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第801章 欲救亡圖存,必須從廢除字母文字開始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 江南說書人   作者:江南說書人  書名: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更新時間:2021-12-31
 
說匈牙利與華夏有關,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認為是近代匈牙利民族主義思潮與華夏民族主義思潮相互需要,相互結合,從而誕生的一則美麗的誤會。

光緒年間,目睹了上海租界洋人種種趾高氣揚,不把中國人當人的行為,碧荷館主人老哥寫下了《新紀元》,描繪100年后,中華帝國大皇帝御駕親征歐羅巴,為匈牙利小弟討回公道的故事。

而與此同時,匈牙利人也勒緊褲腰帶,派出了好幾支探險隊來到華夏,尋找祖先可能存在的證據。

但實際上,即便他們確實是匈人的后代,、匈人實際上也生活在黑海東岸,并非在華夏境內,與幾百年消失的匈奴人很難說有什么明確的傳承關系。

但是,隨著2021年這個神奇的年份,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被發現,人們驚訝的發現,那些先輩們或許真的歪打誤著說對了。

其中,紅山文化群當之無愧是yyds。

它忠實地記錄下新時期時代人類祖先生活的真實樣貌。

最新的發現不但證實了,華夏日韓突厥泛歐亞大陸人種確實在,而且其源頭就在中國東北。

甚至,過去普遍認為的,農業文明的源頭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觀點也很可能也并不正確。

紅山才是農業文明的搖籃,至少也是獨立發展之地。

也就是說,人類走出非洲后各自演化,反而是遠離非洲的中國東北部地區最早實現了刀耕火種的定居生活,開啟了人類農業文明的輝煌篇章。

只是后來,隨著氣候變化,全球氣溫下降,這才使得中國東北部地區漸漸變得不再適合農業發展。

“匈奴”、“突厥”這些諸夏民族留在關外的姊妹群,也就被迫變得游牧化了。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八竿子打不著的日本人,會和突厥人有那么多同源詞匯,以至于一度出現過“阿爾泰語系”這樣的偽概念,在網絡上大加傳播。

事實就是,所謂的“阿爾泰語系”子虛烏有,已經被剔除出了現代語言學的知識體系之中。

這一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日本文化的直系祖先彌生人本來就長期生活在大陸,和華夏、突厥(此處都是指阿史那家的真突厥,不是類似埃蘇丹那種偽突厥)都是親戚。

在齊桓公主導的尊王攘夷運動中,彌生人被驅逐出燕地,開始了東渡朝鮮半島和日本大遷徙。

到了隋唐時代,楊廣、李世民叔侄數伐高句麗,一舉蕩平東北,彌生人也就徹底在大陸和朝鮮半島消失了。

他們中大絕大部分被作為奴隸帶回了華夏,分配至各地,殘部逃往了日本。

不過這幫不爭氣的家伙,在征服日本本島南部的土著繩文人,也就是矮黑人的一支的時候,居然沒有獲得壓倒性勝利,甚至可能有許多戰敗,又或者因為貞操觀念不夠健全,導致父系基因中被矮黑人漂染了竟一半之多。

無獨有偶,除了考古方向的突破之外,分子人類學也在2021年給大家帶來一個刷新三觀的結論。

雅利安人最高頻母系mtDNA竟然是B4a1c。

這也一個起源中國東部人群,或者說東夷的基因型,為波利尼西亞B4a1a的姊妹群。

想要解釋這一現象,對于歐洲人來說只有三個不愿意承認的事實。

1、和日本人一樣,原始印歐人其實就是紅山文化群下的一群黃種人,被趕出東亞后,征服中亞歐洲,與當地土著通婚,獲得了白皮套裝。

2、東亞人群曾經劇烈影響和控制過中亞,早期農業、家畜、金屬冶煉的發明與擴散的方向或許與人們過去認為的截然不同。

3、大月氏是真實的歷史事件。

無論哪一種,說實話,即便是一些所謂的“皇漢”人士都會覺得,現實真是比想的更加刺激。

而對于1876年的大明來說,對這種程度的遺跡進行全面考古還是太過困難了。

至于什么分子人類學,更是天方夜譚。

當然,紅山遺址的初步發掘已經開始了。

歷史上,光緒三十二年,日本人鳥居龍藏三次進入赤峰境內開展野外考察,并第一次公開記錄了紅山文化的遺跡信息。

如今的大明,當然不會有滿東北溜達的日本間諜兼考古學家。

紅山文化淺層的初步開發,是朱富貴耳提面命,要求夏志新親自掛帥的。

而且對于文物的發掘,力求完美。

只追求質量,不追求速度。

決不允許在現有技術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強行挖掘,造成文物的破壞。

否則將會有嚴厲的處罰,比如貝加爾湖鯊魚養殖技術的終身研究什么的。

大明的文物,從最開始的沒有一件是真的,到現在沒有一件失真的,無疑有著巨大的進步。

當然,真到了決定歷史走向與構筑世界文化霸權的時候,朱富貴也并不忌諱重操舊業,來那么一套“稀粥站焊”組合拳。

不過,雖然沒有什么道德潔癖,但在老祖宗足夠給力,地里頭的真東西本身就足夠讓全世界閉嘴的情況下,朱富貴也盡量選擇不要欺世盜名。

雖說因為技術水平與高標準保護要求的雙重壓力下,大明的文物科考隊員們是帶著鐐銬跳舞,可即便如此,夏志新及其團隊依然發現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不少也能將把將與匈人搭上關系。

馬冬梅也作為暖場嘉賓,展示了許多她在紅山現場拍攝的照片。

當這些看上去確實和匈牙利傳統有所傳承的文物,通過《大明匈牙利人權觀察會》向“匈奴大學”捐贈的高科技設備——幻燈機的投射下,在雪白的熒幕上,展現在了廣大師生的面前時,全場響起了連綿不斷的驚呼聲。

老實說,所謂的“精美”文物,其實精美不到哪里去,都是非常質樸的器物。

但這些穿越了數千年滄海桑田重見天日的文物,無疑給了在場匈牙利人以無比的震撼。

夏志新注意到,即便是坐在前排的匈牙利老教授,其中也有好幾個控制不住情緒哭了出來。

他們摘下眼鏡,不停地用眼布擦拭,確保沒有一絲絲霧氣,然后迫不及待地重新戴上眼鏡,觀察著幻燈片上的每一個細節。

夏志新有些好笑,因為他當時親手挖出這些寶貝來,激動的神態也不亞于這些匈牙利土包子。

難怪萬歲爺說,文物、巨著、以及富有深度的經典電影、音樂,這些雖然不是飛機坦克那樣的鋼鐵長城,但它們是在思想領域刺向敵人的尖刀,是保衛國家利益的無形長城,以國之重器稱呼也絕不為過。

在文化領域,我們不去斗爭,不去爭取,敵人就會去斗爭,去爭取。

一旦文化意識形態掌握于外夷之手,那么一個民族便也危在旦夕了。

夏志新想到了自己當年在黃浦江上看到的洋船萬舸爭流,想到了那時候上海教民以信奉洋教為上等的景象,不由得再一次慶幸。

若不是朱富貴陛下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華夏將會走到何種地步。

夏志新敢斷言,若是讓華夏再沉淪那么一段時間,那么其遺毒必然深入骨髓,雖百年也難以痊愈。

“又陵,準備一下,我們要上去了。”他對身旁一個二十出頭模樣的年輕人說道。

年輕人點點頭,恭敬地道:“已經準備好了。”

年輕人叫做嚴宗光,字又陵。

但他還有一個更為世人所知的名字——嚴復。

夏志新本就是候官縣人士,嚴復是他在候官時教過的學生之一。

在夏志新的鼓勵下,嚴復在三年前考進了國子監歷史系,重新成為了夏志新的弟子,一直跟隨在老師左右。

在馬冬梅進行完簡單的文物展示之后,夏志新走上了講臺。

會場爆發出了更加熱烈的掌聲。

有幾個不知道從哪里學了幾句大明語的家伙,大概把“萬歲”當成了類似“烏拉”之類的口號,居然在那里大喊“蝦幾就,萬睡!”

嚇得夏志新差點摔一跟頭。

好在隨行的鴻臚寺武官抽出精神注入棒,善意地提醒了年輕人“萬睡”這個詞是不能亂用的。

夏志新擦了擦冷汗,重新恢復了學術大拿的沉穩風度。

嚴復幫忙打開了ppt。

江湖慣例,導師演講的ppt肯定是學生用頭發換來的。

這份幻燈片是嚴復花了半個月時間精心雕琢的,絕對圖文并茂。

只是有一點比較可惜。

由于大明雅言在全世界的流行尚需時日,這份PPT不得不使用德語制作。

這也是為什么夏志新上臺演講需要帶上嚴復的原因。

目前在匈牙利,官方語言其實是奧地利語,也就是德語南部方言。

奧地利政府規定,在正式場合和校園教育中,匈牙利語是不能出現的。

所以這些匈牙利精英雖然感情上反奧地利,但基本上也都會說德語。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夏志新的演講必須由嚴復翻譯成德語,臺下人才能聽得懂。

夏志新其實也能選擇讓馬冬梅作為翻譯,直接翻譯成匈牙利語。

不過他并沒有選擇這樣做。

夏志新的開場白便說道:“各位匈奴學子們,我希望下一次來布達佩斯,來到匈奴大學,我們能夠直接用大明雅言交流,而不是像今天這樣,你們不得不聽著德語,才能理解來自同宗的問候。”

“說到民族語言,恰好可以引入我們今天演講的第一個主題,即為什么說,匈牙利是天然的東方民族,是諸夏遺落在歐羅巴的偏支……”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匈牙利人日常使用的語言,在歐羅巴其實非常特殊。”

“誠然,從表層詞匯上看,匈牙利語中不少詞語都和德語、斯拉夫語相近,但我要提醒大家認識到一個無可否認的客觀事實,無論你們承認與否,實際上,匈牙利語中的土耳其詞語其實更多。”

“在被奧斯曼帝國統治的150年里,匈牙利語受到了土耳其語的巨大影響,根據我的學生嚴復同學的統計,至少有800多個土耳其常用語、俗語滲入了匈牙利語中。”

“所以,僅以表層詞匯來研究匈牙利語的親緣關系,無異于刻舟求劍……”

嚴復擦著冷汗,難怪老師一定要自己做翻譯。

他這時不時蹦出一個成語,馬冬梅恐怕自己都聽不懂,更別說翻譯了。

嚴復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翻譯,只好花了大概三分鐘向匈牙利人解釋了一下“刻舟求劍”的典故。

畢竟他做翻譯的水平那和后世外交部的那些專業翻譯官沒法比。

但沒想到,這種比較呆板的翻譯方式匈牙利師生們卻異常喜歡。

當聽到,在兩千三百多年前,中華先哲就能如此通俗易懂地創作出了這樣的寓言故事,他們更是與有榮焉。

夏志新接著說道:“所以我們必須拋開這些表層詞匯來研究問題,抓住一個民族,一種語言的核心詞匯和底層邏輯。

經過我與馬冬梅教授這些年的研究,我們認為,在歐羅巴存在一個獨立于雅利安諸語的芬蘭匈牙利烏戈爾語族,下面我將具體分享一下我與馬教授研究的成果,相關論文已經向《大明皇家科學期刊·無韻離騷》投稿,不出意外的話馬上就要發表了……”

夏志新侃侃而談的同時,臺下有一個年輕人,正在奮筆疾書。

他如饑似渴地記錄下夏教授的真知灼見。

這些觀點仿佛是一陣強風,一掃多年來籠罩在他心頭的烏云。

他的名字叫做考律齊·費倫茨。

歷史上,正是他發動了匈牙利語革命,首先在布達佩斯大學設立了匈牙利語教研室,并推動匈牙利語進入中學課堂。

最終,這場運動隨著奧匈帝國的解體達到高潮,匈牙利語又再一次普遍被運用于行政及立法機構,成為了匈牙利的官方語言。

客觀來說,奧匈政府的做法肯定是沒有錯的。

畢竟但凡土耳其人現在還會說希臘語,土雞也不至于一個個真相信自己是阿史那的狼子狼孫了。

但對于大明來說,當然不希望看到匈牙利這么一個關鍵位置的國家徹底德意志化。

夏志新想不到,自己這堂課的聽眾中居然有近代匈牙利語之父,更想不到,這堂課是如何深刻印象了這個熱血青年。

考律齊·費倫茨原本雜亂無序,僅靠著反對奧地利欺凌的簡單信念而想要復興匈牙利的幼稚思維,迅速被夏志新那有章有據,條理清晰,邏輯自洽的理論所整合了。

原來匈牙利語之所以衰弱,是因為受到了德意志語、斯拉夫語、土耳其語的污染,進而導致了匈牙利人的衰弱,使得匈牙利失去了祖先勇武的精神。

反觀大明,他們繼承先祖榮光,將先祖的語言發揚光大,這才造就了偉大的帝國。

因此,匈牙利語必須經歷一場徹底的洗精伐髓,必須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以使得它更加純粹,更加接近它本來的樣貌……

簡單來說,考律齊·費倫茨決心要將匈牙利語中的德意志語、斯拉夫語、土耳其語詞匯全部替換成為大明語的詞匯。

甚至有可能的話,書寫系統也要摒棄拉丁字母,向大明靠攏。

考律齊·費倫茨認為,欲救匈牙利,欲救亡圖存,必須從廢除字母文字,使用方塊文字開始!

最新網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