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建筑師  第391章 奧體中心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生之大建筑師 | 比拉夫大王   作者:比拉夫大王  書名:重生之大建筑師  更新時間:2021-02-21
 
“同時也要注意體育場館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在工人體育場附近還有一個人工湖水系,我覺得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對其進行改造,打造配套景觀,讓群眾能多一個休閑游玩的空間,同時增加體育場館底部商店的商業價值,讓其在比賽日之外也有充足的客源。”

“另外還要注意與城市公共配套設施的結合,最重要的就是地鐵線和公交線路的安排,以便于比賽日時候人流的疏散。”如今工人體育場只有二號線一條線路,暫時無法滿足八萬人的疏散要求。

林樓講完之后,其余建筑專家也紛紛發表意見,來補充細節,“小林剛才保持工人體育場原有特色元素基本不變的意見很好,我覺得可以把工體建設初期的重要特色元素如旗桿、大門門柱、雕塑、建筑裝飾構件等,盡量利用原有構件、原有質感、原有樣式,保持工人體育場莊重典雅的建筑風格,保留北京城市記憶。”

“應該打造一個體育園區,將園區其它建筑都拆除,地面上不再安排與體育運動不符的功能,營造整個園區開闊的空間形態。”

“制定城市規劃方案的時候也應該把亞運會考慮進去,加強工人體育場周圍的公共交通配套;吳委員那邊的城市規劃方案還沒有開始最終審核吧?看看能不能修改下?”

“這么改好是好,但是經費的問題怎么解決?這可比我們上次開會討論的結果多了不少啊!”當然也有人在為經費的問題擔心。

“我覺得這一點應該不是問題!現在距離1990年亞運會還有七年多時間,我們根本用不著馬上就開始建設,按照投入使用的時間倒推,87年或者86年開始建造完全來得及!”林樓回答道,“到那時候,相信咱們國家的經濟肯定比現在好得多。”

“而且建筑技術和建筑材料生產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成本不斷下降,過幾年再開工,建造成本也肯定比現在低!”

“這倒也是,那建筑公司和建筑材料生產企業也要及時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免得等開建的時候他們拿不出合適的材料,完不成需要的施工工藝。”

“到那個時候,烏魯迪的國家體育場應該已經建好了,到時候從那批人里抽調精干人員回來指導就行了,他們有過修建先進體育場的經驗,肯定能做好!”有人想起了林樓之前的作品,工人體育場的改建肯定比圣鼓體育場復雜,不過大方向還是一致的。

中建那批技術人員的經驗完全可以用在工人體育場的改建上,用不著全部重頭摸索,就算偶爾有點沒經歷過的小問題,相信也能解決。

“推遲建造這個意見很好,我們可以多出來三年時間用來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做好充足的準備!有這幾年時間,小林剛說的那幾座第三代體育場估計應該也有一定成果了,我們完全可以從中尋找適合我們的東西加以融會貫通么!”領導把這事兒記下。

“今天的會議就到這里吧!不過大家也不要放松,下星期我們繼續開會,討論其他場館以及配套設施建設的問題,大家回去以后盡快做好準備。”一直討論到下班時間,這場會議才宣告結束。

然而對一屆亞運會來說,只確定主體育場是不夠的,各種分賽場以及亞運村等設施的建設也非常重要,起碼還有十多個項目要進行討論。

在食堂里吃飯的時候,就有不少建筑師私下湊到一起商量著什么,通過一些不經意間聽到的字詞,林樓倒是有些明白了,眼下工人體育場的改造問題基本有了結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會由林樓、歐陽驂、熊明等建筑師負責。

但是他們可不打算白來一趟,于是剩下的那些體育場館還有亞運村就成了他們的目標,根據目前的情況來判斷,游泳館、排球館等都需要重新建造,如果能拿到其中的一個,他們就滿足了。

林樓在腦海里回憶了一番,這一屆亞運會一共有十三座新建場館,包括大學生體育館、月壇體育館、海淀體育館、網球館、光彩體育干、豐臺體育館、奧體中心體育館、奧體中心游泳館、石景山體育館、北京體院體育館、朝陽體育館、速滑館等。

這么看來,項目倒是挺多的,那么我也不能因為幾乎確定可以參與工體改建項目就放松啊,多少再拿下幾個項目吧!

“怎么不吃啊?飯菜不和胃口?等下次去工體參觀的時候,我請你吃羅菜,那可是工體的招牌菜啊!”正琢磨呢,歐陽驂和熊明來到他對面坐下,估計要和他商量點啥。

“羅菜?那是什么?”林樓從思索中醒過來,好奇地問道。

“哈哈,到底是年輕人啊!連這個都沒聽說過!”歐陽驂笑了,給他介紹道,“這羅菜就是折羅菜,說穿了一點也不稀奇,就是宴席吃剩下的菜,當年張壽臣老先生在《化蠟千兒》說過,‘老太太晌午吃的散伙面,晚上吃的折羅。’”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把前幾天剩下的飯菜湊到一起燴一燴吃折羅,后來這個說法就傳開了。”

“哦,我們那兒也有,只是說法不同!”林樓明白了這個詞的來歷,但是就更好奇了,你說你請我吃點好的也算,為啥這剩飯剩菜還拿出來說啊?

熊明看出了他的想法,笑著解釋道,“這工體的羅菜可不一般,咱們國家的運動員出去比賽之前一般都在工體調整狀態,不給運動員吃好可不行!所以工體食堂安排了董金林、姜中越、商庭海、魏淳等大廚,他們做的菜只要是吃過的都贊嘆不己。”

“工體餐廳的伙食標準也高,一個人一塊八;但是因為這些菜都是給運動員準備的,一般人吃不完,這么一來每餐后,廚房幾個大菜盆里,剩下不少菜,什么四喜丸子,紅燒肉,干煸魚段,最后都倒桶里,抬到職工食堂去了,食堂黑板上先寫:雜燴倆字,有人舉得不雅,就改成了羅菜。”

“雖然是大雜燴,但大師傅手藝好,這羅菜味道相當可以,在工體上班的年輕人都愛吃,又經常鍛煉,年輕小伙子一脫上衣,倆胳膊肌肉起筋線,工體同事都戲稱,嗬,羅菜膘來了!”

“也就是名字不好聽,實際上不比那些老字號的味道差,有朋友來北京,我總喜歡帶他們過去吃!下次咱們看現場的時候,我請你嘗嘗。”

這倒也挺有意思的啊!看來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則構成了多彩多姿的生活,“那肯定得去,等改建的時候,這食堂也得留著啊,要不然工體就少了一份記憶!”

“原先我還擔心呢,怕做不好這個項目,但是來了之后,見到這么多優秀的建筑師,又有你這樣熟悉國際先進理念的年輕人,我就放心了!”歐陽驂臉上滿是笑意。

“咱們建筑界好久沒有這么熱鬧了,我記得上回為了同一個項目聚起這么多建筑師,似乎還是1975年討論北京圖書館擴建項目方案的時候吧?”熊明也感慨道。

“這事兒我也記得,當年五月國家建委通知全國主要設計院、還有大學建筑系、都要設計一個方案,還要有模型。”說起這個,歐陽驂也陷入美好的回憶。

“當時明確不評名次,沒有酬金,四個月后各單位將方案送到北京,開會討論方案;誰也沒在意名次獎金的事兒,都想為國家圖書館出一把力,好多大師都來了,南京工學院那邊是楊廷寶教授帶隊,清華是吳委員,各設計單位都由總建筑師率隊赴會。”

“那就相當于全國建筑界的奧林匹克大會,或者說中國建筑界的索爾維會議!”這可是建筑界的盛況啊,林樓也心向往之。

“我估摸著,咱們這次肯定也一樣,最后大家都拿作品來說話,誰設計地好就交給誰做!可不會跟普通項目一樣,指定設計院完成!哎,我是年紀有點大了,光做工體改建方案就差不多了,你倆倒是年輕,還有精力的話,也可以多參與兩個項目么!”歐陽驂朝那邊努了努嘴,“喏,看看那邊,都開始商量了。”

“要是能為亞運會多出一份力,那自然是責無旁貸。”哎,可惜熊師兄已經是有單位的人了,到時候肯定要以自家單位的名義參加,要不然把他拉過來就好了,林樓稍微有些遺憾,自家的小團隊里面,還真缺少體育建筑方面的專家呢。

“小林有目標沒有?要是有的話,我可不跟你爭。”熊明半真半假的問道,林樓已經證明了自己在體育建筑設計領域的實力,要是和他同時競爭一個項目,獲勝的希望可不高。

“師兄您太謙虛了,我還沒想好呢!而且估計要到下周開會的時候才能確定需要設計那些項目吧?等到時候先看看情況吧!”如果有可能的話,自然是要拿下奧體中心的,這個才是所有新建場館里影響最大的。

奧體中心體育館原來的設計倒也不錯,體育館的平面形狀為六邊形,屋蓋東西兩柱的間距為99米,南北跨度70米,多功能比賽大廳為93×70米的長方形,中間為42×73米的比賽場地。

比賽場地采用丹麥進口木地板,可進行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體操、技巧、舉重、摔跤等比賽項目。

比賽大廳內屋頂的網架結構全部露明,不做吊頂,在網架中露明布置燈光檢修馬道,屋頂采用150毫米厚的復合壓型鋼板,觀眾座席采用彩色玻璃鋼座椅,并且將整個比賽大廳成為一個整體,設計成為統一而有變化的彩色圖案,以求得館內在空場時的豐富效果。

體育館整個建筑的立面造型與結構設計緊密配合進行,屋蓋部分結合建筑造型,采用了國內首創的斜拉雙曲面組合網殼。

體育館的下部立面的處理手法簡潔明快,用淺色的噴涂墻面和深色門窗框、藍灰色反射玻璃形成大面積的虛實對比。

體育館的南入口休息廳輕巧的網架與藍灰色的反射玻璃,在后部龐大的建筑實體襯托下顯得格外突出,而入口處的紅色網架及上部的銀灰色雨水管又在藍灰色玻璃的襯托下十分鮮明,兩側山墻用圓形窗和人字形檐口窗改善了實墻的比例,使立面與眾不同,獨具個性。

但也不是沒有缺點,起碼在功能分區這就有不少遺憾,所以在2001年為申奧和迎接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以及2008年奧運前對場館進行了兩次改造和擴建。

把東側平臺下的空間改為競賽管理區,體育館南側觀眾入口臺階下的空間擴建為安保、餐飲用房,新擴建面積達到4410平方米,觀眾座位由近6000座增加到了6300席,進一步完善了功能。

要是讓林樓來設計的話,他有信心比原方案做得更好,不僅外立面會更符合中國的特色,功能分區也會更加科學,同時還會和烏魯迪國家體育場以及工體改建方案一樣,在建造的時候就預留好擴建、改建的空間,為日后場館升級提供便利。

吃過飯,和歐陽驂、熊明約好去工體看現場的時間,林樓就先回去了,到了四合院里,把今天開會的內容和大家伙兒一說,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下周就要討論其他場館的建設問題了,我想拿個項目回來,不知道大家伙有啥想法沒有?”

“這個項目和香江那些項目相比,可能沒多大利潤,所以大家要是不愿意,我也理解。”如今國內的設計費還沒提起來呢,做這個項目收益真不多。

“小林,能給亞運會設計場館,不要錢都行啊!再說了,咱現在也不缺錢啊!你千萬要把我算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