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躺在床上刷手機,刷著刷著突然刷出一條今天剛播出的新聞。
按照央視新聞的報道,
今天國家部委官員與巴鐵相關領導在巴方首都簽訂了農業一攬子合作計劃。
中方將在良種、農藥、農業技術預計相關人員培訓方面給予巴方足夠的支持,
且雙方將繼續加強農業放方面的合作,做到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這個新聞有有意思……”
張海微瞇著眼睛,心里有種很強的預感,這個新聞肯定會與公司有關。
甚至雙方合作的焦點就是山神種業培育出的優良種子。
特別是三大糧食作物種子和大豆種子。
不得不說,張海的猜測真的很準,事實也是如此。
因為山神種業進軍國際市場后,已經在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而且隨著第一批蔬菜的豐收,各國都對山神種業刮目相看,很多國家的都希望能與山神種業加強合作。
其中巴鐵就是其中最積極的國家。
他們不僅需要更多優秀的蔬菜種植,
甚至還盯上了山神集團的水稻小麥等高產作物種子。
可惜山神集團的這些作物種植都有出口禁令,
想要出口也必須要得到有關部門的允許才行。
想到了這里,張海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因為之前姜興民就向張海匯報過一項國際合作計劃,
就是關于向巴鐵出口糧食作物種子的。
按照姜興民和國際事務部的設想,
既然巴方如此渴望公司的高產作物種子,
那么公司就不應該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因為只要主抓這個機會,公司就有很大的可能打敗國際巨頭,完全掌握巴國的糧食種子市場。
最終稱霸巴國!
當時張海看到這個計劃的時候也覺得可行性很強,
因為如果這個計劃在巴鐵都不能成功,那么在其他國家就更沒有成功的希望。
因此張海看完這個計劃后,立馬就同意了讓他們的這個計劃。
第二天,張海剛上班,就接到了姜興民的電話。
“老板,好消息,上面同意了咱們的出口計劃,從下周一開始,出口許可就將正式生效。”
張海也很高興,沒想到公司的良種出口終于有了突破。
“很好,對方需要多少種子,咱們公司的庫存還夠嗎?”
因為公司的高產作物種子全都供不應求,所以之前所有種子就已經銷售一空,
剩下的都是公司庫存的備用種子,沒想到這些備用種子這么快就派上了用場。
“剛開始巴方希望我們能向他們提供總數為一千萬畝的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高產種子,不過因為我們沒那么多庫存,所以公司就只答應了100萬畝,這已經是我們儲備的所有種子了!”姜興民一臉可惜的道。
因此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可惜公司準備不夠沒能抓住。
“沒事,咱們能提供一百萬畝已經不錯了!”張海倒是很看的開,
山神種業剛成立兩年,能取得如此成績他已經很滿意。
“老板,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培育一些糧食作物種子,要不然明年可能會失去很多機會。”
從這次的事件中,姜興民看到了公司高產種植的巨頭潛力,覺得國際市場大有可為。
張海也有相同的看法,對公司的高產種子一直都非常看好。
于是立馬就答應了姜興民的要求。
“嗯,不過你要趕緊抓緊,千萬不能錯過了種植的時間。”
“老板您放心,我打算繼續和北方農墾和邊疆農墾繼續合作,增加高產種植的育種面積。”
“此外,我們還可以與巴鐵合作,承包或是采用委托的方式,用他們的土地幫咱們培育高產種子。”
張海搖搖頭道:“和北農和邊疆農墾合作沒問題,不過到國外育種應該不行吧?上面會允許?”
因為上級雖然允許山神種業高產種子出口,但對于原種和技術卻不允許出國。
可能是擔心技術泄露,讓公司和國家造成巨大的損失。
“老板您放心,我怎么可能違背禁令,”
“不過原種不允許出口,但我們完全可以不用原種培育……”
“這能行?”姜興民還沒說完,張海就打斷了他。
姜興民似乎胸有成竹,笑了笑回答道:
“我覺得應該沒問題,老板您想想,去年咱們農場的玉米畝產量是多少?”
“最低的都有2800多斤,如果土質好,產量甚至能達到3000斤以上,如此高的產量,完全能達到高產種子的水平。”
張海頓時明白了,姜興民的意思就是放低些標準,
即便如此,公司的高產種子也比其他公司的要高上不少。
張海知道這一切其實都是金手指的緣故,正式因為金手指,公司的農場才能種出如此高產的糧食。
不過最終張海還是搖了搖頭,知道這個計劃還是有很強的阻力。
現在山神種業可不是一般的育種公司,它不僅關系著國內的糧食安全,也是華夏農業崛起的希望。
所以張海覺得國家應該不會允許公司到國外培育高產種子。
聽了老板的解釋,姜興民無奈的點點頭道:
“老板,我明白了!我之前沒想到這方面的問題。”
“沒事,現在想到了也不晚。”
張海笑了笑,知道他這是關系則亂,要不然以他的經驗不可能想到這個問題,
“老板,那咱們就只能動用南方的農場了。”姜興民很快就找到了新方法,
準備用公司自有的農場來育種,雖然這些農場大部分都不是專門的育種農場,但它們的產量也不會低多少,完全能達到公司的育種要求。
“嗯,也只能如此了,不過你要趕緊和苗總溝通,不適合育種的農場也要排除掉,千萬不能為了產量,就忽視了質量。”
“老板,您放心,我們肯定會不會砸了自己的招牌。”姜興民認真的保證到。
“那就好!”
其實公司的糧食種植農場也早有準備,農場的一切技術要求幾乎都在向育種方面看齊。
可能苗立偉早已預想到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姜興民想要將普通農場轉化為育種農場的想法確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