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從芯開始  第838章 更高,更快,更強

類別: 都市 | 商戰職場 | 1991從芯開始 | 三分糊涂   作者:三分糊涂  書名:1991從芯開始  更新時間:2021-11-27
 
在眾人陷入沉默思考后,蘇遠山擰開一瓶飲料,然后又瞥見每個人都期待著看著自己,他想了想后,微微一笑。

“諸位,我說句話,你們如果有興趣,或者說干脆說有閑錢的話,就該去搞搞互聯網了——特別是柱哥、求哥,要有互聯網思維。”

蘇遠山此話一出,史大柱和求伯軍還沒什么——他倆的一個巨人,一個金山。

特別是前者,巨人如今跟著遠芯一起,已經踏進了科技領域的多個領域,多個賽道。

譬如巨人手機,軟件,游戲,特效制作,甚至酒店……都有。單純地用什么軟件公司,it公司來形容都太片面。“科技企業”,才是較為完善的描述。

而金山,因為求總的程序員天性,使得他對其他偏向于“實體”的領域興致缺缺,唯獨對代碼世界情有獨鐘。他也是在座這么多人里,唯一一個還在親自碼代碼的老總……因此金山,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國內no1的商業軟件企業。

如今的金山,在office領域上與微軟“分庭抗衡”不說,客戶管理,物料管理,商品管理,財務管理等一系列軟件也均有涉足,此外還有殺毒和網絡安全防護領域更是首屈一指。

但他倆,還真沒搞什么互聯網網站,頂多就是一個企業主頁。

——這兩人一時半晌有點愣住蘇遠山為什么單獨叫自己。

反倒是其他人,特別是韓遂和成公英兩人,稍稍一怔之后馬上便兩眼放光,騰地起身!

“山總,春天要來了?”

求伯軍回頭,愕然地看著兩人:“什么春天?”

“互聯網春天啊,我的哥!”韓遂摁住求伯軍的肩膀,喜形于色:“山總,給個準信!”

蘇遠山含笑點頭。

寒冬,自然不可能永遠持續。

首先隨著“半導體春天”的到來——不,不應該是回暖,而應該是隨著“半導體的周期性寒冬”結束——這里有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是,每次的“半導體寒冬”,其實都是一次個人pc的大普及。

半導體寒冬來一次,“電子計算機”的成本就降低一次。

截至目前,國內一臺“組裝電腦”,早就從過去的上萬塊降到了三四千塊,而且速率全然不差。

這里,既有intel,amd,cyirx,yux等不斷推出分檔次的處理器,譬如intel的賽揚,amd的毒龍,cyrix的sea系列,yux(遠芯)的單核tulong騰龍系列……等等搶占低端市場,不斷殺價的因素。

又有自97年就拉開帷幕的大興土木的晶圓廠整合的因素——在這四年來,存儲器顆粒市場刀光劍影,多少英雄好漢從此隕落……

這樣說吧,四年前,一根64mb的sdram內存條要賣到2000多塊人民幣。

而如今,一根128mb的sdram,僅僅只要200塊——德遠、遠芯、sk電訊在棒國的sdy晶圓廠,正在源源不斷地生產著單顆容量16mb的dram顆粒,以白菜的價格不斷地探著內存顆粒的底線。

而面對新技術的挑戰,硬盤和顯示器這些“大件”也紛紛在產能和工藝的大提速上不斷調整價位,最終形成了如今一臺電腦整機的價格區間。

在制造業,一個常識是。

——當價格是因為大機器的生產力得到充分發揮和釋放的原因而降下來之后,那么它就沒有再漲上去的可能了。

因此,為了維持足夠的利益,技術只能不斷跑步,用更先進的技術來攫取因為科技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財富增長。

“在未來幾年,個人pc將會進入一個爆發式的增長期,同時……”

蘇遠山頓了頓:“好吧,智能手機也是。”

說著蘇遠山就看了一眼站在最外面的王新剛。

后者就沖他嘿嘿一笑。

——在這么多人中,王新剛是最熱衷于“手游”的,以至于他在這群人里都有點格格不入了。

但沒人有人知道,這么多人里,只有王新剛是見過遠芯“下一代”手機的——因為他接下了要和yidoo4手機一起聯合發布的幾個小游戲,目前,他的小伙子們正在“閉關修煉”中。

坦白說,當王新剛見到手機時,他真的是整個人都被震住了,他從來沒有想到,當人手可以替代觸控筆在屏幕上實現多點、精準操作之后,會帶來如此翻天覆地的體驗……

理論上,遠芯的新手機,可以無所不能。

順著蘇遠山的目光,其余人也都望向王新剛,老王立刻便從蘇遠山眼中讀出了警告意味,他連忙一震——很顯然,山總對新手機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到位了,于是他咳嗽一聲,輕聲道:“大家別看我,我反正是堅定的手機主宰天下黨。不過我搞的是游戲……但我勸你們,可以搞搞生態應用。”

“對!”蘇遠山含笑點頭:“如果說……在現有的互聯網生態上,我們會意識到是流量和渠道為王,那么在移動互聯網生態上,我個人覺得,內容為王。”

史大柱自從蘇遠山點了自己的名之后就一直在認真思索,此時忍不住問道:“內容為王?是指的?”

“不管什么內容,手機屏幕就那么點大,所展示信息不可能和pc屏幕相比,那么……誰能夠在如此小的屏幕上展現更有吸引力的內容和信息,拿下這小小的一塊屏幕,誰就能夠制霸下一代移動互聯網!”

就在蘇遠山和草堂會一干大佬在神吹的時候,會展中心的四樓平臺上,馬孟起正在親自架設無線基站。

“超,你緊張不?”

艾沙蹲在他身旁,看著筆記本上的信號強度和參數,一張臉上全是興奮。

“超緊張。”馬孟起瞥了親密的俄國戰友一眼,笑呵呵地道:“艾沙,你能聽懂這句雙關不?”

“能,超緊張,可以說你超級緊張。”艾沙用已經很流暢的普通話認真道:“也可以說你自己緊張。”

“嗯,孺子可教。”馬孟起說著站起身,他先是四下張望了一眼,這才沖著遠處的幾個兄弟打了下手勢。

片刻后,一個兄弟提著一個文件箱快步走了過來。

“超哥,感覺咱們有點像電影里的特工啊。”

“嗯,我也覺得有點像。”馬孟起哈哈一笑:“兄弟們,棚子搭起來,咱們要萬無一失。”

隨著他話音落下,大家便七手八腳地從一旁的旅行袋里取出帳篷布和棍子,很快便在房頂上搭起了一個四角帳篷。

又在帳篷里展開便攜桌子和椅子后,馬孟起這才打開箱子。

箱子里,一臺巴掌大小的銀色四翼無人機美得讓人下不去手。

“雖然看過太多次,但每次都覺得,她太漂亮了,真的像個精靈。”馬孟起一邊感慨,一邊捧起無人機。

艾沙馬上便替他把槳葉裝上。

“寶貝,今天你可千萬不能掉鏈子……”馬孟起說著便朝著機身極為肉麻地親了一口。

旁人早已見慣不怪,樂呵呵地道:“超哥,你手碰到雙目相機鏡頭了。”

馬孟起一聽頓時換了個姿勢,小心地拿著絨布在鏡頭上擦了好幾遍。

“兄弟們,要不要試一下?”他心癢難忍,望著眾人。

“試!”

“開機!”

馬孟起深吸一口氣,迅速取出專用帶圖傳接收液晶面板的遙控器,又檢查了電池后遞給艾沙,他自己則雙手托起無人機,走到帳篷外面。

他轉頭看著艾沙,艾沙便沖他點了點頭。

“走你!寶貝兒!”馬孟起一聲低呵,無人機便直接被他“扔”上了半空。

幾乎是瞬間,一陣嗡嗡聲便響徹樓頂。

——饒是身后眾人都早已經見過無數次類似的場景,但他們每當見到這一幕時,依舊忍不住兩眼放光。

這種隨手扔出去就能起飛,看起來容易,但真實現起來,卻不知道有多么的困難。

為了實現這脫手飛,他們光是原型機就摔了不知道多少架,多少錢……

——這樣說吧,如果精衛工作室不是一個獨立實驗室,恐怕就算有山總強力支持他們,他們也未必能夠敢這樣來“敗家底”。

銀色的精靈在嗡嗡聲中翩翩起舞,在四樓的陽臺上下紛飛。

“超哥,適可而止。”

“嗯嗯,適可而止。”馬孟起這時已經接過了遙控器,正在爽得無比,聞言立刻點頭:“來,給咱們來張合影。”

隨著他的控制,無人機調轉方向,不僅是馬孟起手中的遙控面板,艾沙的筆記本上也顯示出了清晰的圖像。

那是一張從天而至的俯瞰圖。

“最后一步。”

馬孟起深吸一口氣,朝著艾沙點點頭。

后者回憶,直接走出帳篷,對著空中伸出了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片刻后,精衛在空中緩緩下墜,在盤旋了小半圈后在艾沙的頭頂懸停,最終遲疑兩秒后穩穩地落向艾沙的掌心……

早在七點半,蘇遠山便帶著一干酒足飯飽的草堂會兄弟們到了發布會現場——作為01被給予厚望的大戲,今天光是到現場的觀眾便超過了兩千人。

這其中除了科技圈的媒體,同行之外,也有來自全國乃至世界的“粉絲”群體。當然,最多的,還是科技新城本身對遠芯的產品充滿著好奇的人們。

為了不給段勇平制造“緊張”,蘇遠山就沒去后臺,而是直接在臺下和身旁的熟人聊著天,數著時間。

八點整,隨著燈光變暗,臺上只剩幕布的泛白光芒后,段勇平從后臺快步走上前臺。

他雙手握著遙控器,等待著聚光燈落到頭頂后,微微一笑,念出了今天的開場。

“在我們過去的發布會中,總是會總結出一個主題來宣明我們的產品。”

“譬如過去的mp3,音樂手機,互聯網手機,智能手機……”

段勇平一邊說著,身后的幕布上也同時顯出了以往發布會的產品首頁介紹。

“而今天,我們的主題是……”

段勇平說著頓了頓,含笑看著臺下:“大家猜一猜?”

臺下傳來善意的笑聲——這怎么猜?

“好吧,不好猜是吧?確實。因為今天的主體是……”

隨著段勇平緩緩念出那三個詞,幕布上也同時出現文字。

“更高”,“更快”,“更強”。

在念完這段話后,人群中先不可避免地愕然了一下,緊接著便立刻響起了掌聲——必須要說明一點,遠芯現在已經完全不缺這種自發的氣氛烘托者,反正只要是遠芯的東西,先鼓掌再說。

在掌聲中,段勇平開始播放短片。

“今天向大家發布的第一件產品,是代表著迄今為止最高的設計水平和工業水平的cpu——傲龍雙核處理器。它是有史以來,第一款突破6000萬個晶體管的處理器!”

臺下,史大柱坐在蘇遠山身旁,此時聞言六千萬個晶體管,整個人就是一怔,低聲道:“臥槽,比intel都牛逼?”

“嗯,主要還是工藝上去了。我們的0.13制程工藝比intel要成熟得早一點……”頓了頓,蘇遠輕聲一笑:“或者說,我們不像intel,他們還希望用0.18工藝來撈一把,但我們不管,直接上0.13,哪怕虧,也要先把性能搞上去。”

“……那不知道要虧多少。”

“沒事,這么多年來我都虧過來了,也不怕這一年兩年。”

臺上下兩人交流著,臺上段勇平也正在介紹著傲龍處理器的性能,技術,參數——坦白說,這些他都是背得稿子,畢竟他已經脫離一線技術太久了。

好在臺下的人們在經歷過最初的激動后已經漸漸穩了下來,畢竟來這里的,雖然對遠芯能夠推出抗衡intel的cpu也感覺到興奮和欣慰,能夠滿足g點。但他們最希望見到的,還是遠芯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上的創新。

畢竟,在過去數年中,遠芯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帶動著整個手機行業的進步的。

段勇平也知道這次來這里的人的心態,于是沒有在處理器介紹上拖很久時間——畢竟,去年遠芯就發布過0.18微米的雙核傲龍,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所以他快速地控制著節奏,切入到筆記本。

當然xbook在設計上也是有亮點的,但……根據臺下的反應來看,大家并不買賬。

于是,xbook的技術和參數畫面消失后,屏幕上再次出現了那三個字。

更高,更快,更強。

看著臺下一臉期待的眾人,段勇平微微一笑,沖著身后擺了擺手。

片刻后,幕布上抖了一抖,露出了一片漂亮的城市夜景。

天才一秒:m.lewenlewen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