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  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流寇 | 傲骨鐵心   作者:傲骨鐵心  書名:大流寇  更新時間:2021-10-31
 
協助何洛會負責沈陽城防的是蒙八旗章京木多布濟、漢軍鑲紅旗甲喇章京巴顏。

這個巴顏的父親就是早年降金的明將李永芳,外公則是于山海關被殺的滿洲饒余郡王阿巴泰。

巴顏雖是漢軍八旗,但母親卻是大清的郡王之女,因此同普通漢軍將領肯定不同,深得何洛會信任。

巴顏麾下的漢軍有一千多人,這些漢軍大多在清軍入關之前娶過滿洲女子為妻。作者注:奴爾哈赤、洪太時期是允許滿漢通婚的,后多爾袞入關后方禁滿漢通婚。

身為漢軍八旗,又多娶滿洲女為妻,巴顏部下的這些漢軍嚴格來說都算真滿洲大兵,忠誠可靠,故而被安排在沈陽外城的地載門和福勝門駐守。

木多布濟統領的蒙古八旗兵數量不多,只有兩個牛錄不到六百人,因此被安排在天佑門駐守。

其余各門都是由何洛會帶到關外的滿八旗兵單獨駐守。

協守的包衣阿哈被編成了六個營,每營約五百人,充為各城門的輔兵使用。除了漢人包衣阿哈外,沈陽城其實還有一支數百人的阿哈隊伍,這些人是由朝鮮人、巴爾虎、黃羊野人組成,大多是近年來滿洲從北邊擄過來的生女真。

多爾袞當年率軍入關時,鑒于關外及關內用兵需要,曾要求盛京留守方面往北地多擄生女真充實八旗,不過因為順軍突然東渡遼東打亂了清軍的陣腳,這一行動被迫中止。不然,估計這兩年至少會有數千生女真被從深山老林強行搜出補入八旗。

沈陽城內的火炮連同十六門紅夷炮在內,共有84門,操炮的除了小部分漢軍外,都是當年曾在烏真超哈呆過的滿洲炮手。

這些滿洲炮手的平均年齡都在五十歲左右,半數以上身有殘缺。

本該是在這盛京城中頤養天年,如今卻因為大清的社稷崩塌,不得不再次披掛上陣。

也是可悲。

何洛會也是無奈,如果不能動員盛京城中所有力量,他是很難達到“以戰求和”目的。

火藥方面清軍卻是充足,哪怕之前沈陽遭到過順軍的攻擊消耗了不少藥子,眼下庫存的藥子連銃、炮使用在內都有數萬斤之多。

原因便是沈陽之前一直是滿清火藥生產基地,歷年從明軍、朝鮮擄來的火器工匠大多集中在沈陽,從洪太到多爾袞都對火器無比重視,使得盛京的火器制造壓過了關內的明朝,從而保證清軍所到之處不再是如從前繞城而走,而是遇城即克。

如果不是因為城內能夠操炮的炮手數量有限,何洛會隨時可以讓那些火器工匠再弄幾十門大炮到城上。

巴顏作為愛新覺羅的外孫,很有股兇悍勁,認為可以由他率領騎兵從西門出城,繞至渾河南岸對順軍發起一次攻擊,打亂他們的部署,即便不能如愿也可以此行動提升城中軍民士氣。

單純被動的守城總不如有攻有守來的更讓人振奮。

何洛會倒是有點動心,但等發現北面也來了順軍后,便害怕巴顏冒然出城的話北側順軍萬一堵掉過河浮橋,巴顏部很有可能回不了城,這樣會讓本就不多的守軍力量變得更加薄弱,因此最終還是沒有同意巴顏的冒險。

安得瑚回城將順軍方面提出的“無條件投降”說出后,所有的八旗將校都默默的披甲上了城頭,他們知道尼堪的攻擊即將開始。

城外順軍依如之前制定的方案,巳時剛過,大量步騎、炮兵便從渾河上新建的三座浮橋陸續開拔過河。

遠遠看去,千軍萬馬,聲勢浩蕩。

與此同時,從撫順方向抵近的順軍第七鎮同四千多朝鮮火銃兵在順軍將領李化鯨的指揮下,都沒來得及休整便開始猛攻沈陽北門。

但第七鎮攻勢雖猛,卻不是攻城的主力,他們的目的是牽制北門一帶的清軍。

第七鎮自身的火炮并不多,其中一部分還在去年的盛京之戰被清軍繳獲,因此打向沈陽城頭的火炮主要是來自朝鮮軍。

李化鯨在沈陽周邊立不住腳被迫向北退入寬甸,再退入朝鮮境內后,卻是靠著幾千殘兵震住了朝鮮方面,加上朝鮮也從各個間道得知中國起了大亂,入關的滿清面臨關內漢人力量的大反抗,接連吃了敗仗,隨時朝不保夕,因此本就對滿清不夠忠心的朝鮮方面立即改變態度,將退入本國的幾千順軍視為“友軍”,不僅提供臨時安身之地,還給予糧草接濟。

并在順軍方面要求下徹底斷了向盛京運送糧食的“上貢”,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關外清軍的糧荒,后來更是應順軍要求如同當年協助明軍進攻薩爾滸一樣派兵助戰。

只是這個助戰兵力卻是有限,僅四千人,而當年協助明軍作戰的朝鮮軍卻有一萬三千人。

原因是對于順軍這個原宗主國大明境內的“流寇”,朝鮮國內的兩班貴族很是抵觸。

不久前,朝鮮方面還派出使臣渡海前往中國的南方,欲同前宗主國明朝的勢力取得聯系。

再造藩邦的恩情,朝鮮貴族們是不敢忘的。

但是流寇勢大以及對建奴女真的仇恨卻讓他們不得不現實一些。

根本上,是朝鮮兩班貴族矛盾心理的體現。

既想趁女真勢弱配合流寇消滅他們,又害怕全力配合流寇會讓退到南方的宗主大明勢力對他們心寒。

更怕萬一流寇滅了蠻夷女真,反過來又被大明勢力所滅,那朝鮮就更加無臉叩跪天朝上使了。

最后,在兩班貴族同國王的幾次爭論下,才有了為報“丙子胡亂”之仇出兵四千的決斷。

李化鯨是草莽出身,對朝鮮人的心理摸的不是太清楚,但他也根本不在乎朝鮮人在想什么,只知道如果他不能在沈陽之戰表現突出,當年淮軍陸大都督許給他的公侯之封恐怕就再與他無緣。

因此收到遼東總督高杰的軍令后一刻也不敢耽擱,到城下后也是二話不說就催促朝鮮兵用火炮攻城,并親自帶人到前沿查看沈陽北門情形,琢磨是不是將他第七鎮由“助攻”變成“主攻”,從而能為第七鎮正名,也為他李化鯨正名。

草莽綠林、江湖好漢,可不是什么好名聲。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