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個支教老師  第三十九章 給你面子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只是一個支教老師 | 授與天齊   作者:授與天齊  書名:我只是一個支教老師  更新時間:2021-03-26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一共有三十多味藥,其中有二十多種都可以在中藥市場上購買的到。

就在楊信這邊不斷從山民手中收購藥材的時候,另一邊,何青青只是找了幾個藥材供應商,立馬就湊足了其他全部藥材,一共花了差不多四百萬左右。

因為這些藥材有成熟的產業,所以采購價格很便宜。

其實這些藥材有便宜的也有貴的,便宜的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不等,比如板藍根,白芍,陳皮等等。

貴的一百多塊錢到幾百塊錢都有,比如蒼術,黃連,金銀花等等。

總共花了不到一千萬人民幣的中藥材,出口到印地后,剛好就是五百萬美元的價格。

而何青青,直接賺了兩千四百萬人民幣。

當然,除去交稅,購買機器,租用廠房,以及人力物力加起來等不到四百萬的錢之后,何信制藥公司這次出口也差不多賺了接近兩千萬。

這兩千萬,何青青并沒有分紅,而是直接又投入到了繼續收購藥材方面,因為那樣不用交太多稅。

此時,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的宣傳,免疫丸在印地已經賣瘋了。

阿什拉夫·莫里在第一次中藥原料空運到印地后,馬上就組織人手開始手工生產了一批成藥。

第一批成藥剛剛生產出來,他就托關系在新德里一家很好的私人醫院進行了藥物測試。

測試效果讓人非常驚喜,半個月時間,就治好了一大批類風濕性關節炎輕癥患者。

而且不只是如此,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都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阿什拉夫·莫里還組織了一些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甲狀腺機能亢進,硬皮病,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疾病的患者試藥,也不知道他的腦回路怎么想的。

經過試藥,最后證明,免疫丸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有奇效,對于其他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也有不弱的效果。

這樣一來,這款藥在印地媒體的吹捧下,頓時就成了神藥。

在全世界,風濕病的發病率是百分之四十六,一百個人就會有四十六個人患風濕病。

風濕病中,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千分之三,看起來很少,但是以印地人口而言,至少會有四五百萬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如果放在全球的話就有兩千多萬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雖然印地很多人都是沒有錢的窮人,但就算只有一部分人買藥,阿什拉夫·莫里的制藥公司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而且免疫丸并非只能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它還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免疫系統疾病有效果,這樣一來,它的受眾人群就更大了。

阿什拉夫·莫里給免疫丸的定價是五百美元一粒,按照一天三粒用藥,一位輕癥患者要吃半個月的藥才能治愈。

也就是說治愈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輕癥患者差不多需要45粒免疫丸,按照這個價格,輕癥患者就要花兩萬兩千五百美元左右。

如果是重癥患者,需要吃三個月藥才能治好的話,更是需要十三萬美元左右。

也就是說,一個類風濕性關節炎想要治療自己的疾病,需要花費的錢是兩萬美元到十三萬美元之間。

去掉最小值,也去掉最大值,按照一個月的療程四萬五千美元來算。

如果有十萬人購買這種藥,就有四十億美元的市場,如果有一百萬人購買,就有四百億美元的市場。

何青青授權允許阿什拉夫·莫里可以在英聯邦出售這種藥物,而英聯邦有52個國家,其中包裹英國,印地,巴鐵,澳洲,加國等等,人口超過二十三億。

這樣算起來,阿什拉夫·莫里所掌握的市場潛力超過五千億美元。

當然,潛力是潛力,能夠開發出百分之一都是好的。

而且全世界每年類風濕患者都在增加,這個市場幾乎是無限的。

所以阿什拉夫·莫里的新藥在被印地媒體吹捧成為神藥后,投資者紛至沓來。

隨后,阿什拉夫·莫里獲得了五億美元的投資。

拿到了這筆錢后,他一邊建造廠房一邊安排人手手工制藥的同時,也開始請設計師幫忙設計制藥的生產線。

同時,他也加大了對藥材原料的采購。

這天,阿什拉夫·莫里直接給何青青的何信制藥公司匯了一億美元,要求何青青在華國大量收購或者是種植所需要的中藥材,因為接下來兩年時間他至少需要四百噸中藥材原料。

如果這次交易完成,何青青光是憑借出口藥材最少都能賺六千萬美元。

“楊信,接下來兩年,你那邊需要收購兩百噸的藥材,你有什么想法沒有?”何青青打電話朝楊信問。

“我沒有意見,你自己收購就好了。”楊信朝何青青說。

“我的想法是,收購藥材價格太貴了,達到了五百塊每公斤,而且收購的越多價格越貴,與其如此,咱們不如自己種植藥材,這樣一來成本最多能夠減少兩到三倍,最少都能夠節省兩千萬美元的收購支出。”

何青青說道:“而且,等以后咱們的制藥公司開始投產后,也需要更多的原料,與其收購深山老林里面的野藥,還不如咱們自己種植培養。”

聽到何青青的話,楊信想了想朝何青青說:“你的想法我贊同,公司的事情你可以一言而決。”

“那好,我準備在湘省和貴省各設一處中草藥種植區域,你有好的地方推薦嗎?”何青青朝楊信問。

聽到何青青的話,楊信心念一動,他說道:“不如就設在湘省田佳佳的家鄉和我現在所在的雨山縣這邊吧。”

聽到楊信的話,何青青想了想說道:“湘省那邊有鐵路,運輸很方便,武陵山脈也適合藥材生長,這個我同意,但是你現在所在的地方連鐵路都沒有,給我一個理由。”

“因為這邊很適合幾種藥材的生長,而且這邊承包土地費用很便宜,最重要的是,我想幫幫這邊的百姓,他們大部分都很窮了。”楊信朝何青青說道:“沒有鐵路沒問題,這邊有高速,可以直通市里,市里面有鐵路,而且運費很便宜。”

聽到楊信的話,何青青想了想,然后答應說道:“好,就聽你的,給你一個面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