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五年八月十六,依照“三、六、九”開朝會的規矩,皇帝一早就上了早朝。不過相比之前大詔起草過程中的吵吵嚷嚷,本次大朝就是走一個流程罷了。
內閣總理大臣張居正出班啟奏,言大詔起草事畢,請皇帝圣裁后下達六科廊成旨,頒發天下。朱翊鈞壓抑著激動的心情,玉音言“可”——朝會就此結束。
六科給事中們也被大詔頒行搞得心潮澎湃,紛紛放下手中諸事,在六科廊外面排隊等著。等侍從室秘書郎將大詔送達時,吏科都給事中賈三近眼睛尖,第一個沖上去接了過來。
見其余同事紛紛湊上來,欲先睹為快。賈三近笑道“草稿我等都通讀過了,也提了好些意見——這成稿不如由賈某讀一遍如何?”
見眾人都點頭,賈三近展開厚厚的詔書,從第一頁開始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治法。窮變通久,見于大《易》。損益可知,著于《論語》。蓋不易者三綱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而可變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伊古以來,代有興革。即我朝列祖列宗,因時立制,屢有異同。”
讀到此處,賈三近拿出三伏天喝涼水的表情,贊嘆道“好一篇巍巍宏文!”
此時,從早朝返回后宮的朱翊鈞,在一眾內官、侍衛陪同下,到西苑放松三月以來一直高度緊繃的神經。
待到了捶丸場,見皇后正帶著一些嬪妃在已經泛黃的草坪上捶丸,滿場都是嬌叱歡笑之聲。朱翊鈞在秋色里欣賞了一會兒眾美,心情又好了幾分。
見朱翊鈞駕到,皇后帶著嬪妃過來行禮,并邀請朱翊鈞參與捶丸。朱翊鈞在穿越前打過幾次高爾夫,穿越后就將高爾夫的鼻祖——捶丸游戲也改進了一下,使其和后世相差仿佛。
見皇后玩的臉色紅撲撲的,神態嬌憨可愛,朱翊鈞刮一下她的鼻子,哈哈笑道“嗯,你們玩吧,朕騎一會兒馬。”
聽說皇帝要騎馬,莊靜嘉將手中球桿遞給身邊女官,笑道“那臣妾也跟著皇上騎馬。”見朱翊鈞點頭,身邊女官連忙架起帷幕,讓皇后也換了騎裝。
西苑的騎馬跑道,圍著捶丸場修成,既有坡,又有河,還有意做了幾個低矮的障礙物。朱翊鈞為了讓皇后等后宮女子熱愛運動,就專門進了一批矮馬,供后宮女子騎乘。
皇后換衣服的間隙,左右已經將帝、后的馬匹牽了過來。朱翊鈞見了自己的坐騎,就摘下手套輕輕撫摸它的額頭,又伸手從魏朝手中袋子里抓出一把豆子,喂給愛馬。
那馬打了個響鼻,在朱翊鈞手中把料豆吃了。朱翊鈞問伺候此馬的內監道“這些日子天天跑嗎?”
那內監跪地奏道“回皇上的話,奴婢等不敢懈怠,每日牽著它跑二十里。因正抓秋膘,奴婢等每日也喂它一個鮮雞蛋。”
朱翊鈞身邊帶刀侍衛馬鈞也躬身道“皇上,臣昨日也去看追音來,跟著一起跑了二十里。”
馬鈞乃錦衣衛同知王通的義子,被推薦到皇帝身邊任侍衛兩年多,是朱翊鈞最信任的人之一。
“追音”正是朱翊鈞給愛馬取的名字。這馬是順義王在萬歷三年秋天進貢,通體黑色如緞子一般,僅四蹄之上各有一小段白色,奔跑起來遠看如同踏云一般,神駿異常。
雖然神駿,但給皇帝騎的馬誰也不敢大意,只能將其留種后騸了去。這馬脾氣溫順,朱翊鈞騎了一年多,也培養出來些感情。
莊靜嘉換完衣服后,從帷幕出來。見皇帝只關心自己的愛馬,嘟著嘴在女官攙扶下騎上自己的矮馬。那馬也是騸過的,裝了側騎的鞍子——即在馬鞍左側腳蹬上方再安裝一個腿托,女子騎乘時,可將右腿置于腿托之上,避免跨騎之不雅。
朱翊鈞見她的騎裝長裙飄飄,上身短衣窄袖英姿颯爽,胸前起伏曲線誘人,嘴角就漾起淺笑,眼中的欣賞遮不住。莊靜嘉和他一對視就羞紅了臉,低頭不敢看他。
朱翊鈞對著她豎起拇指示意,自行騎上馬,兩人相伴沿著跑道慢行。左右內侍見狀,也上馬跟在后面。因皇帝不耐煩他們能聽到和皇后的悄悄話,這些人都在數丈開外。
六科廊,賈三近在聲情并茂的讀著
“成祖以后,已殊太祖之時。嘉靖、隆慶以來,豈盡成化、弘治之舊。大抵法積則敝,法敝則更,要歸于強國利民而已。朕躬登基以來,國事如稠而萬民嗷嗷待哺,朕尤痛自刻責。深念近數十年積習相仍,因循粉飾,以致成此積弊。”
“元年以來,一切政事切實整頓,以期漸圖富強。以為鹽政興革、東北開發、黃淮治理等事,國事頹勢漸挽。前事之得失,乃可為后事之師。自萬歷五年以來,又有膠柱鼓瑟者以祖宗之法、圣人之教絮絮煩言,偽辯縱橫,妄分新舊。”
西苑,莊靜嘉低聲問朱翊鈞道“皇上,早朝順利么?”朱翊鈞點頭微笑道“嗯,幾個月來大肆宣傳,又處置了幾個不開眼的,如今雜音小了許多。”
莊靜嘉聽了,用崇拜的目光看著他道“皇上,真是有大魄力之奇男子也。”朱翊鈞聽她如此說,哈哈大笑。
“法令不更,痼習不破;欲求振作,當議更張。此前,朕已著內閣總理大臣、翰林學士、六部、九卿、各省督撫,各就現在情形,參酌古今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校工商,軍政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并,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修,各舉所知,各抒所見,具題奏以聞。”
“皇上,成婚半年,臣妾又長大了些呢。”
“嗯,該大的地方都大了。”
“皇上,太后昨日召見臣妾,問了些事。”
“嗯,什么事?”
“皇上討厭,臣妾不理你了。”
“雖斟酌未能盡善,然不可不切實施行。今乃列御誓文,為大政總綱宗旨
甲,變法目的
期以未來,中國之大道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期以百年,中華之義行也。扶危濟困、扶弱抑強而制霸寰宇,人類同沐中華之德澤,華夏之禮行于四海。
期以五十年,大明之國土、海疆廣袤也。北至冰原,南至西洋、東至新陸、西至遠洋,用以養吾國之民并布仁義于天下。
期以三十年,政通人和,國家富足;民智開放,體魄健強;武功強盛,無夷敢辱;農本根固,工商大興;民富國強而眾安道泰矣。
期以十年,興工業而海陸并進,得賢才而治具克舉。凡農、工、商、學、兵諸事者俱興,而成其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