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師長馮天魁  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喝醉了還是我喝醉了

類別: 軍事 | 抗戰烽火 | 我的師長馮天魁 | 樓下水如天   作者:樓下水如天  書名:我的師長馮天魁  更新時間:2020-12-06
 
燕大門口這一鬧,周小山出了堵在心里一個多月的一口子惡氣,真準備不醉不休。

可是不能耽誤正事。

陳宏鄭重其事的拉著,范先生要找合適的地方。

一下子酒醒了,吩咐廖承兵選了一個清凈的農家小院。

還讓王長青安排了警戒。

周小山親自切上蒙頂云霧,雙手遞給了范先生。

“小山,陳宏說是罕見的青年俊杰,而且百戰軍玻璃的成功,也說明你才學過人。老朽做實業多年,托大當一回前輩,考你個問題可以嗎?”

“范先生,您本來就是實業界前輩,有話直說,晚輩接受拷問,情理之中。”

“通常而言,一個國家的發達標志,在于鋼鐵產量,我們中國地大物博,有鐵礦的地方很多,為什么鋼鐵產量上不來。”

這家伙腦袋嗡嗡的,你一個化工專家,考我一個玻璃作坊老板,鋼鐵問題。

怎么這么不正常。

這酒席才上菜,村口還在唱歌,是你喝醉了,還是我喝醉了?

民國時期,國民黨登臺的二七年,鋼鐵產量三萬噸,就今年,一九三五年,鋼鐵產量,才四萬噸多一點。

有人說一九二七到一九三七,是民國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二七到三五年,是黃金八年,全特么放屁。

五千年的歷史證明,中國人吃苦耐勞,但凡聚居的地方,只要風調雨順,無為而治,自然都會繁華起來。

可看看國民政府搞的民不聊生。

民國的工業比起清末和北洋政府,都是嚴重的倒退!

要知道光漢陽鋼鐵廠在北洋軍閥時期年鋼產量就達到五萬噸,但于1925年停止煉鋼。

國民黨接管后,經過十年的統治,竟然沒有使該廠恢復煉鋼。

到月21日武漢失守前夕,只將漢陽鋼鐵廠30噸馬丁爐噸高架起重機2部及鑄錠用模等附屬品拆走,運入四川。

把高爐拆到了四川,可惜一直沒有辦法組織好生產,最后四零年遷鋼會才成立,整合了四川,以及上海,武漢各地搬遷過來的人才,設備,四一年才復產。

周小山突然想起,后世那些個論壇上的果粉噴子,居然說中國鋼鐵產量,在一九三五年,超越了日本,還弄出了一個資料作為證據,我放他姥姥的屁。

不知道國黨造假成風嗎?

你的數據,是加入了偽滿洲的鋼鐵廠,還是從彎彎抄來的。

連陳誠也承認,在三七年考察日本時候,專門注意到了鋼鐵數據,日本三六年工業總產值一百六十億米元,國民政府十四億米元,日本的煉鋼產量是一百五十八萬噸,中國僅四萬噸。

國內的鋼鐵企業都是有數的。

看著期待的目光。

周小山顧不上吐槽了,老實回答范旭東的問題!

“全國的,不是晚輩能揣測的,我說說我對四川鋼鐵方面的看法,一孔之見,先生勿笑!”

四川的更好,范先生樂呵呵的示意他繼續說。

“至少有兩個問題,制約了四川鋼鐵產量,第一是交通,第二是下游。就那四川來說,四川號稱千水之省,四川盆地小丘陵密布,河谷縱橫,別說出川的蜀道難,就是盆地內,鐵路一片空白,公路崎嶇難行。遇到河流湖泊,更是繞到沒邊。小鐵礦集中到一個地方煉鋼,運輸成本高。

第二就是鋼鐵業的下游不發達制約了上游,四川大致和國內其他地方情況差不多,鋼鐵生產出來,除了造刀槍,農具,類似機械,建筑,汽車,造船等等鋼鐵需求大戶,下游應用產業,幾乎是一片空白。”

當初漢陽鋼鐵廠的產品,主要是造鐵軌,平漢鐵路,漢粵鐵路,漢陽鋼鐵廠可出了大力氣,國民政府不修建鐵路了,鋼廠停了民眾也沒什么太大感覺!

范旭東贊許的點了點頭!

“小友大才,陳宏說,這個公式和原理,是你隨手寫出來的,我現在相信了!我有個朋友,他進口了一套,差不多跟跟重慶鋼廠類似的設備,也是3噸電鋼爐加上蒸汽錘一系列軋鋼設備,生產能力更強,電爐設計也更為先進,還有一百輛卡車捆綁訂單,設備倒是運回來了,可是大股東,重要的合伙人去世了,幾個兒子不成器把家分了。合伙也散了,現在設備連定金都要不回來!”

起初周小山覺得這老頭有點不正常,我寫的化學公式,你考我宏觀的鋼鐵問題。

有你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驗證方式嗎?

現在終于明白了。

可是更迷糊了,不算是平爐,光是能冶煉槍炮需要的電鋼爐的鋼鐵企業,總共才四個,其中兩個在上海。

民營的是上海大鑫鋼鐵廠,化鐵爐3座,1噸轉爐1座,1噸電爐2座。

官辦的是江南制造總局煉鋼廠(上海煉鋼廠)生產設備3噸平爐1座,15噸平爐1座,1.5噸電爐1座。

另外一個是閻老西的育才鋼鐵廠,生產設備,1.5噸電爐1座。

可是這三所鋼鐵廠,電爐鋼的規模都比不上重慶3噸的煉鋼爐。

這個廠子哪里鉆出來的,怎么歷史上沒有聽說過?

北平的石景山鐵廠他倒是知道,抗戰爆發也沒投產,可是淪陷到了日本人手里,很快就投產了。

至于國民政府規劃的湘潭煉鋼廠,兩座7.5噸電爐,僅僅是規劃而已。

“是不是大帥不愿意接手?”

“是的,重慶的電爐鋼廠雖然沒有這套設備好,可是作用重疊,何況四川鐵礦少,規模小,分布凌亂,交通不便,他自己鋼廠產能都沒有吃飽,他只愿意接汽車!米國洋行必須要汽車,設備一起交付。”

“你那個朋友,有技術人才嗎?”

“朱鴻志本身就是學這個的,在國外挖了一個冶金的專家團隊!”

歷史上沒聽說過這個人啊,為了給特務營講課,他從報紙上收羅了好多資料,還專門注意到了大鑫鋼鐵廠的余銘鈺。

191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采礦冶金系,1917年赴美就讀于加里福尼亞州大學研究生院冶金專業,次年獲冶金碩士學位。

在米國鋼鐵企業從業多年,歸國以后,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商人,

立志實業報國,創辦了大鑫。

抗戰爆發以后,大鑫還僥幸遷都到了重慶,成為渝鑫。

照范旭東的介紹,這朱鴻志又是一個類似余銘鈺的人物。

“需要多少錢?”

“不算汽車,整個設備,近九百萬,他們之前已經付了三百多萬的定金,加上他自己可以補充一些,還有五百萬的缺口!要是湊不夠這五百萬,便宜洋行,也太可惜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