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這已經是第三次被擒了。
第一次是同勒克德渾在河南柏山被俘。
被釋放后的史可法由義子史德威護送進入德安府境,原是準備去尋忠王阿濟格再圖大舉的,不想在一處叫牛心寨的地方被一支偵察的順軍小分隊發現并當場擒獲。
盡管史德威多次解釋他們是被釋放的,但這支順軍小分隊哪里知道什么皇帝旨意,眼見史可法穿戴的是一身明朝大官服飾,立功心切的他們還是不由分說將好不容易逮到的明朝大官押到了軍部所在的應山。
由于消息的延誤,第十三軍提督謝金生也不知道皇帝特意下旨釋放史可法的事,因此聞聽逮住了史可法也是高興壞了,在未與河南方面通氣的情況下就派人向御營報喜。
等到御營那邊八百里加急似的遣人過來說明一切,已是過去了四天。
“誤會,誤會,閣部受驚了!”
知道搞了烏龍的謝金生帶著一眾部下誠懇向史可法賠罪,并立即安排人護送這位史閣部南下。
為了表示愧意,謝金生還特意向史可法贈送儀金百兩。
當然,謝金生不可能將史可法送給被圍的阿濟格,其也不會告知史可法阿濟格部的情況,只是派專人將史可法送到了安陸,并告知駐防此地的尚可喜不可刁難截留,并派兵護送史可法進入武昌境內。
尚可喜這邊自然也不會擅做主張殺害史可法,于是派部將郭虎帶兵護送史可法到武昌府應城境。由于應城已經是左夢庚的地盤,郭虎便在兩府交界處回去復命。
終是到了明軍地盤,史可法同義子史德威等人一直懸著的心方才落下。先前,史可法還真擔心順軍會食言殺害他,因為此時他已經不想就這么白白犧牲。
他想明白了,于其迂腐求得一忠名,不若為國事盡最后努力。
盡管順軍方面并未向史可法透露阿濟格動向,但從順軍已經控制德安大部分區域來看,史可法知道阿濟格那里的情況肯定不妙。
因此,史可法急于前往武昌去見秦王左夢庚,以期能夠說服這位寧南之后以大局為重出兵北援忠王。
如此的話,荊襄戰事尚有挽回之機。
然而讓史可法萬萬沒想到的是,到了應城之后他剛向守將表明自己的身份,守將竟是二話不說便讓士兵將他五花大綁,然后塞進馬車又給德安境內的順軍送去。
應城守將名郝效忠,此人原是左良玉的副將,當初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從武昌起兵進軍南京時,就是這個郝效忠暗中帶兵進入九江城,然后公然于城中縱火,致使九江城一夜之間變成廢墟。
因為此事,病重中的左良玉自覺對不起江西總督袁繼咸,當場吐了幾升血,當天夜里就死了。
故而嚴格說起來,這個郝效忠其實就是左良玉之死的元兇。郝效忠若不在九江城縱火,左良玉未必就死的那么快。
左良玉一死,其麾下那些悍將哪里把個紈绔子左夢庚放在眼里,陽奉陽違,有好幾回還有人公然頂撞左夢庚,把左夢庚氣的無語。
所以,左夢庚對郝效忠真是恨透了,只是由于當時左軍還在與淮西兵對峙于安慶一帶,左夢庚既沒有機會也沒有那個膽量敢殺郝效忠替他爹報仇。
后來在鳳陽總督馬士英的穿針引線下,加上阮大鋮的極力奔走,總算給左夢庚弄來一個體面的下場,不僅獲封秦王,其對左部各軍的節制權還得到了南都朝廷的承認,如此才使左夢庚重新回到武昌,并握有部分兵權。
問題是左夢庚這邊安穩了,郝效忠卻不安心的很。
九江縱火之事他郝效忠干得很不地道,不僅氣死了左良玉,還讓一心圖謀九江的金聲桓、常登等人對他極為不滿。
而其與李國英、徐勇、張勇等左部將領關系也不好,因此十分擔心左夢庚會利用這些與其關系不好的將領對其下手,躲在應城當真是天天愁的睡不著覺。
等得知順軍大舉南下攻打荊襄,那個前韃子英親王阿濟格同一眾辮子兵都叫順軍圍在了德安后,郝效忠便有意脫離左良玉投順。
只是他不僅名聲不好,從前跟著左良玉還殺了不少順軍將士,因而擔心順軍那邊不會接納他。
結果就是天上掉餡餅——史可法來了!
渾然不知內情的郝效忠只以為史可法是打荊襄逃出來的,高興的也不問人史可法怎么回事,就敲鑼打鼓的將人當作自己給大順的賀禮給送了回去。
此,史可法三擒。
“這他娘的...真娘希匹。”
登基以后還沒說過粗話的陸四叫郝效忠的赤誠給打動的罵了娘,也是哭笑不得,只覺此事太過荒唐。
當年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乃是有收孟獲之心從而為蜀漢獲得穩定后方,可他隆武皇帝對史可法那是真沒半點收服之意,反而是一心想將這位閣部送的遠遠的。
無它,此公,不如沒有。
然而仔細再想,此事又太過正常。
當前之局面,如前世阿濟格風卷湖廣般,莫說郝效忠等人要給自己謀個后路,就是左夢庚這個大明秦王也正在是否歸順之間搖擺呢。
扳指頭數一數,盧光祖、李國英,張應祥、徐恩盛、郝效忠、金聲桓、常登、徐勇、吳學禮、張應元、徐育賢、張勇這幫左良玉留給兒子的將領,哪一個不是墻頭草,哪一個又有民族氣節了。
因此,基本可以斷定郝效忠是真心歸順。
傳詔謝金生第十三軍準備接收應城后,陸四忽對侍從學士,也就是那位被其“奪”了狀元成為榜眼的宮內廳近侍學士柳毅道:“你去一趟武昌,對左夢庚說他現在若肯易幟歸順于朕,朕尚可使其為國公。遲之,朕百萬雄師蕩平他武昌城!”
“啊?”
柳毅聞言愣住,一直以來大順這邊不是以承認左夢庚的秦王為條件誘其投降的么,怎么突然就降為國公了?左夢庚能答應?
陸四饒有深意看了柳毅一眼,微微一笑:“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