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從芯開始  第441章 攘外安內

類別: 都市 | 商戰職場 | 1991從芯開始 | 三分糊涂   作者:三分糊涂  書名:1991從芯開始  更新時間:2021-04-04
 
鑒于目前從滬市飛往舊金山的航線還處在規劃中,高曉第這邊的團隊就只能先從HK轉機,也正好和剛剛返回的蘇遠山在特區會面。

這次高曉第帶隊去硅谷與intel談判的人中,除了他的CPU團隊,還有遠芯的法務副總于玉茹一行。

當初于玉茹被楊怡雯介紹進遠芯的時候,她還考慮了很久,畢竟那是幾年前的遠芯……而且她也已經通過關系打算進入市法院了。進入遠芯這些年來,她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但依靠著她自己的關系以及母校的關系網,別的領域不說,在國內政法系統內,遠芯當得上是穩如泰山。

當然了,按照遠芯現在的體量,就算沒有法務部門,遠芯在省城乃至國內,只要不太過分,基本也是能橫著走的存在。因此,遠芯法務部門最大的作用還是負責處理各種商務合約,特別是與國外企業的合作合同,以及各種專利管理等等。

現在高曉第和于玉茹聯袂前往硅谷,這就表示他們是下了決心要把合同給抱回來。

“聽說書記把咱們的發布會變成了滬市招商會?”

互聯網中心的辦公室內,蘇遠山、高曉第和于玉茹正在閑聊。

“呵呵,你要這么說,那就還真有點那意思。”高曉第會想起兩天前的場景,也忍俊不住道:“據說把無錫那邊氣了個夠嗆,還跑到上面告狀了來著。”

蘇遠山便大笑了起來。

無錫那邊可是上面欽點的“芯城”,隨著909工程的資金到位,華晶也正式和NEC達成了0.5微米產品線的引進合同,并且第一期工程也已經正式上馬,預計97年上半年便會正式投產。

在有遠芯這個“先驅”,已經大把資金在手的情況下,華晶一掃從前引進產品線時的低聲下氣和小心翼翼,對NEC那邊提出了很多在以前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條件,包括工藝轉讓,工藝提升,工程師培養等等。而NEC大概也是腦子開竅了,看到了國內半導體市場的前景。對這些要求一口答應不說,還額外表示,我們包銷!

還包銷……那可就有點“扶貧”的意思了。

但NEC也有唯一的要求,那就是成立獨立的合資企業——它希望用這種方式進入內地市場,而不是只做一個單純的設備提供商。

在雙方磋商多輪之后,國家正式批復,允許合作。

——當消息傳到蘇遠山耳朵里的時候,蘇遠山只是感慨地嘟囔了一句,華虹沒有了。

沒錯,前世里,NEC也是采用同樣的策略,在滬市成立了華虹NEC。但在這一世,因為諸多的因素影響下,“華晶NEC”比前世的“華虹NEC”提早成立了兩年。

這意味著,就算沒有遠芯,國內在制程引進方面,也只比國外落后了一代半。

而且這還是在制程飛躍之前的一代半,這無論如何都算一件幸事。

如今,華晶,華晶NEC,再加上眾芯以及一干由國家和中科院和國家電子工業部等相關部門引導下的半導體部門落地無錫,讓這個“芯城”稍微有點那意思了。卻不料滬市這邊竟然借著遠芯發布CPU的契機大張旗鼓地唱“對臺戲”,也就不怪無錫那邊氣不過要去“告御狀”了。

只不過蘇遠山知道,無錫那邊所謂的告狀是假,索要更多的政策和資源才是真——國家向來都支持在可控的狀態下,各個地方進行公平的競爭。

國家巴不得扶持一地,然后另外一地自己爭氣搞起來。

“那渠道呢?”笑過之后,蘇遠山又問道。

因為牽扯到今后的長遠計劃,蘇遠山早在年初的時候就讓CPU部門自己搭建了銷售渠道。

一說到渠道問題,高曉第的表情便凝重了幾分:“從宣傳意義和政治意義上講,我們的發布會很成功。但渠道方面,現在大家還是正處于一種觀望態度。除了成電高科支持咱們之外,國內其他的整機商正在談。你得知道……國內入關團隊不久前才和老美那邊達成了關于半導體領域的雙邊協議。”

“這玩意對我們的影響還是挺大的。”高曉第說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輕聲罵了一句:“狗日的,星海在國內的辦事處天天陪客戶吃飯喝酒,頗有攘外先安內的架勢。”

蘇遠山立刻咳了幾聲。

星海這邊有動作他是知道的,畢竟Cyrix之前就靠著低端系列成功地在國內打開了局面,年初推出高端的雷霆系類CPU,也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市場。

而且隨著入關團隊的第二輪協議談判——也就是對半導體行業影響最大的談判完成,這也意味著,燈塔國的部分半導體產品將會以比目前較低的關稅進入國內。除此之外,各種政策也有利于燈塔國的科技企業在內地落地投資。

而中央處理器,便在這一批名錄之中。

這是國家在進行綜合衡量之后的結果,同時也是燈塔國那邊刻意推動的結果。

坦白說,在這部分協議中,遠芯,或者說直白點就是蘇遠山的意見在這份協議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蘇遠山的當初的意見很直接,某些產業是一定要保護起來,避免受到沖擊的。而某些產業,則是必須提早接觸到真正的敵人才能真正發展起來的。

(翻了一下,似乎當年加入WTO的時候,似乎對半導體行業沒怎么保護。取消了很多限制,而且關稅也相對較低。)

“影響是有,但我們的優勢是其他任何企業都沒有的。”蘇遠山咳了之后笑道:“所有技術性成本都是可以克服并最終趨于一致,但人力成本卻不一樣。除非他們來內地建廠,否則光是人力成本的福利,我們還要吃很久。”

“你的意思就是我們工資低唄……”

“咳……這個就沒必要說出來了嘛。”蘇遠山尷尬地一笑:“其實改革開放了這么久,我們現在能依仗的最大的紅利還是人口紅利,或者說勞動力紅利。然后又會轉移成消費能力……”

“……明白,總之就是,我們著眼國內市場總沒錯是吧。”

“不,暫時著眼國內沒錯。”蘇遠山瞇著眼,輕聲道:“農村包圍城市,我們遲早要把Intel和星海以及AMD拉下馬。”

請:m.tangsanshu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