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一天多時間,許秋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焦耳》文章上,終于在周二下午把文章投出。
魏興思對這篇文章的評價很高,表示:“這篇綜述一定會在業內引起劇烈的反響。”
其實,這也是許秋所希望看到的,畢竟這篇綜述里包含著他很多的科研想法,一個人精力是有限的,就算再加上組里有機光伏團隊的其他幾人,也沒辦法面面俱到。
如果同行們都能過來搭把手,那自然是極好的。
另外,在有機光伏領域中,大多數文章作者都是七八個甚至十幾個,只有兩個作者的文章占比極少,會額外受人矚目,再加上許秋這篇文章的質量也不低,如果能在業內引起反響,也能夠極大的積累自身的影響力。
一篇學術論文的作者人數通常會比較多,這是業內的慣例,因為大多數課題組內部都是團隊合作,很少有獨狼,而且有些工作還是跨課題組合作完成的。
不過,凡事都是有特例的。
有些學術頂尖大佬手下有很多學生,他們雖然會指導學生課題,擔負一個導師的責任,但自己的研究領域并不會讓學生們插手。
他們發在CNS頂刊上的文章,作者也只掛大佬一個人的名字,或者再帶另外一個大佬,不和學生們一起“玩”。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某種“潔癖”,不希望自己的成果和其他人分享。
當然,也有極小的可能性,是頂尖大佬指著這個工作去沖擊諾貝爾獎。
評選諾貝爾獎有一項“三人原則”,即諾貝爾獎各個獎項之獲獎人數每屆限制在3名以內,這是諾貝爾基金會在1968年做出的正式決定。
國外有些地方認為一篇學術文章中署名的所有作者,對文章的貢獻是等同的,不應該強行區分彼此。
換言之,一旦一篇有望沖擊諾獎的論文作者人數超過三人,達到四人或者以上,就可能會影響到諾獎的評定。
在國內,大家都認為一篇文章,一作、通訊作者的貢獻相對比較大,待遇上也是如此,一作、二作之間的差別非常的大,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非一作、非通訊作者沒什么好處就算了,一旦文章日后出現了學術不端問題,比如造假、捏造、剽竊,所有作者都會擔負責任。
就算是掛名的四五六七八作,也會受到牽連,給自己學術生涯上留下一個污點,嚴重的話,甚至科研之路就直接到頭了。
有點像是好處一作、通訊作者拿,犯了事大家一起扛。
因此,有些人比較謹慎,如果只是掛四五六七八作,就不會愿意去掛,萬一是一顆定時炸彈呢?
說起作者排序問題,國內對專利的掛名排序判定倒是有些“國際化”。
只要人的名字在專利上面,就被視為是專利的發明人之一,名稱排序幾乎不會影響到權利的大小,在專利使用的時候也需要所有專利發明人的協商好,一致同意才行。
當然,在評定職稱的時候,專利發明人的排序還是有些作用的,一般取前四名給予加分,排序越靠前,加分越多。不過,在學術圈,這條加分規則通常較少被用到就是了,通常看的都是SCI論文成果。
搞定了《焦耳》文章的事情,許秋沒有立刻去撰寫學姐和學妹負責的那兩個刮涂工作的文章,而是打算換換口味,開始規劃張疆實驗室搬遷的事情。
因為剛好近期學妹的H5、J4給體材料,以及博后學姐的IHIC、4TIC受體材料都已經合成完畢,現在搬家不會影響到她們的實驗進程。
晚上,許秋在電腦中打開幾份文件,分別是學妹統計的“張疆藥品清單”,魏興思轉發給他的“國家危險化學品清單”,以及院系發布的“實驗室搬遷實施辦法”。
第一份,韓嘉瑩的“藥品清單”,學妹統計的還是比較細心的,全部都整理在一個EXCEL表格,有兩個Sheet頁面。
頁面1繪制的是張疆實驗室藥品存放位置的示意圖。
張疆那邊的實驗室面積很大,除了專門存放藥品的普通試劑柜、特種試劑柜,不少實驗臺下方也是可以存放藥品的,一共有9個存放位置,均被學妹用數字標記出來。
頁面2標注出張疆現存所有藥品的包裝類型、是否開過封、包裝容量、預計剩余量、存放位置編號等詳細信息。
有了這份清單,在搬家的時候,就方便了不少,可以直接找到對應位置的藥品。
第二份,“國家危險化學清單”,具體文件名稱是《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年的版本。
《目錄》中明確了危險化學品的定義和確定原則。
官方的定義是: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另外,危險化學品的品種依據化學品分類和標簽國家標準,從下列危險和危害特性類別中確定:……
這里的內容不短。
總結下來,包括物理危險、健康危害、環境危害三大類,每一大類里面有有若干小類,劃分的也非常的具體。
比如物理危險中的“加壓氣體”,包括壓縮氣體、液化氣體、冷凍液化氣體、溶解氣體;
“自反應物質和混合物”,包括A型、B型、C型、D型、E型等等……
每個小類中,還包括具體的化學品種類。
許秋簡單看了看,就直接拖到最后,發現加起來一共有2828類危險化學品。
而且,這2828是類屬條目,實際上的種類就更多了。
這讓他不禁感慨,這個世界真危險啊,居然有這么多危化品。
第三份,“實驗室搬遷實施辦法”,不是紅頭文件,就是一封普通的郵件。
上面列出了和材料系有合作的搬家公司的聯系方式,搬遷費用將由院系承擔。
瀏覽了三份文件后,許秋開始進行規劃,他把張疆現存的藥品分為四類。
第一類,高價值材料。
主要是單體材料,一克材料都要上千塊,它們的質量體積都很小,價值卻很高。
因此這部分肯定是全部都要進行搬運的。
甚至可以不用麻煩搬家公司,組里直接一次性打包,自行搬運。
如果出于安全考慮,不乘坐校車的話,也可以選擇直接打個車,從張疆到江彎,車費估計就一百左右,也不貴。
第二類,一些未開封的藥品。
主要是之前儲備的溶劑,這部分可以交由搬家公司進行,如果直接按照廢品處理掉就有些浪費了。
像二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丙酮這類常用的有機溶劑,組里一般會額外多準備一些。
不然做實驗做到一半,突然發現溶劑沒有了,買的話可能要一周才能到,于是只能去其他課題組“借”,那就比較尷尬了。
對于不太喜歡和陌生人交流的科研工作者們來說,“借”東西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
不過,大多數課題組里的同學們都很好說話,畢竟組里的材料不是自己的嘛。
之前許秋就去找萬有聲的課題組借去離子水,對方不僅很客氣的提供了去離子水,還額外提供了容器瓶子。
后來別說去離子水了,連瓶子都沒有還回去。
除了少數像“借個火”的說法是真的借,生活中大多數時候說是“借”,其實就是“要”的一種委婉說法。
比如在廁所找人借張紙,總不能那啥過后,再還回去重復利用吧。
第三類,藥品開過封,購買時間低于一年,且藥品剩余量超過五成的,大多數選擇帶走。
第四類,藥品開過封,購買時間超過一年,或藥品剩余量低于五成的,大多數選擇當做廢液、固體廢棄物處理。
實驗室中的藥品也是有保質期的。
比如新從國藥買來的500毫升裝的甲苯溶劑,每次投反應可能只用幾十毫升,不可能一次性全部都用完。
而一旦開封過后,接觸到空氣,每次使用都會在原試劑瓶中或多或少的引入雜質,包括灰塵顆粒、水等等。
這也是為什么在投Stille反應的時候,必須要重蒸甲苯或者四氫呋喃溶劑的原因。
實驗室里為了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溶劑中,有時候會選擇在溶劑瓶中加入分子篩。
分子篩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具有篩選分子作用的水合硅鋁酸鹽或天然沸石,它在結構上有許多孔徑均勻的孔道和排列整齊的孔穴,不同孔徑的分子篩把不同大小和形狀分子分開。
當水分子遇到這些高比表面積的孔穴,就會和孔穴上的無機鹽結合,從而被吸附。
分子篩價格倒是比較便宜,像平常在百靈威儀器廠商購買溶劑的時候,都可以選擇帶或者不帶分子篩,價格都差不多。
不過,分子篩本身也是帶有雜質的。
如果是邯丹實驗室用于制備器件的氯苯溶劑,直接存放在手套箱中,不用擔心進入水,反而會特意選擇不帶分子篩的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