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節選自《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唐寅(明)
方曙流從懷中掏出一個細瓷瓶,將瓶中藥粉倒在一張油布紙上,用燭火在油布紙下輕烤。很快,一縷青絲裊裊,散發出一種薄荷的香味。
方曙流將油布紙放在張旭鼻端,張旭夢中嗯啊兩聲,一個噴嚏打出,立刻醒來。
方曙流道:“張顛,你要眼睜睜看著公孫大娘被處死嗎?你忍心嗎?”
張旭面色一變,嚎啕大哭……
張旭也曾是公孫大娘的仰慕者之一,但認識公孫大娘時,張旭已有家室,只能將這份仰慕放在心里。
從張旭口中,方曙流和白復知道了公孫大娘的秘密:
公孫大娘實為兩人,乃是孿生姐妹。大姐叫公孫,小妹叫公孫矯。兩人好似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連親生父母都不清。為了區別姐妹倆,其母在公孫手背合谷穴刺青一朵紅梅。
兩姐妹從小便冰雪聰明,七歲那年機緣巧合,偶遇一代幻術大師。此異人見兩人冰雪聰明,又長得一模一樣,便將兩人收為弟子,將其絕世劍術和幻術傳于公孫姐妹。
兩姐妹長大后,將劍法與舞蹈融于一身,獨創出聞名天下的劍器之舞。為便于施展分身類幻術,兩人從來以一人面目示人。所以江湖上無人知曉公孫大娘真實身份。
后來,公孫姐妹收“霓裳十三釵”為徒,也是分別交替傳授武功,并未告知眾徒弟,她們的師父乃是兩人。
但再好的偽裝,也掩飾不了兩人對劍術和舞蹈的領悟。
大姐公孫,劍法無雙,出劍璀燦奪目,猶如后羿射落九日,起舞時劍勢雷霆萬鈞,令人屏息。
小妹公孫矯,輕功高絕,身手矯健敏捷,恰似天神駕龍飛翔。收舞時如雁渡寒潭,又象江海凝聚的波光。
張旭為求書法之道,一路跟隨公孫大娘舞坊的表演,演一場,看一場,從洛陽追隨到長安,終于發現了公孫姐妹的秘密,也情難自已地愛上了大姐公孫。
可公孫的一顆芳心系在了音樂造詣精深,才華橫溢的李隆基身上。
長安首演,李隆基親自下場,擊打羯鼓,為公孫劍舞伴奏,浪漫的帝王瞬間征服了這位眼高于頂的奇女子。
張旭家族門第不低,可尋常官員怎能跟大唐天子爭女人?從此張旭嗜酒如命。
每當情難自己時,便將自己灌的酩酊大醉,呼叫狂走,落筆疾書,甚至以頭發蘸墨書寫。
將自己壓抑的情愫、奔放的生命,毫不隱瞞、淋漓盡致地釋放出來。一筆一劃都閃耀著光芒,一張一弛都美到爆炸,仿佛飛舞的火焰,劃過天際的流星。
由情生愛,由愛入道,張旭終于在書法一途,一窺天道,達到草書之巔,無可匹敵,獨孤求敗。
“那我的師父究竟是何人?”青鸞公主急切問道。
張旭嘆道:“在宜春、梨園二伎坊內教授歌舞的是大姐公孫,小妹公孫矯早就遠遁江湖,不知所蹤了。
如今下獄的,確實是你的師父公孫,但兩姐妹中究竟是誰刺殺陛下,我也無從得知。”
“長安城中,還有誰知道公孫矯的下落?”方曙流問道。
張旭道:“你們去找吳道子試試吧,能看出公孫大娘是兩姐妹的,全天下除了我,就只有他了。”
安史之亂后,吳道子行蹤不定。但只要人在長安,每逢初一、十五,吳道子一定會出現在常樂坊趙景公寺,沐浴齋戒,虔誠禮佛。
趙景公寺為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所建,為的是紀念其父——西魏大將獨孤信。
寺內華嚴院中的盧舍那大佛像,用金石雕成,高六尺,風格古樸,為鎮寺之寶。據說下面有盧舍那大佛的真身舍利三斗四升。此外,寺中還有大小金銀佛像數百余座,以及黃金、寶珠鑄成的經書。
不過,讓趙景公寺香火鼎盛的不是這些佛像,而是寺南中三門東壁上的一幅白描壁畫。這幅畫就是吳道子一生最杰出的壁畫——《地獄變》。
據傳,當年盂蘭盆會前日,吳道子僅用一晚便完成了這幅鴻篇巨畫。
白復三人來到趙景公寺南中三門東壁,站在壁畫《地獄變》面前,連從戰場死人堆里走出來的白復也豎起了寒毛。
壁畫中,吳道子并沒有刻意地去描繪厲鬼妖魔的恐怖猙獰,更無刀山火海、油鍋沸鑊等酷刑,而是以將死之人驚恐不堪的眼神、猙獰扭曲的面目,傳達著地獄的陰森恐怖和受刑人的痛苦凄慘。
據說《地獄變》畫成之后,都人咸觀,皆懼罪修善,兩市屠沽,魚肉不售。
吳道子筆力遒勁,如磔鬼神毛發。時有陰風吹來,諸像生動,冥獄鬼神森然而現,勢若脫壁。
白、方二人觀之,頓覺腋汗毛聳,不寒而栗。青鸞公主更是嚇得躲出門外。
方曙流對白復道:“人常道:道子畫人物,如以燈取影,逆來順往,旁見側出,不差毫末。所謂游刃余地,運斤成風,蓋古今一人而已。
白老弟,這幅畫你怎么看?”
白復沉吟許久,方才道來:“只有去過地獄的人,才畫得出來!”
話音剛落,就聽一個蒼老的聲音道:“這是我聽過最入神的畫評,諸位是為公孫大娘而來吧?”
臺階下,一位老者,須發皆白,手拄拐杖,形如枯槁。他對三人道:“老朽吳道子,正是應下地獄之人。”
“那一年,我們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彼此。”吳道子坐在青石臺階上,仰望漫天星斗,幽幽道來。
天才一秒:m.173k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