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友利,前后兩次,遠洋貿易公司獲利至少四百萬銀元,可是屬實?”
馮元飏看向下方神情變得嚴肅的潘友利問道。
潘友利微微一怔,腦海中不停的想著怎么去回答。
拒絕回答肯定是行不通的,剩下的答案就只有“是”或者“不是”這兩種了。
選擇“是”的話,那工商司的劉大人就在那里等著,肯定要查自己的稅。
知道相關的收入交易信息,有沒有交稅,那是一查一個準。
按如今大明商業稅,達到這種交易額規模的,是需要交兩成的稅,隨便算算都超過一百萬銀元了。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以如今遠洋貿易公司的實力,補交了這些稅再加上偷稅漏稅的罰款,恐怕就要傷筋動骨了。
如果只是交錢還罷,本人可是還需要面臨牢獄之災的。
一旦坐牢了,騙局也就沒辦法再進行下去了,這樣一來,遠洋貿易公司不但沒辦法回血,很可能還會遭遇其他人贖回本金,那就瞬間完蛋了。
可是,若選擇“不是”,那就是欺騙了,而且數額巨大,甚至還驚動了朝廷,面臨的懲罰將會更加嚴重,遠洋貿易公司肯定也難以保住。
“啪”的一聲,馮元飏一拍驚堂木,喝問道:“潘友利,請如實回答本官的問題。”
潘友利被嚇了一跳,心思電轉,兩害相較取其輕,隨即一咬牙的道:“回大人,沒有那么多,兩次獲利其實不到五十萬銀元,扣除投資人的收益,遠洋貿易公司獲利不到二十萬銀元。”
聽了這話,剛坐下去沒一會兒的牛秉天一站而起,怒斥道:“一派胡言,你多次向老夫和各位老板保證過,去亞美利加洲的利潤至少超過三倍,如今卻當著諸位大人的面,竟如此狡辯,實在可惡。”
“你當我等都是三歲孩童嗎?你前后兩次的貨物總價超過一百二十萬銀元,就算去南洋或倭國貿易,也不止二十萬銀元的利潤。”
“如果利潤如此之低,那么遠,遠洋貿易公司的船隊去了第一次,還會去第二次嗎?”
潘友利直接呆愣住了,這次他已經完全確認了,這牛秉天竟然反水了,不但不幫助自己,反而第一個跳出來落井下石。
牛秉天如此轉變,自然是因為沈浪。
他雖然還是沒搞清楚潘友利的騙局是如何運作的,但他在心里已經完全相信并支持沈浪,只要有機會,他肯定要踩一踩潘友利來盡可能的減輕自己的負罪感。
而且他已經基本確認錦衣衛人群中的一人,應該就是化裝后的沈浪,所以這個時候不表現,什么時候表現?
牛秉天的話一出,立即引起了聽眾席的議論。
“這潘友利,說得信誓旦旦,竟然是騙人的。”
“我就說,利潤怎會如此之高,原來都是他鼓吹出來的。”
“作為商人,貴在誠信,這潘友利看似實誠,沒想到也會行這欺瞞之事,虧我還如此信他,實在可惡。”
幾乎所有人都是在對潘友利進行聲討,畢竟沒人愿意自己被騙,何況是他們這些有頭有臉的人物。
有些話也傳到了潘友利耳中,他氣憤的同時,也在努力的想著辦法怎么去彌補。
“啪啪啪……”,馮元飏連拍了幾下驚堂木,議論的聲音迅速停止了下來。
馮元飏目光稅利的看向牛秉天,喝斥道:“下次發言要請示,否則本官要治你個擾亂大堂秩序的罪名,然后打將出去。”
牛秉天一驚,連忙賠罪道:“小民一時沖動,還請大人恕罪。”
“你且坐下。”
牛秉天重新坐下后,馮元飏立即對潘友利道:“本官雖從未經商,但也深知牛老先生說的話很在理,你作何解釋?”
潘友利連忙回道:“大人有所不知,亞美利加洲距我大明甚是遙遠,變數眾多,而且是大明商人第一次涉足,缺乏經驗,為此吃了不少虧。”
“在座做過買賣的老板都知道,剛開拓的市場很不穩定,難以有大收益很正常。”
“不過通過這兩次的經驗,我們已經逐漸的了解了亞美利加洲,相信隨后我們的利潤會迅速增加,達到三倍以上肯定沒有問題。”
馮元飏沉喝一聲:“可這些話你并未向其他人言明,這就是欺詐。”
潘友利連忙辯解道:“小民只是求勝心切,想盡快獲得更多的融資來壯大遠洋貿易公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遠洋貿易公司更大的收益。”
“雖然在利潤上有所隱瞞,但是小民給那些投資者的收益可是一分都沒有少。”
“小民錯就錯在說了一些大話,但是卻實實在在給投資人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這其實也是在支持咱們大明的商業發展啊。”
聽了這話,聽眾席上的一些人迅速忘記了潘友利之前的謊言,不停的點頭,覺得潘友利說得很有道理。
因為對他們這些只想要利潤的商人來說,實實在在的好處才是最有說服力的,哪怕真有一些謊言,他們也可以當成是善意的。
沈浪也觀察到了聽眾席上的一些變化,不得不佩服此人的狡辯能力,那些原本可以打開的突破口,一一的被他化解或弱化了。
如果按現在潘友利承認的內容給他定罪,他只需要補幾萬銀元的稅,然后坐幾個月的牢就可以出來繼續忽悠了。
這自然不是沈浪希望看到的,如果這次不將此人拿下,下次就更難了,因為以這家伙的精明,肯定會想辦法將各種漏洞給補上。
畢竟這個時候的大明遠沒有后世那么發達,很難對各種貿易活動進行全方位的監控。
何況還涉及到遠洋貿易,不拿出鐵證出來,潘友利這種人是不可能認罪的。
好在沈浪在這幾天中做了不少的準備,一招不行,還有下一招。
馮元飏的目光不經意的在錦衣衛中間掃了一下,沈浪的目光與他對碰了一下之后,微點了下頭。
馮元飏會意,立即對劉大人道:“劉大人,你繼續吧。”
劉大人應令之后,立即對潘友利道:“潘友利,遠洋貿易公司前后兩次采買超過一百二十萬銀元的貨物,可有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