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嚕嚕~
火盆上酒壺中的酒水已經是沸騰了。
呂煜夾起酒壺,將食塌上的酒樽全部倒滿。
“天淸氣寒,飲杯熱酒暖暖身子,文若,請。”
“多謝。”
荀彧端起酒樽,朝著它輕輕吹了一口口氣,嗅了一口酒氣之后,便將酒樽放下去了。
“公明,考慮得如何了?”
呂煜輕輕搖頭,沒有馬上拒絕。
“文若既是要我投奔韓冀州,那文若可知韓馥為人?”
可知韓馥為人?
“韓公素有名望,如今又是冀州之牧,冀州民殷人盛,兵糧優足,可聚兵十數萬,若欲討董,投奔韓公便可成事。”
呂煜卻是搖頭。
“韓冀州雖然素有明名望,如今又是冀州牧,可謂是一方諸侯,手下兵足將廣,但冀州既然是寶地,便不可能沒有人覬覦的。”
荀彧眉頭一皺。
“公明此言何意?”
呂煜將身前酒樽端起,將服侍的侍女斥退,問道:“文若覺得袁本初如何?”
“袁本初四世三公,弱冠登朝,便播名海內;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單騎出奔,使董卓懷怖;濟河而北,為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能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自然是名重天下。”
渤海如今是受冀州節制的,袁紹四世三公出身,袁氏門生遍布天下,能聚冀州一地之人,是輕而易舉的,更何況他公然與董卓反目,如今在朝野之中的聲勢一時無兩。
“比之韓馥如何?”
比之韓馥?
荀彧仔細思索兩下,說道:“若論名聲,韓公不如袁本初,但論其高位,袁本初遠不如之。韓公據有冀州,便是名聲盛如袁本初,也是受到韓公節制,如今投靠韓馥,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況韓公素來禮賢下士,公明前去,必然能夠實現自身抱負。”
更不要說韓馥也是出自潁川郡,有同郡的身份在,他去投奔韓馥,自然是會受到重用的。
荀彧之所以會選擇投奔韓馥,便是他相信韓馥也算是有前途的人。
但...
韓馥可不算是有前途的人。
此人心無國家,見董卓亂朝,卻只是向身下幕僚問:“該幫袁氏還是董氏。”十八路諸侯討董,卻在暗地里克扣袁紹糧草,
最后被袁紹略施小計,與公孫瓚合謀,便心生恐懼,再在謀士耳中勸說一二,便棄了冀州。
總的來說,這家伙膽小多疑,根本不能成事,白白將冀州寶地拱手讓人,結果還落得自殺的局面。
況且在歷史上,荀彧說是要去跟從韓馥,不過當他到冀州的時候,冀州已經是袁紹的了。
“韓公雖然禮賢下士,但畢竟他是袁氏門生,名望不如袁紹,河北士族豈不會仰慕袁本初?”
荀彧眉頭緊皺。
“本初乘資,雖能強大,然雄豪方起,全未可必也。將來的事情,公明如何能說得準?”
“未來之事誰說不能說準?文若豈是沒聽過乾坤萬年歌?”
“乾坤萬年歌乃是姜太公所作,雖言說萬年事,但也時有錯落,況我輩之人,能敵姜太公者幾何?”
“哈哈哈。”
呂煜哈哈一笑,說道:“文若不輸漢之子房,才德亦可直追姜尚。”
荀彧連忙擺手,說道:“何德何能,何德何能。”
不管是姜尚,還是張良,那可都是有名的賢才啊!
荀彧雖然自負不凡,但如何敢比肩此二人。
“文若過于自謙了,我聽南陽名士何颙曾言之文若乃‘王佐之才’,試問天下之人得此稱謂者幾何?”
被呂煜如此夸贊,荀彧俊臉頓時就紅潤起來了。
“公明實在是折煞在下了。”
話雖然如此,但荀彧看呂煜卻是更加順眼了。
“文若欲追隨韓馥,想必也知曉天下大勢為何?”
事實勝于雄辯。
在將來,荀彧會明白他說的話是對的。
但現在呂煜可不是要荀彧以后明白,他現在就要說服荀彧。
便通過這天下大勢來點醒荀彧。
現在有這么一個無主大才出現在自己面前,呂煜要說不想將他招入賬下,那是不可能的。
更不用說若是得到一個荀彧,可不僅僅是得到一個荀彧那么簡單。
荀彧善于舉薦人才,起初舉薦了戲志才,戲志才死后又舉薦了郭嘉。
此外,還舉薦了荀攸、鐘繇、陳群、杜畿、司馬懿等人,都是當時名士。
得一個荀彧,差不多將賢才的大片江山都打下來了。
雖然他現在身處低位,聲名也不顯,但現在不爭取一下,可不是呂煜的性格。
況且,就算得之不到,在荀彧心中也留下深刻印象。
屆時他投奔袁紹,心灰意冷之下,說不定轉而投奔的不是曹老板,而是他呂煜。
“董卓亂朝,必不長久。”
荀彧在長安,可是明明白白的看清這董卓的為人。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董卓入朝以來,做過的不義之事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是故我等在外聚兵以勤王,必可勝出。”
呂煜輕輕點頭。
“董卓必不長久,你我皆有此共識,然而敢問文若,關東群雄嘯聚,可破董卓乎?”
“豈是不能?”
荀彧雖然是儒君子,但一見到要爭辯這天下大勢的東西,也是爭得臉紅脖子粗。
但好看的人就是好看,連生氣了都是好看的。
“袁本初何許人也?袁公路何許人也?曹孟德何許人也?韓冀州何許人也?他們或許會聚兵討董,然而豈能一心乎?董卓雖然不得民心,但他手下西涼悍卒各個勇猛,呂布、郭祀、李榷、華雄、牛輔等人,少有能敵,豈易戰勝?”
“有拳拳報國之心,有不畏死之勇,何愁董卓不破?”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忠于陛下者甚眾,然而欲亂世奪鼎者不計勝數,自刺史改州牧之后,州牧太守哪個不是擁兵自重?文若在洛陽,得到的消息怕不比在下少。”
呂煜這番話說出來,便是荀彧也是沉默下來了。
呂煜知曉,他快要說動荀彧了。
“況且即便董卓被除,能如何?”
“董卓被除,自然要復我漢室威儀,廣施仁政,百姓安居樂業,我大漢未嘗不可中興也。”
呂煜輕輕搖頭。
“那討董之人如何安置?”
“高官侯爵奉之。”
呂煜步步緊逼。
“若文若有兵卒,可輕易掌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乃至億民人之上,文若作何選擇?”
“自然...”
荀彧原本說自然是還權與陛下的。
但他仔細一想,便覺得此事定然不能成。
有勤王之功,加上手中有兵權,那么這些勤王之人豈會甘心?
天下忠漢者有之,但在權力的誘惑下...又有幾人能忍得住誘惑?
荀彧捫心自問,即便是他想要放權,手下軍士可答應?
威高震主,陛下成年之后,豈還會留你?
是故荀彧變得不再憤怒,變得愈發沉默了。
“況自殤帝以來,七十余年換了八個皇帝,平均一個皇帝在位的時間不超過十年。宦官當朝,黨錮之禍,賣官鬻爵,鮮卑作亂,烏桓禍起,黃巾之亂,再到如今的董卓亂政,我大漢四百年基業,如今已近暮年,若非烈藥醫治,難去頑疾。”
呂煜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文若所言之討董義士,何嘗不是我大漢禍患?妄想聚兵討董可安天下,便想百姓安居樂業,豈不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呼~
呂煜這番話,對荀彧來說可謂是當頭一棒,當即將原本清明的腦袋都變得昏昏沉沉了。
“公明對天下大勢的分析,荀彧甚是佩服,雖然無法反駁,但也不敢全信。況公明既然如此了解天下大勢,這烈藥為何?”
“頑疾如何醫治?”
“根治。”荀彧毫不遲疑的說道。、
“不錯,既是要根治,便是要替陛下蕩輕不臣,留下清平之世。”
荀彧死死的盯著呂煜。
“何人可為之?”
“我!”
呂煜毫不客氣的指著自己,臉都不帶紅的。
“你?”
若換做之前,荀彧會覺得呂煜不僅是狂妄之徒,更是癔癥之人。
就你敢說可救漢室?
但聽完呂煜前面對于天下大勢的分析之后,荀彧沉默了。
不得不說...
即便是他心里很不愿意相信,但下意識,他居然對呂煜的話信了一點。
雖然只有一點,但在荀彧心中,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我居然會信這呂公明可以救我大漢四百年基業!?
“公明大才,荀彧自愧不如,然公明何能救我大漢?”
“大破董卓,迎陛下以定乾坤,討天下不臣以平亂世,施仁政以安天下。”
對于荀彧,呂煜也可以說是推心置腹了。
“何能大破董卓,何德迎得陛下?”
“去除山匪,我已聚兵八百,再過些時日,得三千義士不成問題。入洛求官,以得安身之處,暗中養精蓄銳,以聚實力,待陛下需要,隨時可以援救。”
荀彧第一次聽到呂煜說出這番話。
在未見呂煜之前,他以為呂煜是賢才,大才,謀士。
但今日一見,他才發現呂公明胸有大志,有梟雄之資。
“公明為我說了這般多,莫非是...”
呂煜的眼神恨不得將他吞了,荀彧何等聰明人,也是感受得到的。
“我雖微末,但敢請文若輔佐,以救我大漢四百年基業,以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以讓你我青史留得義名。”
呂煜直接將自己的渴望展露出來。
名不見經傳的呂公明,居然要他潁川荀氏出身,有王佐之才的荀彧歸服輔佐。
換在之前,荀彧只會覺得荒謬,但他現在居然真的在認真思索要不要答應。
但...
答不答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