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從芯開始  第八十七章 更多的責任

類別: 都市 | 商戰職場 | 1991從芯開始 | 三分糊涂   作者:三分糊涂  書名:1991從芯開始  更新時間:2021-03-27
 
掛掉電話,蘇遠山深呼吸了數次,又打開窗戶讓夜風吹進,這才慢慢冷靜下來。

坐回到椅子上,他抓起圓珠筆,在指尖不停地旋轉。

蘇遠山知道,Cyrix是一定能和Intel和解的,這不是運氣,而是西方司法制度下的產物。以及……Intel同樣不敢賭。

因為一旦Intel賭輸了,就意味著他的338專利大棒失敗,屆時將會出現莽莽多的山寨黨來學習Cyrix。

只要星海能成功收購Cyrix,星海便可以在內地與遠芯合作建廠,而只要遠芯介入了……后續X86的指令集,便會由遠芯來主導!

現在唯一的麻煩是,就算Cyrix愿意出售,星海也未必能通過資產審核。

目前OCSS名義上是離岸公司星海的子公司,法人代表是席小丁。但席小丁的身份連“華人”都不是,他只是一個綠卡持有者,戶口本上是正統的國人,而離岸公司的法人和實際控制者更是蘇遠山。

不過也不是沒有可能。

燈塔國去年剛在沙漠那邊碾壓了一番,緊接著拖垮了北方大國,從上到下普遍亢奮到了極點,處于一種天下英雄唯操耳的極度自信中。直到幾年后,霓國妄圖恢復正常化……(不能寫了,有問題見本章說。以后盡量會把相關的國際形式和分析寫在本章說,還請見諒——大家也不想404吧……)

如今Cyrix尚是個成立不到4年的嬰兒,一直活得磕磕絆絆。再加上現在吃上官司,使得它確實很“沒有價值”。就更別說上市了——沒有上市,就不會涉及到更高一層的監管,這也使得收購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加。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Cyrix在普通人眼中,只是低端攪局分子,技術實力根本無法和Intel以及老牌山寨黨AMD相比。

……

蘇遠山在筆記本上逐條寫下所有的分析,最后將紙撕下,放進公文包里。

*

*

一周后,蘇星河帶團“順利”返回。

之所以加個問號,是因為臨走的時候,除了科技媒體,島上的娛樂媒體不知道從什么地方知道了蘇星河的身份,一大群人就跟蒼蠅一樣圍著蘇星河采訪,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讓蘇星河瞠目結舌。

除了大陸教授薪水工資這種大秀優越感的老生常談之外,問得最多的是“請問蘇教授,這次來島有什么收獲。”

為此,蘇星河一律笑瞇瞇的回答:“最大的收獲是你們的娛樂節目做得很不錯。”

以至于回到家,蘇星河都忍不住感慨:“那邊真的是把內地描繪得太窮了。我也不知道是故意還是什么,有個記者還問教授是否有額外的口糧配給。口糧是番薯還是玉米——看她那悲天憫人的樣子,我真是哭笑不得。”

一屋子人聽得哈哈大笑。

蘇遠山給父親倒了杯水,也笑道:“這種刻意的宣傳將會是常態,說不定20年后人家還以為我們吃不起茶葉蛋呢。”

這邊李高亮教授笑道:“你別說,現在茶葉蛋還真貴,還真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

“所以慢慢來嘛。”蘇遠山沖李高亮樂道:“李叔,恭喜升官。”

“嗨!你小子。”李高亮摸著頭皮,臉上也頗有得色:“你爸不也升官了?而且馬上也是院長,你不恭喜他?”

電科今年已經正式掛牌了電子工程學院,李高亮擔任院長,蘇星河教授則擔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的主任。同時電科也有意將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繼續擴大,申報學院。

蘇遠山記憶中,兩年后,也就是94年。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便會成立——屆時,父親便會是當仁不讓的院長。

“我爸……私底下恭喜他就行了。”蘇遠山笑著,幫助母親把西瓜端到茶幾上。

“對了,李叔,爸。席小丁師兄大概年底就會回來。”蘇遠山拿了一塊西瓜,邊啃邊隨意的道:“他的意思呢,是想在電科掛個職。”

李高亮馬上驚喜道:“真的?”

蘇星河也驚訝地看著兒子——他是知道席小丁想一直做純粹科研的。

“嗯,等他回來的時候,遠芯這邊會聘請他為首席科學家。然后他打算成立一個專攻計算機算法的實驗室,除了遠芯的開發人員之外,他還希望能夠為國內培養更多的人才。”

“但這樣就涉及到資質問題。所以……看你們兩位怎么來解決一下。爸你是知道的,席師兄的能力是可以帶博士生的。”蘇遠山說著望向父親。

蘇星河不假思索的點頭:“他當然行了!不夸張的說,即便在西方的算法領域,他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蘇遠山笑著補充:“算法領域能和席師兄比肩的,一只手都能數的出來。”

蘇星河繼續點頭,望向李高亮:“老李,這事還得你跟周校長說,我是不方便。”

“去年不就說想給他副教授么?肯定沒問題的。席小丁這種人才,給他安排普通的教學任務是浪費了。算法是數學領域,他現在年齡和精力剛好,正適合攻關。”李高亮呵呵笑著點頭:“教書這種事還是交給我這種老頭子得了。”

“李叔您太謙虛了。”

蘇遠山客氣了幾句,但他知道,李高亮雖然底子不錯,但長期擔任領導職務,使得他的科研水準并沒有很好的提高。好在此人給自己定位很準,就如他曾經說的那樣,他是一個失去了機會的運動員,也是一個沒什么絕活的教練員,但他能當好一個管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領導。所以電子與工程學院發展異常迅速,李高亮功不可沒。

隨后三人開始討論起遠芯與電科成立聯合實驗室的規劃。

在計劃中,遠芯會拿出至少兩倍于電科投入的科研經費來與電科進行某些項目的聯合攻關。當時計劃一出,便獲得了學校以及部里的支持,并準備打造成“產學研”的示范性合作。

但這樣一來問題就出現了。

遠芯是一個純粹的、誕生于市場經濟下的私人企業,無論其法人是誰,都改變不了其追逐市場和利益的本質。也就是說,遠芯的投入只會涉及到所需要的項目和領域。

但站在部里和電科方面,他們則希望遠芯能夠承擔更多一些的責任。

要知道,今年電科的科研經費雖然漲了點,但也只有七百萬。

而這,只不過是遠芯的九牛一毛。

所以學校希望,遠芯這邊的資金,能夠由學校進行分配,盡可能的惠及到所有項目。

推薦票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