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從芯開始  第122章 五億

類別: 都市 | 商戰職場 | 1991從芯開始 | 三分糊涂   作者:三分糊涂  書名:1991從芯開始  更新時間:2021-03-27
 
蘇遠山知道鄭振川給自己打電話顯然不是想就在電話里談合作,他或許只是突然之間感到了無力感——過去的蘇遠山曾經無數次地體會到這種感覺。

因此他很能理解鄭振川的心情。

“沒事,鄭叔,等你們回來再說。”

掛了電話,蘇遠山沖陳靜搖搖頭:“你看,又是一個燒錢大戶。”

陳靜張了張嘴,嘆道:“你老是說今后會產業細分,自己反而到處鋪攤子。”

蘇遠山收起大哥大,站起身,走到玻璃窗前,凝望著夜空下的霓虹沉默著。

良久后,他才轉身望向陳靜,微笑道:“產業細分的前提是有產業,就光刻機領域來說,如果成光所再被耽誤,那今后就會錯過入場券了。”

陳靜也沉默道:“這就是你不愿意遠芯上市的原因吧?可以由著性子隨便撒錢。”

“嗯,我一個人說了算多好?”蘇遠山隨口回答,但馬上意識到眼前這個是他辛辛苦苦挖過來的職業經理人,補充道:“當然,你說了也算。”

陳靜被他的口吻逗樂了,搖頭笑道:“你要真想搞,就干脆把他們全挖過來得了。”

“首先,未必挖的動。其次,你不要認為政府沒錢就什么用都沒了,政策的支持永遠比錢更好使。更何況,政府不可能一直沒錢。”

陳靜想了想后點頭,算是認可了他的說法。

“那不打擾你休息,我下去和師兄聊一會。”

……

樓下的客房中,當蘇遠山叩響房門時,秦為民和陳建國兩人正在閑聊。

見蘇遠山甩著公文包下樓,秦為民呵呵笑道:“我們剛才還在猜你多久下樓。”

蘇遠山鄙夷地看了大師兄一眼:“師兄你有沒有個正形?”

“你理解的是什么?我們說的是你倆討論業務。”秦為民不動聲色地回擊道。

蘇遠山頓時被噎了個不輕。

“進來吧,建國有事給你說。”秦為民微微一笑,關上房門。

師兄弟三人坐定后,陳建國便直接正色道:“小山,聯電確實有實力,他們仿的486還是很強的。計劃中只有40MHz,后面提到50MHz,能夠打平同頻的Intel的U。”

秦為民呵呵笑道:“可惜Intel今年直接出了奔騰。”

陳建國也笑道:“是啊,聽說Inetl在拉斯維加斯出了奔騰,整個小組氣得夠嗆。而且Intel也知道了聯電在搞,據說提前打了招呼,只要敢發布,馬上就告他們,讓他們不要有任何僥幸。”

蘇遠山點點頭:“只進大陸市場都不行么?”

“聯電在硅谷也是有廠的……Intel要告他們,一旦坐實了,不能進入西方市場都是其次,罰錢還跑不掉。所以現在聯電現在已經分裂成了兩派,一派是希望和Intel求和,看能不能乞到授權。另一派則是晶圓廠派,希望早點把IC設計部門砍出去,專心做代工。”

蘇遠山搖搖頭,在心中為聯電默默的哀悼了幾秒。

歷史上,聯電的CPU便是被Intel給告了,即便芯片上還印上了“Not for U.S. sale or import(不供U.S出售或進口)”,依舊難逃厄運,最終選擇了放棄。

陳建國看著蘇遠山,笑道:“不過他們被Intel打壓,對于我們倒是一個利好消息。”

蘇遠山馬上問道:“他們打算買YX架構了嗎?”

陳建國嘿嘿一笑:“我怎么回答?只能說意愿很強——據說島上和國內在聯系了,是不是?”

蘇遠山輕輕呼了口氣,慢慢笑著點頭:“是。”

就在本月,在香江進行了一系列的見面,然后在年底之前,便會達成影響深遠的共識。島上的商人開始對內地加大投資,內地也對島上提供政策優待……

至于后世到底怎么樣,蘇遠山不予評說。

他只說一句,國內犧牲了太多。

但就現在來看,雙方達成友好共識,對國內是有利的。大量的資本和企業涌入,客觀上推動了產業的進步。

*

*

日歷翻到11月。

三天前,霓國天皇結束訪問回到霓國,一同回去的還有NEC負責建造無塵車間的技術人員。

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都認為這將會把國內和霓國的關系推向新的高峰。一時間,霓國對國內的貸款援助和投資又掀起了一波熱潮。

已經有分析預計,今年霓國的投資應該會達到22億美元,而明年則會達到30億美元。

只可惜,這些投資大部分不是制造業,更不在半導體行業。

(注:相關數據見略論90年代RB對華投資及其特點一文,愛學術網可免費看到全文。PS:太喜歡愛學術了……)

站在霓國的角度,即使國內有遠芯這樣的頂級企業,他們對于國內半導體市場還是持謹慎態度——光靠一家公司可是拉不動整個行業需求的。

在霓國看來,或者說在絕大多數國家看來,國內的環境,窮,是根源。

……

“再窮也不能窮科研啊。”

站在無塵車間前,蘇遠山對鄭振川笑道。

自從得到可以出售光刻機樣機的消息后,鄭振川便第一時間押送著這臺原型機趕來了遠芯科技園。

鄭振川笑著搖搖頭,望著比成光所的面積還大的科技園,又望向遠方不斷入場辦公室和實驗樓的桌椅等辦公用品,微微有些發神。

他知道,遠芯的野心很大,很有錢,但……要求也很苛刻。

鄭振川嘴角微苦:“可你的要求……我倒是沒什么,但上面肯定很難接受。”

蘇遠山給鄭振川他們提的要求很簡單。

搬進遠芯,按照產學研模式實行資金的嚴格把控。

一句話就是,遠芯出錢可以,這錢要落在實處,一分一毫都要用在科研上。

這里的科研,除了零部件,除了材料,還包括對科研人員的補貼和獎勵。

這樣的結果,毫無疑問,對普通的科研人員以及科研項目本身來說是最好的。

但對合作單位……就未免有些霸道了。

錢全部管著不說,還人都要跑來遠芯。

這至中科院的臉面于何地?

“沒什么難接受的。”蘇遠山退后一步,讓過抬器械進場的工作人員,嘴角一翹:“你聯系一下光機所,我們這邊也聯系一下電科,以電科的身份聯絡一下部里。”

“到時候名義上三方聯合,以支援產學研的方式進行。”

“同時……我們可以承諾,投入至少五億專項經費在光刻機領域,如果項目有突破……”

鄭振川一個趔趄,忙慌慌打斷蘇遠山。

“你說多少?”

“五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