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
——佚名
李光弼一行來到行營,白復率領諸將在大營門口列隊迎接。
李光弼冷峻的臉上現出一絲笑容。
在白復的陪伴下,李光弼一行視察了營地的防御體系、營內道路交通、住宿環境、飲食配給,排污防疫措施等一系列規劃布置。
李光弼甚為滿意,并不時給出建議,幫助白復完善營防。親兵們明顯感到大帥心情大悅,精神亢奮。
來到演武坪,場地上燃起了熊熊篝火,三軍將士已經集結完畢。此時,大雪紛飛,漫天而落。
將士們鐵衣征馬,昂首挺胸,目光堅毅,無懼風雪,等待大帥的檢閱。數千人馬動作整齊劃一,無一絲雜音,唯有獵獵風中,戰旗招展之聲。
李光弼帶兵多年,一看戰士眼神、戰陣氣勢,便知鐵軍已成!
李光弼暗自贊許,安西北庭的邊軍是帝國最精銳的部隊,也是最難收服的部隊。
三軍將士望向主將白復的眼神充滿敬畏。主將號令,令行禁止,莫敢不從!
李光弼此前已從白復信函中,知道白復一系列治軍練兵的舉措。到了實地,真正見到這支軍隊,李光弼才放下心來。
安西北庭的鐵騎本就是大唐至強,陌刀軍更是威震西陲、無敵天下。兩隊操練起來,雷霆萬鈞,氣勢磅礴。
川幫弟子和陜州鄉勇演練的武侯八卦陣、長蛇陣、九龍入海陣等陣型,玄奧精深、威力無窮,更讓李光弼一行大開眼界,深感不虛此行。
演練完畢,白復設宴款待李光弼一行。
諸將以茶代酒,頻頻向光弼將軍敬酒,氣氛熱烈。李光弼以天下兵馬副元帥身份,代表唐軍,勉勵三軍。
酒宴結束后,李光弼意猶未盡,摒退外人,和白復徹夜長談。
李光弼道:“安西北庭行營的軍隊既已練成,接下來,我就可以放手一搏,發動全面反擊之戰。
這場大戰,我準備把全殲叛軍右翼的任務交給安西北庭行營。”
白復問道:“您數月前的信中,不是讓我隱藏實力嗎?”
李光弼莫測一笑,道:“治軍如做人,實力相差無幾時,才要隱藏實力。如今安西北庭行營的戰力已經足矣橫掃叛軍,藏也藏不住,就無需再隱了。
安史之亂,打到現在,已經不是一場戰爭這么簡單,而是大唐命運的轉折點,是天下新舊秩序交替的序幕。
不能把這場戰爭僅僅當平亂看,而要當歷史來看。戰后安排,將是天下秩序歷史性的重構,影響至關深遠。
你我二人,注定會因此仗,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故,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可有違背倫常、淪喪道德、泯滅天良之舉。正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任何決策,要站在史冊之高度,經得起后人品評。”
白復虎軀為之一振,挺拔嵴梁,仔細聆聽。
李光弼道:“史思明暴虐殘忍,已失民心。只要我們不犯大錯,剿滅叛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大唐的危局,不在棋盤之內,而在棋盤之外。”
白復道:“大帥,此話怎講?”
李光弼道:“師弟,你精通醫理,應明白癬疥之疾變成腹心大患的道理。
士卒身中箭瘡,倘若久潰未愈,要其性命的往往不是箭瘡本身,而是身體其他疾病。
安史之亂,就好比大唐膿腫的箭瘡,久拖不決,引發出一系列內政外交問題:
大唐強盛時,朝政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強大,在與四鄰小邦的實力對比中占盡優勢。
相比之下,四鄰諸國因禮制尚不健全,內斗不止,災害頻仍,彼此間沖突不斷而處于劣勢。
統一、強盛的大唐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敗一個深陷內亂而不能自拔的對手;如果唐廷有意,還能強迫對方束手稱臣,成為大唐的藩屬國、朝貢效忠。
反之,一個四分五裂的大唐會發現自己很難讓四鄰俯首帖耳。
一旦處于弱勢地位,大唐就不得不放棄讓藩屬國稱臣,轉而以屈辱的姿態與頗具威脅的番邦打交道。否則,他們就會聯手出擊,攻城略地,燒殺搶掠。
自從安祿山叛亂后,大唐的實力仍不可小覷,但已不再是天下唯一的霸主。
遼東的渤海國、新羅、扶桑,北方草原的突厥余部、西北的回紇、西南的吐蕃、南詔對大唐一直虎視眈眈,敵對競爭愈演愈烈。
他們不再向大唐朝貢,不再聽命于大唐,甚至公開與大唐為敵。
他們才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安史之亂遲遲不能平定,除了跟節度使養寇自重外,很大程度上跟他們在背后扇風點火、推波助瀾有關。
他們不僅為叛軍提供武器、糧餉和軍輜,還派出不少人馬,以叛軍身份,直接加入戰斗。借此鍛煉其軍隊,培養其將領,拖延唐軍平叛的時間。
吐蕃等西域諸國更是趁火打劫,借機侵吞大唐疆土,擴大自身勢力范圍,削弱大唐對西域的經略。”
形勢如此嚴峻,如履霜堅冰至。白復問道:“這盤大棋,該如何弈棋,方能決勝千里?”
李光弼凝視燭火,低聲道:“矛盾盤根錯節,要想抽絲剝繭,先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攘外必先安內。安內又在于至高權力的穩定。
如今,太上皇雖然退位,但影響力不容小覷。元老門閥、世家大族勢力依然遍布朝野。陛下得位不正,諸親王仍有角逐之力。
成王李俶雖被立為太子,但后宮對陛下頗多干預,隨時可能出現波瀾。
建寧王被殺,永王被剿滅,讓太子心有余季,一直尋求軍方勢力支持。
陛下任命次子趙王李系為天下兵馬元帥,也讓太子擔心趙王李系兵權過大,成為下一個玄武門之變前的秦王天策府。
各路節度使也在觀察諸位皇子,以保住軍權,獲得擁立之功。
君王不信任將領,將領提防朝堂,正是唐軍目前最大的癥結。
在郭令公和我看來,你恐怕才是這破局之人。
陛下和你淵源頗深,再加上青鸞公主的垂青,讓今上對你青睞有加。這種君王對統軍大將的信任在大亂時代,尤為難得可貴。
這也是為何郭令公極力推薦你統軍,安西北庭行營能夠獲得陛下恩準,破格募兵的真正原因。
這次平叛之戰,是你揚名立萬的絕佳機會。只要你展現出卓越的軍事實力,橫掃中原,必然成為帝國熠熠生輝的將星。
屆時,只要你堅定不移地站在陛下一邊,持戟四顧,就能斷絕諸方勢力的妄念。
待至高權力穩妥地交接給儲君后,你再功成身退,退隱泉林,可保一生平安,忠孝兩全。”
白復尷尬道:“大帥,我和青鸞公主之間……”
李光弼沉吟片刻,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函,遞給白復,道:“這是郭令公寫給我的密信,讓我務必要說服你迎娶青鸞公主。
唯有這樣,才能讓陛下放心。”
白復錯愕。
看過信函后,白復沉默良久,方道:“大帥,說換成是您,您會如何選擇?”
李光弼笑容意味深長,道:“追隨你的本心!
若愛青鸞,娶了她便是,不必在乎旁人看法。
若勉為其難,心中已有佳人,就娶自己最愛的女子!”
白復奇道:“那您不怕我壞了國事,對不起您和郭令公的期許?”
李光弼哈哈大笑,拍了拍白復的肩膀,道:“這只是我倆的期許,又不是你的打算?
你的人生,要你自己選擇,才不枉此生。
難道娶了公主,你就做不成真正的自己啦?亦或者說,難道不娶公主,你就不是白復啦?!
說到底,沒有人會預知自己的選擇是對是錯,未來會不會后悔。
大丈夫頂天立地,只要無愧于心,就可放下束縛,率性而為,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