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新明  第一百一十四章 專班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萬歷新明 | 摩碣   作者:摩碣  書名:萬歷新明  更新時間:2020-11-27
 
待講完辦報的事情,朱翊鈞又從桌子上拿起一本奏章道:“這是山陰縣徐貞明聽聞朝廷要大修水利,主動跑去南京求見海瑞,通過他給朕上的一本奏章,老先生看看。”

這天下七品以上官員的姓名履歷,都在張居正心中。他一邊接過奏章一邊道:“臣知道他,隆慶五年進士,是一個能辦實務的,臣還聽說其老想著在北方種稻子。臣今年本來也想舉薦他,任工科給事中。”

朱翊鈞聽了,點頭道:“他卻等不得了,這北方種稻的事已成其心病。正好,因賣鹽場事,朕還在京畿收了好些地,卻不妨讓他試試。”

張居正接過奏章,先不看,對皇帝奏道:“皇上立了銀章直奏制度,天下巡撫以上重臣和欽差的一些政事不通過通政司而直奏,內閣不得預聞,給事中對此頗有煩言。臣以為,皇上批紅時還是多囑咐他們通過正式奏章上奏政務的為好——若有不便明發的細情,再用直奏。”

朱翊鈞點頭稱是,笑道:“老先生說的是,這制度本就是要為人君收攬細情所用,朕已經訓斥了幾個拎不清的。不過徐貞明此前在隆慶六年有奏章,卻未獲朝廷批答——這次倒也怪不得他和海瑞。這個人能獲海瑞青眼,倒是不容易。”說完,哈哈大笑。

張居聽了皇帝的承諾,心里感到甚是舒服,連忙翻開徐貞明的奏章看了,見其寫的主要內容先是力陳漕運靡費,而北方水利不修,導致糧食產量不足,誠為可惜。建議朝廷能在北方大修水利并開墾農田,解決北方糧食問題。

徐貞明還在奏章中說,隆慶五年他來京師參加春闈時,已經對京畿附近的河流水域進行了考察,認為完全可以開墾出數以萬畝計的稻田,緩解京師的糧食需求。

張居正看過后大為驚喜,說道:“此干臣也。恭喜皇上得一能臣。”

朱翊鈞聽了點頭道:“徐貞明確是個想事干事的人才,京師戾陵堰和盧溝那邊,現在雖然有些稻田,但太少了。若徐貞明能成事,這漕運之費也能省下不少。”

張居正點頭稱是,兩人由此發散開去,又討論了些種植玉米、紅薯、土豆之類新作物推廣的事情。最后議定任命徐貞明為京畿屯田御史專責開墾農田和新作物推廣事務。

談過了徐貞明張居正合上海瑞替他轉來的奏章,問朱翊鈞道:“海瑞這專案欽差等朝廷對江南各家的處置下去了就要回來交旨,下一步皇上打算如何安排他?”

朱翊鈞聽了有些頭痛,不由得沉吟起來。他皺著眉頭看向張居正恰逢張居正此時也在偷看他的臉色兩人對上了眼,一愣之下,都哈哈大笑起來。

朱翊鈞好久沒有暢快的大笑,此時心情松快之下竟然笑出了眼淚。等笑過了對張居正道:“朕原本想著在全國設立巡回按察使,專司清理各地的積案和冤獄。——因和都察院外差的職責有些重復,故一直在猶豫,也沒和老先生商量過。要不加海瑞左都御史銜,把這一塊事情弄起來?”

張居正聽了心神搖動。問道:“這這就和大理寺卿平級了,皇上是想?”

朱翊鈞點頭道:“朕是想建立流動終審制度這民間訴訟,有錢的能打到本府特別冤或者特別有錢的,方能進京來打官司告狀卻苦了好些沒錢沒勢力的。不如讓海瑞帶著都察院外差做起來一個流動的大理寺。讓那些孤苦無依的也能有個說理的地方,也破一破地方官官相護的頑疾。嗯,不知道他的身體能不能撐得住?”

張居正思考一番,哈哈笑道:“此老廉頗也,尚能食斗米,皇上放心!”

張四維終于在四月份修完了,朝廷按例封賞,加其禮部尚書銜。張居正隨后上奏,建議皇帝增加閣員。

后經廷推,張四維終于圓了入閣夢。還未等其把板凳坐熱,就接手王國維手中分管的戶部和工部事務,忙的飛起。

因張四維把王國光視為競爭對手,這辦差比王國光這個色胚要嚴謹、努力好幾倍,把戶部和工部折騰的欲仙欲死——此正為朱翊鈞所樂見。

此次內閣重新排名,張居正以修之功,晉中級殿大學士,爬到了閣臣頂端;呂調陽晉建極殿大學士;王國光晉文淵閣大學士,都升了一級。張四維這個新嫩,為東閣大學士。

隨著春耕的全面結束,萬歷三年的首要工程“全流域治河疏浚”工程也正式開工。

張居正被皇帝任命為“治河總理大臣”,負責全國治水的統籌工作;王國光、潘季馴任“治河協理大臣”,負責給張居正打下手。

自去年鹽政改革開始,朝廷首次出現了“總理大臣”的名號,首任“鹽政總理大臣”為王國光。王國光當時臭美了好久,但隨著鹽政改革的完成,這總理大臣名號隨即取消。

今年開始全國治水,朱翊鈞又設立了“治河總理大臣”,張居正擔任此職。朝廷上下全體都被蒙在鼓里,沒一點反對聲出來。

張居正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見皇帝做事敞亮,加班時間再度延長,累的腰都有些彎了。

潘季馴被參倒前為工部侍郎銜,此次被起復為工部左侍郎,并任治河協理大臣,負責治水的具體任務。

王國光負責協調朝廷各部和跨區域各省分工協調工作,張居正對治水工作負總責。

為了確保落實,朱翊鈞又下旨,抽調各部精英,組建了治水專班。專班將張居正的考成法進一步深化,列出了要完成的各項治水指標,倒排工期,先分解任務到部、到省,隨后層層分解,最終落到官員個人。

都察院、大理寺也抽調專干,加入治水專班,成立了十個督考小組,拿著工期表、任務表、責任表,層層考核。

自太祖以來,朝廷文武官員沒見過這般陣勢,這次算是開了眼。就算開基二祖東征西討那般軍國重事,當時朝廷就某轉運事項也都是設立專責大臣而已。專責大臣怎么管手下,皇帝并不干涉,只要完成任務,到時候該敘功的敘功。

如今見皇帝和張居正把考成法給玩出了這般花樣,文武百官一個個都暗思自己以前太天真了——余懋學這個傻缺,這時候再諫言不遲啊?

可惜隨著張四維的入閣,余懋學已經在獄中生病死了,再也沒有辦法發聲了。其余給事中看見了這個現成例子,且皇帝早就有言在先,誰還敢就考成法出聲?——又考不到他們頭上。

朱翊鈞主導專班的成立,給張居正也上了一課。他原以為自己設計的考成法已經很牛掰了,對官員也算的上苛刻。

沒想到皇帝居然推陳出新,把考成法的潛力挖掘到這種程度,與皇帝相比,自己推出的考成法有點松,對官員簡直很好了。這樣一尋思,張居正差點被自己感動了。

這種治政思路,非浸淫官場多年的老吏絕對想不出來。這皇帝到底是圣聰天縱還是身邊有能人?張居正觀察不出來,也懶得猜,反正這法子好用就行。

這加強版考成法出臺后,背上了任務的各級官員也都醍醐灌頂了。除了讓自家夫人用布做個小人,寫上張居正大名每天用針扎以外,全體有樣學樣,層層分解落實到人,自家先自查考核起來。

為了激勵各級官員勤勉辦差,朝廷并不是一味苛刻。專班成立之后,又設立了獎懲制度。罰則和朝廷以前考核所定罰則并無不同,這獎勵制度很人性化:

凡在治水工程中表現優異的,立即提拔一級以上使用,若為整個工程做出重大貢獻的,除了升級、賜服等常規榮譽外,現金獎勵一律加十倍,上限一萬兩;

因治水過程中,多數官員身兼兩職,因此工作量幾乎加倍。朝廷由此出臺規定,工程實施期間,治水官員本職工作考績仍為優異的,稱“雙優異”。朝廷蔭其后代一名,名字隨便報。就算你子孫旁支全是女兒,也沒問題,娘家那邊親戚朝廷也認賬。

這獎懲制度的出臺,讓天下官員都轟動了。再沒有責任心的官員,也都沒了懈怠之心,眼珠子通紅,都要干出點名堂。

整個帝國,因為治水專班的成立,加強版考成法的落實,終于如同一架生銹已久的機器,在注入了真金白銀化成的潤滑油后,于嘎嘎作響中磨去了惰性的鐵銹,吭哧吭哧的加速運轉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