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懸劍傳  第五百四十三章 鄴城之戰

類別: 武俠 | 傳統武俠 | 蜀山懸劍傳 | 大明終始   作者:大明終始  書名:蜀山懸劍傳  更新時間:2021-12-26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節選自《鷓鴣天·西都作》朱敦儒(北宋)

這一年三月,時機成熟,史思明遂親率大軍進抵鄴城城下,擺出與唐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三月初六,唐軍與史思明在鄴城外展開了決戰。

唐軍步騎六十萬全部出動,在流經鄴城的洹水北岸布陣。由于沒有主帥統一指揮調度,九大節度使只能根據各自軍營與陣地的遠近,依次抵達。

郭子儀頓覺不妥,向魚朝恩請示,請求調動軍隊,重新布陣:讓朔方軍主攻;安西軍馬快,從兩翼包抄;擅長防守,軍紀最嚴的李光弼部和王思禮部護住中軍,保證中軍不亂;滑濮節度使許叔冀、淮西節度使魯炅軍力相對較弱,可作為后備部隊,待命增援。

魚朝恩見唐軍數倍與燕軍,對郭子儀的傳令官調侃道:“老令公過于謹慎啰,稍安勿躁。叛軍以卵擊石,自取滅亡。我大唐一戰而定,就在今日。”

說罷,不容傳令官辯解,便將郭子儀的傳令官遣回。

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頗為無奈,只能按照抵達陣地的先后順序,整肅軍隊,排成九個大方陣,前中后三排三列。

郭子儀的朔方軍和荔非元禮的安西軍本是最擅長野戰的邊軍,卻因軍營離陣地較遠,被卡在了九大方陣的中間。淮西節度使魯炅頂在了郭子儀朔方軍的正前方,成為迎戰史思明的前鋒軍。

李光弼見此大驚,對麾下將領道:“魯炅部軍力較弱,一旦被叛軍鐵騎擊潰,撤退下來的殘部就會將郭帥的朔方軍沖垮。

荔非元禮的安西軍被卡在九陣之間,既無法利用陌刀軍的強悍阻擋住叛軍的進攻,也不能利用騎兵沖鋒擊潰叛軍,如此列陣,倘若戰事出現異常,唐軍危矣。”

說罷,李光弼調整自己軍陣中各兵種的位置,令槍盾兵列前陣,防著被叛軍或友軍沖陣;命騎兵護住左右兩翼,防止陣型散亂,既能快速進攻,又能迅速撤退。

魚朝恩坐鎮中軍,身后的觀軍容使大旗迎風招展。魚朝恩手持佩劍,坐在馬背上,環顧前后軍陣。只見六十萬唐軍威風凜凜,鎧甲鮮明,刀槍林立,陌刀如雪,護盾如墻,將士肅穆,戰馬嘶鳴。

魚朝恩好不得意,心道:“常言道,大將軍威猛八面,說的就是今日場景吧。等我滅掉叛軍,立下蓋世軍功,李輔國見我就得倒履相迎了。”

想到將來李輔國諂媚自己的畫面,魚朝恩好不得意。

遠眺史思明的帥旗,魚朝恩心道:“我暗中投靠安祿山的事,也不知史思明是否知曉?為了永絕后患,此人和安慶緒都不能留活口。

不過,燕軍也不能全部剿滅,還得留些殘部余孽。內侍宦官中,唯有我深諳兵法。只要叛軍一天不滅,我就能多一天手握軍權,正所謂:養寇自重!

到時候,從軍中挑一些忠于我的將領,說服陛下,令其統領禁軍。

屆時,朝野軍權皆操持于我一人之下,懾服百官,挾天子以令諸侯!”

魚朝恩浮想聯翩之際,對面鼓聲陣陣,燕軍大營營門大開,終于出動了!

史思明僅率精銳騎兵五萬迎戰。

見叛軍出陣廝殺的人馬較少,唐軍以為不是史思明的主力,僅是援軍,頓生輕敵之心。

若是叛軍主力出擊,唐軍通常對付胡人鐵騎策略是:先用弩箭遠距離攻擊敵軍;等到胡騎沖到陣前時,用堅固的護盾結成魚鱗陣護住陣地;長槍兵透過護盾縫隙,結成槍陣,借用對方的馬力,洞穿馬腹;等到胡人落馬后,撤去魚鱗陣,再由騎兵兩翼包抄,刀盾步兵正面肉搏,絞殺敵軍。

唐軍前軍三大陣,步騎總兵力共有十五萬之眾,三倍于敵軍。

見胡騎較少,孤軍深入,滑濮節度使許叔冀、淮西節度使魯炅令前軍撤去槍盾大陣,揮動令旗,調動兩翼騎兵包抄,形成鉗形攻勢,試圖將其合圍,一舉吃掉。

見唐軍中計,史思明率先發起進攻,本來閑庭信步的騎兵突然發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向唐軍。

史思明騎兵精銳速度之快,遠超許叔冀和魯炅想象,唐軍騎兵還來不及合圍,就被燕軍沖開數條口子。

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澤潞節度使王思禮見唐軍出現頹勢,立刻策動騎兵援救,形成第二圈合圍。

兩軍擂鼓助威,騎兵將士勇猛沖鋒,殺聲震天。雙方互有傷亡,不分勝負。

史思明見勢不妙,眉頭暗皺。

環視戰場,史思明瞥見淮西節度使魯炅的帥旗,眼珠骨碌碌一轉,再生一計。

史思明親率親兵隊,直撲魯炅。范陽鐵騎如狼似虎,淮西軍莫不能敵,瞬間被史思明殺出一條血路。

史思明見帥旗下,一人頂盔摜甲,高頭大馬,被眾將簇擁,定是魯炅本人。

史思明取出雕弓和狼牙箭,張弓搭箭,凝神靜氣,一箭射出,若流星破空,直奔魯炅面門。

史思明是范陽軍中出了名的射雕手,親自出手,定有必勝把握。

萬人軍中,殺聲震天,冷箭無聲無息,親兵難以防范。等到魯炅發現時,已經躲閃不及。魯炅虎軀一轉,避開致命要害。

“噗嗤”,史思明全力射出的狼牙箭強勁無匹,洞穿明光鎧,射中魯炅左肩。魯炅慘叫一聲,跌下馬來。

眾親兵趕忙將魯炅救上戰馬,包扎傷口。

史思明手一揮,傳令官拿起牛角號,發出全力進攻的號令。

“嗚嗚嗚…”

如雁群般四散出擊的燕軍聽聞號角聲,丟下交手的唐軍,迅速集結,向號令處全力沖鋒。

魯炅神志昏迷,倉皇率部后撤。

范陽盧氏的世子——定運將軍盧梓看著史思明等胡騎面目猙獰,向自己沖來,驚恐萬分,率先調轉馬頭,帶著自己的部曲,向后方逃竄。

魯炅昏迷,淮西軍本就群龍無首,定運將軍盧梓這一逃,立刻令淮西軍大亂。

唐軍前軍頓時崩盤潰散。

誠如李光弼所料,郭子儀的朔方軍剛好在魯炅部的身后,還來不及結陣,一下子被淮西軍潰敗下來的軍隊沖亂了陣腳。

倘若是敵軍,朔方軍可以用護盾結成魚鱗陣護住陣地,用長槍刺殺前沖之敵,緩解沖陣壓力;但面對友軍,朔方將士無法殺戮,只能用護盾硬扛。

淮西軍潰敗的人馬越來越多,如同從山坡上傾斜而來的泥石流,洶涌澎湃,泥沙俱下。時間一長,朔方軍很難扛得住。

滎陽鄭氏世子——鎮遠將軍鄭廬慌張惶恐,其率領的部曲率先崩潰,被淮西軍沖破堤壩,闖出了數道缺口。

郭子儀大急,一旦缺口擴大,瞬間軍陣就會潰壩,屆時兵敗如山倒,后果不堪設想。

生死存亡之際,郭子儀猛抽一鞭胯下駿馬,率領親兵隊,沖殺上前。

郭子儀親自指揮,殺紅了眼,一鞭子抽在鎮遠將軍鄭廬的臉上,將其頭盔抽落,臉頰上抽出一道深深的血印。

郭子儀及其親兵手起刀落,將潰逃的鄭廬部曲士卒砍翻了數十個,才將缺口堵住。鄭廬等人這才敬畏郭帥軍令,戰戰兢兢,調轉馬頭迎戰。

眼看再有一炷香的時間,就能穩住軍陣,扭轉乾坤。正在這時,天現異象,匪夷所思之事發生了。

戰場上,大風突然漫天而起,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摧樹拔木,天色減弱,如同黃昏。

茫茫暗夜即將來臨,雙方士兵從未見過此種異象,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停止了廝殺。

交戰的士兵們發現,一個黑影闖進沙塵暴,把太陽一點一點地吞食,眩目的太陽光盤變成黑色,環繞光盤的是一圈淡紅色的光圈,放射出白色的冷焰光芒,仿佛魔王的眼珠,殘忍冷酷地盯著眾生,詭異神秘,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斗膽看向魔王眼珠的士兵,瞬間失明,變成瞎子,手捂雙眼痛苦不堪。

轉霎間,妖云蔽日,太陽完全被吞沒,仿佛夜幕降臨,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變得一片漆黑。剎那間天昏地暗,咫尺莫辨,像掉到洗墨水缸里一般,伸手不見五指。

只聽妖風中,鬼哭狼嚎,凄慘滲人。

“天狗食日,鬼魔降臨,妖孽現身!”

激烈的鏖戰瞬間停止,雙方大軍同時驚恐,一齊崩潰,顧不上戰斗搏殺,不約而同地掉頭而逃——唐軍南逃,燕軍北竄,一個個奔跑如飛,抱頭鼠竄。

軍心潰散,郭子儀縱有威望,殺伐果斷,亦無濟于事。

大壩決堤,朔方軍軍陣瞬間被淮西軍沖垮。亂軍如洪水猛獸,滾滾洪流,裹挾而下。六十萬唐軍步、騎兵直接輾軋沖撞,人馬踐踏,自相殘殺,死傷不計其數。

亂軍之中,九大節度使,無人能有回天之力,無人能夠力挽狂瀾。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