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宋天下  第四百七十三章 火羅之稻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權宋天下 | 老大河   作者:老大河  書名:權宋天下  更新時間:2021-01-10
 
未等梁申答應,王棲梧又探過頭問丁武,“不知……”

“我比你們小兩歲。”丁武不置可否地答道。

“丁兄弟,年輕有為啊!”王棲梧說著,已經把馬擠入兩個之側,與他們并肩而行。

一路交談中,但凡梁申所問,王棲梧倒是知無不盡。

王棲梧世居遼東辰州,祖父王庭筠以文詞淵雅、字畫精美而聞名于世。其父王曼慶則善墨竹、樹石,頗有乃祖之風。然而,自金國失去遼東之后,遼東戰亂不止,王氏一族家道便漸漸衰弱。

到了王棲梧,雖然自幼便在書法上顯示出絕佳天份,但值此亂世,想靠著書畫與文采,別說重振家道,連安身立命都會一種奢望。

因此,成年之后,王棲梧便四處游歷,希望能尋找出仕的機會。然而遼東軍閥此起彼伏,所有人看重的都是兵力是否雄壯、武器是否尖銳、鎧甲是否堅硬,哪會有人會對這些文人心生興趣。

更何況,這些執掌兵權之人,自己都是今日不知明日事。即使有長遠目光之人,現實也不容許他們去沉下心來琢磨地方的建設與治理,費了許多心思,最大的可能就是給別人作嫁衣。

總算遼東初定,但是統治這片土地的蒙古王公貴族,依然沒有人重視文人。家世越顯赫,卻越是他們掠奪的對象。數年功夫,王氏家族便被徹底搶空了。

這些年,王棲梧四處尋求機會,足跡幾乎遍布兩遼之地。他曾經在錦州任過主簿,也曾在沈州當過參軍,甚至還去洪福源手下呆了一陣。

但至今為止沒有遇見一個既能信任他,又可以令他折服之人。直到前一陣聽說趙權等人,擊潰開元府軍、率東真軍安全北撤、重整南京府,并且有開始招賢納人之舉,頗為心動。只是苦于沒有門路,不好貿然前往。直到在遼陽,與王鶚等人偶遇。

看著充滿激情的王棲梧,一會兒涕淚交加,一會兒情深至切。梁申自然不會完全相信,不過對于王棲梧的經歷,梁申還是有些心動。畢竟南京府現在還沒有一個人,能像王棲梧這樣,對遼西遼東的各個勢力,能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梁申與丁武就這樣聽憑王棲梧的一路絮叨,到了墩臺。封揚與墩臺上的守卒打了個招呼,安排眾人略事歇息。而后開始一路快馬,在夜色來臨之前,趕到了火羅村。

清晨的火羅村,隱在一片朦朧的輕煙之中。陽光灑在山林,或綠或黃或紅的樹尖,泛出屢屢的金光。

屋前不遠,隔著一道長長的攔河大壩,便是蜿蜒而下的合蘭河。

一些埋在水中、高低不平的石塊,斷斷續續地橫在水平面,流水從石塊之間柔柔地穿梭而過。

河的對岸,是一片如刀削出的山峰,傲然佇立。山峰之上,是一個半圓形的墩臺,隱約之間,可以看到正在巡視的兵卒。

“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

湍溪已作風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

站在屋前的元好問,不由詩興大發。

“好一句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元好問回頭一看,原來是王鶚。

元好問雖然面色平靜,但眉梢之間還是隱隱有得意之色。寫詩重悟,如果沒有眼前應景之色,也很難讓他得到如此佳句。

屋外的一棵松樹上,傳來數聲吱吱的叫聲。元好問抬頭一看,見到兩只毛茸茸的松鼠,正在奮力地搶奪一顆松籽,較大的一只突然渾身灰毛一豎,對著另一只猛一張嘴,露出幾顆尖銳牙齒。那一只似乎被嚇得一怔,兩爪一松,松籽便被搶去了。

那只大松鼠抱緊松籽,扭頭便竄入樹洞之中。

“暑往寒來,秋收冬藏。此處倒是一個適合避世養老所在。”元好問眼神之中,帶著一些迷醉。

“昨夜來時天色已暈,今晨不過匆匆一瞥,裕之兄竟然就會如此喜歡這個地方?這是為何?”

元好問抬手往下一指,說道:“你看看,可知那一片稻田,為何會種在河灘之上。”

王鶚順著元好問手指的方向,往合蘭河下游看去。河灘之上,正叢立著一片金黃色的稻子,在此地種稻確實讓人看著有些奇怪,雖然沿河修有一道石壩,但這道石壩顯然根本擋不住稍大一些的洪水。

更奇怪的是,稻田并非連成一片,而是一塊一塊的,似乎正隨著水流,各自起伏蕩漾。

“這是葑田!”說話的是趙復。

元好問點了點頭,說:“原來只是在書中讀過,卻沒想到會在此見到葑田。”

見到梁申與丁武都過來了,元好問對梁申躬身一禮,問道:“不知南京府中是哪位高人,能想到在此河灘上做此創舉?”

“權總管,年幼時在淮水邊上曾經試建過葑田,不過當時不算成功。這一次準備得比較充分,想來效果應當可以。”梁申引著眾人,順河灘而下,來到葑田邊上。

河灘之上,兩條長壩之間,一排排稻田相并而立,綿綿延延,順著河道,陷入山后。

稻田底座全部由木板拼成,上覆一尺多厚的泥土。有繩子將一塊塊的葑田拴住,固定在兩側壩上。葑田之上,便是郁郁蔥蔥、垂首群立的稻子。

眾人不由的發出一聲聲贊嘆。

“請問梁兄,為何這些稻子的長勢會良萎不齊。”王棲梧湊過頭來問道。

聽到王棲梧稱梁申為“梁兄”,元好問等人都露出驚異之色,趙復眼中卻已滿是鄙夷。

梁申卻毫不在意地說道:“今年時間有些緊,因此只修建了千畝的葑田,純粹只是做個試驗。每一塊葑田里,播的種子都不太一樣,有中原的稻種、有沈州的、也有北高麗的,還有一些是從盧城尋來的野稻。種植時間也不盡相同,我們希望可以通過一至兩年的時間,尋找出最適合此處種植的水稻。而后培養出‘火羅之稻’。”

“火羅之稻?”

“是的,既然渤海國原來有聞名遐邇的‘盧城之稻’,我相信,肯定能夠培育出‘火羅之稻’。而且其品質一定不下于盧城之稻。”

“培育?稻子還能培育?如何培育?”元問好滿臉不解地問道。

梁申呵呵一笑,說道:“元先生要是有興趣,可以在此居住一段時間,相信你會有所收獲。”

元好問聞言,眼中一亮,臉現憧憬之色。

“今年還只是剛剛開始,明年之后,火羅之村將會成為南京府的第一個糧倉。”

“就這千畝的葑田?”

“當然不止!”梁申抬手一揮,“合蘭河北岸山峰陡峭,南岸卻被沖出無數河谷,山坡之上也相對平緩。今年已經在許多平緩之地開始種植小麥與雜糧。明年之后,將會攔壩筑水、再用水車澆地,到后年又是一整片上好的水田。用兩三年時間開發出萬畝良田,應該沒有太大的難度。”

“此處,不懼賊人侵擾嗎?”

梁申微微一笑,說道:“諸位,請隨我來。”說著,領著大家,順河灘往上游行去。

拐過一個小河灣,眼前是一片更加開闊的河谷。

河岸邊的高地上,有一座外表奇怪的建筑正在施工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