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371 無意間點亮的前置技能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 肥美的韭菜   作者:肥美的韭菜  書名: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更新時間:2021-02-02
 
晚上,許秋在模擬實驗室中測試了一下,從藍河那邊復制得到的手套箱、PCE10材料、刮涂機器。

手套箱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個無氧無水的環境,在相同水、氧含量,即顯示均為小于0.1ppm的情況下,國產的和進口的手套箱差別并不是很大。

本來許秋以為橡膠手套的質感上會有什么區別呢,結果發現并沒什么差異,進口的依然也會有明顯的阻隔感。

不過,PCE10材料,歐洲進口3W塊一克的,和國內購買1W塊一克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國內購買的材料溶解度比較低,在氯苯溶劑,6毫克每毫升濃度,常溫的條件下很難溶解,需要加熱到60攝氏度甚至90攝氏度,才能夠緩慢溶解;

而歐洲進口PCE10,同樣6毫克每毫升的濃度,不需要加熱攪拌,用力來回震蕩溶液瓶,不出一分鐘,就直接完全溶解好了。

當時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許秋還是比較驚訝的,因為一般的高分子材料想要溶解,都比較困難,要么加熱,要么延長時間,比如過夜攪拌,而現在居然搖了搖就溶解了。

不解之下,許秋用GPC測試了一下兩者的分子量,發現歐洲進口的材料,數均分子量15kDa,多分散系數低達1.2,國內購買的材料,數均分子量和前者差不多,為18kDa,但多分散系數很高,為1.7。

多分散系數越接近于1,表明分子量的分布范圍越小,一般直接制備出來的聚合物材料,多分散系數大約在2.0以上,經過一次氯仿提取,差不多能在1.41.8左右。

他們這1.2的多分散系數,應該是經過多次氯仿提取操作,或者是有什么其他獨特的“秘訣”,將分子量鎖定在了很小的范圍,幾乎完全排除了高分子量的難溶物。

當然,光電材料的核心競爭力,并不是它好不好溶解,而是其光電性能如何。

于是,許秋試著用這批歐洲進口的PCE10材料做器件,體系選定為PCE10:IEICO4F,結果表明基于歐洲進口材料的器件性能,比原先基于國產材料的效率高了0.3。

果然,一分錢一分貨,賣的貴還是有原因的。

最后,許秋嘗試了一下藍河他們開發出來的刮涂機器,在氮氣手套箱中,利用全溶液法,分別用藍河他們的柔性襯底和魏興思組里的玻璃基片,制備了幾個PCE10:PCBM的標樣,最高效率分別做到了5.92和7.11。

看慣了平常旋涂制備的器件,刮涂得到的器件稍微有些“丑陋”,非常的不均勻,就像化妝的時候,有的地方粉抹的都快掉渣了,有的地方卻是裸露出來原本皮膚的。

雖然暫時看來問題還是蠻多的,但總的來說,刮涂的前景非常不錯的。

許秋希望藍河手下的大將楊欽能夠早日把這些優化好,到時候他就可以直接拿來用了。

不過,關于藍河他們全溶液法制備器件,許秋主要的收獲并不是刮涂,而是銀納米線透明電極的制備。

藍河他們購買的是一家國內公司生產的銀納米線分散液,利用滴涂加掩膜版的方式,制備指定形狀的透明銀納米線電極。

這種銀納米線分散液可以直接滴涂,也可以用旋涂的方式制備透明薄膜電極。

許秋很快想到了一個可行的思路:將透明薄膜電極應用在自己設計的ITO圖案玻璃基底上,取代蒸鍍法制備的金屬電極,得到半透明器件,進而應用到疊層器件之中。

這算是為他日后沖擊15器件效率,沖擊CNS文章,提前點亮了一個前置技能。

接下來的幾天,許秋繼續手頭的兩個工作,IDIC和IDIC4F體系。

前者他已經開始撰寫文章,后者還缺一些基礎的表征實驗,許秋將這些工作分配給韓嘉瑩、莫文琳代勞。

其中,當下著手的IDIC體系,許秋只打算把“厚膜、大尺寸”這個特點點出來,而不進行深入的分析背后的原因,因為沒這個必要。

光是以“首個效率超過10的厚膜、大尺寸有機光伏器件”這個亮點,就足以支撐發一篇AM級別的文章了,就算再加上詳細的分析、猜想、觀點,也沒辦法突破AM這個級別。

既然這樣,就不如把這個分析過程,也就是“激子擴散距離”的證據,留給后面IDIC4F體系,這樣就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

這其實也是學術圈的一種常見做法,并不是搞學術的就都是不知變通的書呆子,其實“精明”的人有不少,畢竟這個圈子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

周四晚上,許秋突然被魏興思呼喚到218。

魏興思開門見山說道:“前天你和我說的那件事,我和藍河講過了。”

“結果怎么樣?”許秋隨口問道,當聽到魏老師說這話時,他就知道這事肯定是成了。

“藍河那邊同意了,他計劃另開一家公司,他出資500萬,占75的股份,我們以技術入股,占25的股份,其中我15,你10,你覺得怎么樣?”

許秋略作思考,答復道:“我沒意見。”

“行,你同意就好,”魏興思并不意外,點點頭道:“具體公司注冊、辦理營業執照之類的細節,藍河那邊會負責,我們不用操心,到時候簽文件的時候我再找你。對了,你身份證號報給我一下。”

“xxxx……”許秋報了下自己的身份證號,隨后回到216,思考著入股公司的事情。

這種學術成果,不是專利,沒有排他性,本身并不值錢,因為文章發表了出去,分子結構式擺在了那里,誰都能合成。

而技術入股,魏興思作為牽頭人,多拿點也正常,許秋自己有10的股份不算少了,主要也不用干什么活,只需要提供大方向,藍河那邊請一些有機合成專業的碩士、博士負責具體的合成,四舍五入相當于是白拿錢。

折算下來,10的股份也能值66.7萬,當然,這只是紙面上的財富,沒辦法變現,這公司大概率也上不了市,就看公司賺錢后能拿到多少分紅了。

有機合成實驗室的投資并不高,買幾個通風櫥,配一臺好一些的高速液相色譜儀器,可以同時過四五根柱子的那種,再買些微波反應器、烘箱、真空烘箱、旋蒸等儀器設備,加起來100萬都不到,如果不買微波反應器的話,成本可以壓縮到50W。

員工方面的話,也比較簡單,招一個博士,兩個碩士,兩個本科生,差不多就齊活了,可以直接開干。

魔都的人力比較貴,博士月薪開15K,碩士開10K,本科生開8K,然后讓他們彈性工作,每個月差不多支出7W。

果然,當自己是員工的時候,對彈性工作996深惡痛絕,但當自己是老板的時候,下意識的就希望自己的員工彈性工作996,大概這就是資本的異化作用吧。

最后就是房租,有機合成實驗室,200平差不多夠了,租金加上水電物業等費用,每個月應該在5W左右。

一共加起來,初期每個月固定支出大概12W。

而ITIC等材料,如果從源頭開始合成,合成1克能賣1W左右,原料、耗材成本不到3000塊,按7000塊利潤算的話,每個月只需要賣18克的材料就能夠回本。

如果ITIC系列的材料能夠火爆起來,業務可以鋪開的話,賺錢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

畢竟,光魏興思組每個月在深城光電公司購買的1W1克單價的材料平均都要超過1克,全國做有機光伏領域的課題組,估計有50。

有一些大課題組人多經費多,財大氣粗,單次購買可能都是5克、10克的買,人多材料消耗的速度也快,買的很勤快。

就算有些課題組不打算直接購買ITIC受體、聚合物給體成品,他們肯定也有購買單體的需求。

比如買一些IDTTCHO這樣的中間單元回去,自己設計新的結構,就像搭積木一樣,這也算是開發新材料,許秋之前開發的PCE11材料,就是這樣搭積木搭出來的。

除了高校、研究所以外,國內還有很多類似于藍河開的這種有機光伏領域相關的科創公司,他們也有購買這些材料的需求,雖然藍河他們是選擇購買了歐洲進口的PCE10材料,但也會有一些公司會選擇買國產的材料。

另外,這行的競爭對手并不多,據許秋所知,國內專門做這個的公司,也就不到十家,叫得上名字的也就三五家,京城、蘇城、深城各一家。

不過,這種公司的用戶粘度通常比較高,新開公司免不了需要從其他公司手中搶客戶,需要徐徐圖之,這就比較考驗藍河的能力。

許秋突然發現,他還真把自己代入公司股東的身份了……

他又想到之前購買合成J2、J3給體的單體材料時,好像答應給深城那家光電公司提供組里最新開發材料的文獻,本來當時打算稍微拖一拖,拖到文章電子版上線后再給對方,現在看來可以假裝忘記這件事,無限期的拖下去了。

畢竟自己身份發生了變化,之前是合作伙伴,現在都變成競爭對手,自然不能“資敵”。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