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252 這是什么工作效率啊?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 肥美的韭菜   作者:肥美的韭菜  書名: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更新時間:2020-12-12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許秋平均每天制備一批器件,還抽空測試了原子力顯微鏡AFM、差示掃描量熱儀DSC、CELIV、SCLC數據,并繪制了最新的亮態/暗態JV曲線、EQE曲線。

周四下午四點左右,吳菲菲接到魏老師的微信電話。

魏興思表示,他在國外的交流匯報非常順利,周五下午回到魔都,周日開組會,屆時會檢查每個人的工作進展。

辦公室的眾人得到這個消息后,紛紛開始行動起來,工作效率平均上揚了150。

田晴是那個50,看她的樣子,頗有一種假期快要結束了,但是寒假作業還沒有開始動筆的感覺。

而許秋自然就是那個1,他還是很淡定的,因為最近的實驗、文章進展都比較順利。

至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純粹是被其他人干勁滿滿的工作狀態給感染到了。

許秋測試完今天制備的一批器件后,開始盤點這幾天的收獲:

三代8系列和二代B4T系列3DPDI體系,除GIWAXS光源測試外,其他的表征數據已經齊全,兩者的器件最高效率分別被他優化至8.38和7.25,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也不算是優化,只是單純的按照最優的實驗條件,進行重復性實驗。

像NC這樣的頂級期刊,對數據的重復性要求是非常高的,少說也得重復做五批不同批次的器件。

對其他研究者來說,進行多次重復實驗,同時也是抱有能讓效率突破新高的想法,因此不少課題組都會重復制備十批,甚至二十批的器件。

而許秋不一樣,他已經在模擬實驗室II中,提前看到了基于兩個體系的效率邊界——最高值8.42,這是重復數百次得到的結果。

現在只做了四批器件,能達到8.38,許秋已經非常滿意了。

故而,許秋準備按照最低標準來,明天再蒸鍍一批器件,這樣便可得到五批不同批次的器件,滿足最低要求。

平均一批器件做五片,每片上有六個相互獨立的面積為0.09平方厘米的電池,就算有個別異常的樣品點需要舍去,保守也有20個以上的不同電池器件,100個以上的數據點可供使用,這數據量也不算少了。

在做實驗的空閑時間,許秋也在同步處理實驗數據、繪制圖表、撰寫文章。

到現在,文章的實驗描述部分已經補齊,包括還沒拿到手的GIWAXS測試數據,許秋也先猜想了一個大概結果出來,寫在了文章里面,只待下周去魔都光源測試進行驗證。

關于GIWAXS的結果他自然也不是瞎猜的,而是通過各項實驗數據之間的關聯性,通過推理得出的。

在DSC的結果中,3DPDI分子沒有出現明顯的結晶峰,這說明相較于簡單PDI分子,3DPDI分子的結晶性被明顯的抑制;而且TEM、AFM圖像數據表明有效層薄膜中沒有明顯的PDI聚集相,這也佐證了DSC結果得出的結論;基于DSC、TEM、AFM的結果,便可以合理推斷,在GIWAXS結果中不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受體結晶信號,不然就前后矛盾了。

當然,既然是推論、推斷,那也有出現問題的可能性。

比如,萬一GIWAXS測試出來的結果,真的和其他表征手段不相統一。

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是發現了一個新的實驗現象,這會推翻現有的一些理論架構,不過這個概率嘛……小到可以忽略。

更大的可能性是在樣品制備、測試手法或是其他什么地方上出現了問題,導致實驗結果失真。

具體是什么原因,那就只能慢慢排查了。

晚上,陳婉清和韓嘉瑩乘坐八點半的校車從張疆返回邯丹校區,來到材一216。

進門后,學姐從背包里翻出一個垃圾袋,里面裝著幾個玻璃瓶,拎著垃圾袋朝里間實驗室走去。

韓嘉瑩看了眼正戴著耳機寫著綜述的吳菲菲,沒有打擾她,走到許秋旁邊坐下。

房間里除了吳菲菲和許秋在辦公室,其他人都在實驗室做實驗,見狀,韓嘉瑩不禁問道:“她們今天這是怎么了?”

學妹看了眼時間,又補充了一句:“現在都九點多了呢。”

“明天下午魏老師回來,周日開組會。”許秋簡單解釋了一句。

“原來如此。”韓嘉瑩秒懂,她在張疆消息并不靈通,這周魏老師都沒有找過她和陳婉清,有機領域的實驗進展也都是許秋代為匯報的。

“產物呢,沒有合成完嘛?”許秋看到學妹兩手空空的回來,隨意問道。

“還早著呢,現在才做到第四步反應,”韓嘉瑩攤了攤手,“第三代B4T5/6/8系列的分子合成路徑太長了,這周肯定合成不完。”

“倒也是。”許秋點點頭,隨后想了想,學妹這段時間除了實驗外,還兼具摸索微波反應器以及撰寫文章的工作,此外她每周還要上兩門課,有一門還是周數學的《材料制備與加工》,工作壓力屬實不小。

想到這里,許秋有些擔憂的看著她的腦袋,根據他的觀察,學妹的發際線隱約向后推移了零點幾毫米。

這么漂亮的姑娘,不會英年早禿吧。

韓嘉瑩被許秋看的有些莫名其妙,總感覺他在想什么奇奇怪怪的東西,但卻沒有證據。

她頓了頓,問道:“師兄,文章寫的怎么樣啦。”

“進展還可以吧。”許秋此時正在電腦上整理、復核著文章中用到的五張圖片,畢竟圖片可是一篇文章的門面,不能出現紕漏。

具體的做法,是把從CHEMDRAW、ORIGIN軟件中繪制出來的圖片,直接拖動到PPT中進行保存,這樣日后如果需要修改圖片,可以直接從PPT中雙擊圖片,就能夠自動超鏈接到相關軟件中進行修改,修改結果也會同步在PPT中,然后另存為BMP格式的圖片,裁剪掉白邊即可替換原圖片。

許秋看了下電腦屏幕下方的任務欄,發現文章的WORD草稿文件并沒有關閉,便直接切換到WORD文檔,滑動鼠標滑輪給學妹展示他這幾天的工作進度,同時介紹道:

“除了光源以外,其他實驗表征的數據處理、制圖、正文的描述部分已經完成,引言部分寫了一半左右,還差摘要、結論、實驗細節、參考文獻以及支持信息這些。”

“這么快!”韓嘉瑩驚呼一聲,文章寫到這種程度的話,已經算是完成了一半以上。

學妹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進度,她是這周一開始動筆寫的,說起來也就比許秋少花了一個周日的時間,但現在文章的總進度差不多只有兩成左右,這還是在許秋幫她處理了一部分數據的情況下。

要知道這幾天她可沒有摸魚,只要一有空就在寫文章,連來回的校車上她都在構思文章框架脈絡。

猶記得上周日的時候,師兄說過這篇文章有機會沖擊AM,她瞬間就燃起了斗志。

沒過幾天,師兄又告訴她,已經打破了PDI體系的世界紀錄,效率做到了8.3,那時候她反而不怎么意外,仿佛是理所當然一樣。

現在,過了五天的時間,師兄做了五批器件,補充了四五項實驗,幾乎補齊了數據,就連文章都寫了一半。

這是什么工作效率啊?喵喵喵?

她一直想追趕上師兄的腳步,現在看來,差距還是蠻大的,自己就是個菜貓呀。

許秋有一陣子沒聽到學妹的動靜,便好奇的轉頭看去,發現學妹表情不斷變幻,于是在她面前晃了晃手,“想啥呢?”

“啊,沒什么……”韓嘉瑩迅速轉移話題,“師兄,怎樣寫文章才能快起來呢。”

方法許秋自然是知道的,無非是多寫多看,熟能生巧,不過這顯然不是學妹想聽的答案。

他想了想,雙手比劃著說道:“先這樣……再這樣……最后這樣,學廢了嗎?”

“廢了,廢了。”韓嘉瑩往椅背上一靠,歪著腦袋,做出一個“被玩壞了”的樣子。

這時,陳婉清從里間實驗室出來,看著玩鬧著的兩人,主動說道:

“我的CH3已經合成好了,大約三十毫克,已經放在手套箱里我的樂扣盒中。”

“嗯,”許秋隨口關心了一句:“學姐用丙二腈的時候沒有遇到危險吧。”

“危險倒是沒有,就是剛開始反應的時候并不順利,”陳婉清輕嘆一口氣,“上氰基的時候失敗了兩次,一直沒有產物,第三次才成功,還好我之前留了一些醛基化的D單元的存貨,不然這周估計都得不到最終產物。”

“至少結果是好的,”許秋安慰了一句,又說道:“器件我明天幫你做。”

“好呀,”陳婉清笑道:“那我明天去做一些基礎表征,再送下核磁和元素分析的樣品。”

許秋突然提議道:“學姐,你要不要考慮給你的分子改個名字,之前C1、C4也就算了,現在變成了CH開頭的,C和H很容易被人誤解代指碳和氫,如果之后要放在文章里面,肯定會有所不便。”

“我也發現這個問題了,”陳婉清尷尬的吐了吐舌頭,“開始CH1和CH2的時候還沒注意,現在我看著自己的CH3,就感覺像是看著甲基,之后如果有CH4的話,又了變成甲烷……”說到后面,學姐忍不住笑了出來,問道:“你有什么建議嘛?”

“我覺得可以直接用ADA分子的D、A結構單元命名,”許秋說出了自己之前的命名方法,列舉道:“CH1可以改名為F8IN,CH2改名IDTIN,CH3則改名為IDTICIN。”

“這倒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命名方法呢。”陳婉清點點頭,“其實我還是傾向于簡單命名的,但用CH的話確實也不妥,真是可惜了我這個姓呀。”

學姐想了一會兒,搖搖頭道:“暫時也想不到更好的命名方法了,那便先按你的方法命名吧。”

“行。”許秋不置可否。

晚上十點,實驗室內仍然是燈火通明,里面的幾位還是沒有出來的樣子。

孫沃在蒸鍍手套箱中測試器件,田晴蹲在CELIV儀器前忙碌著,段云的熱電儀器也在運轉中。

這里面孫沃是特殊的一個,他忙到現在并不是劃水的原因,而是給許秋讓出了手套箱的緣故。

許秋走進實驗室笑著和他們打了個招呼,把學姐的IDTICIN產物復制到模擬實驗室II中,并交由模擬實驗人員進行器件性能摸索。

隨后,他和學妹一同返回寢室。

請:m.laidudu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