要小心應對,不然肯定要借機發難,不讓咱們都回去不說,這以后的日子也會很難過的。”

李泰小臉也嚴肅的點點頭,看了一眼正圍在一起抓耳撓腮的一群大儒們,感覺自己辛苦準備的另一道題可能用不上了。隨即卻嘆了口氣:“唉,也不知道姑丈他們晚上吃什么。”

李恪也一臉憧憬。

過了小半個時辰,眾位大儒也沒有算出來,李世民已經偷偷打了個兩個哈欠了,看了看一邊還小聲聊著天,完全沒當回事的兩個兒子,遂開口道:“諸位先生,朕看天色已晚,還是明天再繼續考教吧。”

諸位大儒回過神來,皇帝這是覺得眾人不行,要給臺階下,可下了臺階難免會讓皇帝認為國子監水平有限啊,可回過頭來再看一眼那道題……

“謹遵陛下旨意,我等告退……”

回到國子監,黃智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道:“沒想到這兩個皇子不過在臨川公主府的書院學了兩個月,算學一道竟然就變得如此厲害。”

“算學好的又怎么樣,頂多是小吏、賬房的活計。身為皇子,應以治國之道為重,精曉經史、策論、詩詞歌賦以及書畫才是主攻的方向。”

“是極是極,我們剛才應該考教經史才是,是我等大意了。”

“唉,之前沖遠就說過臨川出院有高人,是我等不以為意,以為臨川書院不過是小兒學堂而已,看來,還真是我等小看了天下英雄了啊。”

“想來,應是皇后娘娘應早就知道臨川書院有大賢,所以才讓兩位皇子去的吧。”

“這也不無可能呀。”

“那我們接下來怎么辦?”

眾人都看向黃智,黃智看著紙上的那道題道:“總歸是我們失策了,本以為考教最難學的算學會十拿九穩,沒想到我等都要被兩個八九歲的孩子給難倒了。這要是天亮之前解不開這道題……那我們還是直接去求皇后吧。”

眾人相視一眼,也是無奈。若天亮之前真解不出來,那還有何顏面去勸兩個皇子留下?而若這事傳出去,那自己等人有何臉面再待在國子監?若真到這一步,也只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去求長孫皇后出面調解一下,或者看能否將臨川書院的先生請到國子監來。

總之言之,讓皇子離開國子監,這是不行的。

最后,眾人紛紛抄下題目各自想辦法去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