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制誥的誘惑,并非一般官職可以阻擋的。
身在外局或許感受不到,但身為官員感受卻是不同。好比司馬光辭去樞密副使,為什么令所有人都覺得很牛,連地位在他之上的韓琦,文彥博也表示對司馬光佩服得五體投地。
因為從來沒有人推辭過兩府的任命,但司馬光卻是第一個。
他真正做到了儒家讀書人推崇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
孔子說有一天自己的道不能夠實踐,那跟從我的只有子路一個了。
章越想到了這里,對陳升之言道:“陳公的厚愛在下實在是銘感五內,可惜章某實無意于知制誥之位。”
“俗語有云,窮人家有三寶,丑妻薄田破棉襖,為何?因為嬌妻肥田錦衣對于窮人家而言,實難守得住。這知制誥之位,章某德不配位,不敢求之。”
官位越高越需要站隊,章越清楚地對陳升之說自己不愿卷入朝爭。
陳升之沉著聲問道:“度之不必回答這么快,不妨再考慮考慮。”
章越道:“這樣的事,還是早說為好,還望陳公海涵,不介意在下的冒失之舉。”
“呵!”
陳升之一笑后撫須道:“度之回答得如此干脆利索,我怎會怪罪呢,你自便就是。”
章越起身告辭。
章越離去時在樓下碰到吳安詩,吳安詩正在踱步,見了章越問道:“如何?”
章越反問道:“內兄可知陳公找我是何事嗎?”
吳安詩道:“還不是陳公器重于你,否則何事?”
章越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果真如此。”
吳安詩云里霧里的聽不明白章越在說什么,但章越已是離去,騎馬趕往了岳父吳充府上。
章越到了岳父家中,見到吳充正與吳安度說話。
吳安度是吳育的長子,娶了范雍的女兒,他也是吳育十個兒子中最有才氣的一人,如今雖蔭補為右贊善大夫,但正要參加今年省試,考一個進士出身來。
吳家吳安度,吳安詩這一代一個進士也沒有。沒有一個進士出身的官員,如何能守得住這么大的家業。
就如窮人能守得住丑妻薄田破棉襖,萬一想要玩個高配,就好比武大郎娶了潘金蓮,連自個性命都要搭上。
而世代官宦之家也是早早就有了這個危機感,你要玩得起高配,就必須有權力來守護。
見章越抵此,吳安度熱情地與他說了幾句話。
吳充以后,吳家上下怕是都要仰仗章越這位外姓姑爺,吳安度比吳安詩聰明,早早就看透了這一點。
從章越到吳家起,吳安度對章越恭恭敬敬,客客氣氣的,哪怕當年是準女婿的時候,吳安度也是滴水不漏幫襯了章越些許。
而吳安詩則是擔心,章越越來越出人頭地,是否會脫離吳家的掌控,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養不熟。
吳安詩與章越交往其實遠比吳安度深,而吳安詩這人不是說不聰明,但卻沒有知人之明,也沒有自知之明。
吳安度走后,吳充坐在那不免有些憂慮,為吳家后繼乏人擔憂。
吳充對章越道:“這些年我不知費了多少錢財栽培家中子弟,請了多少名師指點,但可是家中后輩整日爭富嬉游,卻不思讀書進取。”
“天下之事,什么都可以假手于人,唯獨讀書不可。”
章越道:“老泰山細心栽培便是,大不了求圣上恩典,賜個進士出身或往舍人院應試。”
吳充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遺子千金,不如教子一經,真不愧是圣賢之言。”
頓了頓吳充問道:“你來找我,有什么要事?”
章越當即將陳升之的事向吳充稟告,還說了吳安詩的用意。
吳充微微笑道:“看來這一次我不出面,而讓安詩出面,你已是知道我的用意了。這陳升之如今左右逢源,長袖善舞,為了與王介甫爭權,不惜與司馬君實他們攪在一處。”
“難怪被稱之為笙相,我以往雖與他有些交情,但眼下還是敬而遠之的好。可惜安詩不懂的這點,還以為我一心幫襯他,他既看不透,我也不說,免得升之生疑。”
章越道:“小婿明白了。”
吳充道:“這知制誥的事,你不必多慮。王介甫確實有說過你沒有在地方任官資歷,但這是小缺而已不是大不足。”
“沒有前例,不等于不可為之。國朝之制,知制誥必試而后命,但是……”吳充說話頓了頓,舉起手指頭來道,“但陳希元(陳堯佐)知制誥,卻不試而命,而后我的同郡楊大年(楊億),亦不試而命,后來歐陽永叔知制誥,還是不試而命,一共添了三!”
說到這里,吳充舉起三個手指頭,對章越道:“故而什么不任地方,沒有先例,先試而后命,都是推托之詞,本朝正言以上至給事中可任知制誥,你只要能合得這一條,其余要緊的是能否簡在帝心!”
章越聽了恍然,框框條條上不要差得太多,細節上都是浮云。
好比如說原則上可以,就是不可以,原則上不可以,就是可以。
總是有人將經與權用得是出神入化。
總而言之,只要你不是朝廷想用的,上面有一百條理由來卡住你,但只要是朝廷想用的,只要一個理由就足夠了。
知制誥是正言以上,給事中以下出任,只要你是八品至五品就可以擔任知制誥,但也有例外,比如宋真宗就任命工部侍郎盛度為知制誥。
同時知制誥限六名為額,但歷史上的神宗朝卻屢屢超編。
總而言之制度和國策都是人制定出的,而你的靠山有制定規則的能力就不成問題,至于知制誥恰恰有了些許左右制度的權力。
官府向來是‘以文書御天下’,故而館閣,知制誥為何在宋朝有這么高的地位,可想而知。
章越道:“老泰山,小婿受教了!”
吳充笑了笑道:“這知制誥的事,你不用多考慮,只要官家有意就好辦了,若有合適的機會,我與韓樞相自會幫你在官家面前說話。”
章越聽了吳充的話,頓時心底大定。
朝中無人莫作官可謂古今不破的道理,咱有人撐腰,便是這么有底氣。
省試之前,無數學子往兩制大臣府上行卷。
章越雖不列入兩制,但府門上仍是有不少士子前來行卷投貼。他們渴望能得到章越指點文章,若是能夠得到一兩句評語,足以讓他們在這一科士子出眾,若是傳到考官耳中,脫穎而出的機會也將大了許多。
而這一次正好有兩名邵武軍的士子抵至章越府邸。
這兩名邵武軍的士子,一人名為葉祖洽,表字敦禮,不過二十出頭。
另一人名叫上官均,表字彥衡,已是三十歲。
這葉祖洽與上官均互為同窗,當初黃履回鄉時見二人學問出眾,實為同鄉子弟中的翹楚,于是便收了二人作弟子。
這一次二人雙雙在福建解試得中,因此得解進京。
黃履知道二人得解后,讓他們拿著自己的名帖直接去京師投靠章越。
于是葉祖洽,上官均便來到章府門前。
二人與章府的門子道明了來意后,一名二十歲出頭的青年迎接了二人。
對方名叫李夔,正是章越兩位弟子之一,他如今正在太學讀書,可惜這一次解試落榜。
李夔與葉祖洽,上官均一通消息,得知二人是黃履舉薦,而且同時是邵武同鄉,頓生親切,當即邀二人入內。
二人走至章府的庭院間,上官均突然奇道:“章公身為待制,庭院之間竟是如此狹小。”
李夔聽了停下腳步,一旁葉祖洽知道上官均失言了,立即補救道:“聽聞董子(董仲舒)相江都時,庭院狹小,故有為官無旋馬地之說,由此可知待制清廉。”
葉祖洽說得是董仲舒為江都相,家宅十分狹小,匹馬入內都無法轉身,人要下馬就要牽馬入內兜一圈才能出門。
“江都旋馬。”李夔對葉祖洽的反應贊嘆。
三人入座后,李夔與上官均,葉祖洽聊天得知,上官均是處州通判上官凝之子,他有一位兄長已于嘉祐二年中了進士。
而葉祖洽乃真正的寒門出身,但觀其應答如流,言辭機辯實是一個人才。
不久章越回到府中,李夔立即前去稟告。章越聽說是黃履的弟子,當下便立即在旁廳見了。
葉祖洽,李夔見了鼎鼎大名的同鄉前輩章越后,都是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幾人入座后,章越便考校二人學問,看看他們是否可用之才。
葉祖洽知道這是一個機會,遇到貴人,有很多人想表現卻不知表現,顯得手足無措,或者是生怕出丑,則一臉懵逼,這都是不對的。
葉祖洽應對得恰到好處,與一旁不善言辭的上官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章越看看葉祖洽,再看看上官均,對二人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對于葉祖洽,章越不免更是關注。
對方與自己一般都是寒門出身,對方不僅口才好,目光咄咄且十分有神,有這樣眼睛的人,既十分精明同時又精力旺盛。
葉祖洽身上還有股堅韌不拔之志,以及言談間對鄉誼之情的看重。
能從底層殺出之人,果真都不是泛泛之輩。
1住網: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