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懸劍傳  第六百八十五章 殺人無血

類別: 武俠 | 傳統武俠 | 蜀山懸劍傳 | 大明終始   作者:大明終始  書名:蜀山懸劍傳  更新時間:2022-07-27
 
結發未識事,所交盡豪雄。

卻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

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

當朝揖高義,舉世稱英雄。

——節選自《贈從兄襄陽少府皓》李白

白復的判斷沒有錯:偷襲登州軍港的,根本不是都里鎮的叛軍水師。

發動奇襲,營救新羅俘虜的隊伍,乃是白頭山弈劍門的精英。為了不得罪大唐,他們悉數偽裝成叛軍水師。

本次行動由傅觀首徒樸英煥策劃,傅觀長子傅英樹親自指揮。行動干凈利落。

傅英樹本沒想大開殺戒,原計劃救出俘虜后,乘船撤離,盡可能避免與唐軍結下仇怨。

可被俘的新羅水師被營救出來后,見唐軍守備松懈,新仇舊恨一并發泄出來。

新羅水師利用唐軍戰船上的犀利武器,向江淮水師大營開火。投石機先拋出一桶桶裝滿火油的木桶,再射出成千上萬支火箭,將火油悉數點燃。

一時間,江淮水師大營濃煙滾滾,烈焰沖天。

由于從未預計到,附近還有這么一支武裝力量存在,駐扎在登州的江淮水師疏忽大意,警戒渙散。

事發當夜,江淮水師的將領正在大擺設宴,載歌載舞。無一中高層領將在哨位值守。

主將陳鴻鵠更是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戰斗打響時,他仍未完全清醒,被親兵架著,逃離中軍大帳,這才僥幸逃生。

等到新羅水師的船隊撤離時,天已經大亮。

江淮水師營地一片狼藉,數千間房舍燒成瓦礫。火勢未盡,仍有不少余煙繚繞,彌漫在軍營上空。

曾經縱橫七海的江淮水師,一夜間灰飛煙滅。

望著數萬具將士的尸骸,陳鴻鵠跪在焦土上,捧著臉,嚎啕大哭。他這才幡然悔悟,后悔沒聽白復之言。

親兵校尉望向四周,悄聲道:“將軍,咱們闖下大禍了,趕快逃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圣旨下來,一定軍法從事、梟首示眾。”

幸存下來的士兵們扎著帶血的綁帶,拖著蹣跚的步履,一步步圍了上來。眾人看著陳鴻鵠,眼光惡毒,充滿了憎恨。

陳鴻鵠追悔莫及,掏出佩劍,試圖自刎謝罪。此舉被親兵們攔下,親兵校尉奪下陳鴻鵠佩劍,苦勸道:“將軍,你若昨夜以身殉國,朝廷說不定還能體諒,赦免罪行,撫恤家屬。

此時自盡,于事無補。倘若死在這里,你留在巴蜀的妻兒老小,該如何是好?”

陳鴻鵠長嘆一聲,想到愛妻璇璣仙子和幼子們,他只能后半輩子隱姓埋名,茍且偷生了。

陳鴻鵠找到一艘尚未毀損的海船,帶著數十名親信,倉惶逃離登州。

陳鴻鵠少年成名,在安祿山造反后,如彗星般崛起。尤其是平定永王李璘之叛后,將江淮水師收于麾下,成為大唐水師屈指可數的領軍人物。

沒曾想,數年經營,毀于一旦,白白犧牲數萬唐軍將士的性命。

正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王忠嗣將軍曾對白復道:“年少成名,乃是人生三大不幸。”這句讖言,應在了陳鴻鵠的身上。

好在白復決斷迅速,唐軍損失才沒進一步擴大。

渤海郡王大欽茂見到白復親筆信后,權衡半天,最終答應了白復的條件。大欽茂命渤海郡國水師從圖們江口南下,做出二次入侵新羅國都金城的姿態。

游弋在渤海灣中的新羅水師只能放棄合圍安西北庭軍,調頭返回新羅。

幾場戰事下來,渤海郡王大欽茂見大唐勢力不容小覷,主將白復更是見識高遠、謀略過人,于是甘拜下風,選擇與大唐重新交好。

潛伏入渤海郡國上京龍泉府(今hlj寧安縣渤海鎮)的唐門密諜,向白復發來密信:“將軍,大欽茂族弟大元義質問我方,為何要將大欽茂嫡長子大宏臨放回國內?此舉破壞了咱們和他的秘密協議。”

白復回信道:“此一時彼一時,讓大元義靜觀其變,此舉對其有利無害。”

獨狼也發來密信,詢問此事:“白龍,倘若大宏臨回國,咱們手中再無人質,想要控制渤海郡國,恐怕就不容易了。”

白復回函言簡意賅,墨跡淋漓,殺氣凜冽,就兩句話:“何謂殺人不見血?有時,不殺人比殺人還可怕。”

果不其然,大宏臨指揮無方,白狼山一役,讓渤海郡國十萬鐵騎白白丟掉性命,也使渤海郡國兵力大損,再無力稱霸遼東。

大宏臨平安歸國后,大欽茂對這個破壞渤海霸業的世子,氣不打一處來。

大欽茂一臉冷漠,當著朝廷眾臣的面,厲聲質問道:“你還有臉回來!十萬將士魂歸白狼山,你怎么沒死?”

大宏臨好不容易死里逃生,本以為一家人團聚,可以盡情傾訴,撫慰在戰俘營遭遇的苦難。沒想到,自己忍辱負重、日思夜想,等到的卻是的父王這么一句誅心之言。

大宏臨臉色鐵青,咬碎牙關,緊緊攥住自己的雙拳。

從此父子二人離心離德,怨恨日生。大欽茂決定將渤海郡國的王位傳給其他王子。大宏臨郁郁寡歡,無疾而終。

大宏臨被俘后,生死不明,原本無望繼承王位的王子看見立儲希望,紛紛現出野心和獠牙,登上爭奪權力的舞臺。

白復兵家手腕,冷酷非情。

將大欽茂嫡長子大宏臨送回,就是白復制衡渤海郡國的后手。

果不其然,此舉很快造成渤海王室的分裂、內亂。

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大欽茂病故,渤海郡國政局出現動蕩,王室內部爆發爭權內亂。

大欽茂族弟大元義趁機奪取王權。

大元義得位不正,執掌王權后,殘忍暴虐,殺戮王室和托孤重臣。很快,大欽茂的子孫開始反撲。數月后,大元義因積怨過多而被國人政變殺之。

大元義死,渤海王室擁立大宏臨之子、大欽茂之孫——大華玙為王。

渤海郡國王權復歸大欽茂嫡系子孫。

大華玙繼位后,不及一年便突然逝世。大華玙去世后,由其叔父大嵩璘攝政,暫掌王權。

此時,渤海郡國爭權激烈,政局動蕩,大嵩璘決定向大唐朝貢,以取得大唐對其執政的支持。

貞元十一年(795年),大唐遣內侍殷志瞻出使渤海郡國,冊封大嵩璘為渤海郡王,兼左驍衛大將軍、忽汗州都督。

大嵩璘借勢加強對王室、地方諸侯的控制,使渤海政局穩定下來。其繼位者忠實地奉行與大唐交好這一路線,最終為大唐和渤海郡國帶來了持久的和平。

這是后話,這里按下不表。

川幫和唐門的情報傳遞系統,效率遠勝過大唐朝廷。

等到朝廷知曉江淮水師遇襲時,新羅水師已退回新羅熊津城。安西北庭軍也已經撤出薊州,從檀州北返,繞過塞北草原,抵達雁門關修整。

唯一可惜的是,李泌先生的“彭原對策”再次擱淺。剿滅叛軍的時日又被無限期拉長。

------題外話------

結發未識事,所交盡豪雄。

卻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

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

當朝揖高義,舉世稱英雄。

小節豈足言,退耕舂陵東。

歸來無產業,生事如轉蓬。

一朝烏裘敝,百鎰黃金空。

彈劍徒激昂,出門悲路窮。

吾兄青云士,然諾聞諸公。

所以陳片言,片言貴情通。

棣華倘不接,甘與秋草同。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李白

地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