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  第五十一章 陪酒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大唐不良人 | 庚新   作者:庚新  書名:大唐不良人  更新時間:2020-11-15
 
王伏勝是在李治身前行走的太監,正如王福來伺候著武媚娘。

他站在殿門旁,向望著李義府背影出神的蘇大為道:“少卿,請隨我入殿吧,別讓陛下等急了。”

“好。”

蘇大為放下心中猜測,隨著王福來走入殿中。

遠遠的看過去,見身材胖大的李治,正靠在椅上,似在閉目養神。

待王伏勝開口通傳后,李治張開雙眼。

在那張胖乎乎的臉上,細長的雙眼中,閃過一抹精芒。

顯然他的內心思慮極為復雜。

不過在看向蘇大為的時候,略微繃緊的身體漸漸放松下來,嘴角也微微翹起,似乎心情不錯。

“阿彌你來了。”

他伸手招了招,示意蘇大為近前說話。

“剛接到安西都護府的軍報,蘇定方和裴行儉狠挫了吐番一次,揚我大唐雄威,也讓吐蕃知道,誰才是天下之主,呵呵。”

他的心情似乎不錯。

蘇大為忙走上前,向李治行禮道:“臣為陛下賀,為我大唐軍威賀。”

“你來得正好,朕要用膳,你陪朕小酌幾杯。”

“是。”

一時間,蘇大為竟有一種受寵若驚之感。

一直以來,李治對武媚娘身邊的人,是嚴防死守。

對蘇大為,是既用且防。

蘇大為在百濟才打下倭國列島,李治知道后,大驚之下,立刻將其召回。

可見一斑。

就算回長安后,蘇大為也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來自這位陛下的“關愛”。

借著他被刺一事,最后以查案不利為由,居然將蘇大為發回長安縣繼續做不良帥。

此前在百麗和遼東半島,浴血奮戰,數次力挽狂瀾,最后還助李勣平定高句麗,如此功勛,最后也只封了正四品下的武官散秩。

但眼下,李治居然主動邀蘇大為一起用膳。

這是一個十分積極的信號。

蘇大為并不相信,以李治的精明,會做無用的事。

既來之則安之。

蘇大為按著臣子禮儀向李治再三行禮,才在王伏勝的安排下在布起的小桌前站定。

待李治被太監扶著在桌前一張寬大柔軟的胡椅上坐下后,才裝做誠惶誠恐受寵若驚的模樣,半個屁股入坐。

沒辦法古往今來打工人在領導面前,都得裝這副姿態。

李治瞇著眼睛,像是十分滿意蘇大為的態度。

他拍了拍椅子扶手,贊了一聲:“阿彌聽媚娘說這逍遙椅,是你發明,敬獻宮中,朕自從坐了以后,就喜歡上了。”

他輕輕撫摸著椅子扶手向蘇大為笑道:“你這人,頭腦里天馬行空不知裝了些什么,常能出人意表。”

這話就不知是夸獎還是提醒了。

蘇大為心中一刻不敢放松,想了想才向李治抱拳道:“些許小玩意主要為了生活便給當不得陛下謬贊。”

“你所作之物,可不止是小玩意。”

李治看著他,似笑非笑道:“除了鯨油燈,聽說近幾年,京中流行一種‘燒刀子’酒,也是你所研制?”

“啊,是有這么回事。”

蘇大為大腦急速運轉。

本來他入宮,是想提及李義府的事。

卻沒想,還沒找到機會開口,李治便接二連三的發招。

李治現在提起酒的事,是何意?

關于酒,大唐有一個“榷酤之制”,指的是政府對酒實行專賣制度。

由朝廷,具體來說,是天子手下官署壟斷釀酒技術。

不僅設立一個專門管理釀酒的部門“良壇署”,而且還有專門的門店來賣酒。

蓋因為,酒在唐時,也屬暴利行業。

唐人獲酒,有三個渠道。

第一種渠道就是購買官酒,也就是良壇署所制。

但這種酒,其實口感并不太好。

最好的酒和釀酒師,各家都需要獻給皇帝。

這種好酒的產量有限,一來全手工制作,二來皇帝和后妃的飲用,賞賜有功的官員臣子。

還有國家祭祀。

基本就全消耗掉了。

第二種獲酒的渠道是私人作坊釀酒,這種坊的格局往往都是前店后作坊。

也就是后世影視劇里常出現的酒樓、酒店、酒肆。

蘇大為的“燒刀子”酒,也是用的這種模式。

在長安大受歡迎。

而且他手下工坊所制之酒,通過商貿遠銷草原和遼東。

可謂日進斗金。

當初跟著蘇大為投入制酒的幾家,如李客師和安家,都是賺得盆滿缽滿。

別看這種小酒坊在長安如螞蟻鋪般,開得倒處都是,竟引無數文人騷客為其折腰。

比如后來的詩仙李白,就是這些店鋪的常客。

第三個渠道,便是家庭自釀酒。

按唐人心目中的排名,官營壟斷的酒,口感最差,其次就是酒肆,因為要量產,只能說比官酒要強點。

最好的,當屬家庭自釀酒。

不會偷工減料,舍得用糧食,也不存在摻水問題。

當然,蘇大為改良的制酒工藝,燒刀子的酒精烈度和口感,已經完全打敗了所謂自釀酒,在大唐權力輻射之處,都贏得極大的口碑。

和鯨油燈一樣,成為大唐向外貿易的名片之一。

這些念頭,在蘇大為腦中一閃而過。

他立時刻起來,叉手行禮道:“是阿彌疏忽了,待我回去,就把制酒的法子整理一下,交到宮里,若有需要,我家中也有熟練的制酒匠人。”

“咳,阿彌坐下,坐下說話,你這說到哪里了,傳到外面,豈不是讓外人以為朕貪圖你制酒法,不好。”

“陛下說的是,不過這并不是臣子對陛下,而是阿彌對陛下的敬愛,就如這逍遙椅。”

蘇大為七情上面,一臉誠懇的道:“若非陛下不棄,給臣施展的機會,哪有臣的今天,臣但凡有尺寸之功,皆陛下所賜,有什么便給之事,也應該想著陛下。

這幾年在外征戰,竟忘了將‘燒刀子’交給阿姊,這是我的疏忽。”

一番話,說得雖不如朝中那些老狐貍圓滑,但意思也到了。

明明是天子想要此物,但卻不能讓天下人,覺得天子在與臣爭利。

像蘇大為,就得遞梯子上去,讓李治滿意。

這便是為臣之道。

李治笑瞇瞇的點頭:“媚娘當初有你這么個兄弟,朕初時還覺得疑惑,現在越來越覺得,媚娘有眼光。”

“陛下這么說,更讓臣汗顏了,當初在寺中,臣莽撞,多有失禮處……”

李治揮了揮手:“誰還沒有年輕的時候,一會陪朕多喝幾杯,這事不許再提。”

“謝陛下。”

蘇大為暗自擦了擦汗。

終于,終于把這話給說開了。

這么些年,雖然李治沒有計較,但蘇大為自己豈能不知。

當初在救李治時,他的態度有多莽。

完全沒把當時的李治放在眼里。

雖然那時長孫無忌當朝,天下人都以為李治懦弱。

此后蘇大為在李治面前戰戰兢兢,多少也因為此。

今天總算是趁李治心情不錯,借著獻酒的事,把這事暗中說開了。

“對了陛下,怎么不見阿姊?”

“媚娘在太子那邊。”

李治一句話帶過。

蘇大為看了看氣氛,感覺現在不適合馬上切入到李義府的事。

酒菜陸續上桌。

酒是燒刀子。

菜則是琳瑯滿目。

蘇大為粗粗一看,竟有數種魚。

據說李治愛吃魚,這桌上,有一道蒸鱸魚,還有一道魚膾。

至于別的,蘇大為則是不認識。

李治似是看出蘇大為的窘迫,提起金箸指著那道魚膾道:“此乃金盤膾鯉魚。”

蘇大為頓時有點懵。

唐詩中,將鯉魚稱為“點額魚”,典故來自《太平御覽.鱗介部.卷八》:“魚鮪,鯉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

據說此魚極有藥用價值,但好像朝廷禁止民間私自捕殺。

不過蘇大為很快想起來,禁止捕鯉,說鯉與“李”諧音,那要到玄宗朝。

現在自無此禁忌。

鯉乃唐人餐桌上美味之一。

白居易的《舟行》里就說:“船頭有行灶,炊稻烹紅鯉。”

王維在《洛陽女兒行》寫道:“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蘇大為看看眼前的滿桌魚宴,再看看滿面紅光,面帶喜氣的李治,心里忍不住碎碎念:魚雖好,但陛下不能貪杯啊。

中醫里據說許多魚是有“發性”,不可隨便輕吃。

比如鯉魚,就是大發之物。

這個有沒有道理不知道,但至少民間一直這么傳。

如后來的孟浩然,《新唐書.孟浩然傳》記載:開元末,病疽背卒。

據說就是病幾乎好了,但在朋友聚會時,忍不住多吃了點魚,回來后便背疽發作而死。

像李治這身體,一看就是三高人群,吃大魚大肉,真的是在作死路上瘋狂摩擦吧。

不過這些也只能在蘇大為心里一閃而過。

他是沒有頭鐵到就飲食問題,和李治爭一爭長短。

食不知味的陪著李治喝了幾杯,蘇大為頗有些如坐針氈之感。

他心里有事,自然坐不安穩。

但看李治興致正濃,又不好這時候開口壞了李治的興致。

左等右等,好不容易等李治吃得差不多,開始撤宴上茶。

蘇大為心里做了一番建設,正要開口把話題往李義府身上引,就在這時,忽見一名宮女匆匆跑上殿,被王伏勝攔住問了幾句后,王伏勝面色亦是一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