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不第后賦菊》黃巢〔唐代〕
玄宗接見羽林大將軍郭英乂之事,李輔國很快便從獒衛的密報中得知。李輔國大喜。
李輔國,原名李靜忠,出身微賤,自幼凈身入宮。
大內中有不少身懷絕世武功的宦官,由于無兒無女,往往把一身本領帶入棺材。
李輔國的授業恩師就是這么一位宦官,木訥無言,一輩子在宮中打雜,默默無聞。但其武功深不可測,更利用宦官自身的殘疾,化殘補缺,劍走偏鋒,創設出僅有宦官才能習練的絕世武學。
他見李輔國年幼,毫無武學根基,正是筑基之時,便利用閑暇無聊之余,將一身本領傳給李輔國。
李輔國藝成之后,本想憑著一身本領,混成有頭有臉的宦官頭目。于是,主動投靠高力士,加入飛龍軍。
不過,李輔國樣貌實在奇丑無比,討人生厭,根本入不了權傾天下的高力士法眼,被打發至馬廄,成了一名養馬的馬倌。
李輔國混了大半輩子,還是末流宦官,郁郁不得志。眼看這輩子就這么過去了,卻無意中在一次馬球賽中被一名權臣發現。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在這位權臣的巧妙安排下,李輔國得以改換門庭,入東宮侍奉太子。
彼時的太子李亨,風雨飄搖,隨時可能被廢黜。莫說朝中百官,就連內廷的宦官和宮女,都不愿投奔東宮,擔心太子被廢后,遭到牽連。
李輔國的選擇,不算太理智,更像一名賭徒,拿全部身家壓偏門。
已過不惑之年的李輔國選擇賭一把。
這把年紀了,沒什么輸不起,大不了失一顆頭顱。可要是贏了,就一步登天!
當一個人走投無路,決定放手一搏時,往往也就是機會來臨之時。
在東宮無賓客往來、府內眾人渾渾噩噩之際,李輔國逆勢而動,他的出現格外醒目。
很快,李輔國便憑借絕世武功和察言觀色,在太子李亨面前站穩了腳。
馬嵬坡之變,李輔國出謀策劃,煽動禁軍嘩變;靈武登基,李輔國立下擁立之功,從此飛黃騰達。
然而,不管李輔國如何權傾朝野,高力士、陳玄禮等人從來不拿正眼瞧他。在高力士眼里,李輔國這種歪瓜裂棗般的九流宦官,就是個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面對老上司的輕蔑,李輔國一直懷恨在心,今日終于找到機會,可以一雪前恥了。
李輔國對肅宗道:“太上皇長住在興慶宮,遠離陛下,每天都和外臣交往,甚至跟羽林大將軍郭英乂暗中來往。
高力士、陳玄禮這些人日夜陪伴在太上皇身旁,聚眾密謀,老奴恐怕他們會對陛下不利。
這次太上皇召見羽林大將軍郭英乂之事,很快就在禁軍中傳開了。禁軍將士有不少都是當年的靈武功臣,對此憂懼不安,擔心會有變亂。特意委托老奴面圣,讓老奴據實稟報。”
李輔國話里話外都在暗示——太上皇復辟在即。
肅宗聞言,難掩驚訝之色,眼中含淚,質疑道:“怎么可能?父皇慈悲仁愛,怎么會做這種事?”
李輔國叩首回道:“太上皇固然沒有此意,但他身邊那些貪圖富貴之人就難說了。
陛下,您貴為九五之尊,應從社稷大計出發,把禍亂消滅于萌芽,豈能遵循匹夫之孝!
興慶宮與市井坊間雜處,圍墻低矮,興慶宮里面的事,外面看得清清楚楚,不是太上皇應住的地方,不宜讓上皇居住。
依老奴所見,不如奉迎太上皇回太極宮。大內戒備森嚴,怎么說都比興慶宮更合適居住,而且還能杜絕小人的挑撥煽動。
倘若如此,太上皇可在皇宮中安享晚年,陛下還可以每天覲見三次,以盡孝道。如此以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肅宗沒有采納李輔國的建議,找個借口將李輔國打發回去。
李輔國出宮后,停住腳步,回望了一眼肅宗的寢宮,暗中冷笑。
李輔國太了解肅宗的性格了,明明心里也是這般想得,卻優柔寡斷,更擔心百官的非議。
“有些事只能我當惡人啦!當就當吧,雜家一個宦官,無兒無女,還求身后名嗎?
雜家上半輩子,被人視為殘疾怪胎,嘲笑欺凌。今日掌得大權,定要讓羞辱過雜家的人常常生不如死的滋味。
昔日,你們高高在上、趾高氣昂;今日,要讓你們匍匐在雜家的腳下,像狗一樣搖尾乞食。”
玄宗一貫喜愛騎馬射獵,盡管晚年幾乎足不出戶,可還是在興慶宮里面養了三百匹來自大宛、大食的駿馬。
這日一早,李輔國便以皇帝敕令的名義,一下子調走了二百九十匹,只給玄宗留下了十匹相對羸弱的馬匹。
玄宗無力制止,望著空空蕩蕩的馬廄,不勝感傷地對高力士道:“吾兒為輔國所惑,不得終孝矣。”
高力士怒,意欲拜見肅宗,追問此事緣由。
玄宗沉吟片刻,最終還是擺了擺手,道:“算了。大事在即,切勿因小失大。不就幾百匹馬嘛,朕還輸得起。”
高力士心中暗嘆:“不管此事是肅宗的主意,還是李輔國搬弄是非的手段,此事終于捅破了玄宗父子倆最后一層面紗。
除非一人主動放下身段,兩人之間再無其他回旋余地。”
李輔國假詔調馬之事,很快傳遍朝野。然而,肅宗就跟不知道此事一樣,沒有任何表態。既沒有把馬還給興慶宮,也沒責備李輔國。
文武百官都是混跡官場多年的人精,都猜到了其中的微妙:李輔國之所以敢如此膽大妄為,定然是洞察到了肅宗的心思。
諫官言官,集體靜默。
一些權斗經驗豐富的老臣,覺察出了不祥之器的味道,以身體抱恙、在家養病為由,遠離朝堂,閉門不出。
ps:每次讀史,都有一種體會:賢臣良將也好,奸佞小人也罷,每一個能寫進史書的,沒有一個是平庸之輩。
從某種角度來說,“壞人”比“好人”更敏銳和理智。“壞人”似乎永遠知道誰是“好人”,“好人”卻往往不知道誰是“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