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趙王薨,大戰終
回到中軍大帳之后,白騏坐上了主位,一眾秦軍大將分坐左右,白騏對眾人說道:“諸位,在來長子城之前,本將已經接到了蒙戰大將軍的捷報,蒙大將軍在日前攻破了懷縣,徹底控制住了整個河內郡,不日就會派兵支援長子城了,到那個時候,司馬沖不退也得退,這一場大戰終究還是要結束了!”
聽到白騏的話,一眾秦軍大將也是松了一口氣,繃了這么久的神經終于可以放松一下了,這一場大戰,秦軍打得太累了,長久以來都是處于劣勢的,特別是當盟友鄧國在中原力挫趙國之后,見中原無望的情況下,趙國將大部分的精力轉向和秦軍大戰,秦軍所承受的壓力就更加大了,為了扭轉局勢。白騏和蒙戰不得不鋌而走險,奪取原本不在計劃之中的河內郡,慶幸的是,秦軍賭贏了,只不過也付出了數萬人的代價,包括大戰李沖的戰死。
大戰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趙軍還是秦軍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實力受到了影響,此時盡快的結束戰事才是最重要的,不過現在的情況是,趙國還不甘心啊,還想找回場子,不過這也難怪,在兩年前,趙國還是威壓天下的絕世霸主,可是短短兩年,就接連在鄧國和秦國身上吃虧,就連小小的楚國也敢明目張膽的來占便宜,這讓驕傲的如何能夠接受呢?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等,等哪一方撐不住,那這場大戰自然而然就會結束了,只不過目前的情況還不是很明朗。
自從白騏來到了長子城之后,秦趙將軍就再一次回到了一個月前的對峙狀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司馬沖忌憚白騏,盡管在占據著優勢還是不敢對長子城發起猛攻,一直在觀望,而白騏則是實力不如趙軍,索性龜縮在城池,靜候時機的時候出現,就這樣過了一個月,而這個時候,契機出現了。
乾元二十二年,七月初一,從晉陽城傳來一個噩耗,準確來說是趙國人的噩耗,御極三十載的趙王與世長辭了,這一位將趙國帶到前所未有的巔峰的君王,一個與趙信相互成就的君王,在他的最佳拍檔趙信離世后的兩年,撒手人寰了,留下一個日漸衰落的趙國。
趙王辭世,讓各路的趙軍都停止了動作,一眾趙軍大將紛紛回京送君王最后一程,這讓白騏終于是松了一口氣,苦戰數月,終于是結束了,秦國也基本上完成了戰前的目標,雖然沒有奪下上郡和北上黨,但是得到了河內郡和河南郡,已經足夠讓秦國進一步的緩解國內的糧食危機了,而隨著趙王的離世,接下來的趙國定會出現動蕩,下一次出兵的日子也不會遠了!
乾元二十二年,七月初十,晉陽城掛滿了白幡,距離趙王辭世已經快半個月了,身處前線的一眾趙軍大將紛紛回到了晉陽城,送君王的最后一程。
趙國,承乾殿上,趙王的靈柩就放在那里,一眾趙國宗室和文武大臣身穿白衣現在下面,現在正值盛夏,按理說為了避免尸體發臭,趙國應該盡早將趙王下葬才是,可是趙國眾臣硬是使用秘法為趙王保全遺體,毅然決定在承乾殿中停靈七七四十九日。
隨著張傳、李如秉、司馬沖等一眾趙國名將回到晉陽城之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要提上日程了,那就是未來新趙王的人選,雖然老趙王生前已經立下太子,就是王長子張藺,但是近年來又特別的寵信次子云中侯張獻,所以對于新趙王的人選還是很有限懸念的。
一眾大臣對著趙王靈柩三拜九叩之后,趙國丞相糜邡站了出來,從袖中拿出一份詔書,當著眾人的面,大聲宣讀道:“寡人自二十五歲御極,至今三十有三矣,一生兢兢業業,殫精竭慮,幸得一眾文武百官相扶,大趙得有今日,然人力有盡時,天不假年,寡人也是到了訣別的時候了,寡人一生有四子,除三子早逝之外,幸存三子中,四子張炯年幼,不堪大用,唯獨太子張藺,文韜武略皆是上上之選,當為君,故而寡人走后,由太子張藺繼位,望諸卿盡心輔助,助我大趙走出困境!”
一番懸念之后,趙國王位還是花落太子張藺,這讓支持張藺的大臣都十分高興,而一眾中立的大臣也是很高興,因為有了趙王的遺詔,趙國就可以避免一場內亂了,這對如今的趙國而言,無異于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可是下面的云中侯張獻卻不是那么高興了,他對于張藺得到王位十分的不滿,畢竟這些年來,趙王對張藺都很不滿,而對自己卻是百般的疼愛,沒理由趙王會選張藺而不選他的,想到這里,張獻就想提出來質疑遺詔的真實性,可是卻被司徒莊平拉住了,張獻一臉不解的看著莊平。
只見莊平對張獻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沖動,莊平是張獻最大的支持者,所以對于莊平的意思,張獻一向都是不懷疑的,既然莊平讓他冷靜,那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于是便退了回來,準備回去之后好好的問一問莊平。
大位已定,滿朝文武參拜新君,就連心不甘情不愿的張獻也不得不低下頭顱,張藺在糜邡的攙扶下坐上了代表著趙國至高無上的寶座,看著下面的一眾文武大臣,心中也是十分激動,等了這么多年了,終于是坐上了王位了。
這一刻,張藺算是正式即位了,不過由于老趙王還沒有出殯,所以真正的登基大典需要等到老趙王下葬之后才可以舉行,不過現在有了文武百官的支持,張藺的王位算是坐穩了。
即位之后的張藺,所頒布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戰事,休養生息,對于這個,一眾文武大臣也是早有心理準備得了,這一次獨斗三國,趙國表現得很差,接連的損兵折將,丟城失地,現在老趙王辭世,趙國正值動蕩的時候,再打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了,值得慶幸的是,現在鄧秦都沒有繼續打下去的意思,所以在雙方的默契之下,這一場持續了幾個月的大戰終于是落下了帷幕!
離開承乾殿之后,張獻并沒有第一時間回到自己的府邸,而是靜悄悄的來到了司徒莊平的府上,所幸的是,現在所有人的目光的集中在老趙王的死和新趙王的即位身上,并沒有注意到張獻這一個失敗者所以張獻來莊平府上的事情并沒有人發覺。
“司徒大人,剛才你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阻止本侯?”一看到莊平,張獻就迫不及待的問莊平在承乾殿上攔住自己是什么意思。
莊平并沒有立刻回答張獻,而是靜靜地喝了一杯水之后,說道:“如果老朽沒有猜錯的話,剛才侯爺是打算站出來質疑先王遺詔的真實性吧!”
張獻點了點頭,說道:“司徒大人說的沒錯,剛才本侯的確是這個想法的,畢竟父王的遺詔太可疑了,這些年來父王一直都表露出對太子的不滿,甚至多次公開的說太子不如本侯,所以以父王的睿智,是絕對不會將大趙交到太子手上的,所以本侯斷定這份遺詔定然是假的!”
“這就是老朽阻攔侯爺的原因了,當時那種情況,侯爺是絕對不能站出來質疑先王的遺詔!”莊平嘆了一口氣說道。
“為什么?難道司徒大人也認為這份遺詔是真的?”這下張獻就更加的不解了。
莊平搖了搖頭,說道:“遺詔是真是假老朽不知道,但是這份遺詔是由糜邡宣讀的,糜邡在大趙威望極高,他的話,沒有人會不相信的,所以無論這份遺詔是真是假,從糜邡口中宣讀出來的,那就只能是真的!”
“那本侯該怎么辦?難不成就眼睜睜的看著張藺坐上王位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本侯這些年豈不是就是一個傻子,本侯不甘心啊!”聽到莊平的話,張獻十分的不甘,他對張藺是十分的不服氣,他認為無論是文韜武略還是治國理政,自己都遠勝張藺,張藺也只不過是有一個王長子的名頭的,不然趙國太子的位置哪里會輪得到他呢?更不用說是坐上趙國王位,可是現在聽莊平的語氣,似乎張藺坐上王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這讓張獻如何能夠甘心呢?
可是這時莊平卻是露出了一絲笑容,神秘的說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