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寶盆中的大明  第38章 試炮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聚寶盆中的大明 | 囈夢癡人   作者:囈夢癡人  書名:聚寶盆中的大明  更新時間:2021-03-29
 
“哇,好粗!”

“哇,好長!”

鐵匠們圍著新式火炮來回轉圈,這里摸摸,那里摸摸,口中贊嘆不已。

這讓旁邊手持游標卡尺的葉宰相當之尷尬。

其實幾人進來后,葉宰第一時間就向他們介紹了手上的大殺器。

然而,鐵匠們的反應卻讓他大出意料。

沒有如獲至寶,沒有熱淚盈眶,鐵匠們均是興趣寥寥,返身就把目光集中在火炮身上。

倒不是他們不尊重兵憲大人,而是他們都有著技術人員的驕傲,更加信任自己的手感。

比如鄭老頭——鄭時良,他大手一卡就是標準的20厘米,次次如此。

葉宰被迫做起了工作,“各位大師傅,你們的技藝本官是放心滴。但是,光你們幾個又能造多少東西?你們總有徒弟吧?徒弟的水平能比得上?

不光如此,你們都是打四川就跟著本官的,本官看重這份情意,還想著廣招匠戶來讓你們管理。

可你們能保證后來人的水平和你們一樣嗎?

所以,我們要確定一個,嗯,標準,標準化!這個游標卡尺就是標準化。

以后本官頒下武器標準,就要按照這個標準來驗收。

違者重罰!勿怪本官言之不預!”

葉宰這番話不僅給了鐵匠們面子,也給了希望和懲罰,由不得他們不重視。

鄭時良停下腳步,鄭重作揖道:“敢不從命!”,隨后伸出雙手討要游標卡尺。

葉宰笑了笑,卻并不把游標卡尺交過去,而是伸手拉起他相攜來到炮口前才放開。

隨后親手示意游標卡尺的用法。

“看,炮口內徑100,這是一,這是零。每一格的小刻度,是一毫米。”

“不是分、絲、忽?”

“不是,1格1毫米,10格1厘米,100格1分米,1000格1米,500米1里……”

“等等,等等兵憲大人,小老兒記憶不好,容我先記下來。”

所有鐵匠瞬間化作好學生,紛紛掏出炭筆記下。他們記載的東西五花八門,有紙的、有布的、有鐵的,還有直接記手背上的。

葉宰口齒清晰地重復了幾遍,直到他們全部記得明明白白。

科學可不是開玩笑,差一毫米都不行,因此葉宰很有耐心。

大家了解完長度計量單位后,葉宰終于說起叫他們來的目的——給新式火炮打造彈丸。

鐵匠們本來就被葉宰如沐春風般的態度折服了,此時一聽到說起他們的專業,當場便積極踴躍地發言。

最后在鄭時良的主持下,將大家的意見匯總。

“既然有了兵憲大人賜下的標尺,那我們就可以將彈丸打造到緊貼炮膛,那什么……99毫米。”

葉宰大喜,問:“才差一毫米,會不會導致不好塞進去?”

“不會,炮的內壁很光滑,我們比不上。”鄭時良搖搖頭,目光復雜道:“別說炮本身了,就是彈丸……以前我們做彈丸都是憑各自的感覺,為了塞進炮膛,只敢往小了做。如今用這東西一量……”

他舉起手上的卡尺,自嘲道:“枉我們都自覺手藝高強,原來是坐井觀天的蛤蟆。”

鄭時良的鐵匠手藝確實不俗,祖上幾代到他都是夔州衛專門打造火器的匠戶,故只要重視起游標卡尺,立馬便察覺到了其中的差距。

他話音剛落,其他的鐵匠也是心有戚戚焉。

葉宰見鐵匠都認可游標卡尺也輕松下來,讓人主動接受比強迫接受的效果要好得多了。

遂笑著安慰了幾句,讓他們反過來想,這其實也是在幫他們提高技藝,說不定他們以后也能打造出這門花了大力氣才買來的新式火炮。

鐵匠們頓時被鼓動起來,心頭剛生起的那一絲窮途沒路的感覺也消散無影。

所謂技術宅就是這么好忽悠,只要讓他們能親手打造出更好的東西,什么都顧不上了。

葉宰看著激動的幾人暗自偷笑,遂趁熱打鐵,一指旁邊的鐵球道:“就從這塊隨炮附來的鐵丸,開始我們的標準化吧。”

鄭時良與其余人交換了下眼色,稟道:“兵憲大人,這鐵球我們溶不了。”

“為啥子?”

“軍營里頭的小爐子溫度不夠。”

“嗯,這是個問題。”

葉宰眼珠轉了兩圈,問道:“旁邊就是薊州城,聽說里面駐扎營州右屯衛,他們有沒有能溶鐵球的爐子?”

鄭老頭眼睛一亮,連連點頭,“有,有的,每個衛至少都有一個。”

“好,我馬上安排王都事帶你們去。”

葉宰急急出了帳篷,命人叫王之臨過來。

以后的事便不用他再管了,王之臨自然會辦的妥妥的。

……

五月三日清晨,薊州城南面響起了陣陣炮聲。

除了川兵營,其他營都嚇了一大跳,好多人兵器都來不及拿,慌慌張張沖出宿營處查看,膽小者竟然叫嚷著:“東虜來了,東虜來了……”沒命般往西跑。

這般紛雜持續了好一會兒,才有傳令兵出來安撫,大叫:“川兵在試炮,川兵在試炮,各自回營不得生亂,否則斬!”

如此,軍心平息,可喧鬧聲卻止不住,全在痛罵川兵“擾人清夢!”

始作俑者葉宰起先根本沒想到自己會引起騷亂,直到其他各營來問,他才反應過來,自己有點孟浪了。

想想也后怕,幸好天都快亮了,要是深夜……

炸營!

葉宰不禁一陣毛骨悚然。

不過,后怕的情緒很快便被喜悅所取代,因為“拿破輪”火炮表現實在太好了。

有效射程600步至700步之間,也即900米至1100左右。

拿同時期川兵所帶的大萌仿造3、4號佛郞機相比,從300步的有效射程直接翻了一倍。

此外,新炮還有個優勢,它是前裝的,不是后裝,不虞漏氣燙人或者炸膛。

就是有一個缺點兩者都差不多,只能打大概范圍,精度不是很高。

狙殺大將,基本沒有可能。

若是想打退敵人的集團沖鋒,眼前的一門炮還不夠,必須也形成集團效應。

說白了,就是要使用“大炮群戰術”。

集中所有火炮,共同轟擊一個主要目標或者敵人行進中的路線,反正直接命中困難,不如狂轟爛炸某一處,以此來代替火力的準確性和射速。

但是,這個戰術葉宰現在暫時用不出來,因為他平均每大半個月才能造出一門炮。

如此一算,一年20門,到大萌玩兒完的14年后,也只能造出接近300門炮。

算起來是挺多,卻是犧牲了做其它東西的能力,火槍不做了?已經提上日程的強弩不做了?黃火藥不研究了?還有火箭、導彈……

而按葉宰自己的設計,最好能找到一處鐵礦,用八角星的能量直接煉鋼,然后摸索出鏜床、鉆床、銑床等工業母機,這才是最佳的利用方式。

正當他神游天外時,一個國防兵(對外稱道標兵)繞到火炮后的掩體內。

掩體用土壘起至胸的高度,沒辦法,某人怕死。

國防兵用葉宰定的軍事術語,鏗鏘有力道:“稟兵憲,拿破炮已再次裝填完畢,是否發射,請指示!”

葉宰伸出頭一看,見炮旁邊整齊站著五個國防兵,其中一個還拿著一只長長的點火鶴嘴,便指著更遠處的土坡,下令道:“抬高炮口,轟擊那處土坡。另著觀測者移動過去。”

“是!”

傳令兵右手捶胸行了個新式軍禮,跑到炮前叫道:“兵憲有領,抬高炮口,轟擊更遠的土坡。”

接著將后背小旗抽出,對著炮口朝著的方向搖動了幾下,給遠處的觀測者發令。

發令后,傳令兵退開。

這時,炮兵已經搖動絞盤將炮口抬起,伍長一板一眼地從腰側抽出一根長針,刺破火門內用紙包的火藥袋,然后退出幾步,將已點燃的長棒鶴嘴扎進了火門。

“嘭!”

(求推薦票!)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