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六百六十四章冊封皇太孫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召喚之天下歸一 | 一醉夢傾城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書名:召喚之天下歸一  更新時間:2022-07-27
 
第六百六十四章:冊封皇太孫

隨著大將軍都督府制定的進軍方案得到了鄧昇的許可之后,鄧國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便開始了快速的運轉,無數民夫運送著大批的錢糧輜重向洛陽、中原一帶囤積,而欽命參與明年伐趙的衛軍也開始往黃河一線聚集,而鄧國的大動作,肯定是瞞不過一河之隔的趙國的,不過趙國的兵馬早就已經集結完畢了,不過對于是否調動李如秉和北境大軍南下,趙國朝堂就有了不同的意見了。

“啟稟太后,據中原的探子回報,此次鄧國動用的兵馬超過了四十萬,而且這還不算駐扎在洛陽的兵馬,單單是與魏郡隔黃河相望的東郡,便已經有三十萬鄧軍集結,河內郡方向也有十萬鄧軍,而我軍在魏郡一線只有區區十五萬兵馬,實力相差懸殊,臣主張調動李如秉大將軍率軍南下。”承乾殿中,趙國君臣齊聚一堂,趙國新任丞相鐘行進言道。

鐘行是在莊平死后,先太皇太后宋氏提拔的,但是由于不是輔政大臣之一,所以處處受到一眾輔政大臣的壓制,手中的實權并不多,雖然地位崇高,但是也只不過是太后孟氏和一眾輔政大臣推出來的傳聲筒罷了。

不過鐘行也是一個有抱負的人,既然當上一國丞相,肯定不甘心充當一個傳聲筒的,好不容易熬到林清風、左盛這兩個老家伙去世,本以為能夠趁機掌握一些實權,可是這個時候,五大輔臣中,一直存在感極低的張楹卻異軍突起,在太皇太后宋氏死后,主動向孟氏靠攏,得到孟氏的支持,把持朝政,就連貴為輔政大臣之一,當朝大將軍的李如秉也被排擠到了漁陽。

事到如今,鐘行甚至,如果想要爭斗朝中大權,五大輔臣是永遠繞不過的坎,要想實現自己的抱負,就必須得到輔政大臣的支持,而現在五大輔臣中,存世的只剩下張楹和李如秉了,但是張楹是宗室代表,與鐘行這些外臣是天然的敵對,國家的權力就這么點,如果宗室想要掌握權力,就只能在外臣手里搶,所以張楹不可能讓鐘行這個外臣染指太多的權力的。

既然張楹這條路走不通,那就只能向最后一個輔政大臣李如秉靠攏了,但是左盛和林清風死后,李如秉便遭到了打壓,在宋氏死后,甚至被排擠除了權力中心,遠走漁陽,根本給不了鐘行太多的支持,所以鐘行必須要想辦法把李如秉帶回晉陽,但是現在張楹、趙闊這兩個軍政掌權者對李如秉十分忌憚,鉚足了勁的打壓李如秉,想讓李如秉回來難度非常大。

但是現在鄧軍北上,卻給了鐘行這個機會,李如秉手中掌握著趙國最精銳的北境大軍,如果能夠讓李如秉率軍南下,以李如秉的威望,很輕易的就可以從趙闊手中奪過河北大軍的指揮權,如此一來,趙國的兵權就會再次集中到了李如秉的手中,手握數十萬大軍,就算張楹再不愿意,也無法阻止李如秉重回晉陽了。

高臺之上,趙國小皇帝張淵面無表情,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傀儡,手中沒有半點權力,能夠做主的人,就是坐在他旁邊的太后孟氏。

而孟氏此時卻是有些慌張了,雖然孟氏不懂兵事,但是最基本的算數題還是會的,趙闊的手里只有十五萬兵馬,而鄧軍卻有著四十萬之眾,無論從那個方面來看看,趙闊都是處于下風了。

“宗正大人,不知你有何看法呢?”孟氏只是一個深居后宮的婦人,執掌朝政也不過一年的時間,根本沒有太多的主見,特別是遇到這樣生死存亡的大事,孟氏就更加沒有主意了,于是便向張楹詢問。

此刻的張楹,內心卻是十分的糾結,他的內心深處是不愿意讓李如秉率軍南下的,因為他知道,只要李如秉南下魏郡,以李如秉的威望,河北大軍的兵權肯定會落到李如秉手中的,就算趙闊是趙信的兒子,但是沒有半點戰功,如何是李如秉的對手呢?

而一旦李如秉成功擊退了鄧軍,那他的威望就會直追當年的趙信,帶著不世之功重回晉陽的李如秉,就會成為趙國最有權勢的人,執掌朝政也不在話下,這樣一來,那張楹等人努力了這么久的成果就會瞬間化為烏有。

但是張楹又擔心趙闊擋不住鄧軍,雖然張楹等人一直拼了命的打壓李如秉,但是張楹也不得不承認,在當前的趙國里面,李如秉是最會統兵打仗的人了,而且趙國最精銳的兵馬、最能征善戰的將領都是李如秉的麾下,另外,別看李如秉面對鄧軍,勝少敗多,但是要論誰打鄧軍最有經驗,就當數李如秉了,因此,一時之間,張楹拿不定主意啊。

而就在張楹舉棋不定的時候,趙闊從鄴城派人送來了一道折子,孟氏看了看,說道:“趙太尉自鄴城送來奏章說到,北疆胡人反復無常,不到萬不得已,北境大軍絕不能動,而趙太尉也在奏章中言明,雖然鄧軍實力強大,但是他有信心將鄧軍擋在鄴城之外,只要守住了鄴城,河北當無礙,宗正大人,你怎么看?”

張楹從孟氏手中接過奏章,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氣,既然趙闊有信心,那就沒必要讓李如秉回來了,這也讓張楹放下了心頭大石,于是說道:“回太后,既然趙太尉有信心,那朝廷就該給予足夠的信任,況且趙太尉乃是趙大將軍之子,家學淵博,以趙太尉的能力,加上鄴城的十五萬精銳,臣不敢斷言趙太尉能夠擊敗鄧軍,但是將鄧軍擋在鄴城之外,還是沒問題的。”

孟氏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魏郡之事,便全權交由趙太尉決斷,至于李如秉大將軍,就讓他專心防備北疆胡人吧。”

“太后,萬萬不可!”鐘行見狀,連忙說道:“李如秉大將軍乃是我朝第一名將,而此戰關乎我大趙存亡,怎么將大將軍棄之不用呢?臣以為由李大將軍統籌各方,抵御鄧軍方為上策啊!”

“好了!”孟氏發怒道:“哀家已經決定了,鐘相無需多言!”

孟氏一直以來對于鐘行這個由宋氏提拔起來的丞相是相當的不滿,現在鐘行又和自己唱反調,怎么會有好臉色給他看呢?

鐘行見孟氏發怒,頓時不敢多言了,他很清楚,雖然自己貴為當朝丞相,但是手中并沒有半點實權,孟氏要想收拾他輕輕松松的。

天統九年十二月,年關將至,鄧國伐趙的準備已經做得差不多了,現在就靜等明年三月開啟大戰了。

天統九年十二月十五日,鄧灝帶著嫡長子衛王鄧桓走進了紫宸殿,這時鄧昇剛剛處理完政務,看到大兒子和大孫子到來,十分高興。

天統祖訓決定了,鄧昇死后,鄧灝就是鄧國的皇帝,而鄧桓就是鄧國的儲君,所以這些年來,雖然鄧昇很少過問鄧桓的事,但是對于鄧桓的培養卻是十分的重視的。

“兒臣(孫臣)拜見父皇(皇祖父),愿父皇(皇祖父)萬壽無疆!”鄧灝領著鄧桓行禮道。

“平身吧,你們父子一起來見朕,卻是少見啊!”鄧昇笑著說道。

“啟稟父皇,禮部已經為桓兒大婚選定了婚期,就在天統十年,二月初二。”鄧灝說道。

鄧昇點了點頭,鄧桓十五歲的時候,鄧昇便做主,為鄧桓和崔浩的孫女定下了婚約,如今鄧桓年紀不小了,婚事也該提上日程,所以鄧昇便讓禮部為鄧桓挑選一個良辰吉日。

“此事禮部已經向朕稟報了,二月初二龍抬頭,是一個吉利的日子,你母后也很滿意,不過這應該不值得你親自帶著桓兒來紫宸殿見朕吧?”鄧昇問道。鄧桓大婚雖然是皇族的大事,但是具體的事宜自有禮部操持,婚期禮部也已經稟報了鄧昇了,這點事情不至于鄧灝親自帶鄧桓來紫宸殿見自己的,肯定還有別的事。

“父皇明見萬里,兒臣不及也!”鄧灝恭維道:“是這么一回事,桓兒明年就十九歲了,也該為朝廷出力的時候了,所以兒臣打算在明年桓兒大婚之后,便讓桓兒到三省六部行走,積攢經驗。”

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啊,看著眼前稚嫩的鄧桓,鄧昇心中不禁發出感慨,當年他也是和鄧桓一般的年紀,執掌鄧國大權的,如今一眨眼就四十年過去了。

鄧桓是乾元十九年生人,今年十八歲,過了年之后,就十九歲了,他的父親鄧灝在他這個年紀,早就開始參政了。

鄧昇點了點頭,說道:“也好,桓兒是大鄧未來的儲君,年紀不小了,也該歷練一下,這樣吧,明年元日大朝會上,朕會冊封桓兒為皇太孫,讓他以皇太孫的身份,在三省六部行走,另外,你的那幾個庶子還有瀚兒、裕兒的幾個兒子也該冊封王爵了,便在元日大朝會上一便辦了吧。”

鄧昇的子嗣不多,只有五個兒子,但是孫子確實不少啊,嫡長子鄧灝一共有六個兒子,嫡長子鄧桓、嫡次子鄧松、庶長子鄧棟、庶次子鄧楹、庶三子鄧桉、庶四子鄧柏,其中嫡長子鄧桓在鄧昇稱皇帝的時候,被冊封為衛王,這是親王的爵位,與鄧瀚、鄧裕、鄧尊、鄧輔這幾個叔叔是一樣的地位,這其實就已經準定了鄧桓的儲君位置了,就差一個正式的名頭。

而鄧灝的嫡次子鄧松,被冊封為長平郡王,等到鄧灝繼位之后,就會提升為親王的,而鄧灝剩下的四個兒子,都是庶子,鄧昇稱皇帝的時候并沒有冊封,而四個庶子里面,鄧棟、鄧楹、鄧桉早已經年滿十歲了,鄧柏還沒到封王的年紀。

庶長子鄧瀚有三個兒子,其中嫡長子鄧權在鄧昇稱皇帝的時候,冊封為永安郡王,庶長子鄧杲、庶次子鄧構。

庶次子鄧裕有四個兒子,其中嫡長子鄧植在鄧昇稱皇帝的時候,冊封為永寧郡王,嫡次子鄧杭、庶長子鄧櫟、庶次子鄧杼。

嫡次子鄧尊有兩個兒子,嫡長子鄧樞、嫡次子鄧析都還只是四五歲的小孩子,沒到封王的年紀。

庶三子鄧輔只有一個兒子,就是嫡長子鄧柯,也只有三歲,沒到封王的年紀。

鄧昇孫子輩里面,到封王年紀的只有鄧棟、鄧桉、鄧楹、鄧杲、鄧構、鄧杭、鄧櫟、鄧杼七人,這幾人,都將授予郡王爵位,而鄧棟、鄧桉、鄧楹是鄧灝的兒子,等到鄧灝繼位之后,他們的爵位就會提升到親王,而鄧瀚的嫡長子鄧權和鄧裕的嫡長子鄧植都還擔著郡王爵位。

按照天統祖訓規定,他們也應該去掉郡王爵位,冊封為晉王世子和魏王世子的,只不過鄧昇一直都將這件事拖著,沒有辦而已,現在正好,趁著冊封鄧桓為皇太子的機會,一起冊封了。

“喏!”鄧灝十分高興,他本來只是想讓鄧桓到三省六部行走增強東宮的影響力,沒想到鄧昇會直接提出冊封鄧桓為皇太孫,這無疑會讓東宮的地位更一步提升,雖然有著祖訓在,只要鄧灝能夠順利登基,而鄧桓又沒有早夭的情況下,鄧桓這個儲君的位置是板上釘釘的,但是現在有了鄧昇的認可,那就不一樣了,就算是日后鄧灝登基了,也不敢隨便動鄧桓的儲君之位啊。

天統十年,元月元日,新的一年,新的開始,鄧昇在皇極殿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賀之后,當下宣旨冊封皇太子鄧灝嫡長子鄧桓為皇太孫,行走于三省六部,參與朝政。

另外同時收回晉王鄧瀚嫡長子鄧權永安郡王爵位,冊封其為晉王世子,收回魏王鄧裕嫡長子鄧植永寧郡王爵位,冊封其為魏王世子。

冊封皇太子鄧灝嫡次子鄧松改封吳郡王、庶長子鄧棟為彭城郡王、庶次子鄧楹為瑯琊郡王、庶三子鄧桉為東萊郡王。

晉王鄧瀚庶長子鄧杲為河東郡王、庶次子鄧構為陳留郡王。

魏王鄧裕嫡次子鄧杭為下邳郡王、庶長子鄧櫟為濟南郡王、庶次子鄧杼為豫章郡王。

在封王結束之后,鄧昇還宣布,皇太孫鄧桓大婚定于天統十年,二月初二。

這一次大朝會意義非凡,其中最重要的是冊封皇太子鄧灝嫡長子鄧桓為皇太孫,這進一步確定了東宮一脈皇位繼承的地位不可動搖。

天統十年,二月初二,鄧桓大婚,鄧昇借著這個機會,將即將出征伐趙的所有將領都集結到了洛陽,再次確定了進軍的方向之后,在鄧桓大婚之后,各路人馬便靜等出征的時刻。

天統十年,三月十八日,洛陽皇極殿,鄧昇在這里為伐趙的將領送行。

“諸卿,朕自鄧王安十六年繼承大鄧起,至今已有四十年,一路走來,千難萬險,如今總算是看到了天下一統的曙光了,今日,我大鄧數十萬精銳北上,欲覆滅盤踞河北的趙國,一統華夏大地,還天下安寧、還百姓安生,望眾卿盡心戮力,不負皇恩!”鄧昇坐在皇座上,說道。

“臣等領旨!愿大鄧千秋萬代、江山永固!”眾人齊聲拜道。

“大將軍都督府大將軍、英國公薛仁貴聽令!”鄧昇對薛仁貴說道。

“臣在!”薛仁貴出列應道。

“朕命你為伐趙大元帥,統領三軍,統籌各路兵馬,進賜你大元帥帥印、尚方寶劍,許你臨機決斷、先斬后奏之權!”鄧昇說道。

“臣領命!”薛仁貴應道。

然后便有內侍捧著一方印璽和一柄寶劍來到薛仁貴跟前,薛仁貴接過印璽和寶劍,鄭重的說道:“謝陛下深恩,請陛下放心,此戰臣定當竭盡全力,擊破趙軍、兵進晉陽,為陛下定鼎萬里江山!”

“薛卿之能,朕自然放心,來人,呈上美酒,朕要為諸位將軍壯行!”鄧昇笑著點頭道。

很快,便有一個個宮娥手捧一杯杯美酒來到一眾出征伐趙的將領跟前,鄧昇舉起酒杯,說道:“諸位將軍即將出征,朕謹以此杯中美酒為諸位將軍送行,他日得勝還朝,朕會在這皇極殿設宴,為諸位將軍請功,請滿飲此杯,預祝諸位將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說罷,便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

“謝陛下!”眾將齊聲說道,然后一個接一個的飲盡杯中之酒。

然后鄧昇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來到太廟祭祀,祭祀完畢之后,鄧昇又親自封賞洛陽安定門,城外有十萬大軍準備出征,這只不過是鄧國此次伐趙的四分之一的兵力,剩下的兵馬早就已經在邊境集結了,這十萬人來到洛陽,也只不過是有一個形式而已。

鄧昇說了一番激昂的話之后,大手一揮,喊道:“大軍出征!”

城下的薛仁貴騎在戰馬之上,手持尚方寶劍,大聲喊道:“眾將士,陛下有令,大軍出征!”

隨后,后隊變前隊,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拔,向東而去。

望著遠去的大軍,鄧昇喃喃道:“天下紛紛擾擾三百載,如今終于到了該一統的時候了,望此戰過后,天下安寧、百姓安生、再無戰亂!”

天統十年,三月十八日,薛仁貴率領十萬大軍自洛陽開拔,向東郡而去,鄧趙之間最后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