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岳飛夜破壺關(第1/2頁)
第六百六十九章:岳飛夜破壺關
天統十年,五月初五日,鄧國吳國公岳飛、魏王鄧裕統率五萬安國衛兵臨壺關城下,趙國壺關守將連忙派人前往高都求援,但是讓人納悶的是,鄧軍只是一直在城外駐軍,并沒有對壺關發起過一次,哪怕是試探式的進攻,讓壺關守將十分費解。
天統十年,五月初八日,上黨郡,高都城,趙軍主將陳憑正和副將鄭宣議事,近日來,洛陽方面的鄧軍有所異動,主力部隊都已經渡過了黃河,來到了河內郡的野王城,這里離太行山也只有一步之遙了,
去年六月,鄧昇宣告天下,會在天統十年開春出兵北上之后,趙國便開始調兵遣將,用以抵御鄧軍的進犯,趙國方面知道想要依靠黃河來阻擋鄧軍是很難做到的,因此陳憑率軍南下之后,就放棄了駐扎河內郡,一來,河內郡經過多年的戰亂,早就破爛不堪,根本無法支撐十萬大軍駐扎,二來一開始趙國就是希望依靠太岳山、太行山、壺關、鄴城這幾個點來阻擋鄧軍,以趙國目前的實力,想要擊敗鄧國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只要能夠守住這幾個點,鄧軍就無法威脅到趙國的腹地,可是好死不死,趙闊妄自尊大,率軍南下鄴城,試圖將鄧軍攔在黃河之外。
這樣一來,陳憑就只能選擇率軍南下河內了,不然趙闊就會被鄧軍從河內郡方向抄了后路,可是陳憑還是晚來了一步,慕容恪先他一步進入了河內郡,并且拿下了野王城,讓陳憑進駐河內郡的計劃破產,在無法進駐河內郡的情況下,陳憑也多次致信趙闊,希望他能夠退守鄴城,可是最后趙闊雖然還是如陳憑所愿退回了鄴城,但是并不是主動退的,而是在黎陽吃了一個大敗仗,被迫退守的,十五萬趙軍折損過半,著實讓陳憑很揪心。
后來聽說李如秉率軍南下了,這才讓陳憑松了一口氣,有李如秉在,河北就亂不了,鄴城也不會有什么危險,雖然過程不太理想,但是結果還是讓陳憑能夠接受的。
就在陳憑與鄭宣商議如何應對洛陽鄧軍北上的時候,壺關派來的信使也到了,得知鄧軍進犯,軍中主簿不敢怠慢,連忙帶著壺關守將的求援信來見陳憑。
“啟稟陳老將軍,鄧軍進犯壺關,壺關守將楊燾將軍請求支援!”主簿說道。
“鄧軍去打壺關了?”陳憑似乎早有預料的問道。
一旁的鄭宣說道:“老將軍,鄧軍攻打壺關也是預料之內之事了,壺關有一萬守軍,我們再增派一萬兵馬前去增援,便可保證壺關無恙。”
鄧軍攻打壺關是意料之內的事,趙國主動放棄河內郡,而上黨郡作為趙國都城晉陽所在的太原郡的屏障,鄧軍絕不會對上黨郡視而不見的,而鄧軍想要進入上黨郡,一是走太行山,二是走壺關,而壺關是離上黨郡治所長子城最近的,所以陳憑在南下上黨郡之后,便派了大將楊燾率領一萬兵馬前去駐守壺關,以壺關的地勢,一萬兵馬綽綽有余了,就算有什么危險,再增派一萬人左右就足夠了。
陳憑點了點頭,剛想說話的時候,突然想到,鄧國三大將,薛仁貴、慕容恪在鄴城,李嗣業在野王,那去攻打壺關的人又是誰呢?雖然鄧國名將如云,但是能夠獨領一軍的大將也是有數的,而這些名將大多都有了明確的位置。
“可知進犯壺關的鄧軍有多少人?打著什么旗號?”想到這里,陳憑連忙向主簿問道。
主簿回道:“回老將軍,楊燾將軍信上所言壺關外的鄧軍有數萬之眾,打著吳國公岳的旗號。”
“吳國公岳?吳國公岳?”陳憑聞言后,連忙打開求援信,果然如主簿所言,但是這個吳國公岳,卻讓陳憑一時半會想不起來,于是便苦思冥想著這個姓岳的鄧國吳國公到底是什么人,突然陳憑靈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么,露出驚恐的神情,喃喃道:“吳國公岳?難道是他?沒錯,一定是他,如果真的是他,那這下可就麻煩了!”
一旁鄭宣看到陳憑驚恐的表情,有些不安的問道:“老將軍可是知道這個鄧國吳國公是什么人?”
陳憑神情凝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本將沒有記錯的話,鄧帝稱天子的當天,便昭告天下,賜爵當時的鄧國大將軍岳飛吳國公爵位。”
“什么!”鄭宣聞言,驚訝道:“老將軍你是說壺關城下的人是岳飛?”
陳憑點了點頭,說道:“鄧國名將如云,但是姓岳、爵封國公,又能獨領一軍之人,除了他,本將想不出其他人了,據聞他幾年前便已經辭官歸隱,沒想到今日連他也出山了。”
鄧國在趙國境內安插了無數探子,用來探查趙國的消息,無獨有偶的是,趙國同樣也安插了很多探子在鄧國的境內,岳飛辭去鄧國大將軍一職的消息,趙國也是知道的,在得到消息的時候,趙國上下也是松了一口氣,畢竟岳飛給趙國的壓力太大的,趙國大將軍李如秉率領幾十萬大軍在中原被岳飛打得一敗涂地,讓趙國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陰影,陳憑沒想到,退隱多年的岳飛居然再度出山。
鄭宣臉色陰沉的對陳憑說道:“老將軍,如果出現在壺關外的人真是岳飛,那增派一萬兵馬恐怕也不保險啊,岳飛用兵鬼神莫測,雖然已經老邁了,但是也不是楊燾能夠對付的。”
“不錯!”陳憑頷首說道:“多年以來,岳飛一直都是壓在我們頭上的大山,雖然已經老邁了,但是虎老仍有余威,楊燾肯定對付不了的,可是李嗣業在野王蠢蠢欲動,本將一時半會也離不開,壺關又不能不救,鄭將軍,唯今之計,只有請你率領兩萬兵馬火速增援壺關,絕不能讓壺關有任何閃失,不然我軍后路就有危險了。”
本來陳憑只打算增派一萬兵馬前去增援壺關,但是聽到率軍攻打壺關的人是岳飛的時候,頓時覺得一萬人不保險,于是便翻了個倍,讓鄭宣帶兩萬人去壺關。
鄭宣聞言,有些遲疑的,說道:“老將軍,如果末將帶了兩萬兵馬去,高都就只剩下七萬人馬了,應對李嗣業的十萬大軍,恐怕會有些吃力啊。”
陳憑搖了搖頭,說道:“無妨,現在李嗣業北上,本將也不可能繼續待在高都的了,你離開之后,本將就會率軍南下太行山,依托太行山的地勢,抵御李嗣業大軍,如果七萬人都沒能擋住李嗣業,那么多一萬人和少一萬人也沒什么區別,當務之急,壺關才是最重要的,你放心去吧。”
“喏!”鄭宣應道。
天統十年,五月初七日,岳飛來到壺關已經四日了,雖然岳飛估計趙軍援軍抵達壺關需要十日,但是如果趙軍一路急行軍的話,也用不了十日,可能七日就到了,具體多久,就要看陳憑對壺關有多大的底氣了,同時自己的名字能夠給陳憑多大的壓力,不過岳飛覺得,自己不能將希望寄托在陳憑身上,于是便讓軍中的明鏡成員設法通知城內的內應,準備破城。
是夜,壺關城內一處民宅內,幾名大漢圍坐在一起,一人說道:“吳國公傳訊,希望我們能夠在這兩日配合大軍破城,你們有什么看法?”
另一人說道:“也不是不可以的,我們在壺關有一百多人,另外有二十幾人混入了守軍之中,通過運作,這些人全部駐守壺關東門,我們可以在夜里聯絡這些人,打開壺關城門,將大軍放進來,只要大軍進城,那壺關就唾手可得了。”
明鏡可不是只是單純的讓人混入壺關,畢竟在戰時,普通百姓是不可能靠近城門的,因此,明鏡花費了不少的心思,將二十幾名內應安插進了守軍之中。
“好,那就定在明日夜里,傳訊吳國公,就說這樣的機會只有一次,還請吳國公把握好。”
次日,岳飛接到了城內內心的傳訊,召集眾將商議,說道:“殿下,諸位將軍,明鏡傳訊,今夜,他們會襲擊壺關東門,讓我們配合。”
“吳國公,你覺得可行嗎?”一旁的鄧裕問道。
岳飛想了想,點頭說道:“老夫認為可行,自從陛下設立明鏡以來,三十多年,明鏡從未讓人失望過的,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鄧裕雖然執掌安國衛,但是帶兵出征的機會不多,所以和明鏡打交道的機會也不多,所以對于明鏡的了解可能不如岳飛的,既然岳飛都對明鏡有信心,那鄧裕也自然選擇相信了。
“既然吳國公都
第六百六十九章:岳飛夜破壺關(第2/2頁)
對明鏡有信心,那就請吳國公下令吧!”鄧裕說道。
岳飛環視左右,安國衛四大上將軍和軍師赫然在目。
安國衛是鄧國最年輕的衛軍之一,主將還是鄧裕這個年輕人,所以安國衛里面,大多數都是鄧國的年輕將領。
四大上將軍分別是羅成之子羅通、秦瓊之子秦懷玉、王彥章之子王弘毅、高思繼之子高行周、高順之子高青,這些都是鄧國的勛貴二代,而且十幾歲就從軍了,別看才剛過而立之年,但是領兵打仗的經驗一點都不差,而安國衛軍師也是張賓之子張密。
“高行周聽令!”岳飛下令道。
“末將在!”高行周出列應道。
“今夜子時,你率領一千人馬,趁著夜色,悄悄摸到壺關城下隱匿起來,明鏡內應今夜會不惜一切代價打開壺關城門,但是趙軍在城門處的守軍有兩千人,以明鏡的實力,恐怕維持不了多久,你的任務就是在城門打開的時候,殺入城中,頂著趙軍的反撲,等待支援。”岳飛說道。
“喏!請吳國公放心,末將定不會辜負吳國公的厚望的。”高行周興奮道。
岳飛可是鄧國第一名將,鄧國無數年輕將領都希望能夠在岳飛麾下效力,可是能夠在岳飛麾下聽命的將領,都是鄧國成名多年的名將,年輕將領們的資歷都太淺了,沒有這個資格,后來岳飛退隱,讓他們很失望,因為他們都沒有機會,可是沒想到,打一個壺關,鄧昇會將退隱的岳飛重新請出來,高行周和一眾安國衛將領非常幸運的來到了岳飛的麾下,實現了多年的夢想。
“羅通聽令!”
“末將在!”羅通出列應道!
“本將命你率領本部人馬待命,待高行周率軍殺入城中之后,你火速增援,進城之后,第一時間擊潰城門處的守軍,將壺關東門控制住,等待大軍進城。”岳飛說道。
“喏!”
“其余諸將,嚴陣以待,等待本將軍令,一同殺入壺關,將關城奪下來!”岳飛看著眾人說道。
“喏!”眾人應道。
夜幕悄悄降臨,岳飛讓大軍飽餐一頓后,靜待子時的到來。
子時時分,壺關城內,數十名黑衣人悄悄來到壺關東門,因為有內應,所以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趁著守軍換崗的機會,近百名明鏡暗探驟然發難,趙軍頓時懵了,趁著守軍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二十多名身穿趙軍服飾的明鏡暗探摸到了城門,拼死打開城門,這時,守軍終于是回過神來了,看到城門被打開之后,連忙殺過去,試圖將城門再次關閉,但是明鏡暗探拼死護住已經打開的城門,悍不畏死,守軍一時半會也奪不回城門的控制權。
與此同時,潛伏在城外的高行周,察覺到了城門的騷動,便知曉,明鏡已經開始行動了,當下不敢怠慢,連忙率領一千兵馬殺到城門,從明鏡暗探手中結果城門的控制權,而這個時候,死守城門的二十多名明鏡暗探只剩下不到五人,而城內發難的一百多名明鏡暗探也只剩下不到三十人了。
有了高行周和一千鄧軍的到來,守軍再也沒有辦法奪回城門,只能在狹窄的城門與鄧軍展開廝殺,激戰一刻鐘之后,羅通終于率領本部人馬殺到,有了羅通的支援,鄧軍很快就沖入了壺關之內,擊潰了東門的守軍,將壺關東門控制住了,隨后鄧軍大部隊火速趕來。
與此同時,東門的殺喊聲,也驚動了已經歇息的楊燾,楊燾連忙披甲出門,剛走出門口,就有人來報,東門被破,鄧軍大軍已經殺入了城中,楊燾聞言,頓時大驚失色,連忙集結兵馬趕去東門支援,他要趁鄧軍主力還沒有全部進城,將鄧軍趕出去。
楊燾的想法雖然很美好,但是事實卻沒有如他所愿,楊燾率領守軍雖然拼了命的與鄧軍廝殺,但是已經敲開壺關城門的鄧軍又怎么會前功盡棄呢?壺關內只有一萬守軍,面對源源不斷的鄧軍,趙軍最后為沒能守住壺關,一萬趙軍全軍覆沒,守將楊燾被羅通斬于馬下,壺關這座雄關也落入了鄧軍之手。
廝殺一夜,天空漸漸放白,岳飛和鄧裕率領大軍開進壺關,對壺關內進行清洗,準備向上黨郡治所長子城進軍。
天統十年,五月初九,從高都出發,前去增援壺關的鄭宣,一路急行軍,終于是來到了屯留城,距離壺關也不過一日路程,正當鄭宣休整完畢,打算前往壺關的是,就接到消息,鄧軍已經攻破了壺關,壺關守將楊燾戰死,一萬守軍全軍覆沒。
鄭宣聞言,大驚失色,沒想到緊趕慢趕的,還是沒能趕上,現在壺關已經失守了,這個時候再去壺關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就在屯留城又太過危險,所以鄭宣權衡之下,決定率軍退守長子城,長子城是上黨郡治所,也是高都陳憑的后路,絕不能有失,所以鄭宣果斷率軍撤離屯留,退守長子,同時,還派人給陳憑傳訊,希望陳憑能夠率軍退守長子,壺關已經失守了,鄧軍進入了上黨郡境內,陳憑再留在高都已然沒有任何意義,唯今之計,最好的選擇就是死守長子城,只要守住長子城,鄧軍就無法繼續北上。
就在上黨郡局勢風云變幻之際,薛仁貴和慕容恪也率領主力大軍退回了黎陽,繁陽的李如秉也沒有想到,薛仁貴居然如此有魄力,放棄了攻打鄴城,率領主力大軍退回黎陽,但是對此,李如秉也是松了一口氣,因為總算是解了鄴城之圍了,雖然接下來他要與薛仁貴的幾十萬鄧軍對陣,壓力很大,但是能夠將鄧軍逼回黃河一線,也算是不錯的結果了。
在薛仁貴率軍退回黎陽之后,李如秉便傳訊鄴城趙闊,讓他率領大軍南下內黃,與繁陽互成掎角之勢,雖然趙闊不想聽從李如秉的安排,但是也知道進駐內黃,與李如秉互成掎角之勢,是當下最好的選擇,所以趙闊最終還是不情不愿的率領七萬大軍南下內黃。
天統十年,五月十一日,趙闊率軍進駐內黃,正式與駐守繁陽的李如秉大軍成掎角之勢,遏制鄧軍北上的勢頭。
黎陽城中,薛仁貴召集眾將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諸位,如今我軍已經退回了黎陽,李如秉駐守繁陽、趙闊進駐內黃,互成掎角之勢,試圖阻撓我軍北上,你等有何主意?”薛仁貴問道。
一旁的慕容恪想了想,說道:“大將軍,李如秉與我軍交手很多次,彼此之間知根知底,現在我軍占據上風,這種情況下,李如秉肯定不會輕易出擊的,而趙闊在黎陽吃了一個大虧,肯定也不敢出城,所以想要拿下繁陽和內黃,我軍只能強攻,而以我軍的實力,如果分兵前去攻打繁陽和內黃,很難占到便宜,所以以末將之見,我軍可以分出一部分兵馬牽制住一方,集中兵力強攻另外一方,只要拿下內黃或者繁陽任意一城,便可破局。”
薛仁貴想了想,也是認可了慕容恪的想法,繁陽李如秉有十二萬兵馬,內黃趙闊有七萬大軍,而鄧軍現在還有三十六七萬的兵力,如果分兵,面對堅守不出的趙趙軍,很難拿下城池,牽制住一方,集中兵馬攻打另一方,是上上之選。
“那慕容車騎認為,我軍應該集中兵力攻打繁陽還是內黃呢?”薛仁貴又問道。
慕容恪笑了笑,說道:“肯定是打內黃,一來,內黃的趙闊,兵力上不如繁陽的李如秉,二來,趙軍之所以選擇同時進駐繁陽和內黃,就是希望互相照應,如果攻打繁陽,一來難度較大,二來李如秉可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一旦我軍攻打繁陽,李如秉肯定舍得下面子向趙闊求援的,而趙闊就不一樣了,他可不一定能夠舍得下面子。”
趙闊和李如秉之間的矛盾,不但趙國人盡皆知,就連鄧國這邊也是略知一二的,趙闊一心想要壓過李如秉,如果向李如秉求援,豈不是承認自己不如李如秉嗎?不到萬不得已,趙闊是不會這樣做的。
薛仁貴聞言,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慕容車騎所言甚是啊,那我們就去打內黃,既然在黎陽沒能留下趙闊,那我們就將趙闊留在內黃。”
“大將軍所言甚是!”眾人附和道。
這時,軍中主簿匆匆進來,一臉喜意的拱手對薛仁貴說道:“啟稟大將軍,壺關方向傳來捷報,吳國公、魏王率軍攻破壺關,進逼長子!”
。頂點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