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  四百三十四章 擊石震虎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寒門宰相 | 幸福來敲門   作者:幸福來敲門  書名:寒門宰相  更新時間:2022-02-15
 
山澗鳴徹,發出似雷鳴之聲。

聽著蘇軾的言語,章越笑了,蘇軾對每個人的稱贊愛護都是發自內心的。

因為他的見識夠高,閱歷夠,故而在他眼底能夠發現每個人的優點,正如他之所言所見之人無一不是好人。

所以蘇軾朋友多,人緣好。

不過以蘇軾為友,普通人很難走進他的內心,他是真正的眼高過頂,但相反有些‘杠精’雖容易口上得罪人,但要交了朋友,人家是真心待你。

臨壁書名后,章越等人繼續下山,尋又登山,行走在連綿不盡的群山之中,磅礴的云霧蒸騰而起,谷底有一條蛟龍正在噴薄吐納。

數人走到一半,山間下了一場大雨,眾人尋了一處山亭避雨,隨人們連忙給他們更衣烹茶……

雨歇之后,已是耽誤了路程,眾人繼續沿著山而行,到了晚間找了道觀借宿一晚。

道觀里只有一個道士,道觀的道長自述是辟谷多年的修士,平日只以松針為食。附近是秦嶺終南山之地,自唐以來便是隱士出沒之地,多有隱匿神仙之流。

眾人聽說道長會辟谷也不奇怪。

聽說眾人餓著肚子,道長便下廚給眾人以松針,柏子仁,黃精等煮了一鍋飯。

這松針,柏子仁,黃精可謂仙人糧食,尤其是這黃精,新鮮嫩芽的蒸熟后,吃到嘴里格外鮮甜。

眾人吃了一口,不由皆贊‘今飱食黃精飯,腹飽忘思前日饑’,道人與他們說每日食黃精可使‘發白更黑,齒落更生’。

不僅黃精美味,還有松針也是鮮嫩,去了外皮,只吃嫩心。

眾人什么山珍海味沒吃過,但山路走了一日皆是餓了,又兼這般清淡可口的仙人糧故而吃得都是津津有味。

蘇軾捧著一大碗黃精飯大快朵頤之余,十分有興趣地與道長談起養生辟谷之道來,同時也打聽神仙消息。

山間露重夜寒,眾人這一晚都睡得不好,章越聽得,章惇與蘇軾半夜起身正談論,不由披衣而起,但聞道觀內外回蕩著道士夜課時的清磬聲,正好一輪月出于蒼山之上,頓時空山深谷里布滿了清光。

章越又回到道觀歇息,到了四更天時,眾人都沒有睡意起身給熟睡的道人留下一些錢財,離道觀登山觀日出。

眾人登頂看南山日出之美,不由一時驚嘆,本來眾人相約好了要觀日出寫詩的,但對于這樣奪天地造化之美,不由都是詞窮。

連蘇軾也是‘海棠雖美不吟詩’。

其中一位考官忽道:“我等整日奔波,其實不過蠅營狗茍,無甚意思。真盼有一日卸了差事,看這山水田園之美,不再問仕途之事。”

從古至今這般士大夫的避世情懷,孔子郁悶的時候,也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碎碎念。在場幾人論及‘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般境界一時都還達不到。

蘇軾道了句:“為官則為儒法,歸隱則思釋道,千古皆同。”

對于蘇軾此言,眾人都深以為然。

一名考官問道:“子瞻以為何處歸老較好?”

蘇軾道:“我瓊林宴時聽蔣穎書(蔣之奇),單君賜(單錫)曾言陽羨景好,茶好,故想為官個十年,攢夠了俸祿便在此買些薄田,種些桔樹,擇一山麓筑室終老。”

眾人聞言都是大笑,都沒有在意。

其他兩位考官認為章越,蘇軾,章惇年少出仕,如今功名心甚重,對于歸隱之事只是說說罷了。

不過蘇軾后來真定居陽羨了。

熙寧八年時章惇政壇失意時寫了首詩給蘇軾,君方陽羨卜新居,我亦吳門葺舊廬。……他日扁舟約來往,共將詩酒狎樵漁。

章越與蘇軾相約退休后,咱們一起坐著扁舟相互來往,一起詩酒狎樵漁。

在此感嘆一句,二人真是好朋友,好到發配海南島的那等……

眾人說說笑笑,下了山后眾人詩興又起。

但凡誰有了詩意,便叫隨從彎下身在其背上直書,最后將寫好的詩投入詩囊中。

似蘇軾,章惇都十分多產,兩三日內詩囊里已是厚厚一疊的紙。

眾人又尋野渡渡過黑水前往北寺,章越不由與蘇軾說起,自己年少去烏溪讀書時,大哥交代自己不許乘野渡之事。

蘇軾聽了大笑,章惇亦隱隱聽見,沒什么言語。

正當船停泊時,處于灘石巖壁之地,眾人當即提筆在壁上石上留書。章越之書,蘇軾之書都是天下有名的,章惇自負墨禪,后世也是得到稱贊的。

摩崖而書,正是士大夫之美事。

隨行一人正好是地方官吏,后來命一匠人將眾人所寫都刻于此處,這摩崖石刻使此地成為風景名勝,引得無數后世讀書人前來膜拜。

眾人渡過黑水后,尋路而行,遠遠可見寺廟的輪廓。

這邊周至縣的官吏們迎來,他們在中興寺等候了一夜,本以為他們一行昨日會到,但卻不見蹤影。如今他們看到章越一行立即上前服侍,將茶湯熱酒奉上。

于是衙役們給眾人,又換上乘馬,一行人這才有了坐騎代步往中興寺而去。

當夜眾人游中興寺。

寺中景色很多,如寺中有一洞室,傳為弄玉吹簫引鳳之處,蘇軾有了詩興提筆寫下‘洞里吹簫子,終年守獨幽。石泉為曉鏡,山月當簾鉤。歲晚杉楓盡,人歸霧雨愁。送迎應鄙陋,誰繼楚臣謳。’

東面谷中又有一洞,傳為馬融讀書處。

眾人當夜下榻于中興寺中,下榻的僧房隱然為高大的松柏樹所掩。

僧房外不遠處即是一條小溪環寺而繞,夜色中僧房的燈火照在溪上,耳邊則是溪水潺潺聲,不少寺僧正提著木桶往溪邊打水,溪對岸是一片廣袤的梨林。

秋色之下,沿溪梨樹已盡染紅!

次日眾人踏上歸途。

眾人昨日聯詩喝了一夜的酒,此刻酒都還沒醒。

正在半路上,忽聽得虎嘯!

眾人不由皆是一驚,章惇,蘇軾,章越三人皆驅馬前行數步往虎聲處看去,果見真有一虎盤于道上距人數十步遠。

此刻三人之馬已是受驚不敢往前。

蘇軾驚道:“馬猶如此,著甚來由?”

說完蘇軾趕忙調轉馬頭,倉皇后退。章越也是懵了,除了動物園外,他從未見過第二只活得老虎。

章惇聞言笑了笑,獨策馬向前去道:“度之,子瞻不必近前來,我自有道理。”

章惇驅馬既近,取了衙役開道所用的銅沙鑼于石上砸響,但見虎立即驚竄。

章惇策馬而歸對眾人笑道:“汝等定不如我!”

章惇方說畢,猛然又一聲虎嘯。

虎去而復返!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