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編輯器  第二百四十六章 小行星采礦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 黑科技編輯器 | 小白變老白   作者:小白變老白  書名:黑科技編輯器  更新時間:2021-02-23
 
干了!

這是陸宸心里的第一想法。

341.5萬公里是什么概念?

從地球的尺度上來看,這個距離無疑是天塹,但從宇宙的尺度上看,341.5萬公里,也就差不多十倍的地月距離。

根本算不了什么。

特別是對天樞號這艘太空運輸船來說。

如果這艘太空運輸船的性能全都達到陸洲團隊的設想,這點距離算個屁啊!

甚至別說是飛越341.5萬公里的距離,就是往返地球和火星,對天樞號來說也是輕松至極的一件事。

當然。

想要完成這一切的前提,是天樞號能夠順利完成此次的航行任務,并且性能數據完全達到陸洲團隊的預期。

除此之外。

還要現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建造一座太空港,用來停泊和維修太空運輸船。

這一點至關重要。

想到這,陸宸不由松了口氣。

盡管他在地球上大肆收購鋼鐵企業和各種礦產,但相較于建造一座天空城市而言,他收集到的礦產材料還是有些杯水車薪。

他估摸著,頂多也只夠建造一個太空城市雛形。

至于完整的太空城市,所需要的各種礦產實在太多,未來必然會使得全球礦產價格暴漲。

對此。

陸宸都做好了被各國狠宰一刀的準備了。

沒想到他在陸洲這里,居然聽到了柳暗花明的好消息。

不需要用地球上的礦產了,咱們自己去小行星上采礦!

仔細深想一下。

陸洲的想法確實要靠譜的多。

這個計劃總共分三步走。

第一,從地球上運輸建造太空港和太空工廠的材料。

第二,再在太空港建造更多艘天樞二號、三號直到N號。

第三,利用這些被制造出來的太空運輸船,前往小行星上去采礦,將采集回來的礦產加工成各種材料,以滿足建造太空城市所需。

甚至到時候。

天樞號就不必返回地球了。

因為正如陸洲所說的,天樞號實在太重了,每克服一次地球重力,不管是對能源,還是對飛船使用壽命,都是一筆巨大的消耗。

而太空港這種無重力環境,無疑將是天樞號最好的歸宿。

但旋即。

陸宸似乎又想到什么,問道:“那一旦天樞號停在太空港,將來我們怎么上去呢?”

陸宸指了指頭頂。

“在飛船小型化沒完成之前,我們暫時可以搭梯子上去。”

“你是說太空電梯?”

陸宸皺著眉。

太空電梯的設想,人類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來了。

這個設想從理論上來說,完全能夠實現的了。

但想要搭建太空電梯,主要難度集中在需要制造出一種承重夠高的纜繩。

這個難度對別人來說是地獄級,但對掌握著文明科學院和科技編輯器這件外掛的陸宸來說,簡直就是隨手的事。

“準確說,不是太空電梯。”

陸洲搖了搖頭,“而是一種豎著的真空磁懸浮管道。”

“豎著的真空磁懸浮管道?”

陸宸一臉懵逼。

真空磁懸浮管道他知道,而且這項技術對文明科學院一點難度也沒有,掌握著常溫超導材料的他們,隨時都能將這東西制造出來。

但豎著的真空磁懸浮管道,誰特么聽說過?

“那動力呢?”

陸宸繼續一臉懵逼的問道。

在地面使用真空磁懸浮管道,是為了減少空氣阻力和摩擦力。

將這個真空管道豎起來,同樣也能達到這個目的,但動力問題呢?

陸洲想了一會,舉了個陸宸能聽懂的例子。

“老板,你可以將乘坐的車廂想象成一個從電磁軌道炮中發射出的彈丸。”

“洛倫茲力?”

“不完全是,但也差不多。”

陸洲點點頭。

這尼瑪

將人當電磁炮向太空發射出去?!

陸宸反正想象不出這里面的技術難度有多大,但總感覺像是在聽神話故事。

比起太空電梯來,這個豎著的真空磁懸浮管道,完全突破了陸宸想象力的極限。

不過,想到陸洲他們連十萬噸的飛船都能研制出來,并且即將飛到外太空去,還有什么事情,是文明科學院和科技編輯器聯手都辦不到的呢?

就算有,那距離辦到它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作為一個領袖,陸宸決定還是在屬下面前保留一點尊嚴。

再說,技術上的事,他也不必過多的過問。

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他只看結果。

就算哪一天,文明科學院的人告訴他,其實物質和能量是能夠憑空誕生的,陸宸也不會感到絲毫驚訝。

因為比起人類已有的理論知識,文明科學院R型克隆人們,無疑已經走在了它們的前面。

就在幾人閑聊之際。

其他工作人員已經將天樞號起飛的一切檢查和準備工作處理完畢了。

大屏幕上。

純白色的天樞號靜靜地匍匐在那,等待著滑翔升空的命令。

天樞號駕駛艙內。

總計十五名隨行的宇航員,穿著簡易宇航服,坐在駕駛艙的座椅上。

這些宇航員,全都是從文明科學院中遴選出來的。

由于天樞號和運載火箭不同,乘坐它對宇航員的身體素質要求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駕駛艙本身就有用旋轉式離心力取代重力的設計。

再加上人工智能技術對重力的實時檢測,駕駛艙內的宇航員,不會感到任何一點與地面重力的差異。

至于天樞號到達地球同步軌道后,建造太空港的事,更不需要麻煩這些文明科學院出身的宇航員。

天樞號上攜帶著大量的工程機器人。

而且是專門為太空無重力環境設計的章魚型智能機器人。

這玩意兒一旦在太空環境下展開,工作效率要比地面上的T1型機器人的效率要高得多。

因為T1型機器人在地面上工作,不得不考慮克服重力做功的問題。

而在太空環境下。

這種章魚機器人就不用考慮重力問題了,它只需要聽從玲的指揮,一點一點將天樞號上攜帶的材料取出來,建造成一座太空港就行了。

至于駕駛艙里的宇航員,他們的任務更重,他們需要全程記錄和研究天樞號的各項性能指標。

實際上,他們才是整個航天行程中最忙的一群人。

不然陸洲也不會讓一次性讓十五個宇航員上天樞號,畢竟這是天樞號第一次試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