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縱橫天下  第十八章 郭嘉戲志才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漢末縱橫天下 | 雨落未敢愁   作者:雨落未敢愁  書名:漢末縱橫天下  更新時間:2020-12-22
 
“是許縣令來了。”

呂煜所在的小舟漸進,湖心亭中,荀攸的聲音也都傳過來來了。

從小舟上下來,呂煜緩步入亭,亭中白紗紛飛,即便是有火盆熱酒,但寒意也是驅散不去的。

當真是為了賞景,連冷都不怕了。

好在呂煜早有準備,身上不僅穿了內衣秋褲,甚至還穿了襦裙打底,肩上披了黑色貂皮,可謂是保暖到不能再保暖的程度了。

以至于他整個人看起來都有些臃腫。

而此時湖心亭中眾人,有人身穿白衣,有人一身錦袍端是奢華,也有人粗布麻衣樸素無比。

但不管是穿得好的還是穿得差的,這些人的眼睛都非常明亮,另外他們都有同樣一個特點,那便是腰間佩戴著寶劍。

在這個時候,呂煜倒是想起了荀彧的話。

看來這潁川彪悍,還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他之前看過郡志縣志,對潁川已經是有很大程度的了解了。

據《史記》記載“潁川、南陽,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樸,猶有先王之遺風。潁川敦愿”。

《漢書》也寫到“潁川、南陽,本夏禹之國。夏人上忠,其敝鄙樸……潁川,韓都。士有申子、韓非,刻害余烈,高仕宦,好文法,民以貪遴爭訟生分為失”。

如西漢名臣晁錯“學申、商刑名于軹張恢生所,……錯為人峭直刻深”。

法家代表申不害、韓非不僅重法治,還重術治,有濃厚的權謀思想。

也正是因為潁川地區的民俗較異,難于治理,先后有幾任太守采用不同的方式來改變其民俗。

西漢宣帝時趙廣漢看到“潁川豪杰大姓相與為婚姻,吏俗朋黨”的局面,“厲使其中可用者受記,出有案問,既得罪名,行法罰之”,“又故漏泄其語,令相怨咎。又教吏為缿筩,及得投書,削其主名,而托以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使“得強宗大族家家結為仇讎,奸黨散落,風俗大改,吏民相告訐,盜賊以故不發,發又輒得”。

趙廣漢采用誅其首惡、分化瓦解的手段來治理。

不過,趙廣漢并沒有把潁川治理好,反而導“致民多怨仇”。

而韓延壽和黃霸的方法則不同“,先是,趙廣漢為太守,患其俗多朋黨,……潁川由是以為俗,民多怨仇。延壽欲更改之,……乃歷召郡中長老為鄉里所信向者數十人,設酒具食,親與相對,接以禮意,人人問以謠俗,民所疾苦,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長老皆以為便,可施行,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

韓延壽和繼任的黃霸只好采用“柔”的方式,用安撫教化的方式來穩定潁川的統治。

但這種穩定是表面性的,并沒有改變潁川士人“申、韓遺風”、“好爭訟分異”、俗多朋黨”等地域文化特征。

東漢時,潁陽人王霸“世好文法”。

陽翟人郭躬,家世衣冠,父弘,習《小杜律》。郭躬少傳父業,講授徒眾常數百人。郭氏自弘后,數世皆傳法律。

長社人鐘皓,世善刑律,教授門徒千余人”。

陳寔授徒,潁川荀慈明、賈偉節、李元禮、韓元長皆就陳君學。

郭嘉“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

可見潁川原有的“高仕宦,好文法,喜爭訟,多朋黨”剽悍之風終西漢一世無太大改變,此風延至東漢就自然成為潁川多智謀之士。

有好就有壞,有壞就有好。

就像是現在這些人看著呂煜的眼神,就有點亮過頭了。

這是審視的目光。

從腳看到頭,那一雙雙如同火炬一般的眼神,似乎是可以透過肉體,直窺你的靈魂。

當然,這些潁川俊彥在審視呂煜的時候,呂煜同時也在審視他們。

在呂煜眼中,這些人比那些脫光衣服的美女都還好看。

呂煜心中若是有一個形象,那一定是發著紅光,留著口水的。

這些人,各個都是儀表不凡,還有幾個生得頗為俊美的。

郭嘉此時在細細觀察呂煜。

在白衣郭嘉看來,面前這個才從小舟上下來的男子,實在是一個俊美男人。

只見許縣令俊美絕倫,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臉俊美異常。外表看起來好象放蕩不拘,但眼里不經意流露出的精光讓人不敢小看。一頭烏黑茂密的頭發,一雙劍眉下是一雙星目,深邃的眼睛,一眼望不到盡頭,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淪陷進去。

高挺的鼻子,厚薄適中的紅唇這時卻漾著另人目眩的笑容。

呂公明...

才入潁川便取得如此成就,看來確實是有不凡之處。

“公達,這幾位,不介紹一二。”

上了湖心亭,呂煜表現得非常泰然自若,絲毫沒有將自己當做是外人的感覺,反而將自己當做是主人對待。

“是在下愚鈍了。”

荀攸拍了拍自己的腦門,連忙告罪,不過他正要介紹的時候,一邊錦衣打扮的戲志才卻是笑了笑,說道:“還是我等自己介紹為好。”

荀攸想了一下,也是輕輕點頭。

“這樣就再好不過了。”

“還是我先來介紹罷。”

白衣郭嘉先一步走上來,對著呂煜微微行了一禮,說道:“在下郭嘉,陽翟人士,倒是沒有多少名氣,如今見得許縣令真身,當真是心中仰慕。”

這位便是郭嘉?

呂煜看著郭嘉,忍不住打量一下。

不知是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原因,現在的郭嘉,實在是太好看了。

只見郭嘉身形偉岸,高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劍一般的眉毛斜斜飛入鬢角落下的幾縷烏發中。英俊的側臉,面部輪廓完美的無可挑剔。

墨發束著白色絲帶,一身雪白綢緞。腰間束一條白綾長穗絳,上系一塊羊脂白玉,外罩軟煙羅輕紗。

眉長入鬢,細長溫和的雙眼,秀挺的鼻梁,白皙的皮膚。

一雙鐘天地之靈秀眼不含任何雜質,清澈卻又深不見底。膚色晶瑩如玉,深黑色長發垂在兩肩,泛著幽幽光。

身材挺秀高頎,站在那里,說不出飄逸出塵,仿佛天人一般。

光是看這幅皮囊,便知曉其不俗了。

“奉孝過謙了,膩陽翟郭家,可是出過《小杜津》名士郭躬,家傳經傳,非常人所能及,況且,奉孝的才學,其實常人所能比擬,所謂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如今見之,果然如此。”

饒是郭嘉臉皮夠厚,也經不起呂煜如此夸贊。

他連連擺手,說道:“區區薄才,如何值得許縣令如此夸贊,若許縣令再說下去,我倒是要無地自容了。”

“如此贊譽,絲毫不為過。”

曹操能夠成勢,郭嘉功不可沒。

十勝十敗論,實在是太過出名了。

“許縣令謬贊了。”

郭嘉雖然一直謙遜,但是心中也是頗為自得,對呂煜也是變得親近了不少。

“奉孝之后,便由我來罷,在下戲志才,出身就不說了。”

“兄臺謙遜過度了,你乃伏羲氏之后也,出身何等尊貴?”

荀攸連忙給戲志才加價。

“英雄不問出處,出身也不必多說了,戲志才拜見許縣令。”

戲志才白皙的臉龐棱角剛毅,看上去倒是爽朗之人。

“志才之名,我亦有耳聞,閣下乃是籌畫士也,若出世,定能輔佐圣賢,平定亂世。”

“許縣令謬贊了。”

戲志才輕輕笑了笑,說道:“我們士族之人雖然都是喜歡互相奉承,但此地倒是不太需要,許縣令不必如此夸贊。”

“實話實話,沒有半點假話。”

聽到呂煜這句話,戲志才輕輕笑了笑。

“許縣令當真是妙人。”

“我便就不必介紹了,在洛陽的時候,你我便已經是有一面之緣了。”

說話的是華歆。

在太學的時候,呂煜便是見過華歆了。

“能再見子魚,當真有幸。”

在后面,管寧、邴原也紛紛做了自我介紹。

不過相比較與郭嘉戲志才兩人的態度,管寧、邴原與華歆三人就平和多了。

從他們的態度中,也可以看出他們的心意。

管寧、邴原兩人是無意這世俗爭執的。

而郭嘉,卻是有施展抱負的心意。

戲志才雖然有施展抱負之心,但這個心意,就沒有郭嘉那般濃烈了。

只是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后,呂煜心中便明白了。

他今日能夠爭取的人。

或許只有郭嘉與戲志才。

當然....

或許還應該再加一個人。

荀攸。

這家伙...

沒事聚這一群人,應該也是打著考驗他的心思來的。

“許縣令才入潁川,便收復潁陽許縣,我等是心中佩服之際,至此之時,何不熱酒敬之?”

郭嘉拿起酒勺,將早就準備好的酒樽盛滿酒液。

酒液濁濁,散發著濃烈的酒氣。

“能與諸位共飲,實在是人生幸事,潁川,倒不愧有才子之鄉之名。”

“請。”

眾人互敬,熱酒也隨之飲入口中。

呂煜心中也是感嘆了。

現在的潁川,實在是人才太多了。

至于人才為何怎么多。

恐怕與私學是有關的。

漢代私學遍布中原各地,尤其潁川最盛。

許多名士大儒都設館授徒。

如郭躬家世衣冠,父弘,習《小杜律》,躬少傳父業,講授徒眾常數百人”。

鐘皓世善刑律“,以詩律教授門徒千余人”。

南陽人延篤“,少從潁川唐溪典受《左氏傳》”。

張興以《梁丘易》教授“,聲稱著聞,弟子自遠至者,著錄且萬人”。

荀淑“,名賢李固、李膺等皆師宗之”。

許多別郡名士,也客授潁川。

如沛郡人桓典“,復傳其家業,以尚書教授潁川,門徒數百人”。

南陽人宋均,“曾客授潁川”。

黨錮之禍前后,許多潁川名士回歸故里,潁川遂成為士人游學的首選之地。

如李膺“教授常千人”。

陳寔隱居荊山,設館授徒,遠近的士人都以他為宗師。

便是北海人管寧“,與平原華歆、同縣邴原相友,俱游學于異國,到潁川求學。

后世等到陳寔去世時“海內赴者三萬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數”,可以想象到陳寔所授生徒之多。

許多士人從很遠的地方來到潁川游學。

如漢中人祝龜十五歲時,就從漢“中遠學汝、潁及太學”。

梓潼人楊充“,受古學于潁川白仲職”。

對于潁川士人來說,則占盡地利、人和的優勢。

不僅是人多,潁川的私學的教育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這是其他地方都比擬不了的優勢。

一是法律。如郭躬講授《小杜律》,鐘皓講授詩律。

二是經學。如唐溪典講授《左氏傳》,張興講授《梁丘易》。

他們所傳經學有這樣的特點:擅長于論辯,多博通而不專攻一經。“荀淑博學而不好章句,多為俗儒所非”。“韓融少能辯理而不為章句學”。

這一特點在潁川士人的學術著作上也有體現。如荀爽作《公羊問》及《辯讖》,荀悅作《申鑒》,劉陶作七曜論》《匡老子》《反韓非》《復孟軻》,多屬論辯性質的著作。

在私學中,潁川士人不僅能學到精深的法家、儒家的知識,也從這些名士大家那里學到很多政治經驗。而且這些私學中的士人還相互結交,互相影響。如王烈與陳紀、陳諶交好,楊充與荀爽、李膺相友善,李膺與郭太相友善等等,不勝枚舉。

潁川士人有此得天獨厚的受教育的條件,使得潁川人才輩出。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呂煜才冒著有潁川黃巾的威脅,也要到潁川來。

這潁川人才批發市場,隨便出來一個,那可都是大才啊!

就譬如面前的郭嘉...

呂煜若是得之,不亞于多了數萬兵馬。

屆時內政有荀彧,軍事謀略有郭嘉、戲志才。

只要呂煜不是袁紹那種庸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肯定是能夠發展起來的。

當然...

前景是非常美好的。

現在最關鍵的,便是將這人才批發市場的人才提出來。

現在不是買方市場,而是賣方市場。

也就是說,現在不是君擇臣。

而是臣擇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