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福運小娘子  第666章 牌匾

類別: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穿成福運小娘子 | 衣布衣出   作者:衣布衣出  書名:穿成福運小娘子  更新時間:2022-02-28
 
有了誠運投遞的這份通知,即使京城投遞分號開業,也只能做京城到津州、慶州的投遞生意。

而且由于投遞線路的中斷,包裹轉運事務也得重新部署。

但從信件里面并未提到這些,顯然總號已經做了安排。

京城分號開業生意肯定會因此大大縮水,而且還得給上門的客人做解釋。

袁冬初把信件折好,臨時給準備開業的掌柜和員工開了個小會,說明京城分號近一個月會調整業務范圍。

原因也說了,這種事沒必要瞞,也不能瞞。

如果通州水域真的發生了水患,別的船家損失慘重,誠運南北不但提前避開了通州水域,還投遞行拼著生意受損,同樣也斷開了通州境內的投遞生意……這就顯得居心叵測了。

顧天成的信里也是這么說的。

在這個事情上,誠運幾個主事人都是一樣的想法,包括慶州的卓靜蘭。

當然,如果現在誠運出面,大張旗鼓的勸大家都做這樣的安排。別說其他船家不會聽,官府恐怕也會介入,一個不小心,擾亂人心的罪名就有了。

更不用說這段時間過去,河道上啥事兒沒有,那才更落埋怨。不但被人罵死,還會影響誠運的信譽。

尤其通州境內吃河道飯的,因此影響了一個月的工錢收入,以后一直看誠運不順眼也說不定。

給京城分號的人開會,袁冬初直接說明緣由。

告訴他們誠運有熟悉水文的人,察覺水域有異樣,有點擔心最近會發生水患。

因誠運家業小,承擔不起任何風險。所以,近一個月,投遞行只做京城到慶州的小范圍生意。

等到春季水流穩定下來,大約四月下旬或者五月再開展正常業務。

收到信的第二天,便是誠運開業的日子。

第二天早上辰正時分,兩掛鞭炮響過,投遞分號門頭匾額上的紅綢還沒來得及抽下,就有喧天的鑼鼓聲由遠及近。

袁冬初準備抽下紅綢的手頓住,遠遠地望過去。

聽動靜,這也不像哪家辦喜事啊?不會是來投遞行砸場子的吧?

不怪她擔心,聽動靜,再看那隊伍,真就是沖投遞行過來的。

而且人家也是抬著一塊大大的牌匾,看著就是哪家生意開業的樣子。

關鍵是,附近沒有新開業的商家。

就這樣,袁冬初和投遞行的一眾伙計員工、以及遠遠近近看熱鬧的人,都望向漸漸走過來的隊伍。

待到一行人走近,袁冬初這才看出點倪端。

前面走著的兩人不太對勁的樣子,兩人穿著一樣的衣裳,而且那個年長的面白無須。

皇宮里的太監嗎?

再看兩個太監身后,四個人抬著一塊匾,上面也蒙著紅綢。就這樣,在鑼鼓喧天的喧囂中,走到投遞行門前。

這個……怎么回事啊?

袁冬初瞬間就開始遐想,不會是皇帝給她這小店御賜了一副匾額吧?

說起來還真有這種可能。

不管怎么說,能讓陳子更拍皇帝馬屁的、那么輝煌的四個句子,出自她袁冬初之口。

來者果然就是宮里的太監,他們身后的幾個人抬著一塊牌匾,還有若干隨從,齊齊站在正打算開業的投遞行門前。

袁冬初眼睛發亮,果然就是賜匾的吧!

以后一定沒人敢找投遞行麻煩了。不但京城分號無憂,其他投遞行說不定也能沾點光。

一大一小兩個太監特別有派頭,年長的那個,抖開一卷明黃的錦緞,高聲叫道:“誠運投遞袁冬初聽旨。”

真是皇帝有旨啊。

一句話,驚醒了所有或遐想、或發呆的人。

不但袁冬初和投遞行的人疾步上前,跪倒在地,周圍看客也呼啦啦跪倒一大片。

中年太監高聲頌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通州袁冬初,蕙質蘭心,鐘靈毓秀。創辦投遞行南北通達,利國利民。

“今賜京城投遞行開業匾額一副,以茲鼓勵。

“欽此。”

圣旨內容簡單,寥寥數語,但帶給人們的沖擊卻大。

袁冬初在懵懂中聽了圣旨的內容,被身側跪著的陳嬤嬤拽著衣袖提點,這才醒悟過來,忙著接過圣旨。

起身之后,客氣的請兩位公公進店里坐,一面又給程掌柜使眼色。

程掌柜久居京城,又在大銀樓做事多年,經見過很多權貴富人。

這時得了袁冬初的示意,也是熱情招呼兩位公公,一邊在心里盤算,店里可動的銀兩有多少。

誠運的銀兩著實不多,但現在的程掌柜,卻對他轉來投遞行做事滿意至極,心里簡直是樂開了花。就算他自己貼銀子,也得把兩位公公打點好。

遍觀京城,皇帝賜下牌匾的買賣字號只有兩家,加上誠運投遞,也才三家。

能在這樣的店里做掌柜,是他之前做夢也想不到的,看來他是真跟對人了。

請:wap.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