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黑科技  二百六十五章 研發成本兩千億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醫療黑科技 | 顧屈   作者:顧屈  書名:醫療黑科技  更新時間:2021-01-21
 
云珩的要求,陳長安都答應了下來,不僅如此,他還將六百畝的工業用地提高到了一千畝。

在他的規劃中,這次建造的義體生產中心,將會承擔未來所有的機械義體生產工作,一千畝都只是前期規劃而已,后期肯定還會繼續擴建。

為了能夠確保擁有擴建的余地,陳長安親自出面和姑蘇市政府領導談了一下,將工業園區內一塊占地五千畝的工業用地給買了下來,一期先使用一千畝地進行生產基地的建設。

不僅如此,陳長安還專門又注冊了一家子公司,瑞康生命機械義體有限公司,簡稱瑞康生命。

這是一家由瑞康集團百分百控股的子公司,和瑞康醫療以及瑞康電子等其他子公司是平行的。

新公司的員工則由瑞康醫療這邊的骨干員工轉崗,總經理的招聘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負責人暫時先由于澄兼任,先把骨架搭建起來。

義肢生產基地一邊建設,瑞康生命這邊也慢慢填充完善行政員工,等到生產基地建成,瑞康生命的員工也可以投入工作了。

而在建設生產基地和行政公司的同時,云珩則準備帶領一支人數多達五百人的大型科研團隊,開始進行機械義肢的技術研發工作。

光是這多達五百人的科研團隊,就費了陳長安和云珩好大一番功夫,才從各大高校以及科研機構里挖來了一批科研人才,幾乎把國內研究仿生機械的團隊一網打盡了,才勉強湊夠了人數。

光是從這就可見,國內研究仿生機械以及義肢方面的人才有多稀缺了。

在實在無奈的情況下,云珩還放低了標準,將一些研究擬人機器人的科研工作者,也挖了三十多個,才湊齊了團隊。

一下子,國內各大科技大學和醫學院仿生機械方面的人才,都匯聚在了研發中心,還好研發中心這邊建造的時候就是以容納千人為標準建造的。

不過一下子涌入這么多人,也使得科研中心有些爆滿。

陳長安只好又加急要求剛動工的義肢生產基地那邊再多增加一個義體研究中心的建筑任務。

而在專門的義體研究中心還沒建設好之前,云珩帶領的團隊,就先在生物研究中心這邊進行科研工作。

陳長安將會提供一些關鍵的技術資料給他們,并且一同參與研發工作。

一個科研項目需要攻克的環節可太多了,會涉及到生物、神經學、機械學、人體力學以及自動化等等領域。

陳長安一個人肯定是不能全抓的,他也不懂這么多,只能選擇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一些技術點來親自負責。

有些比較隱秘的技術不適合讓太多人掌握,由陳長安自己親自負責會比較好一些。

而其他的研發環節,陳長安只能提供一些技術資料,完全放權給科研團隊里的研究員負責,不然招這么多人來吃干飯嘛?

仿生義肢的項目立項之后,陳長安就基本上都呆在了研究中心,一邊參與仿生義肢的預研工作,一邊還要把控視覺假體裝置的研發進度。

他就這么在忙碌之中,度過了兩個月。

癌癥特效藥在國際上的銷售正在穩步的拓展著,目前已經有五十多個國家陸續引進了癌癥特效藥,其他沒引進的國家,也在鄰國開始陸續接受治療。

華夏國內因為產品上市的比較早,在經過了四五個月的銷售之后,倒是已經為數百萬癌癥患者進行了治療,大大緩解了醫療資源緊張的壓力,甚至還有富余,可以為一些外國患者提供治療。

不過在全球的大環境下,醫生還是很緊缺的,估計沒個半年時間,這波治療潮是不會結束的,全球現存有五千萬以上的癌癥患者,除去皮膚癌的患者也還有大概兩三千萬患者。

這其中至少有一千五百萬外國患者都第一時間向開放引進癌癥特效藥的相關醫院進行了預約治療,只有兩三百萬的外國患者已經接受了治療。

還有七百多萬的患者在排隊,不過半年后,應該就能處理完這些堆積的患者,之后癌癥特效藥的銷售就將會進入穩定期,只有新增患者,以及湊到錢的患者才會進行治療。

就算銷售進入穩定期,以往年的數據來看,每年全球新增的癌癥患者少一點會有一千八九百萬,多一點的話有兩千四五百萬。

就算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選擇使用癌癥特效藥治療,那每年癌癥特效藥也能賣出四百萬支以上,每年能為瑞康醫療賺取千億美元的利潤!

而目前已經賣出去的將近兩千萬支癌癥特效藥,更是一口氣為瑞康醫療賺取了六千多億美元,頂的上一個疲弱國家一年的gdp了!

也正是有了這筆錢,才讓陳長安挺直了腰桿,能夠肆無忌憚的在仿生機械方面進行投入!

錢賺的多,花的也快,光是前期準備工作,買地,招人,建生產基地,預計就需要花費十幾億美元。

之后生產基地建好了,還需要砸錢買尖端的工業母機,這東西一個就要賣一兩億美元!

之后的義肢研發階段,估計就要投入個幾十億美元研發基礎材料,神經元連接系統、觸覺反應系統。

最后再花費高額的資金人工組裝幾套概念產品進行試錯,各種檢測,招募志愿者試用。

到此為止,實驗室階段的工作算是完成了,但是項目的進度卻剛走到一半而已。

在義肢定型之后,還需要花費數百億美元研發可以進行工業化生產的相關設備,不然哪有成熟的仿生義肢生產設備可以買的到啊?

實驗室階段的產品,離著可以商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的,現在各國實驗室階段的技術,普遍都是要領先于現實二三十年左右。

但是為什么遲遲不進行商業化?

一方面是還沒到更新換代的時候,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先進的技術想要從實驗室走到商業化應用,那是需要一筆非常高額的資金,才可以做到的!

要建立起一整個完善的產業鏈、生產鏈、沒個幾千億,想都別想!

4g正在普及的時候,實驗室階段就已經成功研發出了5g,但是五六年后,5g才開始普及。

而普及5g需要花費數千億在全國各地建立配套的基站,才可以投入商業化使用,這都是錢!

瑞康醫療的仿生義肢雖然不需要考慮更新換代過快的問題,因為現在市面上連第一代產品都沒有,但是卻需要投入數百億美元研發可以進行批量化生產的相關設備!

研發出可以進行批量化生產的工業設備之后,搭建生產線真正的形成工業化,和規模化,又需要上百億美元建設大型生產線。

林林總總算下來,義肢的項目如果進展一切順利的話,還沒開始正式投產,估計就需要在研發階段投入一兩千億美元!

這還是陳長安掌握了完整的義肢技術的情況下,減少了科研人員大筆的技術研發投入,以及沒有研發失敗風險的情況下,才能只用兩千億美元就將其商業化。

如果換其他人來,在沒有任何相關技術的情況下,大概率可能花費幾百億美元后,啥都沒研發出來,最終項目擱淺。

就算真有那種牛逼到不行的科學家在沒有任何相關技術的情況下真的研發出來了,那恐怕也需要四五千億美元,才能做到完全商業化。

一般的公司,恐怕玩不了這個,哪怕是各國政府,輕易也不可能立項如此燒錢的項目。

整個地球,除了陳長安,怕是沒有第二個人能像他這么瘋狂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