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一百二十七章 怎么拉魏征當隊友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孤才不要做太子 | 抉望   作者:抉望  書名:孤才不要做太子  更新時間:2020-12-07
 
“《收流富國論》?這個名字可不怎么樣,不知太子準備親自動筆,還是讓李太師執筆?”

一句話,就能聽出李靖想要拉李綱下水的意思。

李承乾笑著搖了搖頭:“自然是我親自動筆,李師現在臥病在床,怎么能讓他老人家動筆呢。”

想都不用想,老先生現在雖然是太子太師,但是,太子太師并不是朝堂之上的一個職位,已經八十多歲的他,不管朝堂發生了什么事兒,都不能輕易摻和。

見太子堅持不拉李綱一起,李靖也就閉嘴了。

隊伍返回長安的路線,跟進山的路線不一樣。

在一處山坳里,居然又遇到了一個流民的營寨。

這個營寨跟劉楊的營寨比起來,還要更差一點。山寨圍著溝壑里的一個山洞而建,圈著地皮的只是一些柴草堆。

牛進達指著流民營寨說:“像這樣的營寨,秦嶺里就不知道有多少,更不要說全大唐了。都是躲避戰亂的可憐人,在外面要受罪,如今進了山里,還要受罪。”

禁軍侍衛隊伍的出現,讓幾個在營寨門口守衛的流民驚恐萬分,一溜煙的就回了山寨。直到眾人離開,才敢冒出頭來。

放棄田地,進山躲避戰亂雖然是無奈之舉,但是他們欠朝廷的賦稅也是真實的。

有的時候,官軍剿匪,遇到的不一定是窮兇極惡的山賊。

也有可能是手無寸鐵的流民。

出山后到軍營取回馬匹馬車,隊伍趕在日落前回到了長安。

臥室里的老先生,此時的氣色好了很多,雖還不被允許外出,但是已經能夠離開床榻了。

將上奏為流民請愿的事情說了一遍,意外的是,老先生并沒有勸阻,反而大加贊賞,甚至雀躍著想在奏折上也署名。

當李承乾問及原因時,李綱回答道:“這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為什么要勸阻?前隋的時候也有官員提出過修改律法,收攏流民。可是怎奈皇帝不愿就這么放過流民的罪責,政策沒有通過。當今陛下雖然....

但是,從他登基以來發布的一系列政令來看,是一位仁明的君主。老夫覺得,這個政策多半能通過,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老夫若是能夠盡一絲微薄之力,九泉之下也能無憾了!”

“呸呸呸。”

伸手拉起老先生枯槁的手,李承乾連忙道:“您瞎說什么呢,不過是喝醉酒了而已,算不得什么大病。既然您想要署名,那不如,這封奏折就您起草吧。”

李綱揮揮手:“不可,還是你寫比較好。御醫特意叮囑過老夫不能動筆,也不能耗費心力。正好,老夫也看看你的文章功夫怎么樣。”

見老先生把手縮進袖子里的樣子,李承乾就知道沒戲了。

就在李綱的房間,李承乾要來筆墨,開始打草稿。

雖然文言文語法什么的玩不太溜,但是寫篇文章還是沒問題的。怎么說也是高中畢業,高考的議論八股文也學習過,用這樣的格式來寫文,應該有效果吧。

提筆寫字,因為是草稿,李承乾也就沒有那么上心。

李綱就坐在一邊,看著學生寫文。盡管看出了一些語病之類,他卻沒有指出。

畢竟這篇文章是太子進山遇到流民后所感,以太子的年紀,文章有些錯誤之處,才是合理的。

夜色降臨,李承乾寫得來勁兒,連晚飯都沒吃。師徒倆就一直餓著直到酉時。

寫下落款后,李承乾長舒一口氣,偏過頭笑著問李綱:“李師,您覺得如何?”

李綱點點頭,滿意道:“雖然沒有一氣呵成,掉點價,但是依老夫看,你這文章足以載入史冊了。《收流富國論》這個名字,不怎么好聽,依老夫看,直接叫《安民論》比較好。畢竟,你這篇文章不僅僅是為了流民,還有著挑戰律法的味道在里面。若是叫安民論,今后有什么律法還有問題,就能照例更改了。”

李承乾自然是從諫如流,將名字更改成了《安民論》。

牛進達的奏折已經送來,將奏折展開,在老先生的指點下,李承乾一字一句的將安民論抄了上去,最后署名。

李師既然強行要求署名,他也不好拒絕,只能把第一的位置讓給了他老人家。

接過筆,老先生無視了李承乾留下來的地方,在“太子(空格)李承乾”的下方,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讓先于師固然是太子尊師重道的心意,但是身份的差距,卻是實打實的。

合上奏折,讓方勝趁夜送去衛國公府。

放下筆后,師徒才來得及吃飯。

見老先生不過喝了一碗粥、吃了兩口菜就放下筷子,李承乾擔憂道:“看樣子您的身體還是沒有調理好啊。都是弟子的錯,那天晚上應該阻攔您的。”

李綱毫不在意道:“就是胃口不太好而已,況且,老夫已經八十有一,就算因此而死,也是美談,總比最終纏綿病榻而死,要強的多。”

嘆息一聲,李承乾也放下了筷子,服侍老先生躺倒后,才離開。

第二天一早,依舊是照例的鍛煉。

李靖和牛進達一人抓著一個酒壺,看著太子練劍、練拳,遇到不妥的地方才會出聲指點一下。除此以外,都是聊天,聊到興起的時候,倆人還碰一下。

完成三百拳的訓練目標后,李承乾渾身已經濕透了。

見太子停了下來,牛進達才醉醺醺的說:“奏折,老夫已經送上去了。路子雖然不對,但是讓陛下看到應該不是什么問題。”

李靖則笑道:“武將的奏折都是送到兵部的,估計李孝恭看到這個折子都要震驚。什么時候,武將也操心起文官的事兒來了,哈哈!”

“衛公,您應該看過我的文章了,您覺得怎么樣?”

評價的問題,只能問李靖。牛進達雖然識字,但是也只是識字的程度而已。

喝了一口酒,李靖捋捋胡須,說:“有理有據,還有為國為民的思想,很好。雖然語法上有很多的錯誤,但是叫老夫起筆,是絕不可能寫成這樣的。咱們三個和李太師,估計得準備準備了。最遲今晚,陛下叫咱們上朝的旨意就會送達。”

事實上,不是晚上,中午的時候,命令就從皇宮中發出來了。

得到奏折的李孝恭,并沒有批復,而是直接叩闕,送到了皇帝面前。

處理完奏折,已經是傍晚。

找出李承乾寫的奏折,李世民又讀了一遍,才放到案上,閉目沉思起來。

掌管文書搬運的宦官將處理好的奏折都抬走,唯獨留下了這一封。

夜色又深了一點。

照例,長孫帶著宵夜來到了御書房,看奏折都已經搬走,才入內。

“陛下,是時候安寢了。”

直到這時,李世民才回神。

拿起奏折,李世民就像拿到獎狀的父親一般,對皇后說:“觀音婢,你來看看,這奏折,雖然是牛進達的,但是上面的內容卻是承乾所寫。”

如果是別的奏折,長孫多半還要推脫一下,但是一聽是兒子寫的,頓時也來了興致。

展開看了一遍后,長孫掩嘴笑道:“不知道您高興個什么勁兒,你看看這里,這里,還有這里,出了好多的錯誤。”

李世民接過奏折笑道:“朕看的不是語病,而是內容。派承乾去秦嶺狩獵,是想讓他指揮太子親率,體驗一下。只是沒想到,這孩子卻碰到了流民,還起了更改律法,免罪收攏流民的想法。

朕一直頭疼流民的問題,卻不好以一帝王之尊對律法發出疑問。魏老賊雖然嫉惡如仇,但是也一直沒有注意到流民的問題,好幾次朕都想在他的諫書上批復‘流民’兩個大字提醒他了。如今承乾提出來,勢必會招來大片的附議者,太子仁慈之名,也會不脛而走。說實話,這樣的局面,比起朝臣提出來,還要好很多。

另外,從這篇奏折來看,雖然有學習劍術拳法,太子的學問也沒有丟下。太平盛世最怕的就是昏聵之君,承乾能夠如此上進,朕心甚慰。”

兒子能這么知道長進,長孫也很開心。

曾幾何時,她渴望過嫁給一個蓋世英雄,結果遇到了李世民。

曾幾何時,她也曾幻想過母儀天下,結果她真的成了皇后。

曾幾何時,她還盼望過能夠不失帝寵,從一月半數以上留宿兩儀殿看,皇帝夫君確實還是跟她一條心。

而這么多的愿望實現以后,她還是自知貪婪的向上蒼祈求,兒子也能成為一位仁君。

現在看來,上蒼還是寵愛她的,連這個愿望也達成了。

情不自禁的雙手合十,長孫眼里含淚,此時的她,真的覺得沒什么遺憾了。

上朝,實際上也是一個力氣活兒。

丑時剛過,李承乾就被宦官叫醒,開始洗漱準備上朝。

東宮跟皇宮只有一墻之隔,而住的邊遠一點的朝臣,恐怕三點就得起來。

收拾妥當,上馬車直到承天門前。隔著馬車,還能聽見外面朝臣的談話。

如果沒有要緊事,大朝會每個月只會開一次。就連每日的例朝,也只有涉及到相關奏折的大臣才會上朝。而昨日大朝會的通知,讓朝臣們都不明所以。

只有發生大事的時候,才會召開大朝會。可是眼下并沒聽說發生了什么事,所以迷惑的官員們都在互相打聽。

一輛馬車駛來,很是囂張的靠著太子車駕停下。

東宮的馬夫剛要發怒,一見馬車上河間郡王府的標記,頓時不敢多說什么了。

河間郡王雖然只是郡王,但他是太子的皇叔,跟太子車駕并列并無不可。

李承乾本來在車內打盹兒,猛然間聽到車廂被人敲響。

迷糊著尋找聲源,當發現是窗口附近后,他掀開窗簾,就看到了在對面馬車上探出頭的李孝恭。

“皇叔莫怪,起的太早了,我打了個盹兒,沒看到您的車駕。”

李孝恭笑道:“上朝前打盹,是常事。你還小,起的這么早一定受不了。不說這個,老夫昨日收到的奏折,確實是你所寫?”

李承乾點了點頭。

“若真是你所寫,可見太子功課做的很不錯啊。我家你崇義兄長,已經學了三四年,結果連字都沒認全。昨晚回家,我可是好一頓修理他。”

李承乾頓時一腦門的黑線。

雖然不知道李崇義現在多大,但是從這位皇叔三十左右的年紀看,應該也不太大。因為奏折連累了一個娃子,實在是意外。只是這位皇叔不知,他不是多么認學,也不是多么天才,實在是因為他不是真正的八歲啊。

無奈的一笑,李承乾道:“崇義哥哥學的慢,恐怕是沒有名師之故。東宮正在建設崇文館,等建成后,皇叔不妨也將他送到東宮來就學。”

李孝恭嘿嘿一笑:“那是自然。話說回來,今日你可有的受了,刑部尚書是你道宗皇叔,肯定會向著你。但是大理寺卿戴胄,那就是個怪胎,涉及到律法的事情,他連皇帝都不怕,更不會怕你一個太子了。”

李承乾搜腸刮肚之下也沒能想起戴胄是哪一位,不過,想來也不會有多厲害。

收攏流民這樣的事情,千古人鏡魏征必定是站在自己這邊的。他絕不相信,還能有人能噴得過魏征。

拱拱手,李承乾道:“多謝皇叔提醒了。”

李孝恭點點頭:“有準備就好,到時候皇叔盡可能的為你幫腔。在開宮門之前,你還是多睡一會兒,養精蓄銳吧。”

說完,李孝恭命自家馬夫前進,離開了。

回到車廂,并沒有繼續打盹兒,而是支著下巴思考。

李承乾在苦思,怎么盡快的把魏征勾引出來當隊友。

這一位要是站出來,就算什么戴胄作對,估計也能抵擋住。

動嘴皮子,才是最累的活兒。不止費口水,搞不好還會得罪人。

大理寺卿啊,九卿之一,地位相當于最高法(蟹)院的院長。而且,涉及到官員的案子,一般都是大理寺接管。

這樣的大佬,可不能輕易的得罪。

就在李承乾苦思的時候,承天門開了。

,精彩!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