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翼蝠王隨即被放在雪橇上,由峨嵋派弟子拉著前行。
這雪橇是之前拉殷離的,她的手腕曾被滅絕折斷,人也被摔暈了過去,之后被放在雪橇上,一路從朱武連環莊拉到光明頂。
到了如今,她的腕骨早被張無忌接好,人也恢復了行動的能力,自然就把雪橇空了出來,剛好擱韋一笑的“屍體”。
眾人一路西行。
項南注意到,隊伍后面,張無忌偷偷握住韋一笑的手。
看他的臉色時紅時白,而韋一笑身上的寒霜有消解的跡象,項南就知道,他正在以九陽神功,幫韋一笑驅除體內寒毒。
對此,項南倒并未感到意外。
張無忌本身就圣母心泛濫。
六大派逼死他父母,他武功大成之后,不僅沒想過報仇,反而還捐棄前嫌,與他們化干戈為玉帛;
朱長嶺曾經逼得他跳崖,若不是主角光環,他很可能摔成已摔成肉泥。但他不僅沒殺朱長嶺,反而還給他水果吃,如此才讓他熬了好幾年;
玄冥二老曾讓他生不如死,但他也沒對二人下過死手。甚至最后玄冥二老也沒死,就連武功都沒被廢掉……
論心性之包容,金庸諸多主角中,怕連段譽都難望其項背。
而且他幼時同樣受寒毒之苦,因此現在看到韋一笑被凍僵,想必也是心有戚戚焉,因此才出手救他一命。
項南雖然看見,卻也沒有阻攔。
畢竟他捉韋一笑,只是為了揚名,并不是想殺他。
眾人一路西行,直到天色漸黑,方才就地休息。
項南盤膝而坐,閉目養神,思索下一步的計劃。
他知道,周芷若對張無忌有意思,估計早已是種下情根。
對此他倒不擔心。再刻骨銘心的愛情,幾滴忘川水就搞定了。
他擔心的是,自己如何娶到周芷若。
因為滅絕師太是把她當接班人培養的,而當峨嵋派掌門的規矩就是處子之身。因此請張三豐出面求親,似乎不是一個好辦法。
想來想去,要迎娶周芷若,似乎只有兩條路。
一是令周芷若愛自己愛得發狂,不惜違背師命也要嫁給自己;二是自己立下不世奇功,討得滅絕師太的歡心,讓她不得不犧牲周芷若,成全自己。
據項南所知,周芷若看似清純,其實心機頗深,野心也頗大。小小年紀,心眼兒就很多了。
而且她有很強的慕強心理。她剛開始對張無忌,也并未有太多愛意。
不過張無忌先接滅絕三掌,展現出非凡的英雄氣概。光明頂上又力挫六大派,一舉成名,因此才俘獲她的芳心,令她對其愛之彌深。
項南論武功,不會比張無忌差。到時候,若能在光明頂勇挫明教,天下揚名,或許也能贏得她的芳心。
而且此舉還能討得滅絕師太的歡心,到時候,再幫她找回她心心念念的屠龍刀。她還真有可能將周芷若嫁給他。
雖然如此一來,有可能影響反元大業。
畢竟明教別的不行,造反是第一流的。他們從唐朝就已經開始造反,到現在已經七百多年了。
沒有哪個宗教、門派,比他們更擅長造反。
而且,六大派和明教看似水火不容,其實是唇亡齒寒的關系。明教一滅,朝廷了卻心腹之患,就會全力對付六大派。
到那時,就算六大派武功再高,也難當朝廷大軍圍剿。
事實上,若不是張無忌率明教馳援,少林、武當、峨嵋、昆侖、華山、崆峒等六大派,已經被朝廷剿滅。
而六大派一完,其他門派、幫會、山寨,恐怕也難以幸免。
自古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造反既離不開理論支持,出謀劃策;也離不開武力支持,攻城掠寨。
如果江湖中人全被絞殺,那么反元大業都會遭受重大損失。
但是唯物主義歷史觀告訴我們,不是英雄造時勢,而是時勢造英雄。就算沒有明教高層領導,反元大業也同樣有人完成。
事實上,在反元大業中,明教高層其實做得貢獻并不大。
像楊逍、五散人、青翼蝠王、白眉鷹王等高層,只顧著內斗爭權,根本沒在第一線指揮過戰斗。
張無忌雖然做了明教教主,但大部分時間,不是在談戀愛,就是在救干爹。
真正奮斗在第一線的,是明教底層的朱元璋、常遇春、徐達等。
而且明教高層,有的強暴婦女(楊逍)、有的吸食人血(韋一笑)、有的濫殺無辜(謝遜)……明教之所以被視為邪魔外道,被六大派圍剿,一大半責任是這些高層的。
或許沒有這些高層惹來的麻煩,朱元璋等人的反元大業更順利也不一定。
因此項南覺得明教還是滅得好。
大不了將來他起義軍,掀翻元朝,反正兵書戰策他都會,而且連皇上都做過的,不會比朱元璋做得差。
甚至做了皇帝之后,娶周芷若會更容易。
因為周芷若別看外表出塵,像一朵不染世事的白蓮花。但其實她野心勃勃,還想過當皇后呢。
項南計議已定,嚯得睜開眼睛。
就在此時,只見西方一道黃焰沖天而起。
殷梨亭見狀,立刻叫道,“崆峒派遇敵,快去赴援。”
這次六大派遠赴西域圍剿魔教,為了隱蔽行動,采取分進合擊的方略,議定以六色火焰為聯絡信號,黃焰火箭是崆峒派的信號。
眾人一聽,立刻起身趕去。
奔出十余里,就聽得廝殺聲大作,聲音越來越是慘厲,不時傳來一兩聲臨死時的呼叫。
待得馳到臨近,各人都大吃一驚。眼前竟是一個大屠殺的修羅場,雙方各有數百人參戰,明月照耀之下,刀光劍影,人人均在舍死忘生的惡斗。
“敵方是銳金、洪水、烈火三旗,嗯,崆峒派在這里,華山派到了,昆侖派也到了。我方三派會斗敵方三旗。青書,咱們也參戰罷。”殷梨亭一見,立刻說道。
長劍在空中虛劈一招,嗡嗡作響。
“殷六俠且慢!你瞧,那邊尚有大批敵人,待機而動。”靜玄忽道。
眾人順著她指得方向看去,果見戰場數十丈外黑壓壓的站著三隊人馬,行列整齊,每隊均有一百余人。
戰場中三派斗三旗,眼前是勢均力敵的局面,但若魔教這三隊投入戰斗,崆峒、華山、昆侖三派勢必大敗,只是不知如何,這三隊始終按兵不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