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個支教老師  第一百三十五章 高考決定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只是一個支教老師 | 授與天齊   作者:授與天齊  書名:我只是一個支教老師  更新時間:2021-03-29
 
就在楊信安排好四十名足球學生后,春季學生開學的時間也到了。

今年的老寨村中學開學時顯得格外的熱鬧。

開學的前幾天,每天都是前來送學生來報名的家長和孩子。

今年春節前后,校長周誠靠著楊信的微博宣傳,從外地招了二十多名老師。

有了這些老師,所以開學后他準備新招五百名學生,讓整個學校的學生達到一千人左右。

這些學生中,有兩三百多人將會是高中生。

得知老寨村中學新招五百多名學生后,很多學生家長自然要拼命的把孩子送過來讀書。

就連一些城里的孩子家長也是聞風而動,早早地就拿到了轉學名額。

所以在開學的時候,這邊才有了這么的熱鬧景象。

因為新的教學樓還在建設,所以教室就暫時設在了楊信的教學試驗室里面,這也是周誠和楊信商量好的。

相比起老寨村中學擴招到了一千多人,楊信手下的學生也擴招到了一百零七人。

其中81人是是擁有系統任務的學生,26人則沒有系統任務。

這一百多人,一個教室是裝不下的,所以楊信就把安排到了教學試驗室的新媒體階梯大教室里面上課。

今年,楊信除了招收四十個足球方面的學生之外,還招聘了幾名足球教練,這是他從恒大挖過來的青訓教練。

恒大每年在青訓上面都要投入超過三億元以上,里面的青訓教練自然是不差的。

楊信不指望青訓教練能夠讓他的學生拿到世界杯冠軍,但是前期打基礎卻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楊信自己也并非撒手不管了,他花了一些積分兌換了足球方面的技能。

在系統商城兌換了一些足球知識,可以說他現在并不比一般的青訓教練差多少。

如果他愿意投入更多積分,他的職教水平達到國際頂尖足球教練的水平也不是做不到。

不過這些都沒有必要,他兌換了一些足球知識技能后,只是按照系統給出的給每一個學生特長和信息,然后給所有人制定了一份訓練大綱,青訓教練只需要按照大綱來訓練就行。

對于訓練足球運動員,楊信五環中的精神光環和調節光環發揮的作用就太大了。

特別是調節光環,能夠調解身體的各種負面的狀態,這能夠讓學生在訓練時有更好的身體狀態。

而且這個光環的強大之處還在于,當他的學生受傷之后,這個光環也能夠調節學生身體,讓他們的身體恢復到最完美的狀態。

也就是說,哪怕是學生韌帶斷裂了,或者是骨折了,調節光環也能夠完美的恢復。

這要是放在其他地方,韌帶斷裂就算是做手術連接上了,恢復之后也會留下暗傷,運動量過大還是有斷裂的可能。

但是有調節光環加持的話,韌帶就能恢復到沒有受傷之前的轉態。

可以說這個光環對于運動員來說太重要了,這也是楊信以前沒有想到過的。

楊信猜測,系統商城中出現調節光環,很可能就是為了讓他收運動員學生的,看看這次他讓系統自動幫他選學生的情況就知道了,系統竟然幫他選了18個足球方面的學生。

時間進入2026年3月。

經歷了開學幾天的熱鬧后,老寨村中學也進入的正軌。

楊信除了給學生上課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對劉梓晨幾人進行奧賽培訓。

今年的七月,就是國際奧賽的比賽時間,楊信希望劉梓晨他們能夠拿金牌回來。

當然,除了對奧賽培訓,他們的本科學習也沒有落下,畢竟奧賽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拿到積分獎勵,他們主要的任務還是以學習為主。

另外,楊信也決定,等劉梓晨他們學完本科后,就讓他們去參加高考。

他雖然有能力把他們教到博士階段,但這會讓他面臨很大的麻煩。

那就是他一個初中畢業的人,了怎么掌握那么多教授級別的知識的?

如果只是一方面還好,比如材料物理學,只掌握這一門的話還能說的過去,畢竟可以拼命自學。

但是他的學生并非都是適合這一項專業的。

他的學生中,有人適合理論物理,有人適合核物理,有人適合原子物理,有人適合量子物理,等等等等,他總不能這些學科都會吧?

而且這還只是物理方面,還有化學方面的學生也有那么多,他要真把所有學生都教到博士研究生畢業階段,那他很可能就要被調查了。

今年上半年,劉梓晨和周倩兩人應該能夠學完本科知識,所以楊信準備讓兩人參加今年的高考。

至于王玲妮羅雨軒還有趙紫涵幾人,楊信則是準備讓他們再等一年時間,學完本科再說。

今年的高考時間是6月7日,還有三個多月時間,參加完高考后,他們再趁著暑假參加國際奧賽,完了之后就可以去大學讀書了。

去大學讀書,兩人讀研究生時就可以選擇一位大學教授當導師,很多大學教授導師的人脈和科研能力是楊信沒辦法比的,所以為了學生的未來,他也只能忍痛割愛。

比如田雯雯的導師,人家是國家院士,等田雯雯畢業后,她的導師就可以推薦她去中科院搞研究,這點楊信就做不到。

哪怕他教出一個博士研究生,他也沒辦法推薦他的學生去中科院搞研究。

所以說,他以前還是把這件事情想的太簡單了,系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干脆也不給他發布本科以上的系統任務了。

而且系統還把本科以上的知識積分兌換比例調那么高,可能就是讓他放棄把學生一直培養到博士研究生的想法吧。

“楊老師,劉梓晨在咱們省參加高考是沒問題的,他是本地人,但是周倩不行啊,她需要調回原籍參加高考。”

辦公室里面,校長周誠朝楊信說道。

“為什么?我記得國家已經允許學生異地參加高考了吧?”楊信問。

“每個省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異地高考在教育強省才行,像咱們貴省這種教育弱省,是不允許異地學生臨時來這邊參加高考的。”

周誠朝楊信說道:“為什么這樣,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怕一些成績好的異地學生故意來咱們這邊參加高考,把本省學生擠出高校錄取線。”

“而教育強省則不一樣,他們省內優秀學生太多了,根本不在乎其他省的學生來和本省的學生競爭。”

“比如換做是一個貴省在魔都讀書的學生,你覺得他是回貴省參加高考好一些,還是和魔都一大批優秀學生競爭好一些?魔都會在乎他們在魔都參加高考嗎?”

“所以啊,周倩想要在貴省參加高考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

PS:求推薦票啊兄弟們,這周三江了,上架已經很快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