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六百五十五章親王鎮地方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召喚之天下歸一 | 一醉夢傾城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書名:召喚之天下歸一  更新時間:2022-07-13
 
第六百五十五章:親王鎮地方

天統五年,六月二十一日,秦國君臣開城向薛仁貴投降,五萬余秦軍繳械,秦國大將軍、大司馬、武安君白騏、秦國前大將軍蒙戰之子蒙統自刎殉國,隨著長安城門的打開,標志著自先秦滅亡后,嬴秦后裔逃至西涼建立的秦國,先后定都姑臧、長安,立國兩百余年終宣告滅亡。

薛仁貴進入長安城后,命人以侯爵之禮安葬白騏、蒙統,另外接管長安城防,封存秦國皇宮、戶庫,并張榜安民,穩定人心,經過一系列的操作之后,長安城終于是平穩下來。

天統五年六月二十二日,薛仁貴命一隊兵馬護衛秦國宗室朝臣前往宛城,而他則是在沒接到宛城方面的旨意之前,暫且坐鎮長安,以免生變。

天統五年六月三十日,經過八日的顛簸,秦國一眾宗室朝臣終于是來到了宛城,鄧昇在景陽殿接見,鄧昇親自安慰了嬴晗和趙氏一番之后,加封嬴晗為順恩侯,趙氏為順恩國夫人,日后居于宛城,而一眾秦國朝臣,由三省六部篩選之后,安排官職。

結束了朝會之后,鄧昇便第一時間召見了齊王鄧尊,早就一個月前,鄧昇便已經昭告天下,任命齊王鄧尊為關中宣撫使,主政關中,現在長安已下,關中平定,鄧尊這個宣撫使也是時候上任了。

“兒臣拜見父皇!”乾陽宮中,鄧尊長鄧昇行禮道。

鄧尊,乾元十一年生人,母親是皇后蔡琰,今年二十二歲,按理說早就已經可以出仕的了,但是方面鄧尊出生的時候,意外植入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潛力,導致鄧昇一度生起了挑過嫡長子鄧灝,立鄧尊為儲君的想法,但是后來因為鄧灝表現出色,深得朝野贊頌,再加上鄧灝嫡長子的優勢,鄧昇最終還是在嫡長孫鄧桓出生之后,冊立鄧灝的王太子,稱帝之后晉位皇太子。

但是鄧尊本身也很爭氣,因為李世民的潛力,鄧尊的各種天賦都非常的好,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為了不讓鄧尊對鄧灝的儲位有威脅,所以鄧昇一直壓著不讓鄧尊出仕,而現在,鄧灝的地位已經很穩固了,也是時候讓鄧尊出來了。

“起來吧!”鄧昇笑著說道。

“謝父皇!”鄧尊謝道。

鄧昇說道:“尊兒,關中已經平定了,一個月前,朕已經任命你為關中宣撫使,主持京兆郡、扶風郡、馮翊郡、河東郡、河南郡、弘農郡六郡政務,你也是時候啟程了,至于宣撫使府的屬官以及關中郡縣之長,吏部都會有安排的,不需要你操心。”

“喏!”鄧尊十分激動,他早就想出仕的了,特別是自己的幾個哥哥,都是十七八歲的時候,就出仕,而他卻一直等到了二十二歲,在五年前,鄧尊剛滿十七歲的時候,就向鄧昇請求出仕,但是卻被鄧昇拒絕。

“嗯!”鄧昇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這兩日便好生安頓好府中之事,和你的母后好好告別。”

鄧尊在四年前就與已故大將軍黃標之孫女、已故龍武衛上將軍黃登之女成婚,兩年前生下了第一個兒子鄧棟,鄧昇特意加封其為廣平郡王。

“父皇放心,兒臣定不負父皇厚望,安撫好關中百姓,讓關中百姓早日歸心!”鄧尊說道。

“那就好!”鄧昇說道:“日后主政關中,當用心辦事,有些事不該聽的不要聽、不該想的不要想、不該做的不要做,可明白?”

“父皇指的是?”鄧尊有些不解的問道,鄧昇這是什么意思呢?

鄧昇搖了搖頭,說道:“不要問那么多,日后你自會明白的了,先退下吧!”

“喏!”鄧尊應了一聲,便離開了。

鄧尊離開之后,在側邊的屏風后面,明鏡明首姚廣孝卻走了出來,很顯然,剛才鄧昇和鄧尊談話的時候,姚廣孝全部聽見了。

“姚卿,你說齊王他可是聽懂了朕的話了?”鄧昇問道。

姚廣孝搖了搖頭,說道:“臣不知,不過以齊王殿下的聰慧,就是今日沒有想明白,日后也自會明白的,陛下無需太過擔憂。”

鄧昇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朕就怕到他想明白的時候,已經太晚了,不說這個了,胡惟庸一黨近日可有什么異動?”

姚廣孝說道:“近日來,胡惟庸派人鼓動翰林院進士,向朝廷請命隨齊王殿下前往關中,其中就有工部尚書劉健之子劉鸞,并且臣還查到,請命進士中,有很多與胡惟庸、劉健一黨有關系的。”

“嘭!”鄧昇聞言,用力拍著案臺,臉色鐵青的說道:“當真是膽大包天了!”

早就鄧昇宣布任命鄧尊為關中宣撫使之后,明鏡就有密報,胡惟庸、劉健一黨居然秘密派人接觸鄧尊,只不過一開始并不明顯,而且鄧尊估計也不是特別清楚,但是現在是越來越明目張膽了。

“陛下,是不是派人拿下胡惟庸?”姚廣孝目光一冷,問道。

鄧昇想了想,說道:“不必,一來罪名太過牽強,二來,朕也想知道齊王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不過這段時間讓明鏡的人給朕盯緊胡惟庸一黨,不可松懈!”

“喏!”姚廣孝應道。

在姚廣孝離開之后,鄧昇便獨自一人想著關中、西涼的官員以及駐軍的問題,關中還好一點,地域比較集中,基本設立一道之地便足以了,但是西涼地域廣闊,如果設立一道的話,治理起來恐力有不逮,但是西涼又是地廣人稀之地,設立兩道又好像有些多余,這讓鄧昇十分苦惱。

而除了關中、西涼兩地的劃分之外,鄧昇還有一個十分苦惱的問題,那就是對地方的管理上,到底是繼續沿用道縣制還是恢復先秦的分封制。

這是一個十分值得考究的問題,在前世的歷史上,雖然說在秦朝一統六國之后,郡縣制便成為了主流,但是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其實分封制在華夏正統皇朝里面,一直都存在的,特別是漢人皇朝中,除了個別之外,基本都是存在分封的。

比如漢朝,就冊封宗室為諸侯王,裂土分疆;西晉,冊封宗室為藩王,執掌一方兵權;唐朝,以宗室為一州總管,坐鎮地方,執掌一地軍政大權;明朝,冊封皇子坐鎮地方。

這些都是分封制,只不過在國家概念日漸穩定的時候,地方勢力對中央的沖擊越來越小,所以分封制的形式也出現了不同的變化,漢朝的諸侯王,地盤少則一郡,多則數郡之地,到了明朝,藩王基本沒有地盤了,只剩下兵權,這就是變化。

對于秦朝的滅亡,很多人都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是因為秦始皇殘暴,大興土木,過渡消耗民力,又有人說是秦二世昏庸無道、趙高擅權弄國,殘害忠良。

這些都是秦朝滅亡的原因,但是鄧昇卻認為,秦朝之所以滅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六國貴族。

秦朝一統天下的時間太快了,從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遣內史騰滅韓開始,至公元前221年秦大將王賁納降齊王建,進入臨淄為止,只用了十年的時間,而秦始皇在一統天下之后,并沒有好好的安撫六國遺民,反而是先后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同時大肆征發民夫,導致六國遺民亡國之恨未消的同時,又對秦朝有了新的怨恨。

另外,秦滅六國之后,廢除了分封制,選擇在全國推行郡縣制,郡縣制在華夏歷史上施行了一千年,后來先后出現的州府縣、路府縣等制度,都是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完善的。

但是郡縣制雖好,卻不適合當時的秦朝,秦滅六國之后,六國舊貴族勢力依然強大,秦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實力,這就給了六國舊貴族休養生息以及壯大的機會,而地方缺乏重兵鎮壓,導致秦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基本都是一點就燃的,而且秦朝末年說是農民起義,但是除了個別幾個真的是農民之外,大部分都是六國貴族,與其說秦朝亡于農民起義,倒不如說秦朝亡于六國貴族呢。

因此,在華夏歷史上,漢朝建立之后,劉邦便施行郡國并行制,難道漢朝的開國功臣都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嗎?顯然是知道,但是那個時候,漢朝對地方的控制很有限,所以分封諸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對地方的控制。

而現在,鄧國所面臨的處境,與秦朝何其相似呢?雖然現在趙國還存在,但是鄧國一統天下之勢已成,趙國也只是茍延殘喘罷了。

鄧國自乾元元年,鄧昇以岳飛為主將率領七萬大軍攻打荊國開始,到天統五年,已經過去了三十三年了,被鄧國滅亡的國家有荊國、韓國、陳國、湘國、吳國、蜀國、越國、南國加上剛剛滅掉的秦國,一共有九個國家,除了被鄧國滅亡的,被其他國家滅亡的國家,大大小小十幾個,這些國家大部分都是自秦朝滅亡之后就建立起來的,至今都有幾百年,當地的百姓根本沒有什么一統天下的概念,甚至會對滅亡他們國家的人特別的憎恨,所以想要天下百姓對鄧國產生認同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甚至,可以預想的是,日后各國遺民的動亂也會此起彼伏的,如果地方上沒有重兵鎮守的話,恐怕會出問題的,因此,置重兵于地方在現階段很重要。

可是有一個問題就是,什么人領兵呢?鄧國名將輩出,鎮守地方綽綽有余,但是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他們的能力都太強了,雖然有著系統的存在,鄧昇不擔心這些將領會背叛自己,但是自己畢竟已經不年輕了,倘若日后太子登基了,他們還會不會那么的忠心呢?

如果不用大將,就只能用宗室領兵了,可是鄧昇來自后世,漢朝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還有明初的靖難之役都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宗室屏藩,弊端太大了。

這個問題鄧昇也是想了很久,最終,鄧昇還是決定以宗室鎮守地方,畢竟都是姓鄧的,肉爛在一個鍋里,只不過鄧昇并不是采用漢朝的郡國并行制,而是采用明初的藩王制度和唐朝的總管制度。

明初的藩王坐鎮地方,是封藩,但是只有兵權,沒有其他權力,而唐朝雖然一州總管執掌軍政大權,但是那只是一個官職,并不是封藩,所以雖然實質上是分封,但是名義上卻不是。

鄧昇結合唐明兩朝,決定在地方設立總督府,總督一地兵馬,但是并沒有其他權力,而且錢糧方面都是由朝廷掌控,另外,各王駐守地方,是以地方官職,而不是爵位,并且鄧昇還特地說明,各地總督府只是暫設,何為暫設呢?就是在特殊時期才會設立,一般時期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只要朝廷覺得這些總督府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可以沒有任何負擔的撤銷掉,不像明朝,有個皇明祖訓壓著。

有了想法之后,鄧昇便下旨,以京兆郡、河東郡、馮翊郡、扶風郡、弘農郡五郡為關中道治所在長安;武威郡、天水郡、金城郡、隴西郡、安定郡、北地郡、敦煌郡、酒泉郡為西涼道,以姑臧為治所;另外暫設姑臧總督府,由晉王鄧瀚出任姑臧總督,都督武威郡、金城郡、天水郡、隴西郡、敦煌郡、酒泉郡、北地郡、安定郡八郡諸軍事,晉王麾下千牛衛改名西涼衛,坐鎮西涼,無詔不得輕離西涼道,其所需之錢糧物資,均有西涼道供應。

圣旨一出,滿朝嘩然,都以為鄧昇要重新啟用分封制了,滿朝文武瞬間分為了兩派,一派支持分封制,一派則是反對分封制。

天統五年,七月初二日,景陽殿朝會上,兩派官員爭吵不休,各有各的觀點,此次爭持不下。

最后,還是鄧昇看不過眼,說道:“諸卿誤會了,朕并不是要重啟分封制,而是有鑒于地方舊貴族勢力強大,百姓對大鄧的認同感不足,恐生異變,故而才以親王鎮守地方,而且這總督府朕也是說明了,暫設,待日后大鄧在地方的統治穩固之后,便可以裁撤。”

“陛下此言差矣!”禮部尚書陳群出列說道:“親王手握重兵,坐鎮地方,勢必會削弱中央的實力,強枝弱干,于國不利,倘若陛下擔心地方生亂,大可以挑選重臣治理,施以仁政,時日一長,百姓自會認同我大鄧,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陛下,陳尚書言之有理,親王手握重兵,倘若心生異心,舉兵反叛又當如何呢?”刑部尚書范仲淹附和道。

“放肆!”鄧昇聞言大怒,關于這些,鄧昇也是考慮到的,也是最擔心的,但是這些話在臣子的口中說出來,就有些不合適了。

“爾等是在離間我天家情份嗎?”鄧昇怒道。

“臣不敢!”眾人聞言,連忙伏地說道。

“哼!”鄧昇冷哼一聲,說道:“朕主意已決,爾等不必多說!退朝!”

散朝之后,鄧昇便將崔浩和張賓請來,對二人說道:“你們可知朕這樣做的原因?”

崔浩點了點頭,雖然沒有事先和鄧昇溝通過,但是崔浩和張賓也是猜到一二的,鄧昇不是看不出親王坐鎮地方的弊端,但是鄧昇為什么還要堅持讓親王坐鎮地方呢?無非就是擔心那些開國將領,這些將領南征北戰,功勛赫赫,方眼整個鄧國,除了鄧昇,誰也鎮不住,如果一旦鄧昇不在了,這些大將在地方又手握重兵,太子如何自處呢?所以思前想后,鄧昇還是決定讓親王坐鎮地方。

鄧國的親王都是鄧昇的兒子,日后鄧灝繼位之后,既是主上,又是長兄,占盡大義,就算起兵作亂也是不得人心的,所以相對于功臣,對付自己的兄弟對鄧灝來說容易很多。

“但是今日朝會上,陳尚書、范尚書所說的也不是不無道理,如果陛下堅持讓親王坐鎮地方的話,就必須給朝廷足夠的倚仗才是。”張賓說道。

張賓并不是反對鄧昇的決定,而是提醒鄧昇。既然已經決定讓親王坐鎮地方,就要考慮到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危害,并且朝廷足夠的倚仗。

鄧昇點了點頭,說道:“朕明白,因此朕才會說這個總督府是暫且,倘若日后太子覺得這些總督府沒有必要存在了,大可以直接裁撤掉,倘若有人不服,自有朝廷的制度,安撫也好、出兵也好,都可以,另外,總督府的錢糧都由朝廷掌控,沒了錢糧,光有兵馬,又有多大威脅呢?”

“陛下英明!”崔浩、張賓二人說道。

因為鄧昇的堅持,親王坐鎮地方的圣旨還是頒布下去了,另外,鄧昇還派人去給薛仁貴下旨,命其率軍班師回朝,西涼衛暫時駐守長安,晉王鄧瀚隨軍返回宛城。

親王坐鎮地方的圣旨一出,朝野頓時議論紛紛,特別是一眾東宮屬臣反應最大,因為他們的前程都在太子鄧灝身上,現在鄧昇讓親王坐鎮地方,這些親王個個手握重兵,對朝廷威脅太大了,先是齊王主政,現在又是晉王鎮守西涼。

齊王鄧尊還好,起碼沒有兵權,但是晉王鄧瀚可是手握重兵的,一旦太子登基之后,這些手握重兵的親王無疑就是最大的威脅了,于是一眾東宮屬臣紛紛向鄧灝進言,希望鄧灝能夠勸說鄧昇收回成命。

但是鄧灝卻不以為然,一來,鄧灝很清楚,一旦鄧昇決定了的事情,是不可能改變的,二來,就是這么多年了,鄧灝對自己的父皇已經是有了一定的了解的,鄧昇既然立了自己為太子,只要自己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鄧昇都不會易儲,反而會鞏固自己的位置,鄧灝相信,既然鄧昇讓自己的弟弟坐鎮地方、執掌兵權,就肯定能夠看出其中的危害,也會給自己留下足夠的籌碼來對付這些弟弟的,所以鄧灝對此一點都不擔心,況且鄧昇圣旨已下,自己跑過去讓他收回成命,豈不是明擺著告訴鄧昇自己忌憚這些弟弟,也沒有信心壓得住這些弟弟嗎?這不是找抽,鄧灝可沒有那么傻。

。手機版網址:

請:wap.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